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吴氏分谱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吴氏族谱】吴柔胜家族
作者:吴超群    信息来源:吴超群QQ空间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3-14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第1世】
【01-01】吴延祚(917~971),字庆之,宋朝并州太原(山西今市)人,他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饱读诗书。
【资料】 
吴延祚,字庆之,并州太原人。少颇读书,事周祖,为亲校。广顺初,授庄宅副使,迁内军器库使、知怀州,入为皇城使。会天平符彦卿移镇大名,以延祚权知郓州。  
    世宗即位,迁右羽林将军,充内客省使。未几,拜宣徽北院使。世宗征刘崇,为北面都巡检使。师还,权判澶州。归阙,加右监门卫大将军。俄迁宣徽南院使、判河南府、知西京留守事。汴河决,命延祚督丁壮数万塞之。因增筑堤防,自京城至临淮,数旬讫工。世宗北征,权东京留守。是夏,河决郑州原武县,命延祚发近县丁壮二万余塞之。师还,以延祚为左骁卫上将军、检校太傅,充枢密使。恭帝即位,加检校太尉。  
    宋初,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其父名璋,故避之。会李筠叛,延祚白太祖曰:“潞城岩险,且阻太行,贼据之,未易破也。筠素勇而轻,若速击之,必离上党来邀我战,犹兽亡其薮,鱼脱于渊,因可擒矣。”太祖遂亲征,以延祚留守东京兼判开封府。筠果领兵来,战泽州南,其众败走。及讨李重进,又为东京留守。  
    建隆二年夏,帝谓之曰:“卿掌枢务,有年于兹,与卿秦州,以均劳逸。明日制出,恐卿以离朕左右为忧,故先告卿。”即以为雄武军节度。先是,秦州夕阳镇西北接大薮,多材植,古伏羌县之地。高防知州日,建议就置采造务,调军卒分番取其材以给京师。西夏酋长尚波于率众争夺,颇伤役卒,防捕击其党,以状闻。上令延祚代防,赍诏赦尚波于等,夏人感悦。是年秋,以伏羌地来献。  
    乾德二年来朝,改镇京兆。开宝四年长春节来朝。俄遇疾,车驾临问,命爇艾灸其腹,遣中使王继恩监视之。未几卒,年五十四。赠侍中,官给葬事。 
    延祚谨厚寡言,性至孝,居母丧,绝水浆累日。好学,聚书万余卷。治家严谨,尤崇奉释氏。
 -------------------------------------------------- 
【第2世】
【02-01】吴元辅:字正臣,他继承了父亲读书好学的作风,知识渊博,又颇具文才,因而备受器重。后周太祖郭威广顺年间(951~953),他以文职选任供奉官,在皇宫供职。周世宗柴荣继位后,升吴元辅为洛苑使。宋太祖赵匡胤代周而立,又提升其为骁卫将军、澶州巡检,最终官至定州(今河北定县)铃辖。但不幸在定州铃辖任上去世,享年四十八岁。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吴昭德、次子吴昭逊、三子吴昭普都官至阁门祗侯。
【02-02】吴元载:建隆初年,吴元载被授予太子右看坊通事舍人,赐绯鱼袋。鱼袋是唐朝时官吏出入宫廷的凭证,亦名鱼符,分左右两半,左一半为进出宫廷的凭证,右一半刻有官吏的姓名,两半合一,装入袋中,随身携带,故名鱼袋,宋代将鱼袋改为一种饰物,金鱼为最贵,银鱼次之,赐鱼袋以表明身份的贵贱高低。宋代的鱼袋等级有严格规定,吴元载被赐绯鱼袋,是因其父吴延祚出镇秦雍,为地方大吏,而他任朝廷供奉官在太子府掌管朝见引纳之事,显示了皇帝对他的宠信。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吴元载官至阁门祗侯。在此任内,他曾与太祝田宾古等一起出使契丹。太平兴国九年,吴元载被提升为西上阁门副使,任陕州(今陕县)知州。宋太不,雍熙四年(987),改任秦州(今甘肃甘谷东)知州。在秦州任内,吴元载做了一件颇得民心的大事。该州恶绅李益曾任长道县(今甘肃西和县北)的酒务官,并由此而发家,富饶多财货,雇佣的僮客、奴仆等数以千计。为确保其权势地位,李益花费大量钱财,行贿收买朝廷中的权贵。在地方上,李益一家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对知州以下的官吏任意斥责,秦州境内除知州外的官吏,都惧怕他。