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姓氏资讯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邵陵吴氏各支系譜事記略
作者:吴查田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12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邵陵吴氏各支系譜記略

邵陵吴氏自木兜、木裕二祖从豫章江西吉安太和千秋乡果木塘庙王梅子坡迁楚南邵阳宝庆府三溪六都长坡大塅方石庙王田心土地盘古塘洛阳西(后称石陂现在可能又称石碑)居住(这些地址可能源于宋时天人合一理念,人们从生到死都要记住的家乡居址,包含郡、府、县、乡、宗庙、土地堂,好象现时的邮寄地址)以来。传衍至兴字派兴绍公以后,留下七个房头:木兜公位下四房:即国相公之子兴绍公名下通辅公(湘乡黄管)、通轮公(新化上梅)、通翰公(邵阳阳桥山)、通良公(安化)四房,国周公之子兴续公名下文质公(新化炉观)迁山公二房,木裕公位下通慧公(安化仙溪)一个房头。

时际维艰,亲堂兄弟,递有所迁,谱事经年未兴,更未新议合族派语,兴绍公后拟本支三字派语:通必政。实际上三字派语也未严格贯彻,于是出现好几代混乱期,各房谱事,各自为之,辅公裔为“通汝朝再”,翰公裔为“通延琏海”, 良公裔为“通必政福”,兴续公房为“文怀达要”。

雍正二年(1724年),新化上梅轮公裔央江西抚州刊刻底谱,后集新、安、湘三邑,实际上是通辅通轮通良文质通慧五房后裔合修族谱,于雍正五年(1727年)成谱(良公裔称五修),此次排派语60字;乾隆59年(1794年),良公裔政理公派三支又倡三邑合修,新化轮公裔又集兜裕二公后裔进行整合大修(良公裔称六修新化炉观称重修),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安化丰乐坪良公裔福德、福朝、福成三支再次倡议合修,辅公、轮公裔响应(良公裔称七修),光绪二年(1876年),兜、裕二祖后裔再次合修(良公裔称八修),仿抚州底谱苏欧格式,再次重申雍正五年(1727年)所拟六十字派语为通谱字派:

(接“通必政”)

福寿忠廷永,喜嘉有庆新,世朝能大立,光显应名成,荣章开泰运,嗣续茂芳春,仰源思祖泽,敦本耀先声,治际昌隆会,恩敷亿兆宁,清芬怀礼让,南楚育奇英。(实际上现在的荣字派都传成文字派)

道光已亥(1839年)合族进行九修,民国十五年(1926年)合族十修。此后,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倡家谱,辅公裔散居湘乡黄管,良公裔分居新、安二县,其中理公裔又和轮公裔、木裕公支系反倒更近,再也没有出现过三邑合修,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修谱风盛,良公裔至今已完成十一修,轮公裔、炉观裔也进行到了十修,木裕公裔肯定也进行了十修乃至十一修,网上陆续查到了一些修谱记载,可喜的是良公裔、国周公裔等散居四川重庆以及广西山东的族人均先后建立了联系。

良公裔三修(1609年)是初修。三修由军门把总两洲公做序,两洲公说:“子独虑失其传,搜源寻本,逐一依勝,以俟孝子慈孙,辉煌重修”。实际上两洲公也只是搜集了一些资料而已,估计也未形成善本。四修(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由道逵简在公做序,三修和四修均在良公裔内进行,五修至八修,邵陵吴氏后裔(主要是辅轮良三公及木裕公散居新化溆浦后裔)曾空前团结,联系也空前紧密。

良公裔谱,一修序沿用了司马光做序的宋朝宰辅吴奎公的家帙。司马光在序中云:君博学轻重,君子之人也。居宰辅,握枢机,不以余浅陋,日者取手撰家帙,嘱余以序。如此,吴奎公肯定是做过家帙的了,但笔者不得而阅。电脑搜索资料如下:吴奎(一○一一~一○六八),字长文,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据《东都事略》卷七三本传年十七推算)。皇佑元年(一○四九)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以太博士通判陈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七)。入为右司谏,出知密州。还判登闻检院。至和元年(一○五四)加知制诰(同上书卷一七七)。二年,出知寿州(同上书卷一七九)。还同判吏部流内铨、知审官院、同知通进银台封驳事。嘉佑四年(一○五九)为翰林学士(《学士年表》),权知开封府。七年,迁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寻出知青州。熙宁元年卒(《宋宰辅编年录》),年五十八。谥文肃。事见《彭城集》卷三七《吴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六有传。再查《吴氏在线》网上资料,网管吴常滨编辑的江南吴氏篪公宣公两种世系对照表中,第一种摘自公元1275,宋朝宋恭宗德祐元年,江西吉安府撰修的《吴氏族谱》之源流序,其代序中确有奎公代,而第二种据说是江南流传最文的代序,就是我们邵陵吴氏本家序列,其中并没有奎公代。

