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按无锡《统谱》编委排泰伯公后裔世系,于龙泉市2003年8月16日“闽浙两省吴文化联谊研讨会”议程,以泰伯公45世孙康年,康寿公起排,及依据《晋书·良吏传》吴康起排。摘自各县市宗谱原世系。对照如下:
 
| 世系 (按晋书记载吴隐之为吴质 6世孙排世系) | 世 系 (按无锡统 谱康年,康寿公起排世系) | 龙泉、庆元、景宁 | 福安、周宁、寿宁、霞浦 | 遂昌、仙居 (含外迁20个县市) | 浦城、政和、屏南、古田 | 
| 46世
 | 45世 | 吴康。 | 吴康,汉末,建安九年204年黄州刺史,娶姜氏。 | 吴康,字子仲。 | 吴康 | 
| 47世 | 46世 | 吴坚。 | 坚,任龙让将军,取王氏生三子 | 坚 | 坚 | 
| 48世 | 47世 | 吴龙。 | 邻之,隐之,任广州刺史,娶金氏生子,叔山,延之。 | 骧,封将军。 | 龙,封广州刺史。 | 
| 49世 | 48世 | 延之。 | 叔山,娶孔氏。 | 隐之,任尚书。 | 隐之,任鄱阳太官守。 | 
| 50世 | 49世 | 叔山。 | 宽仕户部司尹,娶刘氏生三子。 | 伯雍,任荆州刺史,叔山,生一子。 | 叔山。 | 
| 51世 | 50世 | 洞。 | 司、同,娶刘氏生二子,理。 | 宽。 | 宽。 | 
| 52世 | 51世 | 琮。 | 瑜,任四川司理,琮,娶白氏,生二子。 | 同。 | 洞。 | 
| 53世 | 52世 | 然。 | 秦,然,任工部尚书,娶燕氏,生三子。 | 然。 | 琮。 | 
| 54世 | 53世 | 蹇。 | 志达,蹇,任西安太守,娶李氏,生一子,志炳。 | 蹇。 | 延之,(然)。 | 
| 55世 | 54世 | 定。 | 璜,任江都太守,娶石氏,生三子。 | 定。 | 蹇。 | 
| 56世 | 55世 | 实。 | 通,克,定,娶窦氏,生三子。 | 实。 | 定。 | 
| 57世 | 56世 | 圭。 | 叔隐,实,娶方氏,生二子,凑。 | 居。 | 实。 | 
| 58世 | 57世 | 唐。 | 逸均,车,娶伟氏,生一子。 | 唐,任银青光禄大夫。 | 居。 | 
| 59世 | 58世 | 景。 | 璟,任江山县尹,娶彭氏。 | 景,任兵部尚书。 | 璟,任银青光禄大夫。 | 
| 60世 | 59世 | 洪。 | 静,娶李氏。 | 洪。 | 洪,官兵部郎中,杨隋位六卿居鄱阳乐平里。 | 
| 61世 | 60世 | 昂。 | 仕学,仕荣,洪,娶方氏,生二子。 | 昂。 | 昂。 | 
| 62世 | 61世 | 胄。 | 昂,配郑氏,生一子,隋大业七年611年进士,因隋唐变革未任,保。 | 胄。 | 胄。 | 
| 63世 | 62世 | 晋、字晋卿。 | 胄,为太常寺博士,由晋陵迁居山阴,娶夏氏。 | 进,字晋卿,唐中宗705年进士,官柯城(巨州)刺史。 | 吴晋卿,唐中宗进士,任刺史。 | 
| 64世 | 63世 | 峦,字傅岩长子,龙库,次子龙庄。 | 晋字晋卿唐中宗进士,历官刺史,生二子,壘、峦。 | 峦,字傅岩。 | 峦。 | 
| 65世 | 64世 | 龙库,字元亨,子昌裔,龙莊,字元振。 | 峦,字傅岩,生二子。 | 龙库,字元亨,龙莊,字元振,生一子。 | 吴龙庄。 | 
| 66世 | 65世 | 昌裔,字庆宗。 | 龙库,生一子,龙莊。 | 崇政,字庆基。 | 吴昌裔。 | 
| 67世 | 66世 | 璇,字齐政,生三子。 | 昌裔,字庆宗。 | 少连。 | 璇,字齐政。 | 
