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吴先生携带一部据称来自台湾的《吴氏族谱》来到市博物馆,请求给予核实有关历史记载。记者看到这部族谱题为《台湾彰化吴氏金山衍派族谱》,系台湾吴氏宗亲于1922年重修、1984年增订的复印本。
在族谱“宗支图谱”前有一段说明,表明台湾彰化吴氏的由来:“开基始祖住福建省
泉州府晋江县二十四都龟湖后垵乡。”研究人员介绍,“晋江县二十四都龟湖后垵乡”指的就是石狮市宝盖镇后垵。
吴弼(1648 1724年),原名登缙,字伯绅,又字良景,号帝贲。
光绪年间,吴武为主持兴建彰化吴氏祠堂,亲自撰写楹联。也以入台始祖吴弼为荣,并追述家族来自大陆。
其一:教化著松溪,敦诗说礼家风古;
治平昭汉代,启后承先德日新。其二:苍水流长,贯东瀛而回注;金峰衍派,肇北郭以开基。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被迫割让台湾。台湾同胞以“誓不臣倭”的决心,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日斗争。当时,占领台湾的日本殖民当局推行“皇民化”,肆意摧残中华文化。彰化吴氏宗亲却偏偏选择此时重修族谱,并在家谱中记载先辈从事反日斗争的史实。如吴恭平为曾祖父吴道春撰写的《善行志》中,提到吴道春系台湾名医,日据时期,为了笼络民心,特许吴道春可以拥有贩卖鸦片的权利。但是,吴道春以“其残害民体,动摇国本而加拒绝”。后来,日本殖民当局又强迫吴道春担任“保正”,吴道春遂巧妙以此为机会,暗中资助、掩护抗日义士。
研究人员认为这部来自台湾的族谱保留大量富有价值的资料,尤其是反映闽台文化交流与日据时期台湾同胞的生存状况的史料,是此次涉台文物普查发现的比较重要的一部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