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吴氏渊源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少微后裔復公世系徙湘源流
作者:吴仁清    信息来源:吴仁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8-14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少微后裔復公世系徙湘源流

 

左台吴氏金竺派    吴仁清

 

探本溯源,寻根认祖,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无论始迁祖何人,始迁地何处,寻根溯源,都是黄帝子孙,泰伯、仲雍后裔。

63世祖吴少微,以经术雄迈高雅,荣登武则天长安六年(公元684年)进士,官至左台监察御史,公重视族谱,主编《吴氏正宗谱》传后;64世祖吴巩,迁安徽合肥,登唐开元进士,官至中书舍人;81世祖吴康,迁居肥东八斗大吴村;82世祖吴伯七,追封句吴子;83世祖吴虎(省三),赠昭勇将军指挥使,追封保信伯;84世祖吴海(万一),赠镇国上将军,佥大都督府事,追封安陆侯;85世祖吴復,故里安徽合肥。元末集众保乡里,归明太祖于濠,累建战功,封安陆侯。洪武五年(1372年)从邓愈平九溪、柿溪、辰州诸蛮。洪武十四年(1381年)从傅友德帅师征云南,克普定、普安,与顾成留镇普定。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普定卫,吴任总兵官。洪武十六年(1383年)十月,金疮发,初五日薨于普定,追封黔国公,谥“威毅”。

黔国公吴復,是湖南省澧州唐桥、常德花山、临澧吴家厂、张家界永定朱家溶四支吴氏,以及贵州安顺市和安徽肥东八斗吴氏的共同始祖。据明臣翰林学士刘三吾奉诏撰《安陆侯黔国威毅吴公神道碑铭》记载:“公生至顺辛未年冬月二十九日,薨之年春秋五十有三。室采氏从封安陆侯夫人。男六人,长曰杰,试骁骑右卫指挥使袭封安陆侯。次曰佑、曰仪、曰伟、曰伦、曰重喜。女六人,长为齐王妃,次纳赘谭信,次适昌乐侯子智,次适前军都督子谨,余尚幼。公在普定买妾杨氏,年甫十七。当公殓时,恸哭。已,即沐浴更衣,自经以死。事闻,上歎異久之,锡封贞烈淑人,从公葬墓下,仍旌異其门云。”

 公长年征战在外,还另有家眷。从皖湘黔等地续修支谱的情况来看,已发现有记载的儿子有十六个,其中有准确记载的八个。现分述如下:

一、澧州唐桥吴氏与安徽省肥东县八斗镇吴氏:

据《明实录》与澧州涔澧《吴氏族谱》记载,復长子吴杰,承袭复公之安陆侯爵位。洪武四年(1371)随曹国公(其部分后裔现居住澧西石塘堰)领兵设立九溪卫,把守苗蛮,受职千总。洪武、建文年间,累出山、陕、河南、北平、长沙、湖广诸地,练兵从征,守茶陵、岷州、太原,征广西龙州,战河北定州,马不停蹄,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公先因事获罪,谪南宁卫指挥使。后与燕兵战败,削除爵位贬为宁夏守陴。永乐元年,子璟乞嗣,不许。永乐二年(1404)奉命同曹国公镇九溪卫蛮,袭千户总兵。正统年间子璟再三乞嗣,皆不许。弘治六年(1494)璟孙铎援诏乞嗣,亦不许。弘治十八年(1505),璟孙铎援诏再乞嗣,方録子孙世职千户。从此自铎始,子孙世袭千户任职九溪卫新安衙署等处,屯驻九溪卫澧州左所(现垱市唐桥寺、唐桥岗一带),部分子孙便落籍湘北澧州(今湖南澧县),部分子孙仍居安徽省肥东县祖地。

落籍澧州唐桥吴氏自杰公第七代始,居九溪卫澧州左所,籍唐桥寺左唐桥保段公堰得镇坊土地,长房吴大田世袭千户,所管三百户;胞弟吴大义所管三百户;胞弟吴大云敕封武略将军;胞弟吴大界以及族弟大图、大国、大园、大固、大运、大学、大有、大等先后房支,固结唐桥,尤安祖地,于斯递传。雍正十年,杰公第九世长孙吴从周归流停袭(归流澧州,停世袭千户)。自此,子孙有的世代留居唐桥寺,有的分别迁往澧县洞市木溪峪、甘溪战鼓岭、津市保河堤、石门二都坪、湖北鹤峰、公安、江陵等地,或征战,或从政,或务农,或执教,或行医,或经商,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自復、杰父子之后,传承璟、□、铎、□、□、大(从此辈起统一派序)、世、从、邦、明、应、士、宗、作、祖、传、学、正、自、仁、孝、亲、睦、发……二十余代,历时六百余年,繁荣昌盛。已传至26(110)

