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丰碑 永恒的怀念
——纪念祖父吴醒汉将军诞辰130周年暨陵墓揭碑感言
春风送暖景色新,岁月留香情怀远。2013年是祖父吴醒汉将军诞辰130周年,4月7日这一天,武汉市黄陂区委、区政府将在王家河为重修的吴醒汉将军陵墓举行揭碑仪式,回想一年多来,从发现祖父墓地到拨专款重修祖父陵墓;从寻根问祖到基本弄清祖父的生平事迹;从了解家族成员的社会关系到摸清过去的历史状况,尽管遇到的过程有些曲折,得到的结果似乎珊珊来迟,但对于我本人来说,多少年的思念和期盼,多少次的执着和追求,多少回的寻根与问祖,就象做梦一样终于变成了现实。
也许是心情太激动的缘故,4月7日天刚蒙蒙亮,我们兄妹等一行六人怀着对祖父的敬仰之情,踏上了去祖籍黄陂老家的路。公路两傍的秀丽景色,不时地从我们眼前掠过,但我们兄妹等六人都无心观赏,只盼早点到达目的地。上午九点三十分,车子缓缓驶入黄陂区王家河办事处,早已在那里等候的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飞,黎黄陂研究会理事长裴高才先生以及黄陂区领导宋崇焕,区委统战部、区档案局领导朱新国、杨剑波热情接待了我们,当我们与广西、武汉来的堂姊妹们汇合后,大家便随同多家新闻媒体记者以及海内外辛亥革命后裔代表乘车前往祖父的墓地。车辆行进了半个多小时便到达了栖风村解家田,下车后我们随着前来参加揭碑仪式的人群,缓缓来到祖父的墓地,站在祖父的墓碑前,望着修缮一新的陵墓,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是家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圆了我的寻根问祖的梦,了却了我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心愿。感慨之中,追思祖父的丰功伟绩,缅怀先烈的首义精神,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我是父母最小的女儿,因为历史变故,岁月沧桑,除了知道祖父的名字,父母的身世及其兄长姐姐们的部分情况外,对于祖父的生平、籍贯,祖父死在何方、葬于何地一无所知。父母健在时,我对叔伯姊妹及其送人改姓哥哥的情况知之甚少,也许是出于爱护子女的原因,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加上人生道路坎坷,父母说明了自己的身世害怕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因而从未将他们过去的经历告诉我们。
寻根杳如黄,问祖积忧伤。父母讳莫如深的做法不仅没有起到爱护子女的作用,反而激发了我迫切想知道父母出身及其祖籍是何处的求“知”欲望,十几年来,祖父下落不明,家庭背景复杂如同心病,一直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网络的出现,拉近了人们的交往距离,2011年12月,我借情于网上冲浪,希望通过搜索祖父的名字找到爷爷的下落。也许是心灵感应,我在一个网名叫“文心一点”的新浪博客中发现了祖父生前的事迹,经过查阅,祖父竟是辛亥革命元勋,享有首义“金刚”美誉,其生平事迹在《辛亥革命·首义精魂》、《辛亥首义百人传》等诸多辛亥百年献礼图书中均有记载。当时我激动万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博主裴高才老师留言,希望得到他的帮助。留言发出后,我不由自主地将裴高才“百度”了一下,顿时上百条资讯立刻映入我的眼帘。裴高才老师是资深名人传记作家,曾为百余位辛亥革命风流人物撰写过大量的传记文学作品。得知他四处讲学工作十分繁忙,对于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人提出来的要求会不会帮忙解决呢,正在担心之际,裴老师回复了我的留言。他说:2011年,现居广西南宁的吴醒汉嫡孙吴璐(我二爹的儿子)在网上看到荆楚网报道的“黄陂作家撰写《辛亥丰碑》三部曲”后,通过其表姐邓小红与家乡联系,希望查找吴氏祖籍在黄陂的地址。由于吴姓几乎分布于黄陂每个乡镇,他们通过各街、乡、镇、农场统战宣传委员查找吴家大湾、吴氏宗谱,均无结果。吴璐、邓小红全家千里迢迢首次返乡,并未找到祖坟,在辛亥革命百年庆的日子里,他们只能到黄陂辛亥名人墙前凭吊了一番。此时的我才知道祖父的有关信息在网上出现,是广西堂哥吴璐提供了尘封数十年的祖父照片,后来被裴高才老师收入主创的《辛亥首义百人传》与《首义大都督黎元洪》著作中的结果。
