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吴氏考证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吴姓研究入门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综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18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关于“吴”字】

字,它的原始意义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寓意着原始狩猪者的召唤。吴字的原始象形:奔跑、回头、高声喊叫。是一个会意字,由两个构件组成。大约到东汉以后,汉字规范化。部已开始改成。东汉时期有一个学者叫吴平,他和袁康写了一部著名的书叫《越绝书》,他在书的末篇中用拆字的方法,隐语式地道出了自己的姓名。书中说:文属辞定,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今天的吴姓人在向初见面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时,往往也都说姓吴——“口天吴从吴字的两个构件看,表示呼喊,喊叫,像一个人在奔跑时不时地回头反顾。两个构件结合组成,它的原始意义就是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这种情形对于当代的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在原始壁画中甚至是一种世界性的主题,因为它描绘的其实就是一幅人类童年时代狩猎生活的图画。当狩猎者发现大野兽时,一边奔跑,一边呼喊,一边不时回头看。这种大喊大叫的动作就叫吴,这种人就叫吴人。原始人类狩猎时常身披虎皮,这从当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猎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在《水浒》武松打虎那一回中我们也曾看到过这种身披虎皮的狩猎者。所以,古代字又常加首,作,吴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献中常有虞人,是指专门掌管田猎的官吏。
    从读音上看,吴字的读音与等象声词相近,它极可能就是原始人狩猎时喊叫的声音。字除了会意外,还是一个表声的文字。字作为语言的符号,虽然可与(虎-+-攵)(吾攵)等字通假,但作为人们血缘出身标志即姓氏的,却从来不与(虎-+-攵)(虎-+-攵)等混用;西周以上,”“不分。自秦汉以后,二姓始已区分清楚,除极个别的如《隋书》中吴卓也写作虞绰外,唐宋以来至今,二字作为姓氏则更加泾渭分明。

 

【吴人】
    “天吴这种人面虎身的怪兽作为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
    《山海经》中的《海外东经》记载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大荒东经》中也有近似的记载。据书中描绘,这是一个有八个头、八只腿、八条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庞然大怪兽。我们从上面转录自古本《山海经》的插图可一睹其神秘、怪异的风采。
    这个半人半兽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猎氏族——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的意思就是天吴,就是伟大的吴。
     天吴人面虎身,这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吴人以狩猎为生,而虎为百兽之王,因此,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吴人便是以虞为图腾,天吴的原型即是虞。在前面的吴字解字中,我们曾指出,猎人常身披虎皮作为一种狩猎时伪装和欢庆收获猎物时的摸拟动物动作的舞蹈装扮。所以,像吴常加一样,天吴不但形象似虎,它的名称在《南山经》和《大荒西经》中又称作天虞
    “驺虞的特点是跑得极快,这与字下从密切相关,也与吴人狩猎生活的善于奔跑的特点相同。但天吴又是人的面孔。
    吴人属于炎黄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吴人在这一带留下了许多以命名的地名,如吴山、虞山、虞城等。大约在炎黄之世,随着炎帝族系和黄帝部族的向东扩展,吴人也被迫大规模东迁,到尧舜之世,吴人已有许多支系都迁徙到东南海滨长江三角洲一带。原来保佑子孙狩猎时多有所获的族神天吴,这个时候当然就又得变成保护吴人子孙在与江湖大海打交道时平安、丰收的水伯了。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又将吴族的吴字,与鱼挂起钩来。在金文里,吴国的,就可通作(虎-+-攵)了。甚至吴字有时也写成,像一条鱼。

 

   【吴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姬姓,以国为氏,为黄帝轩辕氏后裔。
    吴姓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我国乐曲的发明者。
    那个因为勇敢剽悍,善于狩猎而以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路史·国名纪》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帝部族集团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奸怀孕,三年后一胎生3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
    吴权属于远古的吴氏族,《路史》已说得明确,其实,吴权不但是人名,它还极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为这样,有的书又说吴权是颛顼时的人,传说各异,无须深究。陈明远《中国姓氏大全》说:吴权的后裔以吴为氏,成为吴姓的一支。
    中华民族以黄帝作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国名纪》的记载:黄帝的母亲,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性成员,名叫吴枢。
    到颛顼帝时,又有个叫吴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后担任火官——祝融。吴回是远古吴人中又一个杰出的半人半神的人物。他是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到高辛氏(帝喾)时代,吴因迁居吴人之地而称吴回。吴回之兄重黎担任了高辛氏的火官,叫做祝融,后因办事不力被高辛氏帝喾消灭。这样,吴回接替重黎担任帝喾高辛氏的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职责,一是观测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的大火,这是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一件极神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吴回担任祝融后,声威远振,死后被尊为祝融神,典籍把他列为中国远古的三皇之一。祝融与火打交道,死后成为火神,也叫朱天菩萨,乡间民俗,一遇火灾,则口中大呼朱天菩萨保佑平安,双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学说的理论中,火与南方相配,于是火神祝融又成为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
    吴回成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领后,吴氏族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分离成八个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吴回生陆终,陆终娶西南鬼方氏妹一个名叫女媸的为妻,剖腹生产,一胎生出六个儿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这六个儿子,又各成为一个氏族的首领,拥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陆终的长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离出去后,居住在昆吾,大约在今山西安邑一带,氏族被赐姓为,以地名氏,叫昆吾氏。后来昆吾氏东迁至河南许昌一带。传说昆吾氏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说文解字》: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壶的别称。昆吾氏的后裔繁衍发达,产生出昆吾、樊、昆、吾等姓氏。字古音与通,所以,又有一部分吾氏改用而成为后世吴氏的一支。《路史·后纪》:昆吾下注:氏书又有吴氏。如果说吴回从吴氏族同化于重黎祝融氏并分化为祝融八姓是古代吴人的一次离异的话,那么昆吾氏之后一支改从吴氏就是吴族的一次小小的回归。但这是《路史》的说法,至今尚未见到有吴姓自称为昆吾之后者。
    帝喾时,犬戎部落有一个英勇善战的首领吴将军。吴人在高辛氏时,有一支加入西方犬戎部落,以狗为图腾。吴族中的一位杰出者,以英勇善战成为犬戎部落的首领,史称为吴将军。吴将军能征善战,与中原高辛氏领导的华夏部落集团为敌。帝喾高辛氏克敌无方,只好以重赏求才:谁能砍下吴将军的人头来见,就许诺将自己两位美丽倾城的公主嫁他为妻。诏令下达后,无人应征,后来高辛氏身边养的一条狗杀死了吴将军,娶了公主。
    夏代少康时有个人叫吴贺,他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载有其事。《中国姓氏大全》说: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吴贺见于《帝王世纪》,他曾与羿比射。其实,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吴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即吴,它在夏商时代一直存在。《路史·国名纪》就说:(商)纣时亦有吴伯。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姓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以姬为姓。相传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生了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子,其后分14支部族。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姓就是从玄嚣这一支传递下来的。玄嚣的第四代孙高辛氏帝喾做了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娶有邰氏之女姜螈为正妻,姜螈是周族的母系祖先。古《诗经》记述了关于姜螈生周族首领弃时的传说。相传姜螈一天出去游玩,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出于好奇,用脚踩了一下,回家后竟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姜螈对此又惊又怕,把这孩子视为怪物丢到荒郊野外。然而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先后有牛羊来喂养他,樵夫来解救他,大鸟用翅膀温暖他,致使这孩子三弃而不死。姜(女原)认为一定有神灵保佑他,于是就决定抱回去抚养他,并因此为之取名弃。弃小时非常聪明,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成年后非常善于农耕之事,他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一块地适合种什么庄稼,因此,附近的老百姓纷纷效仿他,尊他为农师。
    弃被后世周部落奉为先祖,世称之为转周弃。周弃大约生活在舜、禹时期,他曾协《助大禹治水,为大禹的农官,故世称后稷。周弃死后,被后世奉为农神后稷。终夏之世周弃子孙世为夏代农官。传至不窋之时,正值夏代末年,《史记·周本纪》记述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夏代末年政局混乱,周族首领不宙不再做夏农官,他率部族迁徙到了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西北地区。周族生活在戎、狄之间,经常受其骚扰,从不窋到古公亶父十余代,周部落一直在不断地奔窜、迁徙之中,但他们仍能父子相承,世系保持不乱。公刘时期,周部落为躲避戎、狄的侵扰,又举族迁居到豳地(今陕西省彬县一带)。豳地土地肥沃,周人在这里恢复了祖先的农耕传统,农业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周族在首领公刘领导下开始了复兴,《史记·周本纪》描绘了当时周人富足的社会情景: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归焉。因公刘在周族发展史上贡献很大,周人作诗《公刘》来歌颂他、纪念他。
    公刘下传数代到古公亶父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时期,这时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亶父率领下被迫离开豳地继续迁徙。周人一路南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到达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一带)。周原可谓周人居住的祖地,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庄稼生长,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习惯,建立城市和村庄,让族众过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础上设置了官职,建立了近似国家职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称呼就是因为古公宣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来。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领,他发扬光大了周人数代奋斗的事业,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国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后世周文王称其为太王,《诗经·宓宫》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则把其作为一位仁君加以颂扬。在吴姓的一些家谱中,尊古公室父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室父始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全都非常贤能。其三子季历娶殷商挚仲氏之女太任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我国古代被公认为贤妇人,为周族的兴盛起过重大作用。太任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为周灭商打下雄厚基础的周文王。相传太任生昌时曾出现吉祥的征兆,昌自小天资过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爱。古公亶父甚至把振兴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孙子昌身上,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会传统,古公宣父去世后,应有长子泰伯继承王位,如泰伯早死,接位者应是仲雍,季历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机会继承王位,昌作为季历之子更没有机会继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泰伯和仲雍借口外出为父亲采药,离开了周原。史书记述,兄弟俩从陕西岐山一带出发,来到荆蛮吴越地区(今天的江浙省一带),吴越地区居住着原始落后的少数民族,他们和中原风俗迥异。兄弟俩入乡随俗,纹身断发,在周人看来这哥俩已成为蛮人、残人,再无资格继承王位。
    泰伯、仲雍奔吴后,季历得以顺利继位,后传位给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负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为灭商振兴周族苦心经营,他生前虽未能灭商,但三分天下,周据其二。其子武王发继位后,向商王朝大举进攻,四年后,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终完成了复兴周族的大任。周初,泰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后裔受封于吴,建立起强大的吴国,后世吴姓子孙则多把泰伯、仲雍尊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记述,泰伯、仲雍所到达的荆蛮地区,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无锡、苏州一带。泰伯、仲雍一支就是古书记载的痰阳诸姬(古代居住在汉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们与楚国为邻,楚国是为五帝之一的颛糠帝后裔所建。楚国强大起来以后,汉阳诸姬受到来自楚人的威胁,被迫迁徙,其中泰伯、仲雍一支,东迁到江苏吴地,征服了当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吴国。《史记·吴泰伯世家》说:自泰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二,吴,在蛮夷。武王克商后,分封泰伯、仲雍后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泰伯、仲雍始迁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于当时尚未开发的东南之地吴。不管后世对其迁徙过程有多少种解释,但姬姓周人泰伯、仲雍一支最后到达了江苏古吴地是没有争议的。

    泰伯建吴
    泰伯、仲雍到达江苏吴地后,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当地土著吴人的普遍欢迎,他们纷纷前去投奔。泰伯、仲雍兄弟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吴地百姓。他们被泰伯、仲雍兄弟的高风亮节、仁义之德所感化,自愿拥立泰伯为君长,因泰伯所居处属吴地,故泰伯在这里建立的姬姓国家称句吴(句为发声词头,无实际意义),简称吴。
    泰伯建吴之时,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诸侯混战不已。泰伯恐怕战乱涉及吴地,影响吴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梅里营造了一座城市,相传此城的内城周长三百步,外城周长达三百余里,人们在里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一样,耕作种庄稼,自给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扰。泰伯无子,他去世后,仲雍继立为吴君,他把哥哥泰伯葬在无锡梅里,后人在其坟墓附近修建至德庙来纪念这位让贤的吴姓先人。
    江苏省苏州、无锡一带有关泰伯遗迹很多,至今无锡市东的鸿山(又名梅里山)仍存有泰伯墓,是江苏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之一,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围常年绿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
    相传泰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痛欲绝。泰伯入葬那一天,吴人纷纷前去送行,因泰伯生前喜欢种麻,人们就各采一束麻子在腰间,以表达对泰伯的怀念和哀悼之情。此后这一风俗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一直到今天,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仍为中华民族某些地区的丧葬礼俗。
    泰伯没有子孙,后世吴姓人称其为开氏始祖,称其弟仲雍为吴姓传代血缘始祖。仲雍接任吴国国君后,继续开拓哥哥所奠定的基业,在吴姓发展史上,仲雍其地位仅次于泰伯,可谓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后,吴人把其葬在吴国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间, 仲雍墓门在山麓下,面临北门大街,门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间所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进墓门,沿山坡往上先走数十步,可见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学使曹秀先题写的南国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一时逊国难为第,千载名山还属虞。墓上立有四块墓碑,正中一块为清康熙年间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的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为海内外吴姓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仲雍下传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做吴君时,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实行分封制,封周王亲族、灭商功臣、历代先圣后裔到各地做诸侯。周王朝寻找泰伯、仲雍后裔封诸侯,因周章已做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列为诸侯,建立了虞国,其后人以虞为姓。仲因此称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号。
    吴、虞兄弟之国,历经整个西周,传国十余代,一直到东周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大变革,周天子丧失了号令天下诸侯的权威,人们不再遵从传统礼法,各诸侯为扩张自己的地盘掀起了兼并战争,可谓礼崩乐败,天下大乱。虞国当时是一个小国,版图面积不过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县,它北邻强大的晋国。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吴、虞、虢同属姬姓封国,起初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经过晋国君主数代经营,版图日益扩大,到春秋初期已成为诸侯强国。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晋献公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扩大晋国国土,称霸诸侯。
    虞国和虢国(在今河南省陕县)位于晋国南方,控制着晋国南下中原称霸的通道,因此成为晋国首先兼并的对象。虢国和晋国之间隔着虞国,为避免虞、虢两国联合抗晋,晋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虢然后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晋国大臣荀息和晋献公密谋,设计了一个假虞伐虢的阴谋。晋臣荀息出使虞国,以晋国出产的名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公行贿,请求虞国借道给晋讨伐虢国,虞公果然上当,不仅答应借道给晋国,而且还答应出兵助晋攻虢。宫之奇是虞国著名的贤臣,深为晋国所忌讳,史书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他听说此事后,急忙面见虞公,力陈借道于晋讨伐虢国对虞国的种种不利后果,但是虞公听不进去。此前,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在虞公看来,这次晋国讨伐虢国,虞国理应助晋伐虢。晋臣荀息终于说服了虞公,晋虞联军进攻虢国,虽未灭虢,但极大削弱了虢国的力量。三年后,晋国看到灭掉虞、虢两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听到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定灭虞,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
    虞公不听劝谏,同意借道给晋。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国行将灭之,就率族人离开了虞国,临行前叹息着说: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个月后,晋军灭虢,回师途中又灭掉了虞国。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国共历 12君。虞国灭亡后,后裔为纪念故国以虞为姓,虞姓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姬吴的早期分支,与吴同属泰伯、仲雍之后。