可以推测,良公裔谱一修采用奎公家帙,二修采用国相公手稿,出发是尊重有史记载以来,出自吴门的最有影响力的谱牒,来证明我谱我系传承的正统性,顺延而下的三修四修是本门承接之谱,五修是合谱,估计当时轮公裔谱此前已进行了实际上的四修,雍正五年(1727年)正好是五修,五修也正排为合修,但以错接奎公谱排为一修,在当时没有更多勘正资料的情况下,这也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就是现在,唐以前的谱系,谁也不能说孰是孰非,看看远祖世系、受姓始祖世系和季札裔传世系,基本都是28岁一代,这是不可能的!这只能说是杜撰,但历史久远,文献罔征,只好如此了,好才唐有吴競公,宋有吴奎公,再后又有我祖国相公,他们做了大量工作,至有今天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论家传谱系。

雍正二年(1724年)上梅宗翁诸公的抚州央谱,使我邵陵吴氏得到了一个准信,应该说这才是确切无疑的资料了!于是才有1727年的新、安、湘三邑,辅、轮、良三裔(其实还有炉观的国周公裔和仙溪等处的木裕公裔共五裔)合修之举,当时拟订的六十字辈,后来成为邵陵各裔1200多年的排辈依据。

轮公裔的修谱工作可能是做得最早的最好的,轮公裔的谱系是比较工整规范的苏欧谱系。虽然笔者到现在还未见到过轮公裔的真正谱牒,但由良公裔十修谱系中的描述,可以略知一二,良公裔谱系五修序云:雍正二年,上梅宗翁诸公央抚州梓氏刊刻家谱;/。。。。。。其墓冢世系,上梅谱牒详载朗明。/是谱也,新邑仙溪二房,俱效欧苏体式,惟我辅公良公房谱,人繁地广,未遵格式,此亦权宜变通也。/五修序后按云:通翰公序中载无传,今阅新邑谱,翰公生二子,一子讳未详,徙湘乡。一子讳延,迁邵邑南路阳乔山等处,子孙繁衍,谱亦数辑。综上所述,轮公谱系的修纂,应该是在良公裔谱系之前,并且内容更加祥尽,格式更加完美实用(此为个人推断),翰公裔后来所采取的谱式,可能就借式于轮公裔谱。

 

翰公裔与辅、轮、良三裔一直音讯不通,错过了参予合修的机会,直到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才开始创修支谱,而且通字派以后,六代未列辈次,只好以名为班,这六代是(接通字派):延琏海亮友连。

创修以延公为支祖,续修(光绪十三年即1887年)时上推二代以兴绍公为支祖,创修时拟有二十字派语:朝上世大士,启开文明运,道盛德至善,贤良方正代。三修(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又拟二十字:恭宽信敏惠,仁让智勇为,永振丹阳绪,济美有光辉。四修(1992年)加排十个字:思源怀先泽,嗣哲显泰昌。合起来共五十字派语:(接“通延琏海亮友连”)

朝上世大士,启开文明运,道盛德至善,贤良方正代,恭宽信敏惠,仁让智勇为,永振丹阳绪,济美有光辉,思源怀先泽,嗣哲显泰昌。

(翰公裔朝字派同良公裔永字派均为泰伯八十八世)

 

