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支老谱记载:我入川分派始祖吴治权祖后裔除了居住在四川境内外,还有迁重庆城口、贵州遵义后村菜场、务川、云南、陕西、广西等地。另外还有在清中期〈公元1800年前)迁安南国。
(一)安南国为越南古名,安南得名于唐代的安南郡护府,自公元3世纪的中国秦朝开始成为中国领士,至五代十国时吴权割据安南脱离南汉,北宋无力统一,故正式独立。此后,越南长期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存在。嘉庆八年(即公元1803年),清朝改安南国为越南国,册封阮朝创立者阮福映为越南国王。
(二)重庆城口县:城口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东邻陕西省填坪县,平利县,西接万源县,白沙工业区。南临开具,巫溪县,北界陕西省紫阳县,岚皋县,该县总面积32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232公顷,总人口23万(2004年)。辖7个镇17个乡。葛城镇,高观镇,巴山镇,坪坝镇,庙坝镇,明通镇,修齐镇。高燕乡,龙田乡,北屏乡,高楠乡,左岚乡,沿河乡,双河乡,姜子乡,鸡鸣乡,咸宜乡,周溪乡,明中乡,治平乡,岚天乡,厚坪乡,河鱼乡,东安乡。治权祖第十玉世孙:显荣,显华,显富,显贵,显仲在清中期〈大约公元1800年)左右迁城口。
(三)遵义府遵义后村菜场:通过百度地图搜索在今遵义市汇川区石后村附近。那里有德慎公后裔,字辈完全吻合,现约千多人。二年前,曾与我楠木园有联系。
(四)显仲、显亮兄弟俩也于清中期〈公元1800年左右)迁云南,地址、后裔不详。另吴贤才,解放前曾在云南艺术学院学习,并留院工作并在此安家乐业。
(五)一明泗3(明琴1、明乐2)一开栋、开材、开柳三兄弟迁陕西省。
(六)一治权一彰清一大业一尚东(一作上东了一惠元一邦宾1(邦资2)一光灿一文长一德恒一先登祖一支,从楠木园分支后世居邻水猫儿沟(邻水西门,云顶山公园侧,今邻水红帆广场带),由于历史原因,现已查无音讯,失考。
(七)治权祖长子彰焕公一支,除登莲祖后裔于清未从重庆铜梁大庙场吴家花园回乡认祖归宗外,该支谱记载的仅仅108人。导致各房各支字辈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是治权祖第九世孙吴德隆因拒迁先祖吴琰(明进士,县令)及父母冢墓而得罪县令袁钟骏(县志记载有袁钟秀)而遭陷害,德隆公被斩。袁钟骏下令灭族,德隆公后裔为逃难,自毁老谱另立字辈,其中:文国天永登,正世学智臣。大德全家福,吉乾。。。。还有,迁广安代市场一支改姓戴的也查无音讯,极有可能已迁往他处失考。
四川省邻水县楠木园(今椿木乡)吴氏入川前:明〈即公元1425年序用字辈:治彰大东元,邦光文德先。鸿武开道显,继世永从贤。(清1859年序):吉安培厚泽,锡庆耀广川。承宗兰珍秀,康福应荣观。(公元2000年序:兴旺仁义正,发达家和顺。民富才太平,国强定乾坤)。
始祖吴治权祖带着长子彰焕,次子彰清及500义旅入川平摇黄之乱,擒黄龙于连滩三坝。(注:我支老谱及刘氏宗谱所序明初1426年摇黄之乱,非明未清初所谓的:姚黄之乱(匪首姚天动、黄惠)。请勿对号入座。两者前后相距200年。根据邻水县志记载:元未明初,四川多匪乱,尤其是邻水更甚,连官府都没办法与之抗衡,为彻底清除匪患,明王朝招募义勇前往入川平乱,我入川始祖就是在此背景之下,应募入伍带兵入川。入川近600年来,之该支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已下传23世,子孙过万,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已经走出国门。
宗亲们:如有相同或相近,请与我联得联系!1575955827,QQ1141538452,联系人吴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