    吴国与吴姓
    北吴虞国被灭亡了,南方吴国却兴盛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下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吴国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寿梦在位期间,中原以楚晋争霸为主,两国之间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次战争,楚国虽然失败,但实力未损,楚庄王时又卷土重来,楚与吴越结盟重新对抗中原大国晋国,此后楚军又北上与晋爆发了邲之战,这是楚晋争霸以来的第二次大战。邲之战楚国战胜了晋国,使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陈、蔡、郑、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国都降服于楚。失败后的晋国时刻寻找机会想战胜楚国,因此,晋楚间小规模的战争接连不断。为调解晋、楚之间的争端,避免各国受到牵连,公元前579年,以宋国大夫华云为主发起了解除楚晋争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晋两国仍处于明争暗斗之中。后来,楚国国内发生权力之争,楚国大臣申公巫臣因与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子反争夺权利,失利后逃到了楚的敌国晋国。他蓄意报仇,向晋国献计献策削弱楚国。晋国采纳了申公巫臣联络新兴的吴国以牵制强楚的建议,并派申公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在吴国教习吴人兵法战阵,训练吴人采用中原兵车作战,怂恿吴国讨伐楚国。吴国一年内数次出兵,在吴楚边境声东击西,楚国疲于奔命,国力减弱,吴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吴王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其中季札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义,有远祖泰伯、仲雍遗风,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季札认为这样做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会引起内乱,坚辞不就。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太子。寿梦临终时留下遗命,将来一定要传王位给季札,吴人也要求立季札为君。季札为了躲避就君位,离家逃到了荒野之中。诸樊不得已只好做了吴王,并立下规矩,他百年后,君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传给季札。吴王诸樊一心要传位给弟弟季札,就不太爱惜自己,打仗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公元前508年,诸樊亲自率军伐楚,直逼楚国边境城市巢邑(今安徽巢湖市)。楚国巢邑守将牛臣对部下说:吴王做事勇敢而轻率,如果打开城门,他必定第一个冲入城来,我埋伏在城门,乘机射死他。他一死,楚国边境就安定了。楚卒按吩咐打开城门,诸樊果然抢先冲入城门,被躲在暗处的牛臣一箭射死。诸樊在位13年,按约定传位于余祭。余祭即位后,封四弟季札于延陵,故季札又号延陵季子。余祭在位期间,因季札通晓周礼,曾代表吴国出使中原诸国。余祭在位4年,死后传位于三弟余昧,余昧在位17年。此时吴国霸业初成。余昧死时,遗命传位季札,了却了父兄的心愿。吴国百姓也要求季札继承王位,季札仍旧谦辞,后见难以推脱,再次出逃。
    季札出走后,吴人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国君,这引起诸樊之子公子光的不满。公子光认为自己是诸樊之子,叔父季札推位后,按继承顺序,理应由他继位。于是公子光阴纳贤士,欲以袭僚,夺取王位。这时,楚国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了楚国大将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来被公子光收留。伍子胥为人勇敢而有谋略,他得知公子光的意图后,就把逃之途中结识的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专诸受到公子光的极高礼遇,他愿意为公子光效命刺杀吴王僚。
    公元前515年,吴王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国举行国丧之际,派弟弟盖余、烛庸率军伐楚,同时又派季札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国的动向。楚国早已做好准备,派大军截断了吴军的退路。吴军进退两难,吴王僚的两个弟弟盖余、烛庸不能回归吴国,吴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见时机成熟,假意宴请僚,让专诸伺机刺杀僚。据《史记》记载,吴王僚为防万一,自王宫至公子光家,沿路设护卫军士,连公子光家堂前、阶上、席旁都有卫兵带刀护卫。公子光推说足疾故意离开现场,而在窟室中布上带刃甲士。专诸把匕首藏在炙鱼腹中,借献鱼之机,得以靠近了吴王僚。专诸突然拔出鱼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传后世的鱼肠剑。混乱中,刺客专诸被吴王僚的卫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杀散僚的卫兵。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为感谢勇士专诸,阖闾封专诸之子为卿,重用伍子胥执掌国政。远在楚国作战的吴王僚的弟弟盖余、烛庸听到公子光弑君自立的消息后,感到大势已去,弃军逃走。后来兄弟俩又投奔了楚国,楚把养邑(今河南省沈丘一带)分封给他们。从此,吴王余昧的后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带繁衍生息其后代分别以两公子的名字盖余、烛庸为氏,成为姬吴的两大分支。
    季札回国后,不愿看到吴国再闹内乱,就承认了阖闾为君的合法性。《史记》记载季札说: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吴王阖闾即位后,实施富国强兵之术,他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兵府。相传现在的苏州(古称姑苏)就是伍子胥协助阖闾修建的都城,姑苏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设,又兼及南方水乡的特点,它周长47里,有 8个陆门,8个水门,是一座设计精巧、攻守兼备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吴国的军事实力。在伍子胥推荐下,著名军事家孙武从齐国投奔吴,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进献给阖闾。阖闾为测验孙武兵法,在宫中选了180名美女充当士兵,以两名爱妃做首领,让孙武试演。演习过程中,两位爱妃对孙武排兵布阵视如儿戏,在孙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孙武按照军事法令斩杀了阖闾的这两位爱妃。据史籍记载,阖闾痛失两位爱妃后,食无味,寝不安。然而阖闾看到孙武确有用兵的本领,就没有责怪孙武。他任用伍子胥为谋主,孙武为将军操练军队,为进击强邻楚国做准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率兵大举攻楚,在唐、蔡两国军队的引领下,吴军五战五胜,长驱直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开平王之墓,鞭尸三百,报了杀父之仇。楚国忠臣申包胥指责伍子胥鞭打王尸无道之极。伍子胥解释说:吾日墓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
后来,申包胥不畏路途险远,远奔秦国求救兵。申包胥感怀祖国君民蒙受苦难,在秦宫庭外,痛哭了77夜,终于感动了秦王。秦答应发兵救楚。秦楚联军击败了吴军。战乱中,阖闾之弟夫概乘机回国自立为王,阖闾闻讯,立即领兵回国击败了夫概,夫概率残余逃到了楚国,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今河南省遂平县一带),其后裔以棠溪为氏,这是姬吴的又一分支。
    阖闾回吴后重整军备,一年后再度伐楚,占领了楚地。公元前504年,吴水军打败楚水军,俘获楚国两位水军将领和七位大夫,随后楚陆军又在繁阳(今河南省新蔡县北)失利于吴军。楚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楚昭王被迫迁都,吴王阖闾的事业可谓达到了顶峰。
    吴国的南方邻国是越国。历史记载,越国乃夏禹之后,是夏后帝少康的庶子南迁建立的国家。越国和吴国一样,统治阶级是中原贵胄之裔,人民大众则为当地土著居民,习惯文身断发。到越王允常时,夏禹之裔已传20余代,吴越曾发生战争。吴响应晋牵制楚,楚则利用越来牵制吴。公元前 537年及公元前518年,越曾两次助楚攻吴,吴越属敌国关系。打击楚国后,吴王阖闾一直伺机攻打越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去,勾践继位。吴国乘越国举行国丧期间出兵伐越,越国勾践率军抵抗,两军战于携李(今浙江省绍兴县)。由于吴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越国上下齐心一举打败吴军。战争中吴王阖闾伤了脚趾,吴被迫退兵,途中阖闾的伤趾继发感染,生命危在旦夕。阖闾临终前嘱咐太子夫差:你不要忘记是勾践杀害了你的父亲!夫差满含泪水答应说:一定不忘报父仇!阖闾死于归国途中。
    阖闾死后,夫差即位,是为吴王夫差。他不忘父仇,时刻准备伐越。他让属下立于他经常出入的宫门之处,每当夫差经过,下人就大呼:夫差,你忘了越国杀死你的父亲吗?夫差就回答:不敢忘,三年一定报仇。夫差以此勉励自己,他继续重用伍子胥,又封楚国亡臣伯嚭为太宰。经过三年准备,吴王夫差厉兵秣马,准备大举伐越以报父仇。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军相战于夫椒(今太湖椒山),吴军士卒以复仇为动力,个个勇猛善战,一举击败越军,攻入越境。越王勾践只剩下5000甲士,退守会稽(今绍兴市郊一带)。越王为避免亡国,接受了大夫文种的建议,卑辞厚礼向吴求和,条件是勾践入吴为吴王臣仆,夫人为奴婢,进献宝器,越可免于亡国。
    夫差洋洋自得,准备接受越国的请求。伍子胥劝谏夫差说,吴越同处三江之地,其势不能并存,勾践是位有能力的君主,加上范蠡、文种等良臣的辅弼,如不及时歼灭,其后患定会无穷。正当吴国君臣争议不决之时,越国送上美女、宝物贿赂太宰伯嚭,请伯嚭劝说吴王夫差接受越国纳贡称臣。伯嚭本来就妒忌伍子胥,他接受了越王的贿赂后,一再劝说夫差接受越国求和。夫差听信了伯嚭的劝说,接见了越国求和的大夫文种,在吴国朝廷,伯嚭和越国大夫文种一唱一和,文种委婉地暗示夫差,一旦越国得不到吴王的宽恕,勾践将会杀妻灭子,毁坏宝器,凭借剩下的5000甲兵与吴拼个死活,吴国到头来将一无所获。夫差最终接受了越的和议条件。伍子胥闻讯无可奈何地叹息说:20年后,吴国就会变成废墟了。
    吴越讲和后,越成为吴的附庸国,勾践夫妇及其大夫范蠡等300余人到吴国为吴王服役。相传,勾践为夫差养马,做了马夫,勾践夫人为吴王打扫宫室,夫妇俩表现出毫无反抗之意。为进一步麻痹、消磨夫差意志,越国又送上美女西施,对越王勾践完全放松了警惕。7年后,夫差准许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不忘国耻,每晚睡在柴草上,并在门边挂一串苦胆,进出之时都要尝一下苦胆,扪心自问:你忘记战败后的耻辱了吗?
他像农夫一样下田耕作,夫人也如农妇般亲自织衣、做饭,生活俭朴。勾践重用文种、范蠡等贤能之士,励精图治,国力逐渐恢复并强大起来。
    夫差好大喜功,一心向往中原称霸,他先后讨伐了蔡国、鲁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掘成邗沟,以沟通江淮,为北上做准备。公元前485年,他又不自量力,联合一些小国,从海上进攻强大的齐国,结果被齐国打败。公元前484年,夫差再度进军中原讨伐齐国。他联合鲁国在艾陵(山东莱芜县东刁匕)打败齐国,俘虏齐将多人,缴获一批战:利品。夫差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看到数次的征战耗空了吴国国力。越国也;派人来吴朝贺吴伐齐的胜利。此间吴举朝上下皆大欢喜,惟独伍子胥心情沉重,他再次向夫差陈述说:越是吴的心腹之患,得到齐,只不过得到一片石田,石田是不能种庄稼的。他断言:越不为沼,吴其泯矣胥。此时的夫差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苦口良言。伍子胥逐渐对夫差失去了信心。
    一次乘出使齐国之机,把儿子托咐给了齐国的鲍氏,并改姓王孙氏。吴王夫差对伍子胥没完没了的谏言愈来愈反感,伯嚭趁机向夫差讲了伍子胥寄子齐国之事,夫差听后大怒,以私通敌国,怀有二心之罪,赐死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对夫差说:我死之后,请挖出我的双眼,挂在姑苏城东,总有一天,我会亲眼看到越国大军攻入吴国。夫差为发泄对伍子胥的仇恨,竟恨及枯骨,令人把位子胥的尸首包在皮革之中,抛入江中,其名曰:鸱夷浮江。
    公元前482年,吴国大旱,农业欠收。夫差仍决定出师北上与齐晋争霸中原。越国趁吴国国空,倾全力出动精兵分三路攻入吴国。越军攻入吴都姑苏,焚烧了吴国都城,俘获了太子友。夫差闻讯,挥师南归,后来竟向越国求和,越国自度不能一举灭吴,就答应了吴国的求和。此后越国又两次攻入吴国,在越的打击下,吴的军事力量几乎消耗殆尽。公元前473年,越军攻入吴都。夫差率随从逃到姑苏台上,被越军重重包围。夫差派人向勾践请罪,希望像越王勾践当年那样做个附庸国,得以保全吴国社稷,此举遭到越国拒绝。越答应封夫差到甬东(今舟山群岛)做个百夫长,夫差以年老为名表示难以接受,最后被迫自杀。死前,夫差用布把自己的脸蒙住,悔恨地说:我没有脸面在九泉之下见到子胥啊!吴国灭亡后,吴国子孙逃往四方,他们感念故国,便以吴为姓。
    早在吴亡之前,就有吴人流落异国他乡。吴越之间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战争中,一部分吴人做了越国战俘,幸存下来滞留在越国,其中有夫差的儿子吴友及王孙弥庸。在吴越战争中失败的吴国王室成员多流向了楚国,诸如上文提到的吴王余昧之子盖余、烛庸,阖闾之弟夫概。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在父死之后,举家逃亡到楚国和宋国,其后称庆忌氏。然而与公元前473年吴国这场大灾难相比,这些都显得微乎其微。在这场大灾难中,上至吴国宗室贵族下至吴国普通百姓,都历经了彻心透骨的亡国灭种之痛。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大批吴人被赶出家园,有的远走他乡,有的到越国做苦役成了越国奴隶。愈是离散于异乡,愈是怀念故土,血缘、地缘标志的就愈加被突显出来,亡国后的吴人纷纷以吴为姓。流落在越国的吴人在越人监督下修建了大型水利设施辟首,这座长达千余米的水利设施后来改名为吴塘,以纪念早期吴姓先人流亡异国做奴隶的艰辛。后来越国灭亡,在越的吴人又随越人南迁,两汉后期的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吴霸家族就属随越人南迁的一支吴人。
    吴亡后,大批的吴姓宗室被流放到偏远荒凉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这支吴氏尊吴王诸樊为始祖,后世繁衍成江西历史上最悠久的吴姓宗族。
    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进贤吴氏等支都是吴鸿后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难到了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姓的重要一支——歙州吴氏,他们也以诸樊为始祖,其后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吴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吴氏最为兴旺,成为望族。

    吴季札及其后裔
    吴季札为辞让王位曾两度出走,季札是受中原文化熏陶较深的吴人,曾代表吴国出使文化发达的中原各国,和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叔向、子产、晏婴都有过交往。尤其是季札曾出使保存周代礼乐文化最完备的鲁国,他对周礼的精通和独到理解,赢得了鲁人的敬重。
    在齐国,他与齐国政治家晏婴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深谈。当时齐国已政出私门,齐重臣陈完控制了齐国政局,他削弱公室,扩张自己的势力,先后灭掉了栾氏、高氏等齐国公族。在此形势下,季札劝告晏婴明哲保身,交出自己的权和封邑,以免除灾祸。晏子政治家,采纳了季札的建议。《史记》说晏婴是以免栾高之难
    在郑国,季札和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相谈投机。他向子产预言了郑国政局的走向,并忠告子产说:现在郑国政治腐败,国家将会出现困难,到时您会掌握大权。希望您当政时要谨慎,以礼治国,不然,郑国将会出现一场大混乱。后来子产果然当政,他进行改革,铸刑鼎,倡导以法治国,引发了一场大争议,连北方晋国大臣叔向也写信批评子产铸刑鼎将会导致上下秩序混乱。
    后来,他又到了晋国时值晋国国君正渐失权威,韩、赵、魏、范、中行、智氏六家异姓卿大夫掌握着国家大权,其中以韩、赵、魏三家发展势头最盛。季札当着韩宣子、赵文字、魏献子的面说:晋国的归宿将在你们三家身上。临行前叮嘱叔向说:现在晋君越来越弱,大夫们的势力都发展起来了,以后政权将归于韩、赵、魏三家,先生一向坚持道义,不肯屈从于时势。我奉劝先生早想存身之道,以远离灾难。
    叔向是晋国一位保守的政治家,其宗族也是晋公室中仅存的一支,其他各支已为六家异姓卿大夫所灭。在政治上,叔向倾向维护公室,反对卿大夫进行的改革,因而成为韩、赵、魏等异姓卿大夫仇视的目标。叔向以后,其宗族果然为三家所灭,晋国也分裂成韩、赵、魏三国。
    《史记》记载,季札受阖闾委派出使中原诸国,途经徐国时,遇到徐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佩剑,但不好意思开口索要。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思,因为还要出使他国,不便立即解剑相送,想等回来路经徐国时再相送。不料回来时徐君已死。季札凭吊了徐君之墓后,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的人问季札:徐君已死,为何还要送给他佩剑?季札回答说:当时,我心里已把佩剑默许给他了,只是不便相送,现在岂能背信弃义,违背自己心中许下的诺言。
    季札在吴姓血缘史上也的确是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来自吴仲雍嫡裔,当初为让国逃到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附近地区)乡下,长兄诸樊只得将延陵封给季札,季札因而号延陵季子。此后,季札后代世居于此,延陵成为吴姓的著名郡望。