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即通过博客和手机飞信等通讯方式经常同裴高才老师加强联系。经裴老师的帮助与指点,我又联系了武汉、襄樊等地健在的知情老人和远房亲戚。有位亲戚称她家母亲说黄陂长堰有个吴家大湾,还提供了一个族叔的名字。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裴高才老师后,裴老师查阅了黄陂早期的地名志,长堰有关吴氏湾子十来个,经过反复研究对比,并无吴家大湾。纳闷之中,裴老师联系我姑妈的女儿我的表姐邓小红询问,表姐告诉他说:母亲健在时曾给她说过“hai”家。裴高才老师根据黄陂方言分析此拼音就是黄陂姓氏中的“解”字的读音,原来的长堰公社老地图就有一个“解家田”, 裴老师几经周折后,经王家河街道信访干部王汉喜调查,果然吴醒汉墓就在解家田。
祖父吴醒汉1883年生于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栖凤村解家田,他是直接参加武昌首义当夜战斗的两名司令部领导成员之一,也是首义成功后军政府谋略处与集贤馆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有“首义金刚”之誉。历任湖北军政府军务司副司长、军备司司长、战时司令部作战主任参谋、都督府参谋长兼护军司令、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黎元洪大总统府顾问、孙中山大总统府参军、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等,民国初年授陆军中将。“九一八事变”后,祖父目睹山河破碎,忧郁成疾,返黄陂养疴,1938年8月18日在黄陂老家病逝,由新四军游击队安葬于解家田后山坡上。1985年,受吴醒汉外甥、时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老红军余英的委托,由长堰镇人民政府树立吴醒汉墓碑,由于历尽沧桑,去年1月6日我们找到祖父的墓碑时,荒冢草没,坟头塌陷小得难以辨认。
正当我的思绪浮想联翩,沉浸在无限的追思之中时,王家河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飞宣布纪念吴醒汉130周年诞辰暨吴醒汉陵墓揭碑仪式开始,我才从回忆中缓过神来。参加揭碑仪式的有黄陂区党政领导、辛亥革命首义元勋蔡济民之孙蔡礼鸿、民初国会主席范熙壬嫡孙范雷、辛亥英烈姚汝婴后裔姚诚华、辛亥革命元老张难先孙女张铭歌、辛亥志士朱峙三嫡子胡香生、余祖言嫡孙余品绶、梁荣夫妇、还有从美国赶来的辛亥后裔余品绚先生、《长江日报》资深记者蒋太旭先生等省、市、区新闻媒体记者、祖父吴醒汉的孙子、孙女、曾孙子和当地群众代表共100多人。仪式氛围肃穆庄重,从裴高才理事长宣读祭文起,经过献花篮花圈、全体默哀、赠送文物等活动到领导们为祖父的陵墓揭碑止,全部议程共进行了六项。
祖父吴醒汉将军为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祖父的一生是战斗的、英勇顽强的一生,他的死重于泰山。我们吴氏后代一定要继承先辈的遗志,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坦荡做人、诚实做事,为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强大而竭尽所能。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人间正义在,英烈浩气存!感谢亲朋好友、父老乡亲为寻找祖父墓地所作的努力;感谢黄陂区委区政府在辛亥革命百年大庆之后另外立项拨款重修吴醒汉陵墓;感谢裴高才老师百忙之中为祖父陵墓落成费尽心血所付出的一切辛勤劳动。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特赋诗一首,权作纪念:
祭 奠 感 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