二·、常德花山《吴氏族谱》载:

     吴復  字伯起,(  )武陵,明朝开国功臣,封安陆侯,食禄三千五百石。赠黔国公,谥威襄(应是威毅),遂居湖南常德府武陵县花山进溪村(现南坪乡金家坪村九组)。公洪武十六年癸亥十月卒于贵州,以其时镇守贵州也。妣宋氏  谥贞烈,封淑人。生殁葬失考。生子一:文。继妣王氏  谥贞烈,封淑人。生殁葬失考。续妣庄氏  谥贞烈,封淑人。生殁葬失考。四妣杨氏  谥贞烈,封淑人。生殁葬失考。

     復子吴文,明朝武节将军。祖随高帝至白沟河,被敌追急,祖负帝渡江,帝脱难,即以龙袍玉带赐焉。复征进,斩获无算,生擒逆首元火赤官。洪武三十年二月,钦取赴京,赏加常卫世职。本年十二月,为蛮兵作乱,奉旨征讨,被刀镖伤左胁身故。祖妣施氏即以龙袍玉带殉葬。择葬本城东关外长乐村蔡家山,巽乾尊辰戌向。前后俱有高冈堰塘,左右俱有小沟。相传为吴家冈、吴家堰。又墳旁有一坑,因昔日殉葬有龙袍玉带,常起窖火。,传闻于王,王令校尉统兵挖之。九世祖辅公现掌常卫印,闻信甚骇,遂率族党数百人赴京奏闻,谓龙袍玉带系先皇恩赐,何可私自开挖。王谢以不知事,遂寢至今,呼为淘金坑云。祖遗像两耳有玉环穿金,龙袍玉带,旁列两将,身穿铁甲,各持弓矢。遗像朽坏,尚未复修。妣施氏  太淑人,生殁失考。葬本城东关外长乐村蔡家山,巽乾兼辰戌向,与考合冢。其左右前后之像俱同。生子一:斌。

      吴文后裔现主要居住在湖南常德武陵花山、南县、安乡、桃源木塘乡、石门壶瓶山等地。已传至27(111)

三、临澧县吴家厂《吴氏族谱》载

     復公明朝勅封安陆侯,追封黔国公,奉圣旨,二赐铁券。蟒袍、玉带、宝剑、旗帜,俱存古溹口吴士珩家,每年夏出晒。生没缺,葬黔地,楚妣附焉,有玉碑、墓志、祀田。妣彭  生殁缺,葬桃源,有玉碑、墓志、祀田。生子一:旺。继妣楚  生殁缺,附葬夫茔。

     復子吴旺,洪武时袭职九溪卫都指挥,后升骠骑将军者也。生殁缺,葬新安后梁凤冈,华表神道废,卧茔前碑存。妣高  生殁缺,殁赠淑人。生子一:麟。继妣曹  生殁缺,葬官儿墳,华表神道废,卧碑存,殁赠淑人。三妣左  生殁缺,葬官儿愤,华表神道废,卧碑存,殁赠淑人

吴旺后裔现主要居住在湖南临澧县吴家厂、石门县雁池乡、澧县张公庙镇等地。已传至27(111)

四、张家界永定区朱家溶《吴氏族谱》载

   元公生皖凤阳府宁怀县(今临淮关),随父平诸峒蛮,镇守永定,为永定吴氏发祥始祖。永定县志载:吴元,凤阳府(今为凤阳县)人,明初官永定卫。配永定人唐氏。子二:庆、庭。现主要居住在湖南张家界永定区北镇乡,

五、贵州省安顺市《吴氏族谱》载

    洪武十六年(1383年)十月,金疮发,初五日薨于普定,后其幼、尊、思贤落籍普定(今贵州省安顺市)。现后裔居贵州安顺市轿子山镇、西秀区宁谷镇和六盘水市盘县柏果镇等地。