季札死后葬在上湖(今江苏省江阴申港)中的小岛上,相传大圣人孔子因推崇季札之德,曾手书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吴人为纪念季札,在他墓旁建庙,世代祭祀。今天除江阴申港外,江苏还有四处季札墓,丹阳延陵镇一处,常州三处,并且都有上述碑文。自古史书对季札葬处的记载多有不同,但不管季札葬于何处,这些墓碑都表现出后人对季札的怀念之情。吴姓子孙以泰伯、仲雍、季札三位先祖而莨豪,后世吴姓宗族的祠堂往往取名至德堂三让堂三德堂,以彰显其祖先谦让之德风。
    据吴氏家谱资料记载,季札生有五子,个个都道德高尚。其中长子随季札出访齐国时病逝,其名字不见记载。《礼记·檀弓上》说季札长子葬于嬴、博之间(今山东莱芜市西北),至今遗迹尚存。其子吴濮婪,吴国灭国时,为避战祸,携带妻子、老母及何姓人家逃到太湖之中,后来定居在太湖东洞庭武峰山下,他隐吴姓濮,与何姓人家世代通婚,隐居荒山野岭之中。为不忘先祖吴季札,其后代在濮公山下结一草庐名曰濮公庵,借奉祖先季札神主,濮氏数代不与外界沟通,直至南宋时才恢复吴姓。
    吴征生 季札次子,在亡国之难中,孤身一人逃往齐国,所幸被齐平公接纳。他在齐娶妻生子,其后成为季札后裔中最发达的一支。吴征生之子取名启蕃,寄寓着吴征生希望后代兴旺发达,立志复兴吴国之葸。但矣征生没能实现其宏愿,最后客死异乡,葬在齐国葵丘(今山东淄博市)。到吴启蕃时历史已步入战国时代,在其父死后,投奔了鲁国。吴启蕃在鲁入仕为官,出任鲁相,并娶鲁国贵族叔孙氏之女为妻,定居于曲阜,死后也葬于此地。其子吴诩早年就学于孔子弟子颜高门下,研习儒术,后来,没有入仕为官。吴诩以学问称名于世,他具有战国士人的性格特点,游说诸侯,合则留下,不合则去,一生往来于齐鲁之间,居无定所。吴诩娶齐田氏之女为妻,死后葬于齐地(今山东胶南市琅砑台西北)。吴诩生有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暨一支,后世子孙散居齐鲁之间,不见于经传、谱谍记载。吴售生有三子,其中次子吴庸成年后卷入鲁国政坛之争,失败后,逃往晋国,死后,葬于今山西翼城。至此季札后裔从山东迁到山西。这支吴氏在山西翼城一带居住不过三代,吴庸之孙吴申又举家南迁于楚,出任楚国大司马。
    吴庸其他子孙则留居山西,后世迁徙线索不详。吴申之时,已是战国末期,吴申看到楚国政权摇摇欲坠,迟早必为强秦所灭,于是弃官而走,举家南渡长江,辗转来到江西庐山一带定居下来。从此吴申寄情于山水之间,再未入仕为官。吴申在此精心抚育二子,长子吴芮、次子吴倓。吴芮就是青史有名的长沙王吴芮,西汉长沙王吴芮家族的显现标志着吴姓的崛起与复兴。至此,季札次子吴征生一支自吴亡到秦 200余年,辗转流徙了几近大半个中国。
    季札三子吴重道、五子吴木熹历史记载不详,亦很难考订出其后世流徙过程。季札四子吴子玉一支在吴之后,坚守家园祖地延陵,奉祀祖先季札。《丹阳吴氏宗友录》详细记载了吴子玉一支在祖地延陵的世系传递,这支吴氏号称延陵吴氏,一直到宋元时期仍子孙兴盛绵延不绝。
    吴亡后,季札长孙吴濮婪为避祸逃到太湖东洞庭武峰山一带,隐其姓吴为濮,此后数代,达1800余年之久。濮氏世代打鱼、耕田为生,与世隔绝,后世称濮氏不识世间朝代更替,各朝政府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支子民。唐宋以来洞庭濮氏人口日益增多,开始重视家族的历史渊源。唐长庆年间(82l824)。洞庭濮氏季札第四十世孙濮孟牵头初修了洞庭濮氏家谱,到了北宋,又进行了重修。随着宗族的日益壮大,家谱的兴修,越来越多的濮氏族人了解了家族历史,濮氏认祖归根意识逐渐增强。
    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濮氏宗族推举族长濮肇为代表,出面向朝廷献粮赈荒。濮氏的义举受到朝廷的表彰,宋朝廷下诏征用濮肇做官。但是隐居一千多年,不愿张扬的族风使濮肇辞绝了征用,仍率族人隐居于太湖边。
    靖康之乱后,百姓纷纷南迁。太湖周围也住满了南迁的移民,从此,濮氏宗族开始广为人知。濮氏宗族一直保持吴氏先民的纯朴之风,族人乐善好施,南迁百姓闻其声名,纷纷前去投奔。濮氏宗族居地周围移民越来越多,族长濮百被移民们尊称为仁义山长,无意中濮氏族长成了这一带百姓的首领。由于移民的日益增多需要政府出面管理,濮氏也希望复归本姓,得到官方和民间的承认。
    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族长濮百去南宋京都临安朝见宋宁宗皇帝,上奏濮氏宗族家世和移民情况。宋宁宗听说是先贤季札之后,御笔一挥恩准濮氏宗族恢复吴姓。
    元代范寅撰写的《(洞庭吴氏)世谱通考》记载了南宋宁宗皇帝关于濮氏复姓为吴的圣旨御批:这濮百既是季札之裔,避乱隐此,劳心耕作,自食其力,困苦历世,情甚悯焉。着所在勘慰忧恤,将濮仍复姓吴,仰体国家不废遗逸之典……”
    濮姓复吴后,朝廷为表彰单扎长房一支世代开发太湖地区之功,将其地命名为吴巷,其行政归属于平江路,同时划出山地四亩六分,永远免除赋税,供吴氏祭祖之用。此后这支吴氏以吴氏嫡宗标称于世,又因先祖吴濮婪隐居太湖东洞庭武峰山南,故又称洞庭吴氏。到了元代,洞庭吴氏裔孙吴宣新修了洞庭吴氏族谱,正,式以吴氏标明世系。吴宣所生四子,其次子吴寿宁在皇庆年间于濮公庵旧址建立了季子庙,作为吴氏祠堂,庙旁有宋名臣范仲淹裔孙范寅题名的延陵祠堂石碑。
    此后洞庭吴氏又数次续修家谱,使这支吴氏的历史非常清楚。

    二、出自虞氏或有虞氏
    据有关资料记载,相传仲雍的后代,周文工时曾被封于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北),公元前658年被晋所灭,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姓虞。另相传远古时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领袖,姚姓,居于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镇)。金文中虞、吴字相通,其后亦有姓吴的,为山西吴氏。
    舜的三位夫人,嫡妃娥皇无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两女八子,但子女都为不肖子孙。只有商均能继承父业。舜去世后,中原形势发生巨大变故,夏禹夺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领职位,建立起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长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区,继续当有虞氏的首领。有虞氏成为夏代的一个小方国,当时已从陕西东迁到今河南省虞城县北,国号。在夏初虞国有虞思,曾帮助亡国的少康,并将两个美丽贤淑的女儿嫁给少康为妻,终于帮少康复兴了夏朝。商代以后,虞国衰落中绝。大约自商均开始,舜的嫡传子孙以虞、吴为氏。《元和姓纂》说:舜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因以为氏。上古虞字写作,只是到战国时期,虞、吴开始区别。

    三、少数民族吴氏
    元、明、清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统一的政权,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深。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而采用汉姓。

    苗族吴姓
    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吴姓,以苗族最多,最突出。苗族吴姓主要分布在湖南和贵州苗族地区,他们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汉字姓,而成为吴姓的,也有一部分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同化于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吴氏。
    苗族吴氏,至迟在元代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义首领,就是吴姓族人,名叫吴天保。明代苗族吴姓中还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学大师、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吴鹤。
    苗族原本无姓氏,受汉文化的影响许多苗民借用汉族姓氏。清前期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时,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汉字姓氏来作为自身姓氏,进行苗籍户口登记。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吴、龙、廖、石、麻五大姓,而吴姓最多,排在首位。
    湖南的苗族吴姓,广泛地分布在今湖南西部,西南部的湘西自治州、怀化地区和邵阳城步县等苗族分布区。据民国时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记载,乾城(今吉首市)的苗族吴姓,主要集中在坪垅、犁口嘴、三岔坪、地岭波等地。凤凰县的苗族吴姓,则以阿拉营、鸭堡寨、(木暴)木营、沙坪一带最多。永绥(今湖南省花垣)的苗族吴姓,自吴姓祖公禄祖率其子孙居住于吉峒乡瓦水、窝必、铅藏乡的铅藏一带,子孙再逐渐迁徙到各地。因此,永绥以吴、龙、石、麻四姓为多,而又以吴姓人数最多。在吉首的新坪乡,1200多户人家中,吴姓近1000家,方圆数十里内都是一姓,且为同一吴姓血缘家族。与新坪乡毗连的新民乡和凤凰第九乡,也以吴姓人数最多,几乎占7080%。所以湘西大姓,以吴姓冠首。
    湘西苗族的吴姓,历史上又分出一支改从伍姓。在湘西苗族中,吴、伍虽不同姓但却同宗,所以两姓不能通婚。
    据《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民族志》(91年征求意见稿)和部分族谱记载,今靖州的苗族吴姓都是从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直接或经贵州等地转迁来的。如靖州三锹乡冈冲村苗族吴氏家族,是从江西太和县魏司巷,中经贵州天柱远口,再于明朝中叶迁入靖州的,至今已传30代,繁衍成600人的一个家族,大堡子乡同乐村苗族吴氏家族,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从贵州天柱县远口迁来,至今已传23代,发展至510人;藕团乡新寨村苗族吴氏家族,也来自远口,至今已传20代,发展至400人;新厂乡燕团村苗族吴氏,明代自远口迁来,至今已传20代,有480人;平茶乡地祥村苗族吴氏,清代自贵州锦屏新化乡印寨再经江边迁来,至今已传10代,发展至371人。
    湖南苗族吴氏分为禾孝与禾弄两系。
    在贵州苗族地区,吴姓也是七大姓之一。黔西北苗族汉字姓吴氏,是由苗族孟恩路家族中的一部分借用汉字姓而形成。只如贵州台江县方召各务收(即务收公)家族,在清朝末年领导苗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强迫户口登记,将务收家族的译成,其后裔于是变成了苗族吴氏。这些苗族吴氏,与汉族姬姓吴氏无任何血缘联系,就是苗族中不同地方的吴,有的也同姓不同宗,互相之间无内在的血缘关系。
    苗族吴姓,在历史上产生了大批优秀子孙,为中国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因此,我们的吴姓史自然不能忽略这特殊的一支。各民族中,异彩纷呈的吴姓宗族。

    蒙古族
    在纯粹的蒙古族七大姓中,吴姓居其一。相传远古时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个部落的酋长名叫吴兰苏和,他的后裔就以他的汉译名吴兰苏和中的第一个字为姓,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吴姓,它与姬姓吴氏无关。蒙古人又有改为汉姓吴氏的。《续通志·氏族略》记载:明王朝政府曾赐给许多蒙古人吴姓,如赐巴图特穆尔曰吴允诚,子额特特穆尔曰吴克思,玛噜曰吴成谔,勒哲特穆尔日吴良布,敦日吴守义,济兰曰吴克诚,多罗曰吴存敬,玛噜曰吴管

    满族
    今日满族的前身女真族也有改姓汉字吴姓的。《滕县志·人物》中《吴升传》记载:吴升,其先本女真吾古论氏,世居临洮,乃以吾作吴,因姓吴。曾太父吴珍,仕金为滕阳军判,遂为滕人。则女真人改姓汉字姓吴氏,最迟在宋代已经开始了。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中有吴姓,他们是由鄂伦春族中的吴查尔坎氏的汉译简化而成,与汉族吴氏没有丝毫关系。

    赫哲族
    赫哲族人中也有吴姓,他们也是由赫哲族姓氏的读音转译而成。赫哲族吴姓到现代产生了杰出的作家吴白丰,他就是优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编著。

    回族吴氏
    据《信阳民族志》记载:河南信阳回族中有一支吴氏宗族。回族吴氏应为姬姓吴氏被同化形成。又如回族人吴钟,清初武术家,河北沧州孟村县人。

哈尼族吴氏
    据《明清云南土司通纂》一书记载,哈尼族中有吴氏,自明初洪武年间(14世纪下半期)吴蚌颇而宗族始盛。吴蚌颇居云南临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众开辟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长官司土副长官之职,世领其所垦土地,准其世袭。从此,哈尼族吴氏蚌颇一支,就世袭为左能寨土司副长官。吴蚌颇传猎豆,猎豆传龙胜,龙胜传安,安传上登,数世皆杰骜不听道府铃束,后除职。清朝初年平定云南,吴蚌颇的第11代孙吴应科率本宗族投诚,清王朝因授给他土舍之官。吴应科传顺,顺传世臣,世臣传弟世标,世标传子吴义,义传廷辅,廷辅之子吴俟,嘉庆三年袭职。至民国时,左能土司仍为哈尼族吴蚌颇家族后人吴忠臣世袭。
    此外,其他少数民族如侗族、壮族、白族等,都有吴姓。又据《皇朝通志·氏族略》记载,在满州旗分内的高丽人中有吴姓。民国《奉天通志》也记载有吴那海,是高丽吴氏,归旗,居海州地方。朝鲜族吴姓许多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到高丽族后形成的。
    又在满族和锡伯族中,有吴姓,是由他们各自民族中的吴扎拉姓改从吴姓的。
    除苗族外,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吴姓,他们大多属于少数民族改用、借用汉姓而成,与姬姓吴氏没有丝毫血缘联系。但也有少数例外,如越()族中的吴姓,就是吴国灭亡后,吴姓子孙南下逃难到越人中,久之便融合,同化为越人,汉武帝时有越人吴阳,封外石侯.

