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姓 名:

石潭吴  |  IP:218.17.169.*  |   Time:4/27/2004 9:46:20 PM  |  QQ:0  |  ID:666

EMail:

NO E-mail

主 题:

歙县石潭 山坳里的古村落 

内 容:

安徽的歙县,在多年前就有所耳闻,棠樾牌坊群、鱼梁古镇赫赫大名,还有附近黔县的宏村、西递近年来也是声名远播,而屯溪的黄山就更别提了,历史悠久的旅游开发“老区”。皖南这一带和现隶属江西的婺源,俨然组成了“古徽州旅游圈”。

  看过一些风景以后,就想着特立独行———“不走寻常路”,于是上面那些人头攒动的景点,对我不再有吸引力。一次听朋友闲聊:安徽歙县霞坑镇的深山里,藏着数十个古朴的村子,通往外界的道路是一条山间羊肠小道,村民们靠骡子将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建筑材料运进来。去那里旅游最好的季节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油菜花、梨花、桃花漫山遍野,美不胜收。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桃源胜地嘛,我心想。等到了3月下旬,顾不上天气乍暖还寒,阴雨绵绵,约了两位旅伴在周末动身前往。

  路尽头百年石潭村

  从杭州出发,汽车沿着杭徽公路翻过昱岭关,在4个多小时后到达了歙县霞坑镇的霞井村,再转入乡间土路,行驶了十分钟后就到了机动车的“穷途末路”———石潭村。

  其实从浙江昌化以后,就进入了山区,窗外的风景基本抹去了工业社会文明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一片正在怒放的油菜花田,镶嵌在墨绿色的大山里,一派江南的田野风光。霞坑石潭村就坐落在一座大山的脚下,也是进入山里其它村庄的门户。

  听当地人说,石潭村的历史已有数百年,村子里的吴氏祠堂就是明代的建筑。

  进到村口发现有不少挎着长枪短炮摄影器材的“大师”或在游弋,或在摆着架势“瞄准”,原来这里也并不是游客罕至的所在,只不过我以前孤陋寡闻而已。来之前听朋友说住在山上的村子里更有野趣,于是谢绝了石潭村停车场吴老板留宿的好意,执意要在午饭后上山。吴老板没做成生意到也没有冷落我们,只是连声说下次有机会可以住他那里,知道我们不识路,还陪着我们走了十几分钟,引至上山的小路上。可见当地的民风淳朴,并没因为每年有不少摄影爱好者来此而变得市侩势利。

  林间道松鼠伴我行

  穿过石潭村,一直就是往上的山路,山道大约就一尺来宽,前半段是石板铺就,后半段就完全是山民踩出来的土路,并不时看见骡子的排泄物,看样子村民的物资确实要靠动物来驮运。山里一片宁静,我们埋头走着,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和心跳声,偶尔听见路边传来异响,停下一看,原来是小松鼠在树林之间跳跃着,想来这里还保持着相对原始的生态,人与小动物和谐相处。1个多小时后,走在最前面的小琦叫到:“到顶了,好漂亮呀!”已经汗流浃背的我赶紧快走几步,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我们爬到了山脊上,真是无限风光呀,底下的美景尽受眼底。由下而上,层层叠叠的油菜花儿盛开着,黄灿灿如块块“黄金糕”铺满在山坡上;而开着粉红花的桃树则点缀在山岙边。山底一条河流蜿蜒成“S”型,河边有两个青瓦白墙的村落好像来自童话世界,又像是与阴阳八卦图上的那两点暗合。

  如斯美景,纵使天气阴霾不散,也不能降低我和同伴们按快门的频率,只听见“咔咔咔”声不绝于耳。

  云深处世外小桃源

  傍晚时分,我们决定投宿在下汰村的吴灶华家。他家门前也像模像样地挂了一块“摄影家园”的铜牌,落款是杭州××摄影协会的字样,更让我哑然失笑的是,吴灶华竟然和山下石潭停车场的吴老板是兄弟,有够巧!

