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吴氏分谱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第三章 季札后裔之兴衰
作者:吴氏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19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第三章  季札后裔之兴衰

第一节  季札长房改姓又归宗

吴季札的家族原居在始封之地延陵。吴国被越亡后,各家的成员,有的离开吴国,逃到异国他乡谋生,有的隐居山林,有的则坚守乡土故国。四子吴子玉就是奉祠季子庙的一支。

吴季札五子,长子早逝,长孙吴为避越人迫害,携母顾氏,妻仇氏与何姓人家辗转于东洞庭湖武峰山之南。他在这荒山野岭的世外桃源之中,隐姓埋名,渔樵耕读,不为外世知晓,二姓世代为姻。吴家改为氏,但他们不忘本族先祖,在公山下结庵供奉祖先季札神祖。吴这一支,千多年来绵绵不绝,后至南宋恢复姓吴。

第二节  征生奔齐国  重道投雒(luo洛)邑

吴征生,季札次子。他在吴国灭亡后,孤身一人逃离家乡,避难齐国,被齐平公接纳,并娶公主姜氏为妻,生一子,取名启蕃。启蕃,是立志复兴吴国之意。只可惜吴征生一生复兴无望,最后客死他乡,葬齐国商丘,今山东淄博市。其后世子孙散居于齐鲁之间,其后裔又有迁山西一带。

吴重道,季札三子,随父居延陵。夫差亡国后奔国难,携妻钱氏和子利坚投奔雒邑(今河南洛阳市,武王时称雒邑,后周平王时迁都于此。汉代改名洛阳)。东周元王姬仁以其本宗(姬姓),况且又是以德称著的圣人的后代,因而接纳了他,留在王室供职。重道子利坚,孙成铿及曾孙若水皆仕周王室为将,定居洛阳。当时,虽然正值战国末期群雄并起,周王朝国势日衰,但周王朝毕竟还是中央政府,所以重道子孙辈的生活还相对安定,有在周王室效力的,也有出仕诸侯国的。

战国时,楚是南方大国,到战国末期国势日衰,在秦、楚战争中,秦胜楚败。周赧(nan难)王374楚与秦交战,郢(ying影)都失陷,楚顷襄王迁都于陈丘。其间,季札九世孙吴镐任楚国大司马(军事最高长官),眼看秦国灭楚统一中国已成定局,为避其祸遂弃官隐居九江庐山(今江西九江)。越三世吴庄出任河南太守复归洛阳,其子孙吴森—吴永—吴封—吴葳至吴汉前五世都出仕西汉,世居中原。

第三节  吴汉官拜大司马

吴汉,字子颜季札19世孙,吴葳(吴章)子。据《江阴吴氏统宗流考》记载,季札14孙便侯吴千秋被免除爵位后,被迫从湖南迁居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自北迁中原后,人丁逐渐兴旺起来。传到吴汉这一代,家族因吴汉的功业而昌盛一时。

吴汉,东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王莽末年,父亲吴章被王莽杀害,吴汉逃到云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穷困潦倒,初以贩马为生。但险恶的生存环境,掩不住英雄的本色。吴汉每到一地,总喜欢结交当地豪杰,因而受人们的赏识。更始政权时被任命为安乐县(今北京义顺县)令。刘秀起兵后,吴汉慕名率兵投奔,被封为偏将军。邯郸战役中,吴汉立下奇功,又加封建策侯。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刘秀任命立下汗马功劳的吴汉为大司马,改封舞阳侯,国在今河南舞阳县。第二年又改封为广平侯,在今河北鸡泽县。收食广平、斥漳、曲周、广年四个县的租税。吴汉为人质朴纯厚少文,但却勇猛机智。刘秀曾说:“吴公差强人意,威重勇猛如一敌国。”吴汉为人又极忠孝,带兵过宛时,上奏回家扫墓,以尽孝心。公元44年五月去世,享年88岁,葬在湖北枣阳县。诏赐谥号“忠侯”。因此史书称为“广平侯”。下葬时汉光武帝发北军五校,轻车介土送葬,葬礼规格之高与大将军霍光相同。可谓皇恩浩荡,荣宠至极。吴汉两个儿子都封侯。

东汉一朝吴汉大司马一家,封侯着达十余人之多。是当时整个吴姓中最显贵、最兴旺发达的一支系。

吴汉生二子,长子吴槚,又名吴成、成治,袭广平侯,镇守西川。子吴旦,又名蒸,筑阳侯。生一子:吴如胜,又名吴璞。吴如胜首修《吴氏族谱》。

第四节  如胜献谱  子孙封侯

吴如胜,又名璞、胜,吴汉之曾孙。生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吴于平春侯,首修《吴氏族谱》。

永兴2年(公元159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苏州)建立吴泰伯庙,奏请朝庭寻访吴姓正宗后裔主持庙祀。吴胜以家传“世系”进呈汉桓帝刘志审阅确认后,拍案称好,命太尉黄琼等议以吴胜之次子吴允(永)承为奉祀侯,徙往吴郡主持吴姓始祖庙祀。这在吴姓发展史上是一大盛事。吴姓宗族受到最高朝政的重视,黄帝亲自过问,泰伯庙的官修,标志着我吴姓宗族的复兴和繁荣昌盛。至此,季札后裔吴重道支系,经六百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故土,江苏吴郡。

吴允承去世后,葬姑苏(苏州),诏谥“文孝侯”,我谱称“奉祀文孝侯吴允承”。胜公子孙,直至三国孙吴时期,历代封侯。(参阅后面泰伯世系)