 

【三让高踪】

据《史记》记载,吴氏远祖是尧舜时代的后稷,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属黄帝后裔,姬姓。

后稷母亲姜嫄,帝喾正妃。外出游玩时,见到巨人脚印,出于好奇,就踩在上面。忽然觉得身子震动,像怀了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姜嫄认为不吉利,丢了三次,而这孩子三次都命不该绝。姜嫄认为太神奇了,就抱回来抚养。因为想把他丢弃,就取名叫弃。

弃小时就很出众,长大后对种植庄稼很有研究,人们都向他学习。帝尧听说后,就任命弃为农官。农业得到了发展,弃也立下了功劳。帝舜把邰(今陕西扶风)封给他,赐名后稷,以姬为姓。

后稷卒,子不窋继位。不窋晚年,帝太康政治衰败,不窋也就不再做农官,奔波于戌狄之间,成了游牧民。到第四代公刘,恢复了后稷之业,人们的生活又有了富余,好多人都来归附他。自此,周族开始兴盛起来。公刘之子庆节继位后,在豳(宾bing,今陕西彬县)成立了一个氏族国家。到第十二代古公亶父,发扬光大了后稷、公刘的事业,积德行义,人们都爱戴他。戌狄的薰育族来侵扰,略取财物,古公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过后又复来围攻,想要夺取土地和人口。人们愤怒,要进行反击,古公认为战争会有伤亡,不忍这样做,于是带着从属,迁到岐山下的周原。随后整个豳的百姓都来到古公身边,其他部落听说古公仁义,也有不少投奔的。古公改变游牧生活习俗,营造城郭,建筑房舍,让人们过定居下来的生活。这时的周族已成为一个国家。

1、避让王位奔吴山(一让)

古公有三个儿子,长泰伯,次仲雍,再次季历。兄弟三人才能出众,协助古公使周原日益强大。古公有灭商之意,据史书记载“泰伯不肯剪商”,父子思想不统一。季历的儿子昌出生了,相传昌出生时伴有祥瑞出现。昌从小就天资聪颖,气质非凡。这对古公来说又有了新的希望,于是就把振兴周族的希望寄托在昌的身上,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言外之意就是想让季历继承王位,以传昌。

从后稷到古公亶父十几代,世系始终保持不乱,父死嫡长子立,已成为周人的传统。古公死,泰伯继位,天经地义。如泰伯早逝,应由仲雍继承,季历排行第三,已没有机会,那么昌就更没有机会了。

泰伯决定把王位让给季历,以成全父亲的心愿。于是和二弟仲雍商定,带着家眷随从来到了西吴的吴山(今邠州一带)安家落户,并建立了吴部落,泰伯为首领。《诗经。皇矣》因称“帝作邦作对,自泰伯,王季。”由此可以知,泰伯的部落和季历的周族是邻邦。

 2、托言采药下江南(二让)

古公生病了,泰伯、仲雍回家探望。古公旧话重提,准备把王位传给泰伯,以不至于破坏了周族几百年的承袭制度,季历也表示不于哥哥相争。泰伯不愿接受,以上山采药为父亲治病为名,便和仲雍返回吴部落。这次为了表示让位的诚意和决心,就要做的彻底一些。泰伯仲雍决定忍痛割爱,远走高飞,好让季历心安理得地继位。公元前1169年,伯仲携部落人众,从西吴出发,默默地路经养育了自己几十年的周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曾经同甘共苦的周原父老,背井离乡,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新生活。他们沿长江流域,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辗转迁徙,来到距周原几千里的海滨荆蛮之地(今江苏无锡一带),意在不与周族来往。见《左传。昭公三十年》:“吴,周之胄裔也,而奔在海滨,不与姬通。”

泰伯仲雍如此抉择,如此壮举,可歌可泣,是多么的悲怆,又是何等的壮烈。

3、断发纹身辟荆蛮(三让)

泰伯仲雍到达荆蛮,最后在梅里定居。为了再一次表示不回去继承王位的决心,要和这里的蛮族居民和睦相处,永远地生活在一起,归化了当地风俗,断发纹身,并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当地居民共同开发荆蛮之地。据传,古公闻之伯仲出走的消息,心中不忍,曾派人马追寻,一路之上,到处打听伯仲踪迹,这也有意无意地把伯仲让王的高贵品德作了宣传。最后找到无锡,得知伯仲已“断发纹身”,无返回之意,只好作罢。当地人民知道泰伯有这样的崇高美德,有数以千计的氏族部落,前来归附,拥立泰伯为酋长。为了怀念周原和西吴,泰伯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句(勾gou)吴。句,语气词;吴,大的意思。见《左传》:“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人们尊称“吴泰伯”。后人称泰伯为“三让王”。

武乙9年,公元前1139年,古公病逝,噩耗传到梅里,悲痛之余,伯仲从梅里急回周原奔丧,极尽孝道。季历遵照父亲临终遗命,请泰伯接替王位,周原群臣也一致要求泰伯继承王位,泰伯却告诉他们:“自己已成了刑余之人,再无资格当宗庙社稷之主了。”而事实上,季历也并没有要和泰伯争夺王位的意思,这在季历写给伯仲的《哀慕歌》中可见其弟兄之间的手足之情。伯仲料理完父亲的丧事毅然返回荆蛮,和江南人民一道,开辟了江南历史上光辉灿烂的“吴文化”。

清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齐彦槐的一副对联是对泰伯功德的真实写照: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形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

后记

这三让,感天动地,气壮山河。中国历史因此而改写,华夏文明由此翻开新篇章。

这三让,季历得以顺利继位,传位姬昌(周文王)。昌果不负祖望,励精图治,虽未灭商,但为姬发灭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子姬发(周武王)继位,历经四年,推翻荒淫无道的商纣王朝,建立了后来一直延续了八百多年的周王朝。

这三让,泰伯仲雍深受荆蛮人民的爱戴和拥护。自泰伯为君,共经历二十五位君,传二十一世,近七百年的吴国历史。

孔子因此称赞:“泰伯,其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渤海”和“延陵”两大郡望】

「渤海」和「延陵」,是我国吴姓家族的两个大郡望。谱天之下的吴姓中国人,不是以「渤海吴氏」自称,便是以「延陵吴氏」为表记,台湾地区,当然也不例外。

渤海是大家都熟知的一个地理名词,现代指的是山东、辽东两半岛之间的那一片大海﹔过去,则是汉朝所设置的一个郡,范围包括现在河北省沧县,河间县,安次县一带,以及山东省无棣县以北之地。不过,「渤海」一词对于吴姓家族而言,所具的意义却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属于吴姓的「渤海」,指的并非现在大家所知道的渤海或是过去的渤海郡,而是另有,所指!

那么,吴姓所据以为家族共同标帜的「渤海」,究竟代表着什么意义?

原来,此一「渤海」的意义深远无比,从字面上看,是泛指「濒临大海的地方」﹔进一步引伸,则具有「吴姓是发祥于一个濒临大海的地方」的意义。

要了解吴姓与「濒海之地」的渊源,必须先看一看过去舆地志书对于「渤海」一词的解说── 

「渤海者,东海之通称也。初泰伯、仲雍奔荆蛮,采药衡山之下,荆人义之,从之者日众,东至海上,得千余家,遂启吴国,子孙因以姓吴。概称渤海,以其国滨于海也。」

从这段文字可以很明晰地看出,「渤海」一词实际上使表明了我国吴姓家族的根源所在和血缘所出──他们是三千多年前濒海的吴国之裔,当时的吴国,是周文王的大伯父泰伯所传,所以吴姓的中国人,也全是黄帝的姬姓子孙,跟周文王所衍传的众多姓氏,都是同祖所出的堂兄弟。

吴姓,由于他们所出身的古吴国濒海而以「渤海」的郡望,那么,当时的吴国,又位于何方?是不是就在汉代的渤海郡地区?

根据「史记吴泰伯世家」的记载,始建于周朝初年的吴国,最早的根据地,是在今江苏省无锡县的梅里一地,到了春秋末期国势强大,曾经扩展到现在淮河以南到浙江嘉湖一带,换句话说,代表吴姓根源所在的「渤海」,指的是长江流域的江、浙地区,而不是黄河流域的古渤海郡地区──这当然便是吴姓自古以来便称盛于江南各地的最根本因素。 

由周文王的大伯父泰伯所传的吴国,国祚很长,总共传了二十五主,七百五十九年,大家所熟知的吴王夫差,便是其末代之主,夫差被越王勾践所亡,则是周元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四七五年的事。

关于古吴国的来龙去脉,在司马迁的笔下,有极为翔尽的记述,简要说来,是这样的:「吴泰伯,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于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

泰伯之荆蛮,自号勾英,荆蛮义之,从之归之千余家,立为吴泰伯。泰伯卒,无子,弟仲拥立,是为英仲雍。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泰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周章卒,子熊遂立。熊遂卒,子柯相立。柯相卒,于疆鸠夷立。疆鸠夷卒,子余稿疑吾立。余稿疑吾卒,于柯卢立。柯卢卒,子周孙立。周繇卒,子屈羽立。屈羽卒,子夷吾立。夷吾卒,子禽处立。禽处卒,子转立。转卒,子颇高立。颇高卒,子句卑立,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公以开晋伐虢也。

句卑卒,子去齐立。去齐卒,子寿梦立,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自泰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处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城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大凡从泰伯至寿梦十八世。」

从明载于「史记」的上述文字,后世对于吴姓的起源,可以获得如下三点认识:第一、吴姓虽然自古以来就奉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为始祖,但由于泰伯无于,所以他们实际上的血缘归属是泰伯之弟仲雍而不是泰伯本人。

第二、周武王代有天下后,把仲雍的曾孙周章仍封于吴,另外再把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的虞国,虞仲的子孙,后来国亡以后曾「以国为氏」而姓了虞,所以吴、虞两姓,具有极亲密的兄弟关系。 

第三、吴国后裔的普遍以国为氏,大致是公元前四七五年夫差亡国以后的事,所以吴姓的出现,至少应该已经有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岁月。

吴泰伯、仲雍兄弟仰体亲心而避地荆蛮让位的高风,是备受后世的推崇的,两千多年来,歌颂他们这份盛德的文章,多得不胜枚举。以下,是其中的几篇──

宋范仲淹「太伯庙」,「至德本无名,宣尼一此评。能将天下让,知有圣人生,南国奔方远,西山道始亨,英灵岂不在,千古碧江横。」

宋苏轼「泰伯赞」:「泰伯之德,锺于先王。弃国如遗,委蛇而行。坐阔春秋,几五之二。古之真人,有化无死。」 

元赵孟「至德庙」:「让王矢志继陶唐,庙貌雍雍德愈光。百世荆蛮开礼乐,万年俎豆肃冠裳。碑穹画栋香台冷,额掩雕梁石础煌。历代皇恩褒重厚,世承宗祀袭流芳。」

明方孝儒「泰伯墓」:「勾吴三让王,采药抉纲常。忠孝一身殉,皇山土也香。」

传自这样备受千秋万世称颂的伟人,每一位吴姓中国人,的确同蒙荣耀。

 

吴姓的郡望「渤海」,尽人皆知,代表了他们的根源所在,也说明了他们的血缘依归。
    然而,为什么又有不少的吴姓,却以「延陵」两个字作为家族的表记呢?
    这个问题,乍看难免令人感到困惑,但只要对吴姓的渊源稍加研究,便会发现答案非常简单,因为,这两个不同的郡望,在实质上根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没有丝毫彼此可分的。
    前文已经介绍过,吴姓是从周朝时的吴国,「以国为氏」而来的,当时的吴国,位于濒海的江、浙地区,所以吴姓的于孙才会以「渤海」为郡望,纪念自己的发祥之地。这个最先开辟长江下游所谓「蛮夷之地」的古吴国,由泰伯和仲雍的后裔一代传一代,总共掌理了七、八百个年头。其间,传到第十九代时,又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读史士人人人都熟知和敬佩的吴季札。
    吴季札是春秋末叶把吴国引导上称霸之路的吴王寿梦的儿子,寿梦共有四个儿子,季札是老么。根据当时史籍的记载,由于季札很贤能,寿梦曾经决定要把王位传给他,可是季札却谦让了,结果仍由他的长兄诸樊继位,他自己则被别封于延陵──吴季札的后裔,此后便以「延陵」为表记,说明他们的血缘出处﹔此外,他三位兄长的后裔,则仍然以一世始祖泰伯所传的「渤海」为郡望。
    「渤海吴氏」与「延陵吴氏」 间一而二、二而一的实质关系,从上面的说明,相信每一位吴姓人士都可以了然于怀了。
    两千多年前吴季札受封的延陵,就是现在江苏省武进县的县治所在地,当时,吴季札曾以「延陵季子」自称,因此后世也有尊称他为「吴季子」的。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吴季札的子孙当中,后来也有「以邑为氏」而以「延陵」二字为复姓的,春秋末期赵襄子的谋臣延陵玉,即为其中之一。
    吴季札之贤,垂名史籍,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左传」、「公羊」、「礼记」、「史记」等史书,对于吴季札的让国、观乐、守节、救陈、习礼、挂剑等事迹,都有翔实的记载。以下,是司马迁笔下的「延陵呈季子本传」──「季子名札,泰伯十九世孙,吴王寿梦少子也。吴自寿梦立称王而国始大。梦有四子,长诸樊,次余祭,三余昧,四季札,四子之中,惟季札最贤,其父欲立之,札辞不可。梦卒,于是立诸樊摄行事,除丧,又逊于札,札弃位而耕,援子臧曹君之义以谢之。诸樊卒,弟余祭立,欲传以次及而致国于季札终不爱,乃封于延陵,遂家焉。故称延陵季子。
    余祭卒,弟余昧立,又欲授位于札,札竟逃去,吴人乃立余昧之子僚为王。后诸樊之子光弒僚,欲夺位以让札,札又辞之,乃自立,是为吴国阖庐。时季子自晋归,知王僚已死,径往其墓举哀成服,退守臣位,此周敬王五年事也。
    季子耻争国之事,老于延陵,终身不入吴国,不与吴事,时人高之,及卒,葬申浦之西,孔子亲题其碑曰:「于戏有吴延陵季子之墓」,谓之延陵十字碑。
    噫,若季子者,清风亮节,高人一等,岂后世一节一曲之士所可得而拟者哉!观其生蛮夷行礼适义,闻乐知政,究观人情,深识国体,非学而知,天性然也。匹妃高氏,生子二,曰征生,曰重道。」 
    吴季札的墓碑,现在已不可寻,不过,孔子所亲书「延陵十字碑」的拓本,却迄今仍存。这十个字,无疑是属于「延陵吴氏」的无价传家之宝。
    「延陵吴氏」的子孙,目前在台湾所在皆是,对于至圣先师能为自己祖先亲书墓碑,大家都深感与有荣焉。吴季扎的墓,是在距今八百七十多年前的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一一零二至一一零六年)被当时的常州太守朱彦发现的(古延陵之地,隋代以后改置常州),事后,朱彦曾撰写了一篇「延陵王墓碑文」,把发现这份珍贵历史古迹的过程交代得清清楚楚,该文的内容为:
   「常州,古延陵也,吴季子所封之地,至西汉为昆陵,又至东晋为晋陵,宋齐因之。隋平陈,庆晋陵为常州,唐因之,或曰晋陵郡。自晋武帝太康三年分白阿为延陵,至隋徙治丹徒。唐武德三年,徙延陵还治故县,今润之延陵镇是也。杜佑谓白阿延陵有季子庙,非古之延陵,在今之晋陵县,其说明矣。而孔子所书庙碑,岁久湮没,开元中,明皇敕命殷仲容基刻之。大历十四年,润州刺史萧定重刻石延陵庙中,于是习俗徒见润之延陵季子庙,而不知常州实古延陵,而季子所封也。
    崇宁元年,余以罪谪守是州,因考太史所书历代地志通典图经,得其详矣。又得其所谓季子墓,在晋陵县北七十里中港之侧,又曰暨阳乡,而暨阳隶今之江阴县,乃属令赵士淝者访之,得大冢于暨阳门外三十里申港之侧,傍有季子庙,与史记地志通典图经合,于是表识其墓,谨樵牧耕凿之禁。又摹取孔子所书十字刻碑墓上,设像祠之学中,以时率属史士诸生拜焉,所以示邦人贵有德也。又备论历世废典与俗习之变易,刻之碑下,后有君子,得以观览焉。」
   季子之墓,是「延陵吴氏」源头所在的表征,相信每一位「延陵」后裔,都满心希望能够前往拜谒。