该州的老百姓,有数百家都欠他家的租子和利息,州县的官吏如同料理公家的税赋一样,替他家收租收息。该州的推官冯伉,为人刚直不阿,拒绝为其效力。李益知道后就派数名奴仆,在市场内躲藏起来,待冯伉到市场巡视时,奴仆们一拥而上,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冯伉从马上拽下来,当众痛打一顿。冯伉几次上表朝廷申诉此事,但他的报告都被李益收买的权贵扣下藏匿起来,不能上达。无奈之下,冯伉结识了一位来此贩马的外国使者,该使者将冯伉的上表附在自己的书函文件中,到了朝廷晋见皇帝时。将冯伉的奏表一起交了上去。太宗皇帝阅表后勃然大怒,立即诏令吴元载逮捕李益。但皇帝的诏书尚未送到秦州,朝中的权贵已将消息透露给了李益,李益潜逃到外地躲藏起来。吴元载接到诏书后抓不到人,只好如实上报朝廷,太宗得知后更加愤怒,诏令各州郡一起搜捕,务必将李益捉拿归案。在皇帝的严令下,李益终于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豪民郝氏家中被抓获。御史府根据冯伉、吴元载奏章中所列李益罪状一一审理,其种种不法之事全部败露,在太宗皇帝的过问下,李益被依法处斩,抄没家产,其子李仕衡也被罢官。秦州百姓闻讯,笑逐颜开,奔走相告。宋太宗端拱初年,吴元载再升为上阁门使。淳化二年(991),又加官为富州(今陕西富县东)刺史,不久再调任成都知府。当时四川的风俗崇尚奢侈,老百姓都将收获的粮食换成酒肉,吃喝玩乐,家无余资,生活无着时,就四处游荡。吴元载到任后下令禁止奢侈之风,但因其矫枉过正,处罚过严,四川的官吏民众大多怨恨吴元载。淳化四年(993)二月,王小波以"均贫富"的响亮口号率领贫苦农民举行起义。作为地方官的吴元载因镇压起义不力受到朝廷斥责,被戴罪招回京城。吴元载由成都返回京城开封路过华州(今陕西华县)时,李益的儿子李仕衡因开罪而重新任官,此时正任华州通判。李仕衡对吴元载据实呈报其父逃亡,致使太宗严令搜捕斩杀一事,一直怀恨在心,听说吴元载戴罪回京,他便派人在路边等候报复。吴元载一到华州,李仕衡就让下属检查他的行装,向他征收贩卖货物的关市之税。吴元载十分气愤,拒绝交纳,李仕衡借机越级上奏,陈述吴元载之罪。为此,吴元载受到降职的处分,被任命为郢州(今湖北钟祥县)团练副使,又调任单州(今山东单县)。后因疾病,吴元载被任命为左卫将军,不理政事,不久即病故,享年五十三岁。生子二:吴昭明;吴昭矩。
【02-03】吴元范、礼宾副使
【02-04】吴元康:字君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2)因娶了太宗的第四女蔡国公主而被封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次年五月,被派往爱州(今越南境内)任刺史,该年冬天,又兼任本州团练使。雍熙六年(986),宋朝与契丹开战,吴元康上表请求到前线效命,被任命为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知州,此后,他又分别担任了河阴(今河南荥阳北)、鄯州(今青海西宁市)等地的地方官吏,因政绩突出,宋太宗特命他享受节度使的待遇。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其妻蔡国公主有病,他被从河阴任所招回京师,不久,公主病故,他再回河阴任职。淳化五年,秋雨连绵,黄河暴涨,泛滥成灾,河阴城墙在洪水包围中出现了多处险情,吴元康亲自督工抢修,他冒着被洪水吞没的危险,同抢险民众一起挖泥填沙,修补城墙,堵塞决口,排除险情。洪水到来时,许多来不及逃生的百姓抱着木头和大树在洪水中飘荡,时沉时浮,求救无门,饥寒交迫,生命危险。吴元廉派船出城急营救,免费供应衣食,挽救了不少灾民的生命。当时,澶州、陕州等同时受到洪水侵害,因为吴元康带领百姓抗洪得力,救灾及时,故河阴地区的受灾程度最轻,老百姓的损失较少,生活相对比较安定。宋真宗继位不久,吴元康又改任澶州知州,咸平三年(1000),转运使刘锡上疏朝廷,报告了吴元康治理地方的突出政绩,宋真宗一面下诏嘉奖吴元康,一面改派他任宁国军留后兼定州(今河北定县)知州。当时镇守边境的宋将王超、王维忠为邀功,贸然领兵渡过唐河(今河北西北)与辽人交战,吴元废认为这纯属轻率之举,估计他们必然失败,就急忙增派大批州兵保护唐河河桥,做好防御的各项准备。果然不出所料,王超等与辽人一接触便大败而归,辽兵紧追不舍,吴元康急派兵接济宋军过桥,辽兵见桥上守军严整,准备充分,只好引兵而退。