  整个下汰村倚着山势依次而建,吴灶华家就在最高一层。跑到二楼的阳台往山下而看,山景磅礴,远山连绵起伏,正是做晚饭的时候,山下村子里的袅袅炊烟升起,带着水气在半空中汇聚在一起,形成雾带。刚开始那雾带还是空灵和飘逸的,不消多久,山谷里充盈着云雾,河谷边的村庄也忽然藏在山中,云深处,我就像是站在“空中楼阁”上。

  歙县霞坑自助旅行指南

  自驾车路线:从上海出发,沪杭高速公路( A20)一路通畅直达杭州。假如直接开往歙县的话,就在杭州绕城公路出口下高速,可沿杭州绕城公路直接开到杭徽公路( 02省道)。

  杭徽公路沿途经过青山湖、临安市(不入市区)、於潜镇等地,开到昌化镇,稍事休息后,继续沿杭徽公路往西行驶。在半小时后开始翻越浙江省与安徽省的交界———昱岭关,在安徽境内再开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到歙县霞坑镇。这里有近一个小时的盘山公路,需谨慎驾驶。

  霞坑镇很好找,就在杭徽公路的旁边,进镇前的路牌上会很明显地写着:“徽州书画之乡———霞坑”的字样。在霞坑的街上左转,就是往石潭村去的方向,这段石子路大概就十分钟车程,车可以停在石潭村的停车场里。

  交通

  公交汽车线路:乘坐从上海晚上 21: 14出发的 K818次火车,第二天早 7: 49到歙县。到歙县汽车站换乘开往霞坑镇的中巴,车票 6元,到霞坑后再搭中巴 2元到石潭村。

  也可通过杭州中转,杭州汽车西站发往黄山方向的汽车都能够经过歙县的霞坑镇。

  食宿

  石潭村有多户人家提供食宿服务, 30元一天,含三餐。

  而山上的下汰村及其它村子也有人家提供食宿服务,会更便宜一点,大约在 25元一天,含三餐。还可雇佣当地村民扛摄影器材爬山,大约 25元一人。

  农家饭很好吃,有新鲜的竹笋、老豆腐、土鸡蛋、腊肉等。

  特产有贡菊、山核桃、茶叶等。

  其他

  注意环保,不要在山里乱扔胶卷盒,把自己产生的垃圾带回有处理能力的城市。

  山里气候更凉,多带点衣物,另外带好手电或头灯,晚上上厕所用得着。(解放日报集团网)

回 复

你好,你现在是在哪里呀:  4/29/2004 10:41:41 AM

姓 名:

吴道良  |  IP:61.191.100.*  |   Time:4/26/2004 7:03:06 AM  |  QQ:0  |  ID:665

地 址:

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

EMail:

NO E-mail

主 题:

找字辈

内 容:

各位宗亲:
    你们好,今天看了吴氏在线网站,我觉得很好.现有一事相求,我的字辈是"道",就我所知上辈有字的顺序有:仁、祖、家、道、昌、明、庆,但是上辈和下辈的字就不太清楚了。据我的父亲说,他年轻时曾经看过家谱,说是从江西迁移到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镇的。烦请各位宗亲能否帮忙一下我的字辈和宗支来源。不甚感激!

回 复

!始祖:吴寿一、吴寿二、吴寿三,从江西瓦屑坝迁来此。太伯...季札...吴演...吴诺...吴汉...吴少微,:传7世吴寿一、吴寿二。寿一居安徽怀宁黄梅山北麓,寿二居桐城,寿三居太湖。迁居:寿一、寿三建立崇让堂,以怀宁石镜乡甘露庵吴氏宗祠为中心。寿一次孙后裔居潜山、岳西、霍山三县,龙山、枧段河、西峰夹等。  4/29/2004 12:15:15 AM

姓 名:

石潭吴  |  IP:218.18.224.*  |   Time:4/26/2004 5:30:39 AM  |  QQ:0  |  ID:664

EMail:

NO E-mail

主 题:

石潭叙伦堂各支派主要地居住

内 容:

