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姓 名:

吴建国  |  IP:  |   Time:3/12/2004 3:32:41 AM  |  QQ:0  |  ID:471

地 址:

安徽金寨

EMail:

NO E-mail

主 题:

安徽吴氏作家——吴泰昌 

内 容:

安徽吴氏作家——吴泰昌
吴泰昌,1938年出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落地即随母赴南昌市战时江西儿童保育院。1946年回家乡,1955年由当涂中学考入北京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本科毕业,1964年文艺理论研究生毕业。长期投身文艺报刊编辑工作,先后任《文艺报》、《河北文艺》、《人民文学》编辑,1984年至1998年担任《文艺报》副主编,现为《文艺报》顾问、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兼干事,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大从文学学会,冰心研究会副会长,《儿童文学》、《环球企业家》编委,《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顾问,南京师范在学,南昌大学兼职教授;已出版散文评论集十余种,其中,《艺文轶话》获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回 复

:  

姓 名:

延陵后世  |  IP:  |   Time:3/12/2004 1:36:27 AM  |  QQ:0  |  ID:470

EMail:

NO E-mail

主 题:

“怀公”應為“伓公”

内 容:

    國華家門,據吾處家譜載:長子“怀公”應為“伓公”。此乃字誤,因現代簡體輸入法無法輸入“伓”字。
    大家共同研討。

回 复

:我家谱于02年续修,但用的仍是活字印刷,繁体字,一有不曾见过的字即当再造样本,所以不会有大不出来的情况,况且我看的是45年的版本。  3/12/2004 7:10:52 AM

姓 名:

延陵后世  |  IP:  |   Time:3/12/2004 1:32:25 AM  |  QQ:0  |  ID:469

EMail:

NO E-mail

主 题:

“怀公”應為“伓公”

内 容:

    國華家門,據吾處家譜載:長子“怀公”應為“伓公”。此乃字誤,因現代簡體輸入法無法輸入“伓”字。
    大家共同研討。

回 复

:我谱上载的是怀,但从取名上来看,应当是伓,那这样的话,慎公的去留就应该另外考虑,大家可以多发表一点各自的见解,或者也上传自己的家谱,多参考一下. 吴国华   3/12/2004 7:12:13 AM

姓 名:

Who?  |  IP:  |   Time:3/11/2004 5:58:28 PM  |  QQ:0  |  ID:468

EMail:

NO E-mail

主 题:

What do?

内 容:

②     ㈠纶公次子宥,行二,居祝家山,析居山塘,妻彭氏,生4子:五、六、七、八。此四子按理来讲就是坎、坤、震、巽,但我只记谱上所载。
        ㈡八,生3子:镇、鐩、锡。
       ㈢镇,生2子:清、滢。
       ㈣ 清,生1子:桂。
      ㈤  桂,生2子:炀、耀。
       ㈥炀,生1子:六。

③     ㈠纶公三子华,行三,徙居南塘,妻周氏,生4子:侍、侯、俟徙居凤岭、伯徙居杨源。
     侍,生2子:辐、度。         
      度,生2子:穆、幼卿。
     穆,生1子:丑。       幼卿,徙居水东,生2子:诚、谨止。
     丑,生1子:仁旺。    诚,生1子:五长者。
    仁旺,生1子:四一,    五长者,生1子:四五。
先传到此。

回 复

:谢谢,请继续上传。  3/12/2004 1:35:30 AM

姓 名:

吴国华  |  IP:  |   Time:3/11/2004 5:25:15 PM  |  QQ:190138098  |  ID:467

EMail:

wuguohua1984@sina.com

主 题:

宣公派下

内 容:

既然要我上传,那我就从了.分几篇传,其中写不出的字我就介绍它的结构.   说明一下,加有字的应该是无后的意思,但肯定有错加或少加之处。
宣公凡3子18孙77曾孙,纶公位下10子47孙,经公位下3子11孙,绍公位下5子19孙.
①      ㈠纶公长子宏,行一,住祖居,迁龙塘,妻黄氏,生6子,但图谱上只列了五人:怀(是否为“伓”)、伟、信、俛、伦,在经公长子和公派下却写有五人:恭、慎、厚、敏、敬,而和公只有四子,所以可能是前人将同为长子的宏公与和公弄错了一点,煜煜家门上传的资料也有这一错误,从名字的取法上来看,宏公诸子的名字大多是同偏旁,和公诸子的名字是意思相近,所以我斗胆将慎公列为宏公次子,因为怀与慎同偏旁,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大家完全可以不在意,只要记住这一错误就行了。
     ㈡怀(是否为“伓”),徙居石油,生5子:大、二、三、四、十。
     ㈢十,生7子:十一、十四、十五、十六、十八、十九、二十
     ㈣十九,生4子:四五、四七、四八、四九
     ㈤四七,生2子:五三、五四。
     ㈥五三,生2子:良佐、三省。