| 68世 | 67世 | 翥,字文简,生三子。翱,字文举,翔字文集。 | 璇。 | 伟。 | 翥,字文简,永嘉安固库村始祖。翱,字文举居闽建安始祖,生一子真。翔,濠州宣城始祖。 | 
| 69世 | 68世 | 侃,佖,生三子,仲,讳融字子华。 | 翥,生五子,翱、翔。 | 尚珣,尚球,著作朗,字宗玉,生四子。 | 真。 | 
| 70世 | 69世 | 褆(畦)生二子,彖、承。袆(田寿)生二子,琚、琢。祓(亩)。 | 侃,佖生三子,俣,你,仲,讳融字子华。 | 景安、景宁,景守,景盈,字敦实,生六子。 | 吴彦清。 | 
| 71世 | 70世 | 彖居库村,承居松源,琚居庆元。琢。 | 褆(畦)生二子,彖、承。袆(田寿)生二子,琚、琢。祓(亩)。 | 汉杰,方轸,石庆,生三子,什敦,叔斡,魔。 | 齐。 | 
| 72世 | 71世 |   | 彖居泰顺,承居松源,琚居庆元,琢早卒。 | 全智899年由遂昌迁仙居始祖,后梁开平二年进士,官银表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侍御史,全道居遂昌,全义居遂昌。 | 膺,仕宋正州县佐。 | 
| 73世 | 72世 |   |   | 吴陈官副将,娶张氏。 | 章。 | 
| 74世 | 73世 |   |   | 吴发,娶鲍氏,生一子,吴胜。 | 吴进忠。 | 
| 75世 | 74世 |   |   | 吴奉,娶陈氏。 | 吴谅。 | 
| 76世 | 75世 |   |   | 吴福,娶应氏,裘氏,颜氏,生四子。 | 吴待问(974--1047),宋咸平三年(1000)进士,生四子。 | 
| 77世 | 76世 |   |   | 吴皓,娶胡氏,董氏,生二子。吴经,娶郑氏,李氏,生一子。吴设,娶郑氏,项氏,生二子。吴讳,出继西柳,柳氏。 | 吴育,宋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任宗庆历1045年间尚书、左丞相。吴京,天圣五年(1027年),韩林学士、进士。吴方,进士,早逝。吴充,宋景祐五年1038年进士,熙宁间1068—1078右丞相。 | 
|   | 各谱缺代 | 缺少宽公 | 缺少龙公 | 缺少琮公 | 缺少唐公 | 
综合分析:福建浦城谱世系比较完整,只在吴居后少一吴唐,现补上,因此按晋书记载的吴隐之为泰伯51世孙,至吴璟为泰伯62世孙,但按时间计算吴隐之至吴璟多了几代。按无锡统谱泰伯45世吴康年排世系吴隐之为泰伯48世孙,吴翥、吴翱、吴翔为泰伯67世孙。至吴相为泰伯80世孙。此记载与无锡谱如此吻合,真的很难想象。无锡谱吴康年,熊庆子,字永龄。吴主孙权以母族封中书令,领太子太傅,卒谥恭敏。各县市记载的康公为,吴遵的孙子,吴康,应子,字子仲,金吾司马,为曹魏时的重臣。两个人,两个世系完全不同。但是各县市记载的吴翥世系在唐、宋时期已经存在,比无锡谱还早。因此无锡谱吴翥与各县市记载的吴翥是不同的两个人,为什么都写在了一起。也许与欧阳修为吴相写的谱序有关,谱序记载吴相为泰伯80世孙。后人错把吴康年当吴康来排世系了,又把吴翥接在了唐谱吴若远谱上去了。这一论断还要进一步考证。
 
 
现根据各谱世系整理,自黄帝至古公亶父17世,泰伯至季札19世,遵从司马迁《史记》说法,季札至泰伯38世吴汉也无异议。吴汉至泰伯46世吴质,依据《统谱》补足(其实此处存在混支的隐患),吴质至泰伯62世吴璟,浙闽30个县市相同。
福建浦城谱记载67世为龙庄,根据各县市记载实为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