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寻根问祖 > 各地寻根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祖籍江西吉安府朱世巷地爬街高坎子迁往贵州开阳县吴姓寻根
作者:吴迪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20 收藏|社区|留言|评论|微博|交流|字体:

我是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吴家院村人(整村人现今约三十户人居住,年轻大多在县城或贵阳买房居住),我们辈分是字辈是:希邵大廷光,至谢德吉强,中(宗)兴(新)功能启,普显文明章。其中希“邵大廷光”字辈在祖坟碑文上有详细记载。听祖上传口述,我们这支吴姓祖籍是江西吉安府朱世巷地爬街高坎子人氏,迁往贵州这支吴姓亲姓在今贵州省清镇市有几户人家。请问谁知道我们是哪一支的,谁传过来的。
    经查,江西吉安府朱世巷地爬街高坎子行政区划是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市遂川县有个地方叫朱氏井,用谷歌地球卫星定位找到吉安市遂川县朱氏井所属地理位置在遂川县的泉江镇或附近乡镇。有生活在此的遂川县朱氏井的好心人,有幸能看到此信息!希望能和我联系QQ:379787861,能提供当地更多的历史信息,在此不胜感激!
    附:吉安市遂川县历史沿革
     夏商时属古扬州地域南境。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越、楚三国。秦,属九江郡。汉,属豫章郡庐陵县,东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立南部都尉置庐陵郡,隶扬州刺史部。
      遂川建县始自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隶属庐陵郡,县治云洲,即今万安县五丰乡云洲,距今万安县城十五里。三国嘉禾四年(公元235年),吴大帝改遂兴为新兴。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新兴复名遂兴,迁县治于上流光化乡景云观,即今雩田镇境内遂水东南岸的中洲,民间称“旧县”, 隶属庐陵郡。南北朝,沿袭晋制。辖地约含今之遂川及万安县、泰和县、井冈山市的部分地域。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遂兴等六县,设置安丰县,遂兴为其一部分。次年改安丰为泰和县。唐袭隋制。五代十国,唐天祐  十六年(公元919年),杨隆演据江南,国号“吴”。 五代杨吴大和四年(公元932年),县西边境邑扶氏“据险不输贡赋”。春三月,李孟俊讨之不克,冬十月,楚以彭珏守郴,招抚“扶贼”,号扶端公,自此,县自索头岭之东,春堂岭之西尽入于楚(今湖南)。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析泰和龙泉乡什善镇置龙泉场。南唐李璟十八年(公元960年)升场为县,名龙泉县,以旧场治为县治,在水南十七都慈云寺(今瑶厦乡小溪村境内),辖地仍包括今之遂川、万安县境。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南唐国亡,龙泉县地归宋管辖。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析县之万安镇置万安县,并将永兴、禾蜀两乡各半划给万安。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龙泉县为泉江县。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复改泉江为龙泉县,隶属江南西路吉洲军。此时,县境东自万安县界22.5公里,西至郴洲桂阳界60公里,东西相距82.5公里;南至南康县界20公里,北至永新县界75公里,南北相距95公里。元明两代,县境没有大的变动。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龙泉县隶属江西行中书省吉安路。明代,龙泉县隶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西路吉安府。清初,沿袭明制,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吉安府改隶吉南赣道,龙泉县仍属吉安府管辖。至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5年),县境东接万安县20公里,西接桂东县秋坪60公里,东西相距80公里;南至南康县牛皮岭分水石12.5公里,北达永新县观土岭75公里,南北相距87.5公里。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冬,县直属省。民国三年(1914年),为避与浙江、贵洲两省之龙泉县同名,改名为遂川,遂川县名沿用至今。民国时期,县境基本末变。民国21年(1932年),江西省划分为13个行政区,遂川县隶属第10行政区。民国24年(1935年),全省缩为8个行政区,遂川隶属第3个行政区,直至1949年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8月2日遂川县解放。先后属江西省赣西南区、吉安分区、吉安专区、井冈山专区、井冈山地区。1950年10月和1952年9月间,永新县茨坪、石狮口、罗浮一带村庄,南康县巾石乡先后划入遂川县境管辖。1953年6月,湖南省桂东县桥头区及其所辖的桥头、大地等13个乡先后划入遂川县管辖。1957年10月,桥头、大地两乡又划归湖南省桂东县。1959年7月,将县管辖的井冈山乡划给新成立的井冈山管理局。1969年8月又将紧邻井冈山的黄坳、下七两个公社划归井冈山革命委员会管辖。1979年7月属吉安地区至今。
    说明, 附吉安市遂川县历史沿革是希望祖籍同样是从江西吉安府迁出生活的各位能看到此信息,共同来还远历史的事实,我们现在生活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原来还是一家人!
   留下我的QQ:379787861  新浪邮箱:wudi0191@sina.com


〖如果您知晓此相关情况,请您留言,帮助解答下,或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感谢不尽〗

  我也要寻根>>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留言或回复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