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首届梅山吴文化节开幕式暨首届
湘中中华吴氏大统宗谱告竣庆典大会上讲话
吴必卿
各位领导、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季,云集在四都龙塘隆重庆祝首届梅山吴文化节的召开暨首届湘中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的落成。值此,请允许我代表各方各房宗亲向大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我代表桃源县红岩咀吴氏及我均义祖志高公后裔向各方各房宗亲表示最亲切的问候!
泱泱吴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泰伯仲雍肇基以来,我吴姓根壮叶茂,支系繁多,经三千多年的繁衍播迁,今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世界诸多国家,人丁繁盛,英才辈出。泰伯的"至德"、"开拓"精神,光芒四射,处处闪光,誉满全球,名扬四海。一○一二年(至今整整一千年),我宣义公扛着"报国"、"开拓"大旗,从江西的泰和县奉迁邵阳黑田铺剿狨平乱,随后卜居新邑高坪。至一一六三年(至今也有八百五十年的历史),木兜公在"江西填湖广"的大潮中,携妻带子同堂弟堂侄也从江西的泰和县迁至邵阳三七六都,今日梅山地区乃至湘中吴氏绝大部分均为宣义、木兜二公子孙。千百年来,宣义、木兜二公子孙融洽和睦,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成果非凡,给当地他族树立了很好的典范,成为名门望族,历来如此。这也揭示出一个真理,那就是"德行天下",拼搏才会赢,这也是我吴文化的精髓与根本。
此次即首届梅山吴文化节的召开暨首届湘中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的编纂,是我梅山地域及整个湘中吴氏宗亲的一大盛事、一大喜事,也是我梅山及整个湘中吴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对丰富中华吴文化的一大贡献。
国之肇兴,当书以史,族之肇兴,当修以谱。天下吴氏,皆为泰伯仲雍之裔,脉络万千,班传各异,蝉联不一,今首修统谱,九九归一,势在必行。本谱撷取我族文化之精髓,高屋建瓴,贯通古今,广征博采,新意迭出,汇历史兴衰于笔端,集时代风云于行间,勾画了我族历史的发展轨迹,反映了先辈创造的不朽文明,为我族历史和姓氏文化增添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为我们的后辈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我族一部难得的史学力作。值此,我们禁不住要特别感谢为编纂首届湘中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的组织领导者兴延公、桂林公及全体湘中理事会成员,我们还要深深感谢以桂林公为首的默默为历史泼墨的精心编纂工作者。
族谱,是家族的生命史,是一个家族脉络源流、繁衍生息、荣衰沉浮的通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梅山吴文化的一大亮点。我梅山吴族自廷葵公首创谱牒以来,至今已先后修谱十一次,尤其是本次即首届湘中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的编纂,规模宏大,纷繁复杂,前所未有,已经历了五年有余之久,今数易其稿,成功付梓,的确值得可喜可贺。
古人云:国莫重于史,家莫重于谱。可见国史、家谱之重要。我们修谱的目的,不仅是追忆祖先,缅怀前辈,清理脉络,更重要的是要传承、教化、弘扬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明,就是要以史为镜,与世俱进,开拓未来,光我氏族,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各位宗亲,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唱"至德"、"开拓"歌,奋力开拓,再铸辉煌,共创幸福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首届梅山吴文化节的召开取得圆满成功!
祝各位领导、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泰伯第一○四代裔孙 江沅(字必卿)
二○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