回 复

:  

姓 名:

吳沛鋒  |  IP:  |   Time:3/11/2004 12:54:38 PM  |  QQ:0  |  ID:466

EMail:

WUPEIFENG19808269@SOHU.COM

主 题:

補充家譜中未上傳之數點

内 容:

 以此慰我祖父在天之靈.佑我吳氏世代財丁興旺.
                  延陵世家大世系:(本圖單記本門世系)
始祖          季札公  生五子,長常,次徵生,三重道,四子玉,五木熹.
二世祖        常  公  生一子濮婪,隱居洞庭山其後發展為吳巷吳氏.
徵生公  生一子,啟蕃.
重道公  生一子,利堅.其後待我另詳.
子玉公  生二子,長恕,次忠.其後待我另詳.
木熹公  生一子,世醮.其後待我另詳.
三世祖        啟蕃公   生一子,翊.
四世祖        翊公     生二子,長暨,次售.
五世祖        售公     生三子,長盧,次彌庸,三裔.
六世祖        彌庸公   生二子,長勾餘,次勾覃.
七世祖        勾餘公    生一子,厥由.
八世祖        厥由公    生一子,申.
九世祖        申公      生二子,長筵,次芮.
十世祖        芮公      生六子,長臣,次郢,三淺,四陽,五元,六質.
十一世祖      淺公      生一子,信.
十二世祖      信公      生一子,廣志.
十三世祖      廣志公    生一子,千秋.
十四世祖      千秋公    生二子,長長陵,次胤陵.
十五世祖      長陵公    生二子,長全,次介.
十六世祖      全公      生一子,隆.
十七世祖      隆公      生二子,長復興,次復奇.
十八世祖      復興公    生一子,章.
十九世祖      章   公   生三子,長演,次漢,三翕.
二十世祖      漢   公   生二子,長成,封廣平侯.次武,封新蔡侯.
廿一世祖      成   公   生四子,長旦,次昕,三盱.四宣.
              武   公   生一子,明譽.(明譽-谷-域-英-懿-彥-建-猛-廉-瑩-季懷-紹-隱之-晏-固-…這世系待另詳)
廿二世祖     旦   公   封平春侯,嗣止.
             昕   公   封平陽侯.
             宣   公   生一子,景(兵部尚書,生二子,長淵,次源.)
盱   公   生於漢光武十六年,建武二十六年封為築陽侯建初八年,因長兄旦未嗣,於是朝廷徙封為平春侯,以奉漢公之祀.妣鄧氏.生二子. 長如勝,次如靖.
廿三世祖     如勝公    封平春侯.妣孫氏.生二子,長允佐,次允承.
             如靖公    妣鍾氏.生一子.桂.(桂-文資-恢-佑-鳳-)其後待我另詳.(出為陳留吳氏吳恢世系)
廿四世祖     允承公    封奉祀侯.妣趙氏和蘇氏.生三子,長告,次端,三尊.
             允佐公    封平春郡開國公.
廿五世祖     端  公    生三子,長熊慶,次慶,三景.其後待我另詳.
尊  公    又名興,生二子,長弘,次郭.
廿六世祖     弘  公    妣張氏.生一子,質.
廿七世祖     質  公    字季重,生於漢熹平五年,與丕有深交.封列侯,妣馮氏.生一子,應.一女嫁司馬昭.
廿八世祖     應  公    字溫舒,西晉仕尚書.妣曹氏.生一子,康.
廿九世祖     康  公    字子仲,妣朱氏.生三子,長挺,次磯,三嶼.
卅一世祖     挺  公    字少逸,妣陳氏.生三子,長宗獻,次宗芳,三宗惠.
卅二世祖     宗獻公    字旭.妣董氏.生二子,長威,次壯.遷江蘇.
卅三世祖     威  公    字玉州.妣金氏.生三子,長逸之,次元之,三愉之.
卅四世祖     愉之公    生二子,長偃,次條.
卅五世祖     偃  公    生二子,長襲,次龔.其後待我另詳.
             條  公    生三子,長□,次□,三應.