吴元康在定州任职期满,考核优等,按规定要升迁。定州军民官吏到朝廷贡献马匹,上表颂扬吴元废的善政十事,请求让吴元康继续留任定州,同时定州官民为吴元最建立功德碑,记载下他的德政,真宗皇帝并为此特别下诏嘉奖。景德六年(1004),吴元康在定州任职五年后轮换回到京师,不久又转任武胜军节度使,任职三年。景德三年,阴雨连绵,皇陵区内积水成灾,大臣公使要挖沟排水,整修设施,以维护皇陵寝宫。吴元康被任命为修诸陵都部署,主持此项工程,内侍副都知阎承翰为其副手,他们团结合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完工后不久,吴元康又被任命为潞州知州。当时,并州、一代州、泽州、潞州都分别掌握部分戍卒,后来各州兵权都归并于太原府。至此,吴元康以皇亲任本镇大吏,就把原来分属泽、潞、晋、绛、慈、隰、威胜七州的军权,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后吴元康又分别担任过检校太傅、徐州知州等职,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病逝,享年五十岁。死后,真宗发布制书赠其为中书令,谥号"忠惠",其家子弟中加官晋爵者多达五人,次年正月上元节,京城官民像往年一样要赏灯,但这天恰值为吴元宸举行葬礼,为此皇帝下令,改为第二天晚上为观赏灯节会,由此可见真宗对吴元废的敬重。吴元康性情谦和礼让,做事谨慎。任官地方期间时时怀有爱民之心,常常为百姓排忧解难;他对同事及所属官吏,以礼相待,没有一点皇亲国戚的架子。由于他的品德高尚,所以一直深受所任地方官民的爱戴。吴元废生活俭朴,不恋声色狗马玩好之类,几近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他的个人喜好,惟有读书,尤其是钟情于《春秋左氏传》,其身所至,此书必随。他做官清廉,家境并不宽裕,但他友爱族人,把所得俸禄和赏赐之物,都分给贫困族人,接济他们的生活。在赴徐州上任时,他曾上表朝廷说"我的宗族族属人口众多,他们中为朝廷做事,享受朝廷俸禄的都写在表上了,其余的族人,就将我的俸禄平分给他们,把他们赡养起来吧。"吴元废就是这样,自己家中有困难也不向朝廷伸手。他的妻子蔡国公主有个奶妈享有进宫参拜皇帝的权利,吴元康担心她到宫中后毫无节制的随便请求赏赐,就告诉皇后拒绝带奶妈入宫。宋真宗对吴元康的人品十分赞叹敬服,故在皇宫众多女婿中,他只称赞吴元康最贤德。当得知吴元康患病,山南东道的官府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时,便下诏申斥了该道的属官。吴元康病故后,真宗十分伤感惋惜。
生子四:吴守礼;吴守严、吴守良;吴守让。
【02-05】吴元吉:阁门祗侯。
【02-06】吴元庆:礼宾副使
-------------------------------------------------- 
【第3世】
【03-01】吴昭明:官至内殿崇班;
03-02】吴昭矩:官至太子中舍。
03-03】吴守礼:官至登州(今陕西澄城县)刺史,因为他是皇帝的外甥,又特别赠官为和州(今安徽和县)防御史;
03-04】吴守严:生子二 :吴承嗣,吴承绪
03-05】吴守良:官至内殿崇班;
03-06】吴守让:官至阁门祗侯。
03-07】吴守仁:元庆子,官至内殿崇班。
03-08】吴昭允:元吉子,官至太子中舍
 -------------------------------------------------- 
【第4世】
【04-】吴承嗣,
【04-】吴承绪
 -------------------------------------------------- 
【第5世】
 【05-】吴世勋
 -------------------------------------------------- 
【第6世】
【06-】吴用效
 -------------------------------------------------- 
【第7世】
【07-】吴革生吴佑,
-------------------------------------------------- 
【第8世】
【08-】吴佑生吴玖,
-------------------------------------------------- 
【第9世】
【09-】吴玖
-------------------------------------------------- 
