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文化 > 吴氏文艺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季子故里  我温磬的家
作者:吴才兴    信息来源:苏无锡吴卫祖提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5-31 收藏|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季子故里  我温磬的家

 

延陵季子宗亲会会长吴才兴

 

各位贵宾、各位领导、各位延陵季子宗亲:大家晚上好!

        大家热盼已久的延陵季子宗亲会,在海内外广大宗亲和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在泰伯吴氏祖地宗亲联谊总会的亲切关怀下,今天成立了!在此,我代表延陵季子宗亲会向大家表示最诚挚、最衷心的感谢!

本会的成立,标志着我祖地宗亲组织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望提高祖地宗亲组织在海内外宗亲联谊中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发挥。

我们将严守国家法令法规,坚持“为祖宗增光、为政府添彩、为社会行善、为后代造福”四个原则,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弘扬吴文化,有利于海内外宗亲的联谊,有利于我宗亲会内部增强亲情和友谊。

一、有利于弘扬吴文化。我们将致力于深入对吴文化,特别是延陵文化和季子思想、精神的研究,为更好地传承我吴家宝贵的精神遗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地域文化的研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自己的努力,与我吴氏兄弟组织和社会其他民间社团一起,为共圆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有利于海内外宗亲组织的联谊。吴氏源从伯渎来,延陵吴氏出申港。我延陵季子宗亲会就是咱吴氏自己的家。我们将为海内外咱吴氏所有宗亲及其组织来泰伯吴氏祖地、来延陵季子故里寻根祭祖、旅游观光,学术交流、经济文化活动等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帮助和服务。欢迎大家有机会来沪、杭、宁,苏、锡、常,来长三角的时候,就抽空来江阴,来申港。因为,这里有咱老吴家自己的家。

三、有利于我延陵季子宗亲会内部增强亲情和友谊,增强咱老吴家的凝聚力,让全体会员及所有宗亲都感受到咱老吴家的温暖、精神和力量。我们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1、配合好总会各方面的工作,完成好总会交办的任务。配合好泰伯吴氏祖地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初八的祭祖活动和公历四月十日吴文化节活动。

2、开展好吴文化研究活动,特别是泰伯至徳精神和季子诚信文化的研究活动。

在研究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力量的同时,与更多的本地他姓专家、学者一起,共同努力,深入研究吴学。让我吴氏至徳精神,吴氏良好家风、列祖列宗的高尚情操、道德风范和品行得以更好的传承并发扬光大。

办好会刊,在条件成熟时申请搞一次泰伯论坛·季子专论。做好续修创修家谱及谱牒文化研究,增强宗亲会内外信息交流和互换,为我吴氏各谱牒的更臻完美努力工作。

        3、我们将在每年农历四月十三在季子祠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要求全体会员参加。我们也欢迎各地宗亲前来参加。我们要让祖宗祠庙中的香火越烧越旺,并要把这一对祖宗尽孝的好活动长期坚持并永远传承下去。

 4、我们将在入会宗亲中大力提倡忠、孝、悌、爱,在宗亲会内部有声有色的提倡敬老爱幼、助残济困。我们将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争做“吴家好儿郎”、“吴家好媳妇”活动,指定一个副会长负责,自下而上“举、访、查、选、评”,每年在会员大会进行表彰和授匾。激励并影响我宗亲比、学、赶、超,争做吴家好后裔。

5、协助政府做好庙管工作。

 季子祠,风风雨雨,屡经劫难。最严重的是抗日战争中,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农历丁丑年十月二十六日)地方乡贤为阻止日寇据高制点,议定后一把火烧毁了全部祠房。国家蒙难,我祖祠遭殃,我祖也蒙受了巨大牺牲。本世纪初,江阴市人民政府、申港镇人民政府决定复建季子祠,动迁了中、小、幼三所学校,耗资六千余万元,其中社会贤达和企业家捐款八百余万元,终于二OO九年建成竣工。在此,我想代表我所有吴氏后裔,向江阴市人民政府、临港开发区临港街道和原申港镇人民政府及其各届主要领导表示我吴家最崇敬的敬意!对所有为复我祖祠出钱出力,殚精竭虑的干部群众、有识之士并无闻苦干的工匠人等表示衷心的感谢!

 而有了今天气势恢宏的季子祠,让我们寻根有所依,祭祖有所归。政府听说我们要纪念祖宗,立马组织人员整饬,祠房为之一新,听说我宗亲会需办公用房,立马同意借庙房给我会使用。在此,我不言谢,唯以实际行动,做好工作来报效政府和地方人民。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政府和地方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呵护祠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我们延陵季子宗亲会更有责任建言献策协助政府做好祠管工作,让我们政府能够放心,让我们海内外宗亲来家时更加能够感受到:老吴家真好,老吴家真温暖。我们也衷心希望海内外宗亲给予季子祠以经常的关心和支持,为祖祠添砖加瓦,为祖宗添彩,使祖祠更美好!

 我们坚信,延陵季子宗亲会不会辜负大家的希望,我们将竭尽全力维护祖宗崇高的威望!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一定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脚踏实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竭尽全力管好、办好咱老吴家季子故里这个共同的家。

 历史上,北宋初因我六十七世祖兄弟七人分四科共登进士榜,时称延陵第一家。愿我延陵季子宗亲会成为现代版“延陵第一家”,各位万望记住:延陵季子故里,有我温馨的家!

 谢谢,谢谢众亲们,谢谢大家!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学慧    责任编辑:吴学慧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