卅六世祖     應  公    生二子,長畝,次畦.
卅七世祖     畝  公    生二子,長彩光,次象賢.
卅八世祖     彩光公    其後待我另詳.
             象賢公    生三子,長綸,次經,三纘.
卅九世祖     綸  公    生一子.黔.
四十世祖     黔  公    生一子,公傳.
四十一世祖   公傳公    生二子,長執,次寧.
四十二世祖   寧  公    生二子,長德芳,次德譽.   
四十三世祖   德芳公    生二子,長邵甫,次光甫.
             德譽公    生一子,遠甫.其後待我另詳.
四十四世祖   邵甫公    生二子,長燕卿,次豫卿.
             光甫公    生二子,長得卿,次勉卿,三上卿.其後待我另詳.
四十五世祖   燕卿公    生三子,長元蒂,次芳名,三元章.
             豫卿公    生一子,元鏘.其後待我另詳.
四十六世祖   元蒂公    生一子,凝.其後待我另詳.
元章公    生一子,冰.
四十七世祖   冰  公    生三子,長泰童,次義童,三豐童.
四十八世祖   泰童公    生五子,長鐸,次錢,三鍛,四鎬,五鋯
             義童公    生二子,長鋒,次鑰.其後另詳.
             豐童公    生二子,長金廣,次金贊.  其後另詳
四十九世祖   鐸   公    字惠達. 生四子,長祭,次瑞,三良,四斌.
五十世祖     祭   公    字孝先.為入閩始祖.

祭公-烈公-綠公-佔公-資公,舍公-嗣公-富公-察公-翊公-繹公-裕公-叔告公-起渥公-強老公-尚質公-應龍公-粵川公,粵川公為入潮始祖.

始  祖    粵川公,諱益,字謙之.進士.柳州知府.妣林氏.生一子隆江.
   
二世祖    隆江公 生五子,長南郊,次東湖,三春亭,四昆崗,五思成.
   
三世祖    東湖公 生一子史
  
四世祖   史公字少玉,生二子,長田庵,次數峰.
  
五世祖   數峰公字友祚.生一子卷.
  
六世祖   卷公字存誠. 生二子.長肇基,次潛篤.
  
七世祖   肇基公,生十子,長建山,為娘房所生,創澄海冠山,婆房澄海前溝大房簡介,二房雲磯,三房綽然,四房優游.南洋西吳有一婆房生三子,遺山,椿山,遠山.樟林紅宮仔有一婆房生二子益厚,益富.
  
八世祖   優游公.生二子,長朝遜,次朝職.

九世祖   朝職公,生二子,長君任,次君業.

十世祖   君任公,生一子我知.

十一世祖 我知公,生一子紹和.

十二世祖 紹和公,生二子,長聚明.次程章.

十三世祖 程章公.生二子,長乾錫,次坤錫.

十四世祖 坤錫公.妣陸氏,生六子,長元振,次元寧,三元孚,四元謹,五元恩,六元快.

十五世祖 元寧公生二,亨奎,次亨璧.

十六世祖 亨璧公,生一子利富

十七世祖 利富公,生二子,長貞蘊,次貞月.

十八世祖 貞蘊公,生一子德潤.

十九世祖 德潤公,字承基,號潤記.舉人.食實錄八品.生於1840年,率於1921年,妣南洋余氏,生六子一女,長先桂,次名軼,三名軼,四先晨,五先禎,六先均.

二十世祖 高祖先均公,字兩平,號均發.生於1890年12月.率於1943年5月初8日.妣素真陳氏,生三子二女,長光鎮,次矮子,三仁美,長女嬋如,次女嬋釵.

二十一世祖 曾祖光鎮公,字朝蕃,號仁屏.生於1910年3月24日,率於1987年11月11日.妣巧清許氏.生三子一女.長子賢發,次子賢川,三子謙營,一女芬芝.


二十二世祖 祖父賢發公,字謙炮.生於1929年12月26日,率於2004年正月初八日.妣璇娟陳氏,生三子二女.長豪耀,次豪彬,三豪廣.長女耀君,次女耀華.

二十三世祖  家嚴豪彬公.生於1954年12月11日.家母維樁.生二子,長沛鋒,次凱鋒.

二十四世祖  沛鋒,生於1980年正月二十七日.

回 复

:我觉得这与上次的有所出入,是否同一谱上所载,能否注明一下   3/12/2004 8:24:26 AM

姓 名:

吴建国  |  IP:  |   Time:3/11/2004 8:36:06 AM  |  QQ:0  |  ID:465

地 址:

安徽金寨

EMail:

NO E-mail

主 题:

《儒林外史的藝術成就

内 容:

