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垫江五洞镇丁岩村还有一支古老的吴姓家谱
《田护湾吴氏碉楼石刻碑文记载》
吴氏自明于明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入川,以兹后嗣迄今数百余载。
当时,因(四川)姚黄叛乱,又迁徙于黔泊(贵洲)逃难。明末清初,传说张献忠占领四川后,四川人烟希少,田土丰腴。至大清定鼎后,于康熙(公元1669年)八年间,我族始祖吴明现,携弟明慧二人,由湖北麻城孝感乡,迁移到四川垫江县(现属重庆),分配来到五洞乡,安居落户田护湾。以吴氏古井为根基,开荒种地、经营田土几十亩,以农耕为业,忠孝持家,建立起以田护湾为中心的吴氏支族。
弟明慧无后嗣,削发易裳,离开凡世洪尘。捐资化缘,在平桥河边修建起普化寺。吃素不荤,潜心修佛,斋度晚年。死后葬于和尚坟,坟头树有碑文以予悼念。
明现传代几百年,新修房屋,建立四个湾(田护湾、上湾、绍池湾和白房子湾)。白房子湾地基在和尚坟左侧。修建不到二十年,遇白莲教兵将路过此地抢劫财产,不想扑空,将兵们一怒之下,一把火将房子全部烧毁,现仅存地基。
田护湾吴氏支族繁衍至今,已有人丁数千人。各自分家后亦有往外迁居,仅垫江黄沙乡就有几十家之多。自始祖吴明现以来,埋葬在田护湾周边各地的各代祖坟有20多处。每至清明时节,各代裔孙上坟烧香祭祀,承传孝顺礼德。勤于农耕,贫富安分,家族发达,香火旺兴,延绵至今。
二、新字派编撰的来源
吴姓开氏始祖是泰(太)伯,传代始祖乃仲雍。传至19世季札(吴王寿梦第四子),始姓吴。由此,吴姓人以兄终弟及制,继三让至德风,扬开拓进取志,传承到今。入川始祖吴明现起,其十六字辈将行用完,经多次商讨,确立新字辈。其主要根据是:
一是中华姓氏(吴姓)通史。二是光绪年间的经单簿。三是根据祖坟墓碑文撰记。四是根据五洞、望月地区七大湾宗族(谭家嘴、高嘴寨、大午山,古言凼、田护湾、水井湾、陷马蚯),以吴紫阳为代表。吴应向等族人集中统一合族并谱时,按照原拟定辈份、字派而定。
关于1993年全县合族订吴氏《垫江县志族谱》中的100个字派,与我宗支族极不相乎合,并发现在下面几个支族,平对辈份字派不合,称呼颠倒。故我支族暂不照用,序起用新编50字派。
三、新老字派顺序
老字派十六字:
明:
应鼎学兆成,
国正天必定,
家和万代兴。
新字派五十字
至德同善良,世纪永相传。
向前来发展,朝廷多圣贤。
三让君王位,仁义显清官。
远登东南亚,忠孝保平安。
文武能超群,荣华富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