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历史人物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
作者:吴东平    信息来源:百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20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吴玉章(1878—1966),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学家。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吴玉章是我党在延安时期被毛泽东等人尊称为党内德高望重的“五老”之一。另外四老是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和谢觉哉。
          吴老童年时代就失去父母,全靠兄嫂抚养长大成人。大哥吴永桪、二哥吴永锟早年均留学日本,后又成为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会员。受其影响,吴老早年也曾随二哥一同留日,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投入到反对满清政府的斗争中。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吴老曾受孙中山先生之邀,任总统府秘书。袁世凯篡权,吴老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到法国,在法组建华法教育会。1917年回国,在北京创立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先后选送留法学生近2000人,其中有周恩来、邓小平、王若飞、陈毅及聂荣瑧等人,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材。
        五四运动以后,吴老接受马列主义并开始传播新文化思想,后来参加北伐。南昌起义时,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1938年,吴老到延安,曾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抗战胜利后,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华北大学校长。解放前夕,吴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与毛泽东等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老曾任中共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1966年病逝于北京。
         吴老的一生,历经三个历史时期,但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受到党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毛泽东赞誉他:“几十年如一日,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
        吴老的婚姻完全是由父母包办的中国传统式婚姻。1896年,18岁的吴玉章与夫人游丙莲结婚。1903年,即他们结婚6年之后,吴老赴日留学。此时,他的长女春兰(又名慧生)才5岁,儿子震寰不到3岁。从此,吴老为中国革命长期在外奔走,回家时间很少。据吴老后来自己回忆说:“少则八九年回家一次,多则十四五年回家一次。”但是,在长期与妻子离别的日子里,吴老并没有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吸引,始终忠诚于长期居住在四川荣城家中的结发之妻。
        而吴老的夫人游丙莲女士积极支持丈夫从事的事业,自己长期独自一人在老家经营10余亩土地,教养子女,支撑着这个家。吴老留学日本期间,家中经常断炊,然而夫人游丙莲,克勤克俭,终于渡过了难关,使儿女能够顺利成长,也使吴老安心于革命工作。
        1946年,游丙莲女士由于长期的劳累病逝于荣县乡下老家。享年69岁。吴老在万分悲痛之中为她写了一篇深情并茂的祭文。祭文中,吴老称夫人游丙莲“不愧为贤妻良母的典型”。
        吴老的长子吴震寰,早年留法学水电,是一名水利专家,新中国成立前夕,不幸被国民党害死。女儿吴春兰中年丧夫后,多年在荣县老家帮助母亲料理家务。吴春兰有四女二子,两个女孩子受外公吴老的影响,早年到延安。其他子女均在荣城老家。
       吴老惟一的儿子吴震寰大概留下了4个孩子,也就是吴老的孙子,他们是吴本立、吴本渊、吴本得和吴本誉。儿子去世后,吴老把儿媳和孙子一起接到了北京。从此,这些孩子们一直在爷爷的教育下成长。吴老的几个孙子,在他的教育下,成人后都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吴老有一双胞胎外孙女吴大兰、吴小兰。吴小兰与叶剑英元帅的儿子叶选平早年是同窗学友,后来成为夫妻。她是一位机械专家,曾任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市副市长、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儿子吴震寰:功勋卓著的水电专家
         吴震寰(1901—1949),原名吴宗俊,是著名的革命家吴玉章的独生子。他是在八国联军焚掠中国的日子里,出生在四川荣县老家的,又是在国难家危日益严重的环境和岁月中长大的。
         袁世凯暴死后,吴玉章从巴黎回国,为了推动勤工俭学,在北京办了几所留法预备学校,吴震寰也被父亲带到保定育德中学就学。
        1919年冬,吴震寰怀着救国图强之心到法国勤工俭学。为继承父亲的理想,他进了格林诺卜电气专门学校。毕业后,就在法德边境从事水电建设,很快当上了工程师,并于1930年在法国参加共产党。
         1933年,吴震寰应父亲之召到了苏联,在乌克兰水电工地工作一段时间后来到他父亲身边,做父亲的助手,为争取英法政府和各国人民同情与支持中国抗战而奔走呼吁。
        回国后,在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中,吴震寰来到了长寿县境的龙溪河上。他带领着工人披荆斩棘,走遍了长寿、垫江境内的各条溪河。他力主将龙溪河拦腰截断,在落差大而水面积宽的狮子山建站,这样可以获得宏大的水电。计划报上去了,却因工程浩大,经费无着而作罢。进而他又提出摁住龙头,在下清渊建站。这个计划终于得以通过,并在1939年冬动工。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只是空喊抗战建国,一切财力物力都被四大家族扼制着,因此,工程进展十分缓慢。为解决能源急需,吴震寰又设计了桃花溪水电站。1941年3月桃花溪截流,8月20日正式投产发电。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