                      《儒林外史》的藝術成就

    我國諷刺文學來源悠久,先秦諸子寓言中,已有諷刺作品。從小說來說,在《西遊記》裏顯露了幽默的諷刺鋒芒,後來的《西遊補》、《鍾馗斬鬼傳》等也是諷刺意味較多的長篇小說,但後者詞意淺露,藝術上比較粗疏。明代擬話本和清初《聊齋志異》中都有諷刺科舉的短篇小說,特別是《聊齋志異》中有不少成功的諷刺作品。在這些成就的基礎上,吳敬梓以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生活體驗和鮮明的愛憎,寫出了《儒林外史》,“於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魯迅說“諷刺的生命是真實”,“非寫實決不能成為所謂諷刺”。《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正是體現了這個精神。小說中許多人物都有原型,如馬純上取材于馮粹中,遲衡山取材于樊南仲,莊征君取材于程綿莊等。許多人情世態也都是當時社會上司空見慣的。作者抓住了這些材料,加以典型的概括,而不作主觀的說明,使讀者從客觀事物本身得到啟發。正如魯迅在《什麼是“諷刺”》中所說的,“它所寫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見的,平時是誰都不以為奇的,而且自然是誰都毫不注意的。不過事情在那時卻已經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於可惡。但這為行下來了,習慣了,雖在大庭廣眾之間,誰也不覺得奇怪;現在給它特別一提,就動人”。例如小說十七回寫“斗方名士”的一段對話:
  浦墨卿道:“三位先生,小弟有個疑難在此,諸公大家參一參。比如黃公同趙爺一般的年月日時生的,一個中了進士,卻是孤身一人;一個卻是子孫滿堂,不中進士。這兩個人,還是那一個好?我們還是願做那一個?”……匡超人道:“‘二者不可得兼’。依小弟愚見,還是做趙先生的好。”……浦墨卿道:“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趙爺各樣好了,倒底差一個進士。不但我們說,就是他自己心裏也不快活的是差著一個進士。……如今依我的主意,只中進士,不要全福;只做黃公,不做趙爺。可是麼?”支劍峰道:“不是這樣說。趙爺雖差著一個進士,而今他大公郎已經高進了,將來名登兩榜,少不得封誥乃尊。難道兒子的進士,當不得自己的進士不成?”浦墨卿笑道:“這又不然,先年有一位老先生,兒子已做了大位,他還要科舉。後來點名,臨監不肯收他。他把卷子摜在地上,恨道:‘為這個小畜生,累我戴個假紗帽!’這樣看來,兒子的倒底當不得自己的。”……景蘭江道:“眾位先生所講中進士,是為名?是為利?”眾人道:“是為名。”景蘭江道:“可知道趙爺雖不曾中進士,外邊詩選上刻著他的詩幾十處,行遍天下,那個不曉得有個趙雪齋先生?只怕比進士享名多著哩!”
  這裏作者寫的是當時儒林中很普遍的事情,顯然只是如實地反映出來,卻把那時文士們內心的空虛,生活的無聊揭露得非常深刻。又如馬二先生遊西湖時,西湖的秀麗景色沒有引起他的興趣,而酒店裏挂著的透味的羊肉,盤子裏盛著滾熱的蹄子、海參、糟鴨、鮮魚等卻使他羡慕得喉嚨裏咽唾沫。仁宗皇帝的禦書又使他馬上磕頭下拜。他見了遊西湖的女客就低頭不敢仰視。在書店裏看到自己的八股選本就打聽它的銷路。在這些看來似乎漫不經心的描寫裏,馬二先生思想的迂腐和精神的空虛,已相當生動地表現出來了。
  當然藝術的真實並不排斥誇張,在真實基礎上的誇張,是諷刺所必要的。周進撞號板;範進中舉發瘋;範母一喜而死;嚴監生臨死因點了兩根燈草而遲遲不肯斷氣;嚴貢生發病鬧船家等精彩描寫,都因合理的誇張,而取得強烈的諷刺藝術效果,從而更真實地暴露了問題的本質,起著深刻的批判作用。
  由於作者態度的嚴肅和愛憎的分明,他還能針對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諷刺。他對王惠、湯知縣、嚴氏兄弟這批貪官劣紳,是無情地揭露和嚴厲地鞭撻;他對具有誠篤善良性格,能急人之難,而又庸俗、迂腐,迷信科舉的馬二先生,是既同情,又諷刺。王玉輝是受封建禮教毒害很深的人,為了“青史留名”,他鼓勵女兒殉節,在女兒死後,還“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但到了大家送他女兒入烈女祠公祭的時候,他卻“轉為心傷,辭了不肯來”。後來在蘇州見到船上一個少年穿白的婦人,他卻又想起了他的女兒,“心裏哽咽,那熱淚直滾出來”。作者通過他矛盾心情的揭露,一面掌握了人物複雜的性格,同時又把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吃人的封建禮教。作者的諷刺有時還隨著人物的社會地位和思想品質的變化而分別採取不同的態度。如範進未中舉以前,境遇相當可憐,作者雖對他有一定諷刺,但主要是同情他;後來他中了舉,做了官,變得很惡劣,作者的態度也隨之改變,就對他採取了辛辣的嘲諷。總之,吳敬梓的諷刺藝術不僅分寸掌握恰當,而且能將矛頭直接指向罪惡的社會制度,而不是人身攻擊。它體現了現實主義諷刺藝術的高度成就。