【第10世】
【10-】吴提生吴璺,
-------------------------------------------------- 
【第11世】
【11-】吴璺生吴衢,
-------------------------------------------------- 
【第12世】
【12-】吴衢
-------------------------------------------------- 
【第13世】
【13-】吴柔胜
 -------------------------------------------------- 
【第14世】
【14-】吴潜:生于宋庆元二年丙辰(1196),历官淮东总领、兵部尚书、浙东安抚使之后,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淳佑七年(1247)奉旨效建履斋书院,十一年,主体建筑衷绣堂落成,宋理宗赵昀手书匾额。景定元年(1260)吴潜被右相贾似道贬循州,三年卒于贬所,吴家园衰微。
-------------------------------------------------- 
【第15世】
【15-】吴富,字定之名儒不受荫”(家谱)。
【15-】吴实:字实之,以国多难,弃文习武,仕进义校尉,水军上(义士吴公墓铭作“正”)将”(家诺)。铭文曰吴实“始寓建康之龙湾”。,建康,今江苏江宁,龙湾处江宁东北,频临长江。生于德清新市镇,长于汝南,带兵始寓建康,有可能战死于濠州。

--------------------------------------------------
【第16世】
【16-】吴泽
【16-】吴沛:居淮西。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北,地处淮西。
【16-】吴渚:居建康龙湾。
---------------------------------------------------
【第17世】
【17-】吴禾:生子二:吴帧;吴镇。
17-】吴秫
17-】吴森:生于“淳佑庚戌”(墓铭),即1250年,字君茂,号静心,至元间授管军千户,后辞归里,居思贤乡。先是勋戚裔,元以后义不入仕。自思贤迁武塘,建义塾,服大荒,奉敕表义士。太定中赠奉训大夫、嘉兴县男。原配陈氏封嘉兴县太君,生七子,详本传。
17-】吴杰、
17-】吴朴、
17-】吴林、
17-】吴枋,
-----------------------------------------
【第18世】
【18-】吴帧,字原墇,一字伯圭。以世沐国恩义不仕元,征聘不赴,治别业于魏塘,今名竹庄;又治别业于当湖(今浙江平湖)北之云津,植修竹。亦名竹庄,今遗址在庄桥右。子吴坦
18-】吴镇(一二八O——一三五四),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善画,为元四大画家之一。每画山水竹石,辄题诗其上,时人号为三绝。又师事毗陵柳天骥,得其性命之学,深通易理,尝垂帘卖卜,隐居武塘。所居曰梅花庵,自署梅花庵主。有小令一首。有《梅花道人遗墨》。
【资料】 吴镇先祖为周王室吴王之后,吴镇祖父吴泽,字伯常,在宋代是一名抗金健将;父吴禾,字君家,号正心;叔父吴森,与赵孟頫为至交,家甚富,人号“大吴船”。吴镇年轻时喜交豪侠一流人物,学习武术和击剑,后与哥哥吴元璋拜毗陵(今江苏武进县)柳天骥读书,研究天命人相之术。他曾在私塾教过学,去嘉兴等地卖过卜,《历代画家姓氏便览》说吴镇“村居教学自娱,参易卜卦以玩世”。青年时期的吴镇,在仕途上表现的与众不同,和元四家中其他三家也大异其趣:黄公望早年热衷于功名,结交了不少文人士大夫,失意后,才专意于画;王蒙青年时期也对仕途一再留恋过,又凭借和赵孟頫、赵雍、赵麟的特殊关系,结交了不少有地位的文人;倪瓒是吴地三个首富之一,虽自己不擅理财,但由于家中殷实的赀财和富裕的收藏,也给他创造了结交文人士大夫的诸多条件。
18-】吴万六、
18-】吴汉英、子吴瓘
18-】吴汉贤、
18-】吴汉杰
------------------------------------------ 
【第19世】
【19-】 
吴坦
19-】 吴瓘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学慧    责任编辑:吴学慧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