思迪  子。少时随父从征云南,随军驻普定(安顺),父逝时年少,与母丁氏及二弟留驻屯军屯田,葬欢喜岭祈雨山。配阮氏。子三:大用、大才、大本。传至94 世子荣、子发,为贵州安顺市轿子山镇大山支始迁祖。

思尊  子。幼随家征南驻安顺,为黔中吴氏牟家井支始迁祖。父逝时年幼,后任晴隆(安南)指挥使。回葬欢喜岭祈雨山。子二:启、敬(线谱为敬、启)。其后裔现集中居住在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羊昌坝和六盘水市盘县柏果镇等地。

思圣  子。后裔不详。

思贤  子。征南时尚幼,父逝后随母和二兄居安顺,葬欢喜岭祈雨山。配沈氏。子三:大荣、吉辅、贡辅。

刘三吾为公所撰碑文有六子,除长子杰公外,还有佑、仪、伟、伦、重喜五子,在三省六地的族谱中,都未记载,可能就在上述八子除杰公外的七子中,但我们没有资料能证明谁是谁。张家界谱中记载的除长子元公外,也还有亨、利、贞三子未在常德、石门、澧县发现其后裔。他们的后裔在哪儿?让后世子孙去发现补充吧。

为清楚了解公后裔从皖徙湘的源流,特附少微——世系瓜藤图(63-86 )于后,供查阅。


 

六十三世六十四世 六十五世 六十六世 六十七世 六十八世 六十九世 七十世 七十一世 七十二世

 少微    隆术 

(安微肥东

六家畈谱)

(安徽休宁璜源谱)

              

                 

                              淑溱              道隆        良公

(迁休宁

吴田)

(迁汉洞岭)

                                                  道超        天推                                  

(迁二十六都)

(迁婺源泰伯岭莒君山)

                            淑沆                道兢

(安微休宁县

石岭吴氏始祖)

 

 


七十三世  七十四世  七十五世  七十六世  七十七世  七十八世  七十九世  八十世

(透)

            依祥

              依拱

              依迁

              依舒

(仁达)

(安徽休宁县

商山吴氏始祖)

              依牵      子明                   十万            师政

                                                            文选     师尹

                        子志                                文举

 


八十一世   八十二世  八十三世  八十四世  八十五世  八十六世

     

     

     

(省三)

(万一)

             伯七                           (传湘鄂涔澧吴氏、安徽肥东县八斗吴氏)

(伯起)

                                                    (常德武陵花山谱)

                                                 (常德临澧吴家厂谱)

                                          文高      (张家界永定谱)

                                          文远      思迪(黔中安顺谱)

                                                    思圣(黔中安顺谱)

                                                    思贤(黔中安顺谱)

                                                    佑、仪、伟、伦、重喜(碑文记载)

(碑文记载:长为齐王妃;次纳赘谭信;三适昌乐侯子智;四适前军都督子谨;余未详)

                                                    亨、利、贞(永定谱载,不详)

                                                    女六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学慧    责任编辑:吴学慧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赤水河流域衔接世系垂世表
    滠水吴氏上溯世系
    世万12世胜文、胜武世系
    开山鼻祖吴应祥至耳孙(大代)明清时期
    宋元明代季札鼒系至应祥支族
    唐前季札子玉系鼒支脉络
    宜黄凤石瑶里(棠阴大河仙杖公支)呉氏
    宜黄凤石瑶里(梨溪下狮溪思舜公支)呉
    潭内吴氏世系
    棠阴呉伯武公房简略世系
    吉安永丰藤田秋溪吳氏世系(沿用棠阴世
    茂四公系下敬堂公支百代行派
    上饶铅山县南坞窑山简略世系(秉良公房)
    吉安永丰县陶唐中沙园内(吴氏)郁纲派
    县城东关吳祥五公房简略世系
    棠阴吳秉良公房简略世系
    棠阴吳秉信公房简略世系
    圳口下南吳本六公房简略世系
    两谱对照
    黄帝至古公亶父远古世系几种版本比较
    吴万举村誉高公派下世系
    四川.广安.岳池奉天公位下吴氏世系名录
    江西永新安塘三里吴氏迁湖广会同远口迁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