  把相互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突出它的不合理,這是《儒林外史》經常運用的諷刺手法。小說第四回寫“遵制丁憂”的范進去湯知縣處打秋風時的情況:
  席上燕窩、雞鴨,此外就是廣東出的柔魚、苦瓜,也做兩碗。知縣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銀鑲杯箸。範進退前縮後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靜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這個杯箸。”知縣忙叫換去,換了一個碗杯,一雙象牙箸來。範進又不肯舉動。靜齋道:“這個箸也不用。”隨即換了一雙白顏色竹子的來,方才罷了。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落後看見他在燕窩碗裏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裏,方才放心……。
  這裏通過範進行動的前後矛盾,把他居喪“盡禮”的虛為性揭露無餘。又如嚴貢生正在吹噓自己“為了率真,在鄉里之間,從來不曉得占人寸絲半粟的便宜”時,小廝就來說:“早上關的那口豬,那人來討了。在家裏吵哩。”再如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說他“尖嘴猴腮”,罵得狗血噴頭;中舉後就說他是“天上的星宿”,開口“賢婿”、閉口“老爺”,就活畫出這個市儈小人的醜惡嘴臉。
  明清時代其他長篇小說如《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對黑暗現實的揭露雖然也很深刻,但體現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卻寫得更光輝、更動人。《儒林外史》寫得最多、也最吸引人的無疑是儒林中的各種醜惡現象,表現作者理想部分和塑造的正面人物在小說中畢竟是次要的,而且不是那麼動人。從這些地方看,《儒林外史》可以說是我國小說史上比較典型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
  《儒林外史》語言的特點是準確、洗煉而富於形象性。作者經常能三言兩語,使人物“窮形盡相”。如第二回中寫夏總甲“兩隻紅眼邊,一副鍋鐵臉,幾根黃鬍子,歪戴著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簍一般,手裏拿著一根趕驢的鞭子,走進門來;和眾人拱一拱手,一*股就坐在上席”。這裏一個自高自大的小土豪形象就活現在我們面前。有時由於一個字用得很恰當,使人物“情為畢露”。如嚴監生妾趙氏在正室王氏生病期間侍奉湯藥,極其殷勤,在王氏病重時,甚至祈求菩薩寧願替她死。但當王氏死前對趙氏說了“何不向你老爺說明白,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個填房”之後,作者緊接著就寫“趙氏忙叫請爺進來,把奶奶的話說了”。這一個“忙”字,就把趙氏的虛為面目暴露無遺。吳敬梓學習運用人民群眾的口語相當成功,對話中有時引用諺語、歇後語,也能恰切自然。
  小說的藝術水平是不平衡的,特別是三十八回以後遠不如前面描寫得深刻有力。郭孝子尋親、青楓城大戰、野羊塘大戰等片段,不但思想內容差,藝術上也是敗筆。
  《儒林外史》的結構“雖雲長篇,頗同短制”。沒有連貫全書的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有時這一回的主要人物到下一回就退居次要。“事與其來俱起,事與其去俱迄”。這種獨特形式雖然是受到了《水滸傳》等書的影響,但主要還是出於作者的藝術構思。全書以反對科舉制度為主幹,通過這一點,運用自如地安排各類人物和故事,從而達到較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的目的。因此,儘管這種結構形式不免有些鬆懈,但對它所反映的特定內容來說是和諧的。
  《儒林外史》所達到的高度的思想藝術成就,使它在當時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惺園退士序說:“慎勿談《儒林外史》,讀之乃覺身世酬應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可見作品反映現實的巨大批判力量。在小說史的發展中,《儒林外史》奠定了我國古典諷刺小說的基礎,為以後諷刺小說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晚清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等顯然是受了《儒林外史》諷刺藝術的影響,並在結構上也有所模仿。我國新文學的偉大作家魯迅,極其推崇《儒林外史》,他的戰鬥的文學傳統特別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和《儒林外史》也有一定的關係。