石潭叙伦堂各支派主要地居住:
福童派支下  利石 向杲 富阳 休邑 方村 北京 浙江开化 巖镇 蓝田
            柯村 昌化 齐武     下塘坑

益童派支下  益童迁南村  广信府上饶县 石岭 石岭 茶枝园 下南村 小洲蜈蚣庄 柿树岭 \
          小洲    巖市银河 潜扫溪 北京 昌化 浙江 浙江常山县
关童派永元支下  霞井 巖镇 巖镇 自城俗名狮形  棋盘石 江西 江西 淳安  车田 淳安 北京  金竹
            杭州  青山 淳安 大洲源八亩   淳安源山(甘山)  南门外渔梁 休邑小溪
关童永亨支下 派田 官船坑 常州奔牛 六安 邵下塘  中村 车干桥 横路下 大洲园石桥上
             湖洋山 南京 姑苏 泰州 祁门金市牌 武进 武进
关童永贞支下 方坞 富阳徒山孙家庄 严州 向杲 深渡 白羊 车井下 广信府 坝坑 旌德广口铺
              王家塘 东乡伏岭脚 广信府  湖洋山 苏州 关东 北京宣化府 关东 苏州 常熟  
              六安 绍兴义桥银浦 昌化 岔口 镇江 关山 庄坑 大宅坞 富阳 三阳 汪二
              巖市 北京 姑苏 六合县  河南槐方店吴家庄 上下岭 百世公山 方坞 严州
              屯溪横关  深渡 方坞 严州城外
关童永常支下  浙江绍兴  街源东山 抚州 抚州 浙江 四六坞 浩坑
关童永忠支下 博文士太 屯溪 屯溪 紫阳山 屯溪 上海 姑苏木铎 铁釜汰 车金坑 上水南黄口
              淳安茶园山 武阳 武阳 方家山 屋基坦  桐子湾 宁国 佘坑 车头岭

贵童派支下   佘坑 下南村 安庆

毛禄派支下   半源 泮坑 巨州  

义童支派下   半源 泮坑始祖 孝凤县  开化   柿木士太

寿童派支下   临溪 宁国

新童派支下   关山

大任派支下     路口 木花背  绩溪黄土坳 浙江淳安猪背岭 休邑

回 复

:  

姓 名:

石潭吴  |  IP:218.18.224.*  |   Time:4/26/2004 5:24:38 AM  |  QQ:0  |  ID:663

EMail:

NO E-mail

主 题:

徽州左台吴氏石潭春晖堂(上门)各支迁居地 

内 容:


石潭春晖堂迁居地分布(根据民国十九年寿根版宗谱整理)
石潭春晖堂各分支迁居始祖汇总表
唯【77】→林→宗成→ 珏 →【81】(四子)应龙(信支派) →涛(春辉堂始祖)
【82】涛→【83】大辉→【84】寿→【85】源→【86】重庆 道童 桂芳
寿--→【85】谦--→【86】绍 顺
五大派
重庆   为思善派始祖
道童   为明善派始祖
桂芳   为至善派始祖
绍     为继善派始祖
顺     为坚善派始祖

