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姓氏资讯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追寻八姓入闽故事
作者:李熙慧 等    信息来源:漳台族谱对接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12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追寻八姓入闽故事:黄鞠修渠 陈姓引进番薯
 
1700年前,他们带来中原文明,留下一个个传奇。清明节来临前,我们慎终追远,缅怀先祖
古代福建是一个移民省份,尤其是西晋时林、陈、黄、郑、詹、邱、何、胡的“八姓入闽”,代表中原文明的第一次大移民。今年是“八姓入闽”1700周年,“八姓入闽”至今留下哪些遗迹和故事……在清明节来临前,记者将带着读者从文化、文物、民俗等多角度,去发掘"八姓入闽"鲜为人知的故事。
黄姓 “南国愚公”开山修出千年古渠
 
 
黄鞠故里
 
 
龙腰水渠的清水沿着千年来的路线,向村庄流去
很难想象,千年前由“八姓入闽”的黄姓第一支派——黄鞠修筑的水渠,至今仍可以浇灌万亩良田。记者来到宁德市霍童,寻找这位“南国愚公”以及他留下的“中国少有、福建第一”隧道水利工程。
福建省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常务理事黄纲文拿出《福建黄氏世谱》,他告诉记者,“我省黄姓居民约200万人,主要来自十个宗支,分别是宁德黄鞠世系、莆田黄岸世系、紫云黄守恭世系、虎丘黄敦世系、黄膺宗支世系、宁德黄春世系、黄峭宗支世系、燕山黄氏世系、浦西黄氏世系、浦城黄鼎世系。最早入闽的黄姓,应该是在两晋之际从河南固始县的黄姓入迁,也就是落脚在现在宁德市霍童的黄氏开基始祖黄鞠公这一分支。”
记者在霍童找到这处千年水渠:龙腰水渠,清澈河水正沿渠流向农田。据福建《三山志》等史料记载,当年黄鞠带领民众在龙腰山、湖头村修建水利工程,凿出一米多宽、三公里长的水渠,把隔座山梁的河水引进村里。没有火药,没有测量仪器,1400年前的古人怎样在坚硬的花岗石中开凿隧道?原来黄鞠将柴放在石头上烧,烧热后,突然灭火,用冷水浇石头,这样一冷一热的,花岗岩的石头就爆裂了,再用工具一点点撬开。就是用这种火烧水爆的方法,他们凿出一个宽1米、高2.5米的蝙蝠隧洞,把霍童溪水引进堵坪湖来灌溉农田。
据说龙腰水渠以前全长有几百米,现存仍有七八十米,在缺水的季节还会派上用场。令人叫绝的是,黄鞠还在龙腰水渠按落差建立了五个水碓,搞起了磨麦、舂米、榨油等农副产品加工。1956年,人们在水碓尾建起了一所水力发电站,当时被称为“闽东第一站”。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名誉副会长黄阿三告诉记者,“这个发电站现在还发电。五个水碓现在只剩一个还算保存完好,其他都破败了。”
在村子里,记者看到从龙腰水渠里流淌的渠水,环绕村中民房再流入田里。水渠回转九曲,每曲都镇一块石蛤蟆,用来缓阻急流,提高水位。这不仅保证每家每户门前都有活水流动,方便了村民用水、防火,还提高了水的养分,利于肥田。2000年,省博物馆考古部对霍童古代遗迹进行考古调查,证实文献所记载的黄鞠所修水利工程,代表了闽东乃至整个福建隋代水利工程的最高成就,也集中反映了当时闽东地区在北方移民和先进技术影响下农业生产的快速进步。  
[NextPage]
陈姓 瞒天过海从吕宋带回番薯
 
 
陈政、陈元光雕塑已经完成
 
 
陈振龙纪念亭里的石碑讲述他引进番薯的故事
 
 
陈振龙故居里还住着他的族人
从3月28日开始,漳州云霄县围绕陈政、陈元光父子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开漳历史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36集电视剧《大唐儒将开漳圣王》制作完成,一尊高8米的陈政、陈元光花岗岩雕塑也揭幕了。如此大规模地纪念陈氏父子,因为他们是陈姓入闽最重要的一支。唐高宗二年,他们率军入闽平乱,建立漳州,陈元光即为首任漳州刺史,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
公元670年,13岁的陈元光跟着祖母来到福建。在此前一年,闽、粤交界地区土著叛乱,唐高宗以陈政率兵3700多人入闽征讨。陈政率府兵来到柳营江(今龙海九龙江)畔,打败当地土著居民武装,后来建宅驻扎,从事耕垦。陈政病逝后,由21岁的陈元光代父统率。经过陈元光近十年的努力,闽南地区政治、经济状况有了显著变化,后来朝廷采纳陈元光建议,增置漳州郡。从陈元光13岁入闽,到55岁去世,任漳州刺史26年,改变了“非人所居”的荒凉面貌,出现了“花卉三冬绿,嘉禾两度新”的繁荣景象。
那么,陈姓最早入闽的是谁?全省已发现的西晋至唐代时期的墓葬中,很多墓砖上面印着墓主人的姓氏,如在南安丰州的多座墓葬墓砖上,就有“陈文王口夅保万年”的字样。考古专家分析,这些墓葬具有一定等级,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从中原迁入的士族或其后代,陈氏当时在人数等方面已占有一定优势。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陈氏委员会会长陈及霖表示,西晋末年,最先入闽的为南海郡太守陈润,之后陈姓入闽有几十支,不过影响最深远的是陈政、陈元光父子和颖川陈邕两次南迁福建。其中陈邕是唐中宗时进士,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到同安,又迁到漳州南厢山,他的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为“太傅派”陈氏,后人尊陈邕为“南院”始祖。
除了陈政、陈元光父子外,陈氏名人还有很多,比如400多年前把番薯引进国内的第一人:陈振龙。记者在长乐市鹤上镇青桥村内找到陈振龙故居,里面还住着他的族亲。80岁的陈老伯带记者来到村里的陈振龙纪念亭,里面的石碑记载陈振龙20岁中秀才,后弃儒经商,往返福州和吕宋(菲律宾)之间。他在吕宋见到番薯耐旱,可以救荒,想起福州府各县常年闹饥荒,决心把薯种带回种植,便留心学习栽种技术。当时菲律宾是西班牙殖民地,统治者发布禁令,严禁种薯外传。陈振龙多次偷偷购买薯种,第一次放在箱篓内被发现,第二次装在竹筒里又被查出,第三次绞在浸水绳里才混过关卡。他在海上航行七天七夜后,终于在1593年到达福州将番薯引进。此后,番薯果然在荒年发挥了作用,迅速推广到了山东、河南乃至全国。现在,乌山上还有一座先薯亭纪念陈振龙。 (李熙慧 帅斌彬 蔡伟艺 肖春道 黄孔瑜 实习生 黄燕)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