回 复

以前在温州的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经考证,吴敬梓的祖籍在温州。文章的具体内容现手头上没有。  3/12/2004 8:27:08 AM

姓 名:

吴建国  |  IP:  |   Time:3/11/2004 8:33:49 AM  |  QQ:0  |  ID:464

地 址:

安徽金寨

EMail:

NO E-mail

主 题:

《儒林外史》的思想內容

内 容:

《儒林外史》的思想內容

    吳敬梓生活在清政權已趨穩固的時代,隨著王朝在軍事政治上的步步取得成功,它的文化統制的毒害也愈來愈深。文士們醉心舉業,八股文之外,百不經意。吳敬梓十分憎惡當時士子的熱中科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會風氣,把希望寄于落拓不得意的文士和自食其力的勞動人民。懷著這種心情,他寫出了這部卓絕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共五十五回,現存最早的臥閑草堂刻本,共五十六回,末回乃後人偽作(見金和《儒林外史跋》)。書中人物,大都有當時真人真事做影子,為避免清代統治階級的迫害,作者故意把故事背景說成明代。閑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說:
  其書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有心豔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貴而驕人傲人者;有假託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終乃以辭卻功名富貴,品地最上一層為中流砥柱。
  這段話說明瞭小說的主題。作品正是以反對科舉和功名富貴為中心並旁及當時官僚制度、人倫關係以至整個社會風尚的。
  作者在楔子中塑造了元末詩人王冕的形象來“敷陳大義”,“隱括全文”,並作為自己理想的楷模和臧否人物的標準。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不精通;而又安於貧賤,以賣畫為生,不與權貴相與。作者通過他的嘴,抨擊了科舉制度,“這個法卻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輕了”。在作者看來,文士們只有象王冕那樣講求“文行出處”,才能免于“功名富貴”的牢籠,堪稱“品地最上一層”。這在當時是具有一定的批判意義的。
  作品一開始就通過周進、範進中舉前後的悲喜劇,揭示了科舉制度是怎樣腐蝕著文士的心靈,以及士子們熱中科舉的原因。六十多歲的周進,因未曾進學,不得不卑躬屈節,忍受著新進學的梅三相公的嘲笑;還替前科新中的王舉人掃了一早晨“雞骨頭、鴨翅膀、魚刺、瓜子殼”。後來連教館之職也失去了,只得給商人記帳。當他一見貢院號板,就禁不住萬感俱發,一頭撞去,哭得死去活來。而當商人們答應替他捐個監生時,他竟爬到地上磕頭說:“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范進也是個連考二十餘次不取的老童生,發榜那天,家裏沒有早飯米,只得抱了正在下蛋的母雞到集上去賣。聽到中舉的消息後,他起初不敢相信,既而“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歡喜得發了瘋。直到挨了丈人胡屠戶的耳光之後才清醒過來。從此他就“平步登天”,有許多人來奉承他,不到兩三個月,田為房屋、奴僕丫鬟都有了。由此可見,士子們的熱中科舉,不過是為了爬上統治階級地位,升官發財,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臧蓼齋說他為什麼要拚命花錢補個廩生時道:“廩生,一來中的多,中了就做官。就是不中,十幾年貢了,朝廷試過,就是去做知縣推官,穿螺螄結底的靴,坐堂、灑簽、打人”。也清楚表明了這一點。科舉既然成了讀書人獵取功名富貴的唯一手段,八股文自然就成了文章的正宗。作品中的馬二先生甚至迷信八股到這樣的程度,他說:“舉業二字是從古至今人人必要做的……就是孔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舉業,斷不講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話。何也?就日日講究‘言寡尤,行寡悔’,那個給你官做?”另一個人物魯編修認為:“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在他的影響下,女兒魯小姐也在曉妝台畔,刺繡床前,擺滿了一部一部的八股文。甚至因丈夫八股“不甚在行”而愁眉淚眼,怨他誤了自己終身。匡超人出身貧困,原也還純潔樸實,用自己的勞動養活父母。自從聽了馬二先生的“勸導”後,逐漸熱中舉業,後來得到李知縣的賞識,追求功名富貴之心更熱切了。為了府考,竟丟下重病的父親。當他考取秀才後,就在杭州與那批鬥方名士鬼混,選文章、騙飯吃。還跟潘三一起,假刻圖章,短截公文,設計代考。以後又到京城攀高結貴,為棄原妻,並恬不知恥地說:“戲文上說的蔡狀元招贅牛相府,傳為佳話,這又何妨!”就這樣,作者通過一連串人物活動,揭示了八股文、科舉制度怎樣使一些樸實的年青人,逐漸墮落為追求名利的庸人,甚至變成了忘恩負義的無賴!