思善派
得童支下  岔口 浩坑
贤童支下  利石 昌化  大洲江村  山鸡赛
亲童支下 天井岩 柿木士太 歙城上路街 横溪桥 下士太 江北 汪古 淳安 阳坑士太
方坞 邵家塘 天井岩 江北 西乡 方坞 阳坑士太  三百两 交椅土太   
歙城大北街 槐源白茆干 坝坑头 富阳  松林湾  北京 富阳 歙城
          开化 北京    
明善派
道童支下  钟川
贵善支下  六甲灯盏塘 霞坑 庄坞 江西
至善派
佐公支下  石井下
鉴公支下  大洲源高岗坦
镛公支下  石土太  槐塘时  杭州  相公亭  霞井  霞井  苏州  苏州
金华府方堵(曙)岭  上士太
铨公支下  四季士太 严州 浙江萧山西舆 淅江肖山 浙江拔院镇
江北桃源县众心镇西大街 杭州 浙江 屯溪茗坑在井下 上海乡间
南京 浙江常山玉山
北山岭 石龙尖 宁国 淳安 上海  
浙江富阳 屯溪  寿昌县 东洋 绩邑上杨溪口对河进坞名小重村             
钚公支下  浦口  浦口
录保支下  塞坦坑头 富阳
祖和支下  方坞  施家坡 虎坝山 霞坑  水南张家山 小州源虎形
西乡十六都芝黄 歙面临河  汪坞口 吴家堂  浙江衢州花团冈
祖祥支下  富阳   浙江玉山县  
祖茂支下  昌化县上七里桥后甲 苏州  严州瑞昌县西南乡千家畈 昌化白果树边
佐公支下  金壇县  石井下  江阴县华墅镇 北京 江北南通骑岸镇 里湾 水塘坞 在顶下 苏州  淮安 旌德县 龙田 常山县 街口之下
翼公支下  苏州松江
匡公支下  霞坑 王山源 中汰 武阳 小洲源 白石 苏州 苏州 江苏西塘镇
常熟县梅李老吴市 朱家村
继善派
未童支下   道士川 隆丰原 常山县 歙西溪南  休邑南乡闵川口 北京 宁国府
开化县三十都皂角庄 龙游寿昌县 上水南宋坑 休邑南淇村
武童支下   浩坑 江西广信府 常山  南京 中村 昌源桃树  稠林
宝童支下   江西广信府
坚善派
文清支下  寿昌县 鸡公庄  琳村  降头之祖
文溟支下  汪二街 鱼梁坝  水南苍基坦  屯溪 朱家村始祖 岩镇 旌德 屯溪
文浃支下  稠木岭  擂古石 迁稠木岭 霞坑  向东坑 北京
文龙支下  上皇岭 罢坑大塘
文麟支下  甯国县港口小东乡 四六坞 北京 东山 官川坑 海宁县堨石镇

回 复

:老吴您好,你的来信我已收到,谢谢. 这段时间我比较忙,过几天给你回信,请谅解  4/29/2004 10:45:14 AM

姓 名:

吴国华  |  IP:222.183.88.*  |   Time:4/26/2004 3:49:41 AM  |  QQ:0  |  ID:662

EMail:

NO E-mail

主 题:

左台吴氏

内 容:

建议石潭吴兄弟把 左台吴氏 的基本资料统一汇编,看的更明白些。

回 复

:  

姓 名:

吴所谓  |  IP:218.108.19.*  |   Time:4/26/2004 1:08:26 AM  |  QQ:303200887  |  ID:661

地 址:

安徽歙县石潭乡一组

EMail:

wuxiaohong882000@yahoo.com.cn

主 页:

no

主 题:

石潭老吴您好!我是上门的,我的爷爷已很早不在了,我只知道我是祖辈是正宗石潭人

内 容:

对了,老吴你现在在哪里?我很想知道石潭的历史呀?

回 复

:我已将一些资料发到你邮箱了 石潭吴   4/27/2004 12:23:34 AM

姓 名:

吴凡  |  IP:222.80.135.*  |   Time:4/25/2004 8:45:22 AM  |  QQ:63590735  |  ID:660

地 址:

四川遂宁市

EMail:

aksuren@163.com

主 题:

找吴氏分支

内 容:

吴的父辈为“光”字辈,我这一辈为:“应”字辈,我的下一代为:“凤”字辈,我是四川人,不知我们是那一支分支,望有人帮忙查一下!!!
谢谢啦!

回 复

:  

姓 名:

吴尚洁  |  IP:218.24.154.*  |   Time:4/24/2004 12:27:45 PM  |  QQ:84185680  |  ID:659

地 址:

辽宁省瓦房店市驼山乡毛岚村

EMail:

wushangjie9527@163.com

主 题:

想找到山东老家亲人

内 容:

吴姓朋友大家好,我想找到我的家谱,想找到山东老家亲人。我爷叫吴(连)举.我爸叫吴敏(臣),我叫吴(尚)洁,我下辈范(忠)希望大家帮我找到.拜托.

回 复

:  

姓 名:

吴君华  |  IP:218.78.228.*  |   Time:4/24/2004 12:13:31 PM  |  QQ:0  |  ID:658

EMail:

wujunhua1981@hotmail.com

主 题:

找字辈

内 容:

我是福建南平的,听祖辈说是从浙江迁来的。我曾曾祖父是毓字辈,我曾祖父是秀字辈,我父亲是基字辈,我是碧字辈,我的后面是祥字辈!不知哪位仁兄知道有关的信息!万分感激!!!

