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荡湖船、走高跷等一系列精彩的民俗巡游内容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刘芳辉摄)
“正月初九舞龙灯,祭祖泰伯赶庙会”,城里的节日气氛已经慢慢淡去,而泰伯故里梅村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泰伯家祭、民俗巡游、焰火晚会、元宵灯谜……一个个节目排满了初八到正月十五的日程表,不仅丰富了春节的内涵,更弘扬了吴地文化。据梅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庙会除了传统节目外,增添了许多新看点,更注重市民的可参与性,“希望为市民奉上一道纯正的民俗大餐。”
“咚咚锵,锵咚锵!”昨日上午10点左右,组成长龙的民俗巡游方阵身穿各种传统民族服装正式登场,龙灯、秧歌、唐僧取经、挑花篮……花样可不少,其中,腰鼓队队员们手舞系有彩带的鼓棒,敲出一阵阵响亮的鼓声。鼓声还未走远,穿着粉红色衬衣和黑色大肚兜的蚌壳方队又抢走了人们的目光。只见蚌壳队里的成员几乎都是老阿姨,她们头戴着绿色荷叶状的帽子,扭动着腰肢,跳起舞来有模有样。在各个民俗方队中,最受市民欢迎的莫过于财神老爷方队,中间是手拿着“招财进宝”红色喜联、头戴乌纱帽的财神爷,两旁是两位手捧着巨大金元宝、头戴冠饰的小侍。据介绍,此次参加民俗巡游的演员都是来自街道各个社区的居民,“就是要让老百姓们通过参与亲身感受节日的喜庆。”热闹的庙会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专程前往。
据介绍,梅村从2003年春节开始每年举办泰伯经贸文化节,以往的定位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但随着时代的潮流和梅村经济社会发展定位的悄然改变,文化已成为梅村发展的主线。为此,今年梅村充分利用“泰伯庙会”这一资源,响应百姓对民间节庆活动的热望,挖掘泰伯故里的文化内涵,如此次泰伯家祭特意向社会公开招募世界至德宗亲十二姓氏代表各20名共同参加,正月初八上午,来自五湖四海的至德宗亲欢聚泰伯庙,敬拜至德公。而为弘扬“二胡工艺之乡”的美名,文化节期间将专门开展梅村二胡展销会。此外,吴文化发展研讨会、 “古都之春”书画家作品展、元宵灯谜会等活动也将一一上演,倡导传统文化和地方习俗的回归与重振。
泰伯庙会热闹登场 古镇“主题曲”揭晓 一年一度的梅村泰伯文化节昨天热闹登场,古镇“主题曲”《梅里古都》当天揭晓。无锡市领导王立人、许刚、丁卜人、曹佳中出席开幕仪式。
每年正月初九,吴文化发源地梅村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泰伯庙会,弘扬泰伯三让天下的至德精神。以庙会为核心的无锡新区泰伯经贸文化节在成功举办多届之后,今年更具文化味,百人二胡齐奏凸现了梅村“二胡之乡”的独特底蕴,当地小学生们诵读《咏泰伯》则展现对吴文化的传承。作为江南地区新年开春的第一个庙会和无锡最具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力的庙会之一,泰伯庙会已经被列入无锡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天的开幕式上,梅村“十一五·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江苏二胡工艺之乡”同期揭牌,而无锡正大畜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政,侨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瑞林和铁姆肯(无锡)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克里斯·豪斯等三人因突出的公益贡献成为梅里古都·中华德城首批荣誉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