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历史人物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吴昌硕“以笔为刀参佐戎幕”
作者:夏冬波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20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淮军在战场上节节失利,溃不成军,清廷朝野舆论哗然,建议应启用湘军以代淮军。时任湖南巡抚的吴大澂,奏请从军,获清廷允准,“带勇北上”。吴大澂又推荐吴昌硕“赞画军事”。其时吴昌硕已51岁,并无战争经验的他立即答应了吴大澂之邀,参加了甲午战争。

  从军后,吴昌硕从未直面杀敌,只是“以笔为刀”,用笔写些对敌劝降的露布,草拟吴大澂的战报文稿,稍有空闲立即从事对艺术的追求:写诗、作画、临帖、治印一日不停。

  甲午战败,吴大澂被革职,吴昌硕由于参加时间短,又仅仅是个“参佐戎幕之人”,没有受到追究。但这次挫折,对其仕途理想、济世之梦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他的耳朵不幸被炮声震聋,其后他遂有“大聋”之号。

  吴昌硕的这次从戎经历,虽然时间很短,但北国江山的奇丽景色,风云激荡的战事氛围,开阔了他的胸襟,激励着他的豪气,对其浑厚雄健画风的形成大有裨益。对这段岁月,吴昌硕终生难忘,他曾让好友任伯年作《山海关从军图》纪念。战后多年,吴昌硕对甲午之痛耿耿于怀,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还写了一首题画诗,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

  石头奇似虎当关,破树孤云绝壑攀。

  昨夜梦中驰铁马,竟凭画手夺天山!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