回 复

:  

姓 名:

吴氏  |  IP:218.18.224.*  |   Time:4/24/2004 4:41:57 AM  |  QQ:0  |  ID:657

EMail:

NO E-mail

主 题:

泰伯奔吴 

内 容:

                        ――泰伯奔吴
                            陈 益
                             一
    吴国的建立,人们通常认为是从“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开始的。包括《史记》在内的文献记载,吴君自泰伯(太伯)至寿梦一共有19世,“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但是在泰伯和寿梦之间除了世系之外,长达500多年的历史我们找不到可靠的文字记载,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正促使我们在拓宽思路、转变观念的同时,逐步廓清弥漫于史实之上的迷雾。
    吴文化,一般说来,它的内涵是指商朝末年(公元前11世纪末)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奔吴后开始,至春秋末年吴王夫差23年(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灭亡为止,大约700年间在吴国范围内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史。尽管专家们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对吴文化的时间和空间界定有所争论,有一点却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吴文化自泰伯奔吴始。
那么,泰伯和仲雍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地奔吴呢?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解释是他们为了遵从父王的旨意,将继承权让给弟弟季历,然后再传位给季历的儿子昌。泰伯和仲雍宁可不要王位,而去往几千里以外的荆蛮之地,与当地人一样断发纹身,刀耕火种,显示了难能可贵的高风亮节。古往今来,研究吴史、吴文化者都取“让权说”,极少有人提出疑义。
    然而仔细想想,问题就来了。先从地理空间分析,自黄土高原的岐山到长江以南的太湖,即使是走直线也有三四千里,路途遥远而又坎坷。兄弟二人带上随从,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丛林草莽间踩出一条路来,绝非易事。打个比方,假如身后有敌军追来,为求生欲望所驱使,或许会铤而走险,而为仁义道德计,似乎不必刻意历尽艰险,只要在离故乡不远的地方寻找生存之处,便可成全父王和季历了。而他们竟然从自幼生活的干旱少雨、刚直粗犷的黄土高原,来到温润潮湿、湖荡环绕的太湖流域,与百姓一起引水入江,种植水稻,并授予礼仪,教化人民,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被推崇为首领,及至由他们创建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勾吴。这似乎已成为信史。然而,这样的解释是否过于理想化?是否涂抹了太多的王权意识和救世色彩?
    黄河中下游地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是历代皇朝的统治中心。这一事实却在卷帙浩繁的旧史料中被偷换成了“文化中心”,且是唯一的和固定不变的。由这个“文化中心”单向发出的信息,替代了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文化现象。不难看出,司马迁当年正是站在黄河流域是唯一的皇权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立场,提出泰伯奔吴“让权说”的。事实上,中国的文明是多元一体的,不仅仅起源于黄河流域,也起源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是熠熠闪亮的满天星斗,点燃了文明的曙光。试想,早在六七千年前就能够利用自流井灌溉,种植水稻的吴越先人,为什么要来自黄土高原以黍稷为食的泰伯和仲雍来教会自己饭稻羹鱼呢?早在五千多年前就人工堆筑大祭台,制作了精美的玉石礼器的先民,又为什么要他们来作原始的启蒙呢?
    那么,泰伯奔吴究竟原由何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不揣冒昧地认为,这是为了寻根,返回先祖的故土。寻根是人类的一种最原始最本质最普遍的情感。恰恰是源于血缘的文化认同感,促使他们不辞艰险,长驱数千里,来到先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太湖流域,并很快与荆蛮之地的人们融为一体。文化的凝聚力是无法低估的。