其实,当新、安、湘三邑合修(五修)时,翰公裔并未成谱,翰公裔首纂家谱是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首修做序的是兴绍公十六代孙明琮和十八代孙运侣,二修是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好几篇序言都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翰公裔在二修前,同治、光绪之间,几度派人出访新化、东安、武岗等地,查阅了相关谱牒,其中提到的有开化家谱、国煌贡卷(应该是隆回一支的国煌做序思文肇国版本),这说明至少到同治年间(1862年)翰、轮二裔才有沟通。不可能在良公裔五修时就有补按,而且说翰公裔“谱亦数揖”,这段补按应该是良公裔七修以后才加上去的。当然。至今令人费解的是,翰公裔至少十六代后才开始修谱,那辈次由何而来,难道是十几代后再来杜撰,这是不可能的,既然是杜撰,那还有什么六代以名为班的了,不全部杜撰得了么!显然,翰公裔首修前,应该早立了班次,只是未正规修谱而已,在续修前还有代成公手订的序稿存在。这么看来,前述补按,又并非事出无因了,比如说翰公裔虽未在创修时派人出访,轮公裔却有人介意翰公裔的存在和发展,留意这支族人的现状,在大修合谱之时,认为有必要做此一按;也或可翰公裔创修前确有几版草修,草修者,有垂丝图之类,无人做序,未组织排印,纯个人的劳动成果也!

 

前几天我在网上刚发了个《邵陵吴氏兜裕二宗七大支系寻根总图》,文中提到了我上述观点。过了两天,我在网上又碰巧看到了炉观宗亲吴兵网络空间的文章,他列了个邵陵吴氏总系,其中有通翰公裔的几个辈次表:

通翰公延公房:通必琏海亮友连朝上世大仕启开文明运道盛德至善贤良方正代。

通翰公必文房:通必宗廷永祖才士世大万仁义礼。。。。。。

通翰公必文房:通必武房/同上。

通翰公必文房:通必韬房/同上。

这就奇怪了,我这里有翰公房的全部资料,这里却出了三支翰公裔,都有自己的辈次排表,我想知道这省略号后的辈次,更试图找到这三支人,Q了吴兵,吴兵告诉我,他也是在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上看到的,这上面只列了这么多(到90代止),他也没法了,我于是到吴氏在线中的《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中找这些资料,可是找了半天,这上面没有。后来,我问吴兵轮公裔的资料,因为他们炉观是和轮公裔合修族谱的,吴兵告诉我他的相册中有炉观十修谱,最后面三十页有木兜木裕各房的总系手抄本,我打开一看,哦,原来2010年国周公裔十修谱全书在这里!那封面就是《中华吴氏大统宗谱》,我分享了这些资料,同时我也感惭愧,前几天还认为炉观谱几百年来才得一修、重修,现在竟然看到了十修,这是我孤陋寡闻了。 

吴兵告诉我,有个吴桂林,他知道隆回周旺铺、邵阳长阳铺吴氏的资料。翰公裔必文公房大约都在这里,我于是马上给吴桂林发信息,可是信息发出后,始终未得回音。

辅公、轮公、良公裔六十字排辈,也有多个版本,在外迁裔中流行,最多的是四川、重庆几个地区,大部分是良公裔,南充、营山、安岳、开江,都是个别字词不同。湖南新化炉观国周公裔的派语为:耀德永以守,骏甸自振上,开基崇厚诒,谋允继名成......。明显是在“谋允继名成”以后才采用了良公裔排的六十字。旧时文化交流不易,口音翻译不同,出现了个别字辈变异,应该也是在所难免,更何况是1200多年的人文变迁了。

 

   泰伯104世嗣孙吴查田撰

201249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吴氏在线网QQ群管理制度(试行)
    吴氏在线关于网站启用新标识的通告
    吴氏在线手机网站:安卓版、苹果版、wi
    吴氏在线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开通,欢迎扫
    吴氏在线为何有个搜索系统老是突然搜索
    菲律宾延陵吴氏宗亲总会成为吴氏在线的
    为何百度搜索不到吴氏在线网站了?
    关于辛卯年国庆吳氏在线群宗亲南昌见面
    关于辛卯年国庆吴氏在线群宗亲南昌见面
    2011吴氏在线南昌见面会
    征集:《吴氏在线》胸徽设计图
    吴氏在线网聘请联络员
    吴氏在线受邀参加宋状元宰相吴潜诞辰81
    非常感谢吴鑫把域名“泰伯庙.cn” 解析
    吴氏在线祝贺世界吴氏宗亲第三届大会中
    CCTV《寻根之旅》邀《吴氏在线》共建栏
    吴氏在线管理员悼吴仁宝宗长
    吴氏在线全体成员悼吴仁宝宗长
    江西丰城吴氏在世界吴氏大会
    世界吴氏宗亲总会给吴氏在线的邀请信
    吴志柏、吴东明代表吴氏在线出席菲律宾
    吴氏在线网站是属于所有吴姓人的网站
    景德镇瑶里梅潭派吴氏加入吴氏在线大家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