吴胜家族经晋魏至今,仍兴盛不衰,后分支众多,我祖世万公就是明代的一个支系始祖。

吴祐,又名吴辉、吴偳,袭奉祀侯,先后任胶东相、迁齐相、河间相。生二子:长子吴熊庆,次子吴景;二女。吴祐袭封后,继续主持泰伯庙祀。逝后葬苏州,赐谥为良侯。族谱称为《奉祀良侯吴偳》。由于夫妻二人过早去世,遗下二子两女。长子熊庆、次子吴景携带两个妹妹自苏州南下钱塘(今杭州)谋生。后来大女嫁孙坚为妻(史称吴皇后),二女嫁孙坚为妾。子吴凤(熊庆)事东吴,孙权追封为太傅(太子的老师),孙吴驾任东吴三朝中书令兼太傅,曾孙吴库(康年)任中书令兼太师。自泰伯44世孙吴凤至吴堂(吴洵文)仕北齐为南阳郡太守,自幼主元年(557)宇文泰灭齐阵亡。生子明彻,回归江南。

第五节  明彻归江南  吴箎(池chi)徙庐山

吴明彻,吴洵文长子,又名吴融。唐代末期文学家。史称吴融自幼读书勤奋,文章写得洒脱,后中进士,曾做过昭度的书记官。《谈薮》记载:某次吴融大骂韦昭度,讥笑他的文章不好说:“此自是吴家文字,非老夫改之乃意”。从此“吴家的文字”的美号便传遍文坛。后来吴融累任著作郎、侍御史、户部侍郎、翰林。后因又为刘宋捐躯,便由南阳徙居江南汉阳山(今湖北武昌)隐居不仕,耕读自愉。子吴逵从汉阳山徙江陵(今湖北省辖)。值传至泰伯68世吴箎,其先祖多为唐代仕宦。吴箎曾任江南东道九江德化令,因爱庐山风景秀丽,遂徙居庐山。生有十子,修业于庐山国学。

第六节  吴皙迁徙永新  吴盛避居远口

吴皙,吴箎第八子,祖籍江南道江陵。任南唐江南西道永新县主簿(县长官),勤政爱民深得人心,卸任后,百姓助建居宅挽留迁居永新,并在宅旁凿井一口,人称义井。吴皙有二子:长名熄,归庐山奉亲祀祖,次名炤,先居永新义井,后迁城南烟冈。孙吴愿、吴惠迁廉里,愿居中院,惠居上院。吴惠为廉里上院开基祖,传12代至吴暹,因求学迁家于庐陵安塘。自永新烟冈迁廉里,再迁庐陵安塘,连迁三里(“里”为清代基层行政建置;如:板栗乡,旧称近林里)。故称安塘三里吴氏。

吴皙为江西永兴一世祖,其子孙三徙其家,至吴相继15世。

吴盛,吴次子,祖籍庐陵安塘。南宋理宗时候(12251264),为大理寺丞(最高司法长官),才能出众,刚直不阿。时京(指浙江)湖(指湖广)安抚制置大使贾似道以其妹的理宗的贵妃,依仗权势荒淫无德。吴盛言事忤逆了当朝权贵,为避免贾似道寻衅迫害,于淳祐年间(12411252)携妻彭氏,子八郎举家全迁进入苗疆,落户荆湖北路靖州会同县远口(今贵州天柱县远口镇)。传四代,玄孙吴亮(六六)为武职任湖广靖州巡检,有子世爵、世元、世泰、世昌、世万。

第七节  世万择居龙寨  孙辈分住各村

吴世万,六六公之子,字斯年,号炽南。随父宦居靖州贯头诸葛城。元代至大年间(1311)应征从军,经武略科录用为太子左卫。延佑二年(1315)奉旨辅周王(和世辣,公元1328年即位,庙号明宗,年号天历)出征云南兼平黔楚兵乱有功,后加封千户侯留守沅州之西。元顺帝(妥欢贴木尔)元统初(13331335)弃官为民,择居沅州之西南支流大溪(平溪河)龙寨定居。吴世万是沅州之西吴氏开基始祖,有一子品象。孙辈12人,析居于水南支流的平溪河和西溪流域。长子富官住龙寨;次子富昌住凉伞寨;三子富保住偏洞寨;四子富阶住克寨;五子富来住扶罗寨;六字富锡住贡溪;七子富晚住平地寨;八子富强住大晏寨;九子富赛住老黄寨;十子富鲁住火烧寨;十一子住冲塘;十二子富兰住桞寨。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社峰吴氏近祖世系传第三世至第七世
    吴氏家谱第三次修谱全体人员
    吴氏家谱第三次修谱办事人员
    吴氏家谱第三次主修人员
    第三章  清水杉木岗字派•世系
    浙江瑞安第三巷吴氏族谱调查
    延陵堂湖南平江吴氏 第三世祖 吴元扆 传
    安徽省第三次吴氏宗亲筹备会圆满成功
    河南安阳武官村吴姓家族第三代先祖吴定
    郑州市原阳第三届中原吴氏文化节吴氏华
    远口吴氏宗亲联谊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倡
    吳氏宗親總會世吳第三屆懇親會日程表
    菲律濱延陵吳氏宗親總會主辦世吳第三屆
    世界吴氏宗亲总会第三届恳亲大会
    远口吴氏宗亲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简
    远口吴氏宗亲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简
    远口吴氏宗亲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简
    远口吴氏宗亲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简
    远口吴氏宗亲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简
    远口吴氏宗亲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简
    远口吴氏宗亲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简
    远口吴氏宗亲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简
    2014年度吴咏诗励志奖学金颁奖会暨第三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