    让我们看看泰伯奔吴时的历史背景。
    大约在距今三千年前,古公亶父“在周原上筑城郭室屋,以邑为单位居住归附人,改革戎狄旧俗,设立官司,形成一个粗具规模的周国……经王季文王武王三世继续发展,终于强大到足以翦灭大国商。”(《中国通史》第一册 人民出版社)到了季历继承周太王的权位时,周国渐渐强盛,商王承认季历做西方的霸主,号称西伯。
    而在太湖流域,当时确是一片荆蛮之地。但是不要忘了,考古实践告诉我们,早在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明。尤其是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文化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的范围已达到相当规模。那时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生活方式,开始有了精神生活追求。在此基础上,原始宗教开始萌生,与之相适应的祭坛、巫觋和用玉、石打制的礼器相继问世。甚至还出现了体现思维智慧的原始刻符文字和图腾纹饰。
    可是在距今四千年左右,有着蓬勃生命力的良渚文化突然消亡了。消亡的原因,与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有着深刻联系。连续三次九星地心会聚事件的发生,导致了灾害群发现象。尤其是洪水泛滥,肆虐天下,给先民们筚路褴缕、苦心经营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连续二、三百年间,特大的洪水、持续的严寒,使自然生态严重失衡,这不能不影响到文明初始时期的人类的发展。业已高度繁荣的良渚文化,几乎陷入了灭顶之灾。
    然而祸不单行,在洪水侵袭的同时,战争又降临到先民的头上。《史记·五帝记》中有关于黄帝大战蚩尤的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黄帝与蚩尤的战争进行得异常激烈,黄帝先是五战五不胜,后来与炎帝联合起来,倾尽全力才将蚩尤战败并擒杀之。许多专家认为,古史传说中的蚩尤部落集团,正是创造了良渚文化的吴越先民。黄帝战败蚩尤后,蚩尤部落的成员有很多人当了俘虏。前秦王嘉在他所著的《拾遗记》中说:“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邹鲁之地在何处,难以考证,有北之乡当指北方高寒地区。七十年代,陕北延安碾庄曾经发现一批良渚式玉器,与太湖流域发现的良渚玉器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有专家说,这很可能就是被皇帝迁往“有北之乡”的蚩尤部落集团的遗民所遗留下来的器物。在古史传说神奇的外壳下,包含着的是真实的果实。
良渚先民遭受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尽管当时他们所拥有的文化远比黄帝炎帝拥有的文化先进。不过,蚩尤部落集团失败后,他们的许多文化因素却顽强地保留了下来,并且影响着中原地区的文化。文化落后的民族在征服文化先进的民族以后,往往会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所融合。商周文化中的璧、琮、兽面纹(饕餮纹)以及某些青铜器的形制明显带有良渚文化色彩,就是明证。
    太湖流域在良渚文化之后,是马桥文化。马桥文化明显带有文化低落期的特点。它继承了良渚时期的文化面貌,但是没有发展和进步。它无法像良渚文化那样具有强大的扩张优势。而中原商文化因素,却在马桥文化中渐渐呈现出来,不难看出它蓬勃的生命力和渗透力。至此,泰伯奔吴时太湖流域一带为什么是荆蛮之地,我们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从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国度去往落后贫困地区,应该有着较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多种文化成份的融合,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也是它的幸运。
    追根溯源,这却是从泰伯和仲雍奔吴开始的。他们使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太湖文化)得到了交融。
    如果不是我的妄自揣测,泰伯、仲雍应该是被洪灾和战争所逼迫,不远千里迁往“有北之乡”的蚩尤部落成员的后代。也就是说,他们的身上流淌的是良渚先民的热血。尽管迁移到黄土高原、渭水流域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世世代代的良渚人与当地人已经同化,可是太湖之滨这片丰沃而神奇的土地,那饭稻羹鱼、丝帛麻纺的日子,那被今人称为“中国的土筑金字塔”的人工堆筑大祭台,以及许许多多闪烁着无穷智慧的玉石礼器,在先人们的声口相传中,始终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到先辈生活过的地方去开辟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个血性男儿都可能产生这样的雄心壮志。泰伯、仲雍没有理由鄙视荆蛮之地,因为他们知道,在大禹治水以前很多年,这里曾经是如何的生机勃勃、繁花似锦。更何况,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故土,是他们“根”的所在。他们甘心情愿地历尽艰辛,前来寻根——寻根或许是一个现代的名词,可用它能解释原始的举动。