  作品還寫了一群考取科名的讀書人,他們出仕則為貪官污吏,居鄉則為土豪劣紳,從而進一步暴露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政治的窳敗。王惠當了南昌太守,一到任就問:“地方人情,可有什麼出產?詞訟裏可也略有些什麼通融?”他念念不忘的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衙門裏就滿是“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合城的人,無一個不知道太守的利害,睡夢裏也是怕的”。高要的湯和縣為了表示“清廉”,竟枷死向他行賄五十斤牛肉的回教老師父,引起回民鳴鑼罷市。彭澤縣大姑塘附近兩隻鹽船被搶,告到縣裏,反而挨了知縣的二十大板。這些官吏就憑藉科舉得意,升官發財,作威作福;而貪狠、蠻橫則成了他們的共同特性。即使不作官,他們也能以貢生、舉人的特權,通過同年或師生關係,勾結官府,魚肉人民。退仕的張靜齋就是本鄉的惡棍。嚴貢生橫行鄉里,他強圈別人的豬,沒有借給別人錢卻向人要利息,訛詐船家,霸佔二房為業,是個典型的劣紳。
  在諷刺舉業中人物的同時,作品還用了大量篇幅刻劃那些“假託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的人物。他們大都是科名蹭蹬的讀書人,以風流名士自居,過著無聊的寄生生活。婁三、婁四公子因功名失意,滿腹牢騷,回到家鄉,自命為少年名士,把那些假名士、假高人、假俠客尊為上賓,結果落了一場沒趣。無數斗方名士靠胡謅幾句詩,沽名釣譽。連醫生趙雪齋,開頭巾店的景蘭江,鹽務巡商支劍峰也假託名士,趨炎附勢。作品通過他們的所謂詩酒風流的生活和招搖撞騙的行徑,從另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士們的生活真實,指責了科舉給社會帶來的不良後果。
  除了儒林群醜外,小說還揭示了一些承平表像下的黑暗現實。官府衙門從上到下貪污成風。“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有了錢就是官”,萬青山由假中書變成了真中書。象潘三這類的差役,也處處為非作歹,把持官府,包攬訴訟。而真正做些好事,較為清廉的官吏,卻往往沒有好結果。肖雲仙罰款,湯鎮台被貶。至於廣大淳樸善良的人民生活更是痛苦。小說中出現了投水自殺的農民,無法安葬母親的楊裁縫,賣了兒子的倪老爹,山中剪徑的木耐夫婦,作者都以深切的同情,描繪了他們活不下去的慘境。
  《儒林外史》不僅有揭露、諷刺,而且有寄託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杜少卿是個貴公子,在他身上表現了一定程度的叛逆性格。他慷慨好施,有人向他求助,他就捧出大量的銀子來幫助他,錢花完了,就變賣為業。他輕視功名富貴和科舉制度,在辭卻徵聘以後,“鄉試也不應,科歲也不考,肖遙自在,做些自己的事”。他罵那些學裏的秀才作奴才,罵那熱中功名的臧蓼齋作匪類。他反對多妻。崇敬具有反抗性格的沈瓊枝,稱讚她說:“鹽商富貴奢華,多少士大夫見了就銷魂奪魄;你一個弱女子,視如土芥,這就可敬的極了。”他說:“《溱洧》之詩,也只是夫婦同遊,並非淫亂。”並不顧他人的訕笑,與妻子攜手同遊清涼山,體現了一定程度的個性解放的要求。作品中的沈瓊枝,敢於反抗封建社會的壓迫,以刺繡賣文為生,自食其力,是個新的女性形象。
  此外如講究文行出處而輕視舉業的虞育德、莊紹光和遲衡山等也是作者所肯定的人物,他們企圖以祭泰伯祠的迂闊舉動,來挽回世道人心,實際表現了吳敬梓思想中的落後一面。
  作品中置身功名富貴圈外的小商人和手工勞動者也是儒林群醜的明顯對照。牛老爹、卜老爹和鮑文卿等都是忠厚誠篤的下層人物。作者借向鼎的口贊鮑文卿說:“而今的人,可謂江河日下。這些中進士、做翰林的,和他說到傳道窮經,他便說迂而無當;和他說到通今博古,他便說雜而不精;究竟事君交友的所在,全然看不得,不如我這鮑朋友,他雖生意是賤業,倒頗多君子之行”。鮑文卿愛惜人才,憑自己本領吃飯,認為“須是骨頭裏掙出來的錢才做得肉”,而拒絕納賄,鮮明地反襯出那些讀書人的喪盡廉恥。小說結尾,儒林寂寞,市井中出現奇人。貧苦的季遐年,字寫得最好,卻不貪錢,不慕勢。賣火紙筒的王太以下棋為快事。開茶館的蓋寬,無事就在櫃檯裏看書、畫畫。裁縫荊元則敢於把他的“賤行”提到和讀書、識字平等的地位。在理想的真儒、名士消磨盡了後,面對這些自食其力,不圖富貴、不伺候人顏色,自由自在的人物,作者流露出無限傾慕的心情。