 

【吴姓的第一个辉煌时代----吴国兴衰】

季历死后,姬昌继位,就是周文王。文王在位50年,一方面以仁德治国,礼贤下士,招徕人才(如姜子牙),赢得了各诸侯国的广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伐犬戎,伐密须。伐耆国,伐崇侯虎,大大扩展了周人的势力,到他死的时候,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古公亶父的预言果然实现。文王死后,子姬发继之,就是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武王汇聚各国诸侯会集于牧野盟誓伐纣,大败纣王,推翻了商王朝,建立了周王朝。
    武王灭商后,就派人到江南寻访泰伯、仲雍的后代,结果找到了泰伯四世孙周章,武王看到周章已经是勾吴的君长,就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国的国君,其弟弟仲武封为虞国国君。自周章始又十四世传位至寿梦,也就是泰伯的第十八代世孙,公元前585年,寿梦继位。寿梦继位后,周王朝统治日渐衰落,诸侯国势力不断扩大,相互兼并,争霸中原。周简王元年,寿梦元年(585)寿梦朝于京师(洛阳),到了楚国,原计划看诸侯礼乐,但他发现北方诸侯国已经逐渐强大,特别是楚国已地广千里,兵甲百万,与晋、齐等大国相继争霸中原,而地处东南一隅的吴国小而弱,只因长江天堑为护,暂且安稳,然而,楚、越对吴虎视眈眈,于是寿梦无心赏乐,缩短行程,赶回吴国,并根据吴国实际,确立了西拒楚,南制越,北交中原的立国政策。同时接受楚国原大夫申公巫臣的联晋抗楚建议,由申公巫臣负责训练吴国的军队,把中原地区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战车的使用、战车的变化等传授给了吴国,吴国不但拥有了强大的水军,又建立了强大的陆军。在晋国的帮助下,吴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蛮夷之国迅速走上了强盛之路,先后伐楚、伐巢、伐徐,夺取了楚的州来等地,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寿梦也由君改为吴王。称寿梦始大。寿梦晚年时碰上了与先祖古公亶父同样的难题,寿梦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眜,四子季札。季札虽然是寿梦最小的儿子,却最有才干,因此寿梦有意把王位传给季札。季札的三个哥哥也都是钟爱四弟,认为季札是继承王位的最合适人选,三人都同意父亲的意见,认为季札继位对吴国的发展最为有利,但季札考虑到破坏原来的王位继承制度有可能引发王族内部的权力之争,因此坚辞不就,不肯继承王位。公元前561年寿梦大病不起,寿梦看到季札不愿破坏传统,于是就把王位传给了长子诸樊,诸樊继位不久,就提出要让位给季札,季札坚辞不就,躲避到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南淹城)躬耕,所以季札也被称为延陵季子。后来吴国从楚国手中夺取了州来(今安徽风台)。又封给季札,又称延州来季子。在这种情形下,诸樊没有办法,就与余祭、余眜商量,将王位继承制度由嫡长继承制改为兄终弟及制,目的是想让季札顺理成章的继承王位,在诸樊、余祭、余眜相继统治的34年中,为了实现兄终弟及制,三位君王,轻生乐死,身先士卒,不畏鬼神,但求速死,以实现父王寿梦意愿,而求季札继位。余眜死后,当立四弟季札,可季札仍坚决避让,又回到封地延陵隐居,王室只能立余眜长子僚为王,僚的继位引起了诸樊的儿子公子光的不满。其理由是季札不当王,理应是先王诸樊的后代继位,因此,公子光准备待机除掉僚。就在这个时候,楚国大臣伍子胥从楚国叛逃到吴国。伍子胥的父兄都是楚国的大臣,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逃到吴国就是想借吴国的力量为自己报仇,他看出公子光有意夺取王位,就寻找到了一个名叫专诸的勇士,并把他献给公子光,公子光非常高兴,待伍子胥为上宾,两人一起合谋夺位。吴王僚十三年春,僚乘楚平王去世之机,派其弟盖余和烛庸,率兵伐楚,然楚早有防备,用兵截断吴军退路,吴军被困,加之季札出使未归,公子光认为时机已到。便利用王僚喜食炙鱼的嗜好,设家宴请王僚,并伏兵于窟室之内,专诸将剑藏于炙鱼腹中,送鱼至王僚之前时,迅速拔剑一举刺杀了吴王僚,僚的卫士也将诸剁成了肉酱。
    公子光即位,成了赫赫有名的阖闾,就是后来所说的吴王阖闾。但他担心僚的儿子庆忌复仇,以致食不甘眜,卧不安席,于是伍子胥又推荐义士要离刺死了庆忌。阖闾以流血手段夺取了吴国王位,众议纷纷,但他即位后重用贤能,发展生产,厉行节约,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缕,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任伍子胥为外交官。并委派建造都城苏州城,接着又任命伯嚭为大夫,孙武主军事,实行一系列安邦治国富国强兵之策,吴国大振,北威齐晋,西破强楚,南摄越国,中原诸侯大为振威,吴王阖阊也不失一位称职君王。
    由于越国在吴国伐楚的时候曾偷袭吴国的后方,吴王阖闾在伐楚回国后计划伐越,以报偷袭之仇。阖闾十九年(496)越国君王允常死,吴伐越,双方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当两军对阵时,越王勾践派死士上阵挑战,在吴军阵前自刎,吴军一时莫名其妙,越军突然发动猛烈攻击,因此大败,退军七里才稳住阵脚。战斗中越军用戈击伤吴王阖闾脚趾,战败回国的公子光最后也因伤病而死,临死前立太子夫差为王,并对他说:你会忘记勾践杀死你父亲吗?夫差流着泪回答:不会忘记,三年内必报此仇。
    夫差继位后,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并让人每天提醒他,夫差,你忘记了杀父之仇么?三年后,夫差兴全国精兵伐越,战于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大败越军,吴军进入越国,越王只剩甲兵5000人退守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越国都城),无力再战并屈膝求和派大夫文仲贿赂吴国大夫伯嚭。伍子胥以小康复国的典故劝夫差除恶务尽,夫差不听,伍子胥便直言:今不灭越,后不悔矣。面对杀父仇人的乞求,夫差听信奸臣伯嚭之言,拒不采纳伍子胥忠言,以致同意勾践夫妇与大臣范蠡到了吴国届身为奴,服侍夫差,而将越国大夫文仲留在了越国,后又将勾践及妻室和范蠡放归越国。勾践卧薪尝胆。暗结力量,献厚金、贡宝物、敬美女(西施、郑旦),鼓励夫差建行宫,筑姑苏台,耗尽吴国钱财,又用离间计使夫差赐剑伍子胥自刎,伍子胥死前说,将我的眼球挖下挂在姑苏城的东门上,让我看到越国是如何灭亡吴国的。越王勾践以十年生聚,十次教训的决心矢志复国。夫差打败越国后,穷兵黩武,公元前482年,夫差率大军北上,到黄池(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南)参加诸侯大会,在黄池之会上,夫差以武力压服了晋国,争当了盟主地位,正当夫差在中原与各国争夺霸权的时候,越国攻入吴国国都俘虏了太子友。公元前47311月经过近十年吴越战争,越军终于攻陷了吴国的国都苏州,夫差出逃至姑苏台,被越军重重围困,夫差请求勾践不忘当年会稽之义,也能宽宏大度,允许他为越王臣虏,勾践不从,并提出将其流放,夫差不受其辱,以三尺白帛覆面自刎而死。由吴泰伯亲手创建历代君臣百姓为之奋斗的赫赫吴国,在传位25位君王历时700多年后,悲壮地陨落了。

 

【吴姓第二个辉煌时代】

夫差失国后,经历了战国时期数百年的动荡,吴氏宗族在秦汉时期终于迎来了宗族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吴芮、吴汉等家族的称王封候,吴氏宗族逐渐走上了复兴之路,开始重现昔日的辉煌。从秦汉时期吴姓的分布情况看,当时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西汉长沙王吴芮是季札次子吴征生的后裔泰伯第28代孙,其父吴申,其弟吴莛。秦时任番阳令(今江西波阳),因善待百姓,深得人心,被尊为番君。秦末战乱兴起后,弃官从民,亲领当地越人起兵反抗暴秦,在河南清波与秦军展开激战,结果击败了秦军左右校,夺回起义军重要据点陈州(今河南省周口淮阳县)。刘邦攻打南阳的时候,吴芮派部将梅鋗率军相助,攻克了浙、郦等地(今南阳淅川、内乡)。项羽破秦时,亲率百起起义部队响应群雄灭秦。并随项羽攻入关中,为推翻秦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时,分封了18位王,其中吴芮被封为衡山王,都邾(今湖北黄岗)排在第一位;吴芮的女婿英布被封为九江王,都六(今安徽六安市),排在第三位;刘邦被封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汉中),排在第九位。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以吴芮曾协助过自己攻人武关,灭秦有攻,封吴芮为长沙王,定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在西汉王朝刘邦共封了八个异姓王,但不久就先后被其除掉,并提出非刘氏不得为王,然而,长沙王吴芮作为汉初的唯一异性王国的主宰者却一直存在和发展,关键在于他始终以谦逊美德忠厚仁爱而感化了刘氏王朝。而为刘氏天下第一异姓王。吴芮于公元前202年病逝于长沙,葬长沙开元寺旁,谥号文王。吴芮共生育六子,长子臣,次子郢,三子浅,四子汤,五子元,六子质。  东汉时期,南阳吴氏,震天下,大司马大将军吴汉是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又称二十八宿,以功封广平侯,吴汉家室10余人封侯,荣尊东汉。
    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吴汉是长沙王吴芮之后,吴泰伯三十八代世孙,其曾祖父吴全由山西省永济市蒲州迁居毫(今河南省商丘西南),其祖父是吴复兴精于占卜,选中了卧龙区潦河坡乡吴老庄这块风水宝坻,有商丘迁居南阳,死后葬于宛,也就是现在的潦河坡乡。吴氏迁南阳后世人必兴,从此吴氏家族走上了复兴之路。吴汉的父亲吴章是西汉末年著名学者,对《尚书》有很深的研究。吴章生有三子,长子尉,次子吴汉(字子颜),三子吴翕。
    吴汉年轻时当过亭长,王莽末年,因宾客犯法,与兄吴尉逃到了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以贩卖马为生,结交了很多豪杰,更始帝刘玄听说吴汉为人仁义,派使者韩鸿找到了吴汉,拜为安乐令,后吴汉又慕名与渔阳太守彭宠归附刘秀。吴汉质厚少文勇鸷有智谋,刘秀准备攻打幽州时,问谁可为将,邓禹推荐了吴汉,刘秀即拜吴汉为大将军。在攻打幽州时,持节北发十郡突骑,击杀更始幽州牧苗曾和尚书令谢躬,协助武帝清除了刘玄势力。公元25年刘秀称帝,拜吴汉为大司马,封舞阳侯,后改封广平侯,会邑广平、付漳、曲周、广年四县,建武八年,吴汉率大军伐傀嚣,建武十一年春,节制征南大将军岑彭兵马讨伐公孙述,战于成都,斩其首而归,建武十五年率军北击匈奴,大获全胜,徙雁门,代郡,上谷吏人6万余口置居庸关,常山关以东。建武十八年蜀君守史歆在成都起兵率军入川平定。仅百余日诛史歆归。吴汉诚实厚笃,正直敢言,至德淑姿,每当出师,无论战争多么艰苦,朝受诏书,夕即引道,勇比鸷鸟,每次征伐,武帝未安歇前,始终戎装威立在武帝旁边,每当战场失利,众将士惶恐不安时,吴汉仍泰然自若。平时,汉武帝刘秀派人私探未战时吴汉有什么表现,回来报告都是说吴汉在整修战车武器,以备战时之需。因此,刘秀叹日: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所以,吴汉能够经常被委以重任。在历史的长河里,能够多以功名而终的唯吴汉最荣。除了打仗,吴汉不失大将仪态,而且还廉洁从政,谦虚谨慎,在吴汉南征北战取得赫赫战功之时,其妻子在后方置买田产,吴汉凯旋归来的时候,每每告诫他的妻子说: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建武二十年,吴汉临终前,刘秀亲临探视,问有什么要求,吴汉说臣愚无所知识,唯愿陛下慎无赦而已。说罢溘然长逝,享年88岁,刘秀下诏痛悼,谥号忠侯。大葬时,发北军五校、轻车、介士,送葬极备哀荣,汉明帝为表彰开国功臣,在云台为二十八位元勋描制画像,吴汉列二十八将之一。
    吴汉有两个儿子,长子吴成,嗣封广平侯,次子吴国封新蔡侯。吴汉家室子孙有十余人封候,荣尊东汉。东汉后期,吴汉长子吴成后裔在豫南、鄂北等地形成吴氏望族,史称南阳吴氏。次子吴国后裔在鲁南、豫北等地形成吴氏望族,史称濮阳吴氏。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汉桓帝封吴汉四世孙灌阳侯吴如胜次子吴允承为奉祀侯,其家由河南迁回故地吴郡(今江苏苏州、无锡一带),敬祀泰伯庙、泰伯墓。自吴汉至今近2000年,吴汉后裔的发展生生不息,绵衍繁盛,已遍居大江南北,国内海外,其总人口近3000万。为此,海内外吴汉后裔迫切呼吁整修吴汉墓,建吴汉祠,以寻根问祖,探根朔源回归吴汉祖地,祭祀扫墓以告慰先祖。
    在吴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始祖吴泰伯谦逊礼让,开拓进取其重农重教经世致用的志向,中庸平和的人生态度无不激励着吴氏后人一代又一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吴姓迁徙史】