    考古学家们对黄淮平原龙山文化遗址在文化上的归属,有过争议。他们认为这与当时不同文化系统的人群的流动迁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人群的汇集与流徙则与这一地区历史上频频出现的水患息息相关。我们不应忘记‘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这或许是打开这一地区所谓‘混合类型’或‘混合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见韩榕《海岱文化区刍议》,《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的大禹治水的故事,说明大禹是四面八方的人们共同敬爱的神。故事既形象地勾勒了距今四千年前发生的特大水灾,也表明了各种不同背景文化的交融。泰伯奔吴,与当地的荆蛮人相互交融,并被推举为氏族部落首领,也丝毫不奇怪。当时的氏族部落首领,在举行宗教活动时是巫师,在遇到部落冲突和战争时是指挥员,平时则领导着生产劳动。不过,要让吴地的人们“义之,从而归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不可能平白无故地推举一位“外行”来领导自己。据《左传·哀公七年》记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断发文身,赢以为饰”。原来太伯来到吴地后,首先推行的是周朝的那一套礼制,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后来仲雍作了很大的变易,不仅在外表上断发文身,还起了一个字“孰哉”——吴语中可理解为“熟了”。正是因为他完全与当地人打成一片,融入了当地社会,才受到了人们的拥戴。
    泰伯和仲雍在吴地成立了一个小国,“自号勾吴”。勾吴的涵义是什么,许多专家学者作了许多考证,或认为是勾国与吴国的合称,或认为是延用了先吴族的族号,或说勾只是夷语的发声词,或说勾是实词,勾、工、攻都是干的音变,勾吴即干地之吴。一时众说纷纭,迄无定见。但我们只要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结就容易解开了。起初勾吴只是泰伯和仲雍的自号,但当地的荆蛮人闻知后,义而归之,“共立以为勾吴”(吴越春秋·吴太伯世家)这意味着勾吴是一个周人和荆蛮人双方都能接受的词汇。他们找到了一个土著词语,用周地的文字书写,读音和含意都很相近,便很快得以流传——采取这样的办法是最容易得人心的。
    勾吴一词当有勾画鱼纹、文身之意。早在六十多年前,史学家卫聚贤先生就曾经从字形、字义、字音等三方面,对“鱼”字和“吴”字作过考证。他认为吴字像鱼形,吴和鱼是相通的。吴人把鱼纹刻划在身上,与他们的图腾信仰有关。他们“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当时有许多人说他论据不足。但是今天这样的例子便容易找到了。周庄太史淀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黑皮陶壶的壶肩上,镂刻着一个原始字符,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副清晰的鱼骨,是一条抽象的鱼。同时它又是一个“吴”字。它确凿地证明,在先民的眼里,吴就是鱼,鱼就是吴。直到今天,在吴方言中,吴和鱼的读音仍然是不容易区分的。
    数千年来,龙衍变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龙,就是以闪电与角兽类、鳞甲类、蛇蝎类和凤鸟类图腾氏族等等,汇合成的一个强大部落的族徽标志。其中当也包括以鱼为图腾的氏族。龙是多源的。吴人的龙,是鱼的神化,或者说是神化的鱼。他们不仅在陶器上刻划鱼纹,还用鱼形文身,以像龙子,认为这样就能避开蛟龙(扬子鳄或蟒蛇)的伤害了。
    泰伯、仲雍奔吴,在隆重地完成断发文身的仪式后,终于与当地的荆蛮人实现了文化认同。他们建立的以鱼为图腾的勾吴国,被载入史册,成为吴文化(鱼文化)的始端。从中我们不能不看到,任何地域文化都不可能是孤立的,所谓源和流也是相对的。恰恰是在地域辽阔的中华国土上的文化融合,从文明萌发之际就已经开始了,几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将融合的潮流阻挡。
    当我酝酿这篇文章的时候,南京博物院的一支考古队完成了江阴花山遗址的发掘工作。他们的领队告诉我,出土文物中第一次发现有黄河流域商周文化特征的器物与吴越文化的器物并存。这说明了大约在三千多年前,有数支来自北方的氏族部落渡过长江,在花山一带落脚居住,与当地的土著人相互融合。深入的考古工作尚在进行之中,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泰伯奔吴决不是偶然的、孤立的。

回 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