  

回 复

:  

姓 名:

吴建国  |  IP:  |   Time:3/11/2004 8:32:16 AM  |  QQ:0  |  ID:463

地 址:

安徽金寨

EMail:

NO E-mail

主 题: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内 容: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吴敬梓一生以移居南京为界可分前后两段。前期,他与小山一样,以声色犬马的生活方式游离于“正常”的生活轨道之外。“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朝复夜,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买肢塘》)“王家昙首,伎识歌声春载酒,白板桥西,赢得才名曲部知。”(《减字木兰花》)吴敬梓不像小山一样真正沉醉到情爱之中,而更多地标榜一 种不见容于俗世的生活姿态。不是为游冶而游冶,而是在游冶中体验自由。胡适说,吴氏的家产是在秦淮嫖掉的,我倒觉得,“泥沙一掷金一担”是他有意为之。只有丧失了财产,挣脱了宗族的约束后,他才能以纯粹的心境进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枭鸟东徒,浑未解于更鸣”!(《移家赋》)
  33岁,不名一文的吴敬棒移家南京时,他在族人眼中已是“传为子弟戒”的“败家子”。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 的地步,他仍拒不参加傅学鸿词科考试。当“长老苦口讥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时,他 “叉手谢长老,两眉如戟声如虎”。他的“痴憨”、“颠憨”、“隐括”终一生而不变,与小晏何其相似! 《儒林外史》以王冕作为“隐括全文”的“名流”。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能耐,就因为他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一个“有意思”的人。王冕既是葆有童心的放牛娃,又是才华横溢的畸人。他画荷花,“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因为他自己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得乡下陔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眼里。”这是何等任情自遂、天真自然!面对“灭门知县”的威逼,王冕宁可风餐露宿逃亡在外,也不肯低头。他处茅屋之远而怀天下苍生,一语道出入股取仕的实质:“这法子却定得不好!将来读书人即有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凤四老爹在小说中看似可有可元,实则为一大关键。据考证,凤四老爹的原型为侠客甘凤池。
  当时浙江总督李卫在奏折中这样描述甘凤池:“查此辈棍徒,造作讹信,往来煽感,着实痛恨,断难容其漏网。臣细思江浙好事悻谬之人,莫过于现在拿获之甘凤池等各犯。”(《雍正朱批谕旨》)对于这样一个叛逆者,吴敬棒却由衷地赞美道: “官府严刑密网,多少士大夫见了就屈膝就范,你一个小百姓,视如上芥,这就可敬了!” 《懦林外史》以四大奇人的故事作结。当“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的时候,奇人却出现在市井中间。会写字的季遇年,“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去”。“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这样迎着施御史的脸痛骂:“你是何等之人?敢来叫我写字!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卜独立人格,意气风发。吴敬梓把“四大奇人”当作“述往思来”的一流人物。儒林中一片狼藉,而井市中则有闪光的人格,吴敬梓已悄悄换了一套崭新的价值标准。为什么在市井中反倒能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心灵的自由呢? 做裁缝的荆元,会弹琴、会写字,也喜欢做诗。朋友问他:“你既要做雅人,为甚么还要做你这贵行?何不同些学校里的人相与相与?”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写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与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脸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也快活厂这席话真石破天惊。吴敬梓认识到,人格独立的背后是经济独立。被权力网络所覆盖的儒林中,只有爬墙藤一样的附庸,而元岩上松一样的独立者。市井人物操持着被士大夫所蔑视的职业,他们却在这职业中获得了真正的经济独立。好一个“诸事都由我”!儒林人士即使爬到宰辅这样的最高位置,怕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
  吴敬梓突破传统的道德评判,揭示出产生“奇人”的经济基础。这一点,此前无人认识到。 开头出现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正如胡适在《吴敬梓评传》中所说:“不给你官做,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的妙法。要想抵制这种恶毒的牢笼,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而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想养成这种社会心理罢了。” 然而,这种社会心理终究很难养成。吴敬梓这个嵌崎磊落的败家子是寂寞的,他笔下的奇人们也是寂寞的。荆元为知音于老者弹琴,“弹了一会,忽作变徽之音,凄清宛转,于老者听到深微之处不觉凄然泪下”。
  读者读到这里,掩卷深思,怕也要“凄然泪下”了!

回 复

:  

姓 名:

吴建国  |  IP:  |   Time:3/11/2004 8:30:56 AM  |  QQ:0  |  ID:462

地 址:

安徽金寨

EMail:

NO E-mail

主 题:

安徽吴氏著名作家——吴敬梓 

内 容:

安徽吴氏著名作家——吴敬梓
此文转自《洪恩在线--华夏风采》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比如,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叫范进的读书人,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能考上一官半职。不幸的是,直到他54岁了,还没有考中。因为除了读书以外,范进几乎没有其它的谋生本领,所以他生活困难。穿着破旧的衣服,每天连饭都吃不饱,周围的人也都看不起他。但他对考试着了迷,宁肯冻死或饿死,也不放弃年年参加考试。终于有一次,他考中了一个候补官员的位子。当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范进时,他竟一下疯了。恢复正常的范进立刻身价百倍,有人送给他房子,有人送给他田地,有人送给他钱,甚至还有人主动上门来给他作仆人的。及至范进真正做了官,他又徇私枉法,提拔那些不学无术的人。

  在《儒林外史》中,类似的故事很多。作者希望籍此说明,正是这种过度追求功名富贵的考试制度,腐蚀了读书人的灵魂,污染了社会风气,同时吏治腐败,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儒林外史》中也有一些关于正直善良人物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主人公或者是同作者一样有真才实学但不求作官的读书人,或者有良好社会道德的的下层人物。这些人轻视功名富贵,过着自给自足而清贫的生活。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现在,《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它可与意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扛衡。
 


回 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