秦汉以前的迁徙
    古代的吴国,位置是在现今江苏省无锡县一带,此地也是吴姓发源地。周初,是泰伯的封地。至十九世孙寿梦的时候开始称王,国势也日益强大,国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带。与此同时,吴姓首先向北临近的齐、鲁之间迅速迁徙繁衍。这一带的吴姓,多为寿梦第四子季札之后。其后迁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吴姓子孙在亡国之前,有过一些零星的外迁活动。如与邻国争霸时,有少数吴姓子孙在战争中被俘,被迫流亡他国,远离家园。公元前537年,吴楚交战,厥由(吴王寿梦的第5子,季札之弟)受命前往敌营犒劳楚师,侦察敌情。一至楚营,便被抓住。楚人本拟杀他祭鼓,厥由大义凛然,严辞斥敌,使楚人折服,结果不辱使命。楚国撤兵,但厥由也被带回楚国。此后,他流亡楚国,娶妻生子。后代以名为姓,形成吴姓的分支——厥由氏。又如夫差的儿子吴姑蔑,在与越人作战中被俘;吴亡前数年,夫差的太子吴友和王孙弥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国。
    又有许多的政权争夺中失败的王室成员,因为避难,被迫背井离乡,流亡异国,我们在第一章提到过吴王余昧的两个儿子盖余和烛庸,逃难至楚,家族迁居河南沈丘一带;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家族曾先后流亡到宋国和楚国;阖庐之弟夫概迁居棠溪。这几支吴姓家族,后来都另立门户,开创新的姓氏。
    更多的吴姓成员,流落异国后,还牢牢地守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姓。《左传》上有个吴句卑,与第17君有同名之雅,是阖庐时期人。他是楚左司马戌的亲信。司马戌曾在阖庐王朝做过官,后避难到楚。吴句卑也一同逃亡来此,遂定居在楚。
    越灭吴后,将王室成员大批发配到边远偏僻之地。罗泌《路史·后记》记载:越灭吴,勾践流放了夫差仅存的三个儿子(太子友、姑蔑、王子等三子,早被越人俘虏至越,传闻已被杀)。夫差的新太子叫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如今,竟繁衍发展成今日江西吴姓中最古老的一支。秦汉以来的鄱阳吴氏,就是吴鸿的后裔。吴鸿是夫差之子,夫差是诸樊嫡长孙,可见鄱阳吴氏与季札后裔延陵吴氏同宗异支。鄱阳吴氏传到北宋,出了个进士叫吴伸,官至提点刑狱。吴伸后裔传到吴得政时,又迁居执礼桥。元代有裔孙叫吴仲常,中进士。传到明清,人才辈出,明代见于史书记载的有进士吴镛、举人吴霖等24人,清代名见经传的有进士吴焯、举人吴邦宁等14人。吴鸿在江西的后裔,还有(鸟木阝)阳山下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安仁吴氏、进贤吴氏等支。余干吴氏,元代还产生了一个著名的大学者吴正道。
    夫差的家室又有一部分逃难至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姓中的重要一支——歙州吴氏,他们也以吴王诸樊为始祖。歙州吴氏后来又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楼下)吴氏等分支。
    许多吴姓子孙为了逃难,被迫流亡到周围各国。咸丰十年雍睦堂《(长沙)吴氏支谱叙》中说:越王勾践灭吴后,吴姓子孙纷纷逃难,散处吴楚、闽越间。可惜典籍记载阙如,当时具体的流散情况,无法详知。
    吴季札的家族原居在始封地延陵。吴国灭亡之后,季札家族成员,有的离开吴国,逃到异国他乡谋生,有的隐居山林,有的则坚守乡土故园。
    吴季札五子,长子早逝,葬于山东。季札长孙叫吴濮婪,吴国灭亡之际,吴濮婪携老母顾氏、妻仇氏,与一何姓至安徽歙县,其后人家一起逃难到五湖。初至包山销夏湾,不久迁于东洞庭武峰山(也叫虎山)之南。为了躲避越人的迫害,吴濮婪隐姓埋名,改姓濮氏。从此,吴濮婪一支,世世代代隐居在这荒山野岭之中,不与外界通消息。濮何二家,隐居世外桃源中,渔樵耕读,不为外人知晓。吴濮婪生子濮午,生女濮秀。吴何二家,世代结为婚姻。吴家虽改姓濮氏,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本族祖先,当初吴何二家逃来太湖,便在濮公山下结一草庐,名叫濮公庵,供奉祖先季札神主。南宋时改为延陵季子祠。吴濮婪一支,千多年来绵绵不绝,后至南宋时又恢复吴姓。
    吴季札五子中,以次子吴征生一支最发达。国破家亡后,吴征生孤身一人逃离家乡,避难齐国,被齐平公接纳,并娶公主姜氏为妻,生一子,取名启蕃。启蕃之意,当是立志复兴吴国。只可惜吴征生一生复兴无望,最后客死他乡,葬在齐国葵丘(即今山东省淄博市)。
    吴征生去世后,其子吴启蕃投奔鲁国,官任鲁相国,娶鲁国贵族叔孙氏女为妻,因而家室又迁到山东曲阜。他死后也葬在此。启蕃的儿子叫吴诩,弃政学文,在孔子弟子颜高门下学习儒家学说,颇有名于当时。吴诩去世后葬在今山东胶南琅邪台西北。吴诩娶田氏为妻、生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暨一支,后代散居齐鲁之间。吴售娶石作氏,生三子:(王卢)、庸、裔。吴庸因卷入鲁国政争,后失败逃亡到晋国,去世后葬在山西翼城。这样,吴征生后裔的一支又自山东迁到山西。
    吴庸在山西生了两个儿子:吴勾余和吴樟。吴勾余生子叫厥由,与先祖辈季札的五弟同名。吴勾余葬在绛邑(今山西省翼城东)。
    吴厥由的一个儿子叫吴申。到吴申这一代,家族又南迁到楚国。吴申还颇有出息,在楚国官任大司马的高职。当时战国诸侯争霸已接近尾声,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定局。吴申见楚国必亡,于是急流勇退,携带妻儿老母,自楚国南渡长江,隐居在江西庐山。终日以山水诗酒自娱。吴申在这里调教抚育了两个儿子:长子吴芮,次子吴莛。吴芮不负祖先,重振宗族的家声,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沙王。
    在季札当时尚存的四位公子中,独有四子吴子玉一支,坚守家园,奉祀延陵季子的庙祀。《丹阳吴氏宗支录》记载,吴子玉生了两个儿子,吴忠和吴恕。后代绵远悠长,子孙昌盛发达,世世代代族居延陵,到宋元以后,构成延陵吴氏的主干。

    秦汉时期
    吴芮属吴征生这一支,父亲自楚迁居庐山。秦朝时,吴芮以才能出众,当上了番阳(今江西鄱阳东)县令。他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为番君。秦末农民起义。吴芮纵观天下大势,知秦必亡,遂率领当地越人起兵响应。后转战西北,与项羽等入关破秦,立下汗马功劳,项羽封他做衡山王。汉朝一统天下,分封功臣,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食邑3千户。自此,吴姓宗族中吴芮一支又自江西迁到湖南。可惜命不长,吴芮做长沙王还不到一年,就于当年6月过早地去世,葬在临湘,谥号为文王(传见班固《后汉书》卷三十四)。
    吴芮去世后400余年,孙权大破长沙,有人挖毁吴芮的墓冢,取棺木用作孙坚庙的材料。打开棺木一看,衣服容貌鲜艳如新,掘墓者大为奇怪。后来发墓人在寿舂见到南蛮校卫吴纲,又大吃一惊:这吴纲身材容貌竟与棺中吴芮酷似无异。一问,吴纲竟是吴芮的第16代孙。这一奇事,《世说新语》、《搜神记》、《水经注》都有记载。
    据顺治五年抄本《蓝湖吴氏家谱》记载,长沙文王吴芮生了6子:嫡长子吴臣,次子吴郢,三子吴浅,四子吴阳,五子吴元,六子吴质。女一,嫁黥布为妻。
    吴芮嫡长子吴臣,于公元前201年其父吴芮去世后嗣袭为第2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8年去世,葬在临湘,谥号成王。长沙成王吴臣生4子:吴回、吴正、吴平、吴重。
    吴回于公元前193年其父吴臣去世后继嗣第3代长沙王位,居临湘,在位7年后卒,葬在临湘,谥为哀王。吴回生两子:吴右、吴陟。
    吴右,见《汉书·吴芮传》。但《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又作吴若,为一人。吴若在公元前186年其父吴回死后,继嗣为第4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8年后去世,葬在临湘,谥号共王。吴若二子吴差、吴传。
    吴差,《异姓诸侯王表》写作吴产,即同一人。公元前178年,长沙共王吴若去世后,吴差继位为第5代长沙王,居临湘。吴差做长沙王22年后,于汉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去世,葬临湘,谥号为靖王。长沙靖王吴差没有儿子,因而长沙国被废除。
    长沙靖王三年(公元前176年)时,当时闻名全国的年轻诗人、政治家贾谊被派到长沙;给靖王当太傅,因被后世称贾太傅。长沙古有贾太傅祠。贾谊当长沙王太傅时,做了一首千古传诵的朋艮鸟赋》。
    吴芮的次子吴郢,初任长沙国柱国,后于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九月被封为义陵侯,食邑1500户。义陵,即今湖南省溆浦县。吴郢做义陵侯两年,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去世。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吴郢之子吴重嗣封为第2代义陵侯,在位10年,于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去世。义陵侯吴重无子,绝嗣。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九月因为其父长沙王的功德而被封为便侯,食邑2千户。便侯国,在今湖南永兴县。吴浅做便侯37年后,于公元前157年去世,谥为顷侯。便顷侯生子吴信,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嗣封为第2代便侯,在位6年后去世,谥为共侯。便共侯吴信生子吴广志,孝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嗣袭封为第3代便侯。便侯吴广志生吴千秋,孙嗣第4代便侯。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实行削蕃政策,加之吴千秋坐酎金罪,侯国被废除。吴千秋迁居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至此,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这一支后裔从湖南永兴一带向北远迁山西,后裔散居中原各地。
    长沙王吴芮第四子吴阳,(《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作吴汤。)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七月,被封为沅陵侯。沅陵侯国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南。吴阳做沅陵侯25年,于公元前177年去世,谥号顷侯。沅陵顷侯吴阳生的一个儿子叫吴福,于公元前162年袭封第2代沅陵侯,在位17年去世,世谥号顷侯。吴福的儿子叫吴周,于公元前145年嗣封成为第3代沅陵侯,去世后谥为哀侯。沅陵哀侯吴周也无子,他去世后侯国被废除。
    长沙王吴芮家族,5人封王,9人封侯,在汉初荣极一时。但家族虽尊荣显贵,子孙人丁却不大兴旺。在吴芮6子中,其他几支均传至三五代便告终结,独有第3子吴浅家族一支,绵绵不绝,但到第5代以后,也离开湖南,北迁中原。
    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长沙王吴芮的第6代孙便侯吴千秋被免除封爵后,被迫从湖南迁居蒲坂(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吴千秋的儿子见于族谱记载有两个。大概是忧虑吴芮后裔人丁不旺,祈祷上天保佑家族繁昌之意,吴千秋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叫吴衍陵、吴胤陵。一个字,一个字,寄与了无限的希望。上天终于没有辜负这一支吴氏家族,自北迁中原后,吴芮后代子孙果然逐渐人丁兴旺起来。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吴衍陵娶妻刘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全,次子吴介。吴全一支,又自山西东迁到毫(今河南商丘县西南)。吴全娶冉参之女为妻,生的儿子叫吴隆。吴隆与妻端木氏生的两个儿子是:长子吴复兴,次子吴复奇。复兴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希望家族复兴。果然,他的这一支后裔,不久便又复兴起整个吴姓的声威。吴复兴自毫迁居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去世后葬在宛(在南阳)。吴复兴的儿子吴章,是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尚书》学教授,为人刚直不阿,不幸被王莽害死,也葬在宛。吴章生育了四个儿子:长子吴尉、次子吴汉、三子吴翕、四子吴演。传到吴汉这一代,家族因吴汉的功业而昌盛一时。
    吴汉官拜大司马,去世后被谥忠侯,史称广平忠侯。吴汉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成。次子吴国,都封侯。
    吴成在广平忠侯吴汉去世后,以长子身份嗣封为第二代广平侯。不久为家奴杀害,谥为哀侯。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吴成死后,广平侯国被一分为三。
    广平哀侯吴成生了4个儿子:长子吴旦,次子吴吁,三子吴宣,四子吴昕。
    吴旦,《水经·濯水注》写作吴且,系字形相近至误。建武二十八年广平侯国废除后,改封吴旦为濯阳侯(濯阳在今河南遂平县),以奉吴汉之祀。濯阳侯吴旦去世后,无子,国除。
    吴盱是吴成次子,《水经·沔水注》写作吴财,与《汉书》异。建成二十八年,吴盱被封为筑阳侯(筑阳在今湖北谷城县)。建初八年(公元83年),因长兄吴旦死后无子,于是朝廷徙封筑阳侯吴盱为平春侯(平春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北),以奉吴汉之祀。
    平春侯吴盱生子名叫吴胜,族谱作吴如胜。吴盱去世后,吴胜嗣封为第2代平春侯。吴如胜在世时,创修吴氏族谱,这是历史上最早修创的吴姓族谱,是吴姓族史上的一大盛举。
    谱载吴胜生有2子:长子吴允佐,次子吴允承。
    吴汉的次子叫吴国,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被封为新蔡侯(在今河南省新蔡县),后裔繁衍不详。
    吴汉的哥哥吴尉,也是光武帝刘秀的一员猛将。在跟随刘秀打天下时英勇战死。刘秀对他也格外关照,封吴尉的儿子吴彤为安阳侯(在今河南省正阳县西南)。子孙也兴旺发达。
    吴汉的弟弟吴翕,因哥哥的功荫被封为褒亲侯。吴翕之子吴安国,封侯,迁居江东。
    吴汉四弟吴演,封大将军,生子吴丹。吴丹绝传。
    东汉一朝,大司马吴汉一家,封侯者达十令人之多。在当时整个吴姓中,以这一支最为显贵、最兴旺发达。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600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了吴郡
    永兴二年(公元153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苏州)建立吴太伯庙,奏请朝廷寻访吴姓正宗后裔主持庙祀。吴胜以家传《世系》进呈,汉桓帝审阅确认后,拍案称好,命太尉黄琼等议以吴胜次子吴允承封为奉祀侯,徙往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主持吴姓始祖太伯庙祀。这在吴姓发展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吴姓宗族得到朝廷的重视,皇帝的亲自过问,太伯庙的官修,标志着吴姓宗族的复兴和繁荣昌盛。至此,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600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到吴姓的故土——江苏吴郡。
    吴允承去世后,葬在姑苏(今苏州市),诏谥文孝侯,所以谱又称奉祀文孝侯吴允承。允承的一个儿子吴倘,袭封奉祀侯,继续主持苏州太伯庙祀。去世后葬在苏州,赐谥为良侯,族谱称奉祀良侯吴(亻+-王)。吴(亻+-王)家族到魏晋时,仍兴盛不衰。
    东汉末年河南郡吴雄家族,吴雄字季高,少年丧母,家境贫寒,曾官任司法官廷尉之职。汉顺帝元年(151年)升大司徒,位居二公,地位显赫。他的儿子吴訢、孙子吴恭都曾官任廷尉,掌管全国司法。吴雄家因此被称为法律世家。吴雄后裔非常发达兴旺,明代杨继盛写的《吴氏叙宗》中,把天下吴氏分十二宗,其中吴雄被列为字宗始祖,杨文称吴雄后裔从河南东迁到安徽翕州(今休宁一带),另一支则北迁,成为渤海吴氏的一支。
    岭南吴霸家族,吴霸字子公,西汉末年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人,据后世研究者推测,吴霸先世是吴亡后迁到越国的吴人又随越人南迁的一支。清代《广东通志》记述了吴霸的生平。吴霸年轻时非常强壮,就任地方军官。他曾带兵驻扎浈阳(今广东省英德县),并施行军屯,招揽流民开垦荒地,后人为纪念他的开发之功,将他曾驻守的山命名为吴山。后来吴霸又升广郁(今广东巴马、凌云县一带)都尉,负责监视夜郎国。他的族人希望借助其势力迁居广郁肥沃之地。被吴霸以扰民为由制止。吴霸此举深为当地百姓敬佩。汉昭帝时吴霸又升任牂牁太守,牂牁郡大约在今贵州省西部。《广东通志》说,吴霸后裔兴旺,五岭以南,特别是广东一带的吴氏大部分是吴霸的后代。

    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至隋唐的七百余年间,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入侵中原,致使北方战争频繁,南方则相对安定。因而北方士民大量南迁,吴氏宗族也在南迁之列。据唐林宝撰写的《元和姓纂》记载,这期间的吴氏大族主要分布在吴郡、武昌、濮阳、渤海、陈留等地,并呈南兴北衰之势。
    自吴允承回迁吴郡奉祀先祖吴太伯三代之后,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吴氏家族成为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治的国戚,孙策、孙权兄弟的母亲吴国太便出自吴郡吴氏。
    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吴允承之子奉祀侯吴妁早逝,留下两子两女。长子吴熊庆继承父业,留居吴郡。次子吴景和两个姐姐南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投奔亲戚。吴氏姐弟少年寄人篱下,历经生活艰辛之苦。吴氏两姐妹由于出自名门之后,如花似玉,德才兼备,远近闻名。
    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人孙坚当时才20岁,在当地做官,很有势力。他慕名前去求婚,吴家亲戚嫌孙坚粗鲁、狡诈,不答应这门亲事。孙坚遭到拒绝后既羞惭又气恼,他扬言要报复。吴景的大姐姐怕连累亲戚就劝说:不要因为我一人而拖累大家,如果那人不好,就怪我命运不好吧。这样吴家大女儿就嫁给了孙坚,史称吴皇后,后来她的妹妹做了孙坚之妾。谁料孙坚日后竟发达起来,后官至破虏将军,领豫州牧,成了东汉末年的一大军事割据势力。吴夫人先后为孙坚生了四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妹妹为其生了孙郎、孙仁两兄妹。孙权则继承父兄打下的基业,成了一代帝王,建立了东吴政权,与魏、蜀鼎分天下。公元202年吴夫人去世,与丈夫孙坚合葬于高陵(今江苏省丹阳县境内),后尊为武烈皇后。
    吴景,少时与两个姐姐相依为命,因而深得孙策、孙权兄弟的敬重,他官至丹阳太:守,封扬武将军,为孙吴政权屡建战功。吴景去世后,其长子吴奋继续被孙权重用,封为吴郡都督,统兵镇守东方,后封为新亭侯。吴奋死后,其子吴安袭爵,吴安之时,孙权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四子孙霸封为鲁王,他与太子争宠。吴安和东吴一些大臣依附鲁王孙霸,图谋杀害太子。事情败露后,吴安随鲁王孙霸一同被孙权赐死,吴景长子一支至此绝传。吴景次子吴祺被孙权封为都亭侯,死后,子吴纂袭封,吴纂娶东汉都亭侯滕胤之女为妻。孙权死时遗命滕胤、诸葛恪辅佐幼主,吴纂岳父成了东吴顾命大臣。后来孙坚之弟孙静的曾孙孙峻、孙琳兄弟弄权,杀害了滕胤、诸葛恪,诬陷其谋反。吴纂一家受株连而遇害。至此吴郡吴氏只剩下吴妁长子吴熊庆这一支了。
    吴熊庆自幼聪明过人,被时人誉为神童。吴妁死后,吴熊庆即以长子身份留居吴郡,顶立吴氏门户。孙权称帝后,尊封大舅吴熊庆为太傅、吴郡公。这支吴氏在东吴四代被封侯,以国戚、先贤后裔风光于世,直到公元280年东吴灭亡,吴熊庆四世孙嗣贤侯吴之则遇害,这支吴氏才退隐于民间。半个世纪后,东晋王朝建立,江浙一带又成为统治中心。公元323年,晋明帝追封古先贤后裔,吴之则之孙吴皋益被封为昭衍公,这支吴氏又重新肇显于世。尤其是吴皋益长子吴佶因娶晋明帝穆皇后之妹庾氏为妻,与皇帝结为亲戚而官运亨通。吴佶在东晋出任高官中书令,后又被封为渤国公。吴佶共生七子,后世人丁兴旺,数代得以封侯拜爵。东晋末年,其四世嫡孙镇北将军吴豫,在与北魏的战争中阵亡,其孀妻刘氏携幼子吴戢迁徙到暨阳(今江苏省江阴县)。吴戢一支在暨阳定居六代,历宋齐两朝,其间有子孙出仕为官,名见于正史记载。到吴戢六世孙吴樛时,又迁居武昌郡的汉阳山。吴樛是吴季扎第四十一代孙,南齐时人。他迁居汉阳山后,隐居不仕,以耕读传家,其子孙兴旺数百年而不绝,成为当地望族,世称武昌吴氏。后来,武昌郡也成为晚唐吴姓的七大郡望之一。
    吴樛生有二子,其中以长子吴盾一支较为兴旺。吴盾在南朝梁武帝时,官任大司马、侍中等要职,陈霸先起兵灭梁时战死。吴盾死后,得到朝廷追封,被诏葬于今湖北江陵,并建祠祭祀。吴盾家室因而从武昌汉阳山迁居江陵,吴盾这一支吴氏历南朝后期战乱,至隋唐两代,其裔孙都曾入仕为官。其中吴盾曾孙吴若远,字伯高,唐太宗时考中进士,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之职。吴若远对吴氏最大的贡献,是在其先祖吴胜修撰的家谱基础上,编撰了完整的吴氏正宗族谱。至此,吴氏正宗的迁徙流变的历史才清晰可鉴,有史可考。据吴氏家谱记载,吴若远之子吴世伟娶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平乐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封新封侯。吴世伟生有二子,长子吴佐、次子吴兢。次子吴兢迁居汴州仪,后来成了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吴佐之子吴可博唐玄宗天宅年间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仆射,成为唐朝显赫一时的政要,赐封为渤海郡公。吴可博死后,其长子吴舜咨凭借父荫当上了山阴令。其家室迁往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后代子孙繁衍成山阴吴氏。
    山阴吴氏以诗书传家,出了不少文人雅士。其中就有吴舜洛长子吴翥,他生性淡泊,看轻仕途,定居山阴,潜心著书立说。著有《山阴集》、《闲情集》、《招云集》传世,从以上书名可看出吴翥寄情于山间、白云的高雅志趣。唐武宗年间,当地政府多次请他出山做官,均被其拒绝。地方官后来把他的事迹上报朝廷,连唐武宗都很钦佩其清高气节,赐号他为文简先生。吴翥作为山间文士被当朝皇帝赐名成为一时美谈。吴翥长子吴融也是文人,称得上唐后期著名的文学家。《旧唐书》记载,吴融自幼勤奋读书,后中进士,做了韦昭度的书记官(即幕僚之类的官)。他的文章洒脱而华丽,因而常常恃才傲物。一次韦昭度讥笑他写的文章不好,吴融公然反驳:此自是吴家文字,非老夫攻之乃意。此后,吴融文章以吴家文字为号成为文坛美谈。吴融先后历任著作郎、侍御史、户部侍郎、翰林之职,后裔兴旺。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吴融生有主子,繁衍成为山阴吴氏的三大分支,这三支吴氏后来又分迁各地。其中,吴融次子吴元睿迁回祖籍江陵,此距其先祖吴盾(季扎 42代孙)诏葬江陵大约有三百余年历史。三子吴少颠一支迁回诸暨(今浙江省诸暨县)。吴融长子吴元三,字若虚,官至翰林院修撰,他娶唐宗室之女为妻,生有三子。其长子吴彬,字文郁,封骠骑将军,家居陕西咸阳,后又迁回吴郡虞山。至此,季扎次子吴征生后裔经一千余年辗转流徙,到公元 10世纪,由季扎53代孙吴彬回迁到其直系先祖吴季扎始封之地——古延陵。
    吴元三次子吴彪一支也迁回江苏无锡——古吴国旧地,主持吴姓始祖吴太伯庙祀,成为无锡吴氏主宗。无锡吴氏后来又分衍出六合、高邮、晋陵、邗里、新塘等众多的吴姓分支。
    隋唐,吴姓在我国南北方都得到巨大的发展,并逐渐在许多地方形成当地一大郡望。其中南阳吴氏,为汉初长沙王后裔吴复兴所开基,其后子孙繁衍各地,形成许多吴氏望族分支。但就其繁衍的势力和分布的密集程度而言,在魏晋以后,吴氏北上繁衍明显的缓和了许多,基本上是以我国南方一带为其繁衍的地区,这是与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吴氏子孙在江南分支开基的地方主要有今浙江的杭州、杭井、奉化、温州、临海、平阳、临安;江西的兴国、石杭;福建的莆田、福州、漳州、泉州、汀州;广东的潮州、嘉应州、南雄;广西的梧州、南思等地。其开基大都在秦汉以后,其中浙江、江西等地在隋唐之前;福建、广东等地在唐以后。
    另据史料记载,入闽始祖祭公字孝先,为泰伯六十二世孙,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唐时随王审知入闽平黄巢起义,堂族六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间,称吴氏六祖,支分漳州及泉州。入粤始祖吉甫公,为宣公与世孙,宣公原居四川后迁江西南丰,后因战乱迁至福建汀州宁化县总之,吴氏虽遍及全国,但繁衍发展中心为江南一带。
    据《海盐吴氏宗谱》(光绪22年版)记载,廷尉吴公晚年定居石门语溪洲钱(今浙江省桐乡县西石门),故居至清末尚存。谱称语溪洲钱吴氏,家族非常兴荣。大约在宋代中期,吴氏子孙,恃贵犯法,给语溪洲钱吴氏带来厄运。谱称因为这次犯事,至使语溪吴氏家族家被籍,丁口窜毙殆尽,仅有一胤,侥幸逃过于这场劫难。
    大难后幸存的一胤生了三个儿子,后来分居三处:长子吴德昭,留居石门洲钱祖居;次子吴德彰,赘居德清(今浙江省德清县)勾垒;三子吴德辉,赘居海宁县治前。留居语溪氏,后又分出三派:一派为吴绳翁后裔,分居马头村;一派分居海盐;一派分居石硅村,为吴申孙的后裔。
    海盐吴氏一派,以吴馨为一世始祖。据《海盐吴氏宗谱》记载:海盐吴氏一世祖吴馨,字世芳,明末处士,世代居住在石门语溪洲钱。吴馨生子吴贤济,字北皋,排行第四。吴贤济是石门县的岁贡生,即秀才,当明朝末年,为避兵灾战乱,他将家室迁居海盐冈图画桥,成为海盐吴氏的始迁祖。
    吴贤济迁居海盐画桥后,娶妻李氏,生育两子:长子吴相,次子吴宰。这两个儿子,以后又分为海盐吴氏的两个支派:吴相一支为海盐吴氏东支,吴宰一支为西支。海盐吴氏东西两支,后裔人丁兴旺,以书香传家。
    陈留吴氏,属季札一支的后裔。传到吴恢这一代,家族始兴。吴恢官任南海郡(今广东省广州市)太守,是二千石的大官。吴佑是吴恢的小儿子,自幼随父亲学习儒家经典,稍大便颇有主见卓识。12岁时,吴佑随父亲到广州。当时,吴恢准备制作大批竹简用来写经书,吴佑劝阻说:此书写成,势必动用车辆搬运回中原。别人不知内情,还会以为你在广州搜刮了大批珍奇异物。大凡易引起嫌疑的事,君子都极为慎重。吴恢听后,感慨地说:吴姓宗族,真是世代不乏优秀的季子呀!
    父亲去世后,吴佑回到长垣县牧养读书,自得其乐。后举孝廉,又以品性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升任胶东侯相(胶东侯国在今山东省平度县)。任职 9年,为政宽仁,深得人心。
    后又改任齐侯国相(今山东省淄博市),因刚直不阿,得罪大将军梁冀,被降为河间侯相(河间侯国在今河北河间、献县一带)。不久,辞官回乡,以教授经书为业,成为当时著名学者。活到98岁时,寿终正寝,葬在长垣。
    吴佑生了两子:长子吴凤,少子吴恺。吴凤,字君雅,官任汉乐浪郡(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市)太守。这是见于史书记载的最早到达今朝鲜国的吴姓成员。吴凤生的一个儿子吴冯,字子高,官任鲷阳侯国(今安徽省临泉县鲷城)相。吴凤的弟弟吴恺,任新息(今河南省息县)令。
    陈留吴氏吴恢祖孙4代为官,知名于当时。吴佑后代繁衍发达,因而陈留一地,成为魏晋至隋唐时期吴姓的一大郡望。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吴姓已遍布全国。上代的一些吴姓大宗仍保持兴盛局面,季扎次子吴征生一支在两宋产生了科举官宦世家吴相家族,濮阳吴氏的一支经辗转迁徙后形成根深叶茂的汝南——太原吴氏,渤海吴氏成员南迁江南后落地生根,在两宋时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吴宣家族。沉寂上千年之久的吴姓正宗季扎四子吴子玉一支延陵吴氏开始复兴。隐姓达千余年的季扎长房后裔洞庭濮氏于南宋初年复姓归宗。这一时期,由于民族关系问题的存在,宋金长期对峙,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吴氏军事世家甘肃水洛吴玠、吴磷家族。以上吴姓望族都很重视世系传承,其历史渊源十分清晰。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吴姓的分布更为广泛,自上古保持世系传承不乱,代有显贵的世家大族几乎绝迹。这时期吴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时期的单家发展而来,并从地区分布上呈同姓异宗交叉分布,吴姓的迁徙多是由于战乱、灾荒、析居、任官、政府组织移民等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时期的江西南昌吴氏虽号称诸樊、夫差后裔,但其先祖却是来自安徽歙县的流民,定居南昌后,繁衍成当地大族。江西德兴建节的吴氏则是唐末为避黄巢兵乱而迁来的。江西戈阳吴氏在五代战乱时,从金陵(今南京)迁来的。湖南益吴氏主要有三支,九都冲吴氏其先祖吴世春、吴永鉴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来湖南益阳经商,从而定居益阳,后裔繁衍成益阳九都冲吴氏。泉峰吴氏,其先祖在元初游学湖南,而定居益阳,后世繁衍成益阳泉峰吴氏。夹流溪吴氏则是明初从江苏、江阴县迁居湖南益阳夹流溪,据其家谱记载,到清乾隆时,这支吴氏已传了13代。

    近现代吴氏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舞台上最显赫的吴姓人物当属吴佩孚。吴佩孚属登州吴氏。据说吴佩孚曾考证他是延陵吴季扎的裔孙,吴姓开氏始祖吴太伯的第12l代嫡孙。
    据《吴氏家谱》记载,登州吴氏来源于泰州吴氏,而泰州吴氏又源于浙江吴田吴氏。吴田吴氏是明代浙江山阴吴氏吴溶、吴渊、吴溥的后裔。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这支吴氏的家谱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烧掉,因而吴田吴氏可确认的始祖为吴回。在历史上,吴田吴氏迁居泰州(今江苏泰州有两支,一支是吴田吴氏第十四世裔孙吴潮先迁泰州而成泰州吴氏始祖,另一支是吴田吴氏五世裔孙吴承护下传12代裔孙吴万四,也自吴田迁至泰州东的安丰。随着泰州吴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吴潮裔孙吴僧儿吴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迁山东蓬莱(古属登州),其后裔形成登州吴氏。登州吴氏虽然家族不甚显贵,但人丁倒还兴旺。登州吴氏自吴僧儿下传十六世孙吴可诚时,这支吴氏已没落无闻。

 迁居台湾
    吴姓的发源地江苏南部距离台湾较近,因此吴姓人迁居台湾的历史较早。早在吴国灭亡之时,吴姓子孙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迁到了台湾,然而见于历史记载的却是在元代。
    明清以来自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吴氏迁居台湾的逐渐增多。在台湾的历次统计中,吴姓长期稳坐第七把交椅,这与南明永历年间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从潮州沿海,尤其是饶平、南澳、澄海各县收了不少昊姓士兵有关。在台湾历史人物中,吴姓人占有相当比重,如被称为阿里山之神的吴凤,宜兰的开拓者吴沙,抗倭名将吴彭年和吴汤兴,抗日民族英雄吴海水,著名作家吴浊流等都是近现代史上来台的著名吴氏子孙。

远播海外
    自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至今两千余年,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往复迁徙,而且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近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国门被打开,中西经济文化的往来加强,一部分吴姓子孙远迁欧美各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吴姓子孙已遍布全球。

    日本
    日本与吴国故地隔海相望,国破家亡之后,吴国王室的一些幸存者,到达了日本岛。此后,他们便在这里扎了根。他们给当时落后的日本带来文明的种子,因而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为当地民众的首领。这一批优秀的吴姓族人,在日本备极兴旺。它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
    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 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我国的史书《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史》,都记载了这类大事。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吴姓的后代。这一历史事实,引起了中日许多学者史家的浓厚兴趣。元朝初年,中国史官金履祥在他的《通鉴前编》中提到:日本又云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人海为倭。不久,在海洋彼岸的日本著名僧人中岩园在《日本纪》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数百年后,到民国初年,吴氏裔孙吴佩孚将军惊奇地发现,他和当时的日本天皇同为吴太伯的第121子孙。时至今日,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日下恒夫等更推定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灭吴以后。这一批东渡日本的吴姓宗族成员,今天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但有的后代数千年来仍保留着自己的血缘标志——“,演化成今天日本的吴人吴羽吴服吴汉吴服部等许多姓氏。如当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吴文炳博士,日本统计学家、国势普查之父吴父聪,都是日本吴姓的佼佼者。但也有一部分东渡日本的吴人,已演变成其他的姓氏,如松野等。日本《新撰姓氏录》中记载:松野,吴王夫差之后,此吴人来我之始也
    近世以来,大批吴姓子孙移居日本,成为日本华侨、华裔的重要一支。如著名日籍华人围棋大师吴清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越南
    越南和我国一衣带水,在民族独立前曾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辖区。吴姓人迁往越南的时代很早,春秋末年越灭吴,大批吴人南迁,加入越人队伍,后来越国灭亡,吴人又随越继续南迁,大约在秦汉时期到达越南地区。秦汉以后,内地吴姓人因做官、经商、从军等原因陆续有人迁居越南。唐中期,渤海吴氏裔孙吴纳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举家迁到越南北部,此记载也见于唐元和年间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
    南迁越南的吴姓子孙不断开拓进取,建立了功业。唐末五代时,南迁越南的吴氏裔孙吴权在越南建立吴朝。据《丹阳吴氏宗支录·季扎以下世系》记载:吴权家族出自延陵吴氏,唐昭宗时,吴权生于唐王朝属地林州(今越南和西省),其父吴旼是当地政府长官——州牧。吴权自幼胸怀大志,性格沉稳,成人后借父之威,先后击败附近地区的武装割据势力,建立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遗憾的是吴朝只历吴权、吴昌炽父子两代,就被丁朝取代了。此后,吴权后裔散居于越南各地,据说吴权后世子孙在姓名中间加一字,以作为吴权家族的标志。在吴朝以后的一千余年中,又有许多汉族姬姓吴氏迁入越南,进一步壮大了吴姓队伍。明朝灭亡后,一部分明乾:遗民流亡到了越南,形成越南华裔明少二人,其中有不少昊姓人。著名人物有诗人吴仁静,他曾任越南阮朝礼部尚书,是祖籍广东的吴姓后裔,著有《汝山诗集》流传于世。
    越南黎朝时,有杰出的史学家吴士连,他创作了越南第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大越史记全书》。李朝时又有著名学者官僚吴俊。近代越南吴氏著名吴姓人物,是南越政权的最后一位总统吴庭艳。吴姓在越南姓氏人口排列上为第六位,越南文字在使用拉丁字母前,一直使用汉字,吴姓之与中国无异,不过古代迁往越南的吴人虽仍姓吴,但已融入越南民族中,成为今天越南吴姓的一部分。

    朝鲜
    朝鲜与我国东北相邻,自夏商以来就是我国的附属国,吴姓人到达朝鲜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据《后汉书》记载:东汉陈吴氏裔孙吴凤官任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地区)太守,举家迁到朝鲜。此后的历代王朝又有不少昊姓人迁入朝鲜,今天他们已完全融入朝鲜民族,成为朝鲜吴姓的一部分。吴姓在今天朝鲜143个姓氏中为20大姓之一。

    东南亚
    吴姓人移居东南亚一带始自元明时期,那时东南亚叫南洋。菲律宾的吴姓华人家族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也有来自广东、台湾地区的吴姓人,但迁移时代较晚。据统计,19世纪末期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大约有五万多华侨华人,其中吴姓人口位居第七。20世纪以来,吴姓人的影响逐渐扩大。1904年成立的马尼拉商会,吴克诚是发起人之一,他是自福建晋江移民到菲律宾的。后来,吴克诚成了当地维护华人权益运动的领袖。抗日战争时期,菲律宾华人组织了菲律宾华侨抗敌委员会,成员中有吴姓人吴道盛等人,其下属抗日游击队福建队的指导者也是吴姓人吴扬。由此可见吴姓人在菲律宾的影响。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吴姓家族主要是从广东、广西、福建移入的,清朝中期移居这些地区的吴姓人逐渐增多,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创业,到20世纪初年,吴姓人在当地开始产生影响,一些吴姓华人、华侨成为当地商界、文化界的领袖人物。印尼的主要华人报刊《商报》就是由著名的华侨报人吴炳良编辑出版的,后来他担任主编、社长,并出资买下该报。吴氏主持的《商报》为华人仗义执言,维护华人的利益,成为在当地华人社会具有相当影响和生命力的报纸。近代中国发生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远在南洋的华人华侨积极响应,其中有吴姓人参与其中。1907年新加坡华侨同盟会会员吴文乔,受命前往印尼,和印尼华侨吴伟康等人组织了印尼同盟会,他们和祖国大陆的资产阶级革命遥相呼应,从物质、精神两方面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加坡由于华人华侨比重较大,吴姓人的影响也较大,以致名人辈出,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就是其中之一。

移居欧美
    当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后,吴氏宗族成员便开始走向欧美。
    近代移居美国的吴姓家族,大都聚族而居,并建立起本身的宗族组织。1879年,美国吴姓华人宗族联合蔡、周二姓,建立起共同的宗族组织至德公堂,购置三藩市天后庙街138号为会所,1907年重建会所,下属组织有三德公所。在纽约中华公所的六十侨团中,至德三德公所即是其中之一。吴姓的宗族组织除三藩市的至德三德总公所外,又在沙加缅度、市作顿、洛杉矶、霍斯敦、芝加哥、纽约、波士顿等州市设有分公所。美国吴姓华人宗族参加的联合性华人宗族社团还有美东联成公所,本世纪初由广东开平、恩平籍华人建立的肇庆会馆。本世纪前期,在美国华人社会中,吴姓虽不算大姓,但却产生了许多优秀人物。如来自美国华人社团联成公所祖籍中国河南的吴乾初,便于19323月至19342月任纽约中华公所的第二届主席。
    在当代美国华人社会中,吴姓宗族的发展之快,势力之强,人才之多,又远在他姓之上,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其中,美国华人中的吴姓风云人物有祖籍浙江余杭的吴家玮,他是第一位华人校长一一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校长,1984年全美华人协会会长。祖籍浙江余姚的吴仙标,1984年当选为第一位美国华人副州长——特拉华州副州长。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著名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美籍华人吴健雄。美国华人任职最高者广东客家籍华人吴达和,任美国夏威夷州州长,第一位华裔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男配角吴汉。

 

【郡望堂号】

吴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有关资料所载,主要有八个:
1
、延陵县,治所在今江苏丹阳西南;

2
、濮阳郡,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3
、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

4
、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

5
、吴兴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

6
、汝南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7
、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长沙市);

8、武昌郡,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

【堂号】

源远至德思敬怡德有秩三让崇礼让德思让均安履成敦厚德让源德树德世德观乐双合思源崇本瑞本听彝种德延陵等。

 

【左台吴氏】

左台吴氏是吴姓宗族中发展颇为兴盛的一支,枝繁叶茂。据《左台吴氏大宗谱》的记载,新安的左台苗裔就有70余支,总支为五大派,其宗族发展之繁盛由此可见。所谓左台吴氏是指奉唐代左台监察御史吴少微为始祖的吴氏支派,新安是左台吴氏分布的重要地区,吴姓人口数以万计,人丁极为兴旺。
   
吴义方在唐初以博学闻名,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朝廷大招天下名儒讲字于新安歙州(今安徽休宁),吴义方也参加了这一盛会,由于喜爱当地的山水之美,遂举家由豫章(今江西南昌)迁居于此。至此,祯字宗始祖吴猛的一支后裔由江西豫章迁入新安歙州。
    吴义方娶程氏,生3子,长子吴太微、次子吴少微、三子吴宝微。太微一支传至吴太微第六世孙吴逸小时,由江西鄱阳浮梁(今江西景德镇)迁居海阳龙江(今山东海阳县),再五传至吴亮六,生五子,吴立、吴昭、吴彬、吴朗、吴益,后世繁衍,构成蓝湖吴氏的五大派。
    次子吴少微,字促材,号迁谷,嗣圣元年(公元684年)进士,授晋阳尉,累官至左台监察御史。史载吴少微以文学见长,与富嘉谟、魏谷倚并称北京三杰。当时天下文人撰写文章皆以徐、庾为宗,文风浮俚不竞,唯独吴少微、富嘉谟的亠章以经典为本,雅厚雄迈,文风为之一变,受到当时人的推崇,被称为吴富体。吴少微对宗族历史非常关注,曾主持修纂《吴氏正宗谱》。吴少微移居休宁石舌山(今称凤凰山),离年87岁,卒葬新安休宁北郭外老柏墩,后代世居于此,子孙繁衍,形成了左台吴氏。吴少微娶武阳公李大亮之女,生3子,长子吴隆术、次子吴巩、三子吴云。吴云,字文彬,曾任河东节度使,后裔迁居四川。
    吴巩,字定国,又字叔固,开元间进士,官至中舍人,以文学闻名。吴巩时改石舌山为凤凰山,改莲池为凤凰池,改五里为凤凰街。吴巩享寿87岁,娶王氏,生3子,长子吴宥、次子吴密、三子吴泉。吴宥任唐道州刺史,据《左台吴氏大宗谱》的记载,其13世孙为宋代名将吴玠。吴泉,字星源,肃宗朝任建州长史,娶王氏,生3子,长子吴(王全)、次子吴瑶、三子吴瑀 ,长子吴(王全),禀赋明敏,不求仕进,以耕读教子为乐,娶王氏,生2子,长子吴叔溱,次子吴叔沆。吴瑶生2子,长子吴叔内 、次子吴叔泾。吴瑀 亦生二子,长子吴天宝、次子吴天瑞。左台吴氏此后人丁兴旺,支派分衍,形成新安吴氏的五大派,分别为莲塘派、金竺派、石岭派、城门派、丰溪派。
    吴叔溱一支在唐代的发展最兴旺,数代官宦,宗族发展迅速,成为新安吴氏中的重要力量,新安左台吴氏的五大派中有三派出于其间。吴叔溱官至太子赞善,娶程氏,生子吴矩。吴矩官至宣政郎,居官清正,多次平反冤狱,受到士民的称颂,娶范氏,生3子,长子吴明、次子吴能、三子吴仁。吴明官任长沙太守,娶汪氏,生2子,长子吴道隆、次子吴道超。吴道隆官至宣政郎,娶汪氏,生2子,长子吴晋、次子吴光。吴晋,字叔卿,又字安卿,历任承事郎、歙县令,为新安吴氏的莲塘派始祖。吴光迁居歙西溪南,为新安吴氏丰溪派始祖,生2子,次子吴超避黄巢起义,迁居苏州,为安徽迁苏州支的始祖。吴道超生子吴春,吴春生子吴天推,吴天推生子吴琇。吴琇于唐昭宗光化年间任歙县令,有德政,离任时父老怀其德,不忍其去,而吴琇在劝农时曾到金竺,对金竺秀丽的山水也很喜爱,于是就定居于金竺,成为金竺派的始祖。吴琇生5子,长子吴依祥、次子吴依拱、三子吴依迁、四子吴依舒、五子吴依牵,以后子孙繁衍,又分支出环溪吴氏等多个分支。
    吴叔沆的孙子吴暄由休宁石舌山吴里迁居婺源桃木岭莒君山,吴暄之孙吴习的后裔又分为赋春、中云诸派。吴叔讷四传至吴呙,吴呙是新安吴氏城门派始祖,生3子,长子吴绾、次子吴绪、三子吴绍,吴绪后来迁居池州沛石。吴天瑞四传至吴伊,吴伊为新安吴氏石岭派的始祖。
    唐末社会的动荡并没有拢乱左台吴氏迅猛发展的势头,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宗族力量的不断壮大,左台吴氏在整个吴姓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光绪年间的《杭州吴氏家谱》的记载,当时杭州吴姓科第朱 卷多以吴少微为始祖。而据《左台吴氏大宗谱》的记载,新安的吴姓中,奉吴少微为始祖的占了九成。
    左台吴氏在宋元以后的发展极为兴旺,如宋仁宗时,太伯75世孙吴用清,字渭滨,居富饶,据说是由于吴用清积德行善,因此子孙蕃盛,到他曾、玄孙辈的时候,人丁已达1500余人。宗族的发展使左台吴氏产生了许多支派,后来分居金陵、德兴、太平、宣城、安丰、池阳等地。据元代吴王粥的记载,当时富饶、澄塘、休宁、婺源、绩溪、庐江、繁昌等地吴姓多为左台一脉。而据《环溪吴氏家谱》的记载,宋延平年间迁居环溪的环溪吴氏就是新安左台吴氏金竺派衍生而成的支派。环溪吴氏的始迁祖是吴允升,他是金竺派始祖吴琇的七世孙。环溪吴氏的发展相当兴旺,子孙蕃盛,分为5大房,宗族之中可称得上是人才鼎盛,以科第出身的就有23人,监生、贡生有近40人。吴允升的18世孙吴肇荣,康熙年间历任东昌府同知、安陆府知府等职,他任东昌府同知时,严法制、禁赌博、清保甲,百姓称他为青天,后任湖广安陆知府,很注意堤防,常单车巡视,在他任职期间没有发生永患,他对审狱也有独到之处,屡破冤案,颇得百姓称颂。此外,吴文光,嘉靖年间中举,任湖广应山知县;吴显,天启年间中武魁;吴子云,顺治年间进士,任河南学政,吴文火斤,任云南新兴州知州;吴文炎,康熙年间进士,任云南开化府知府;吴文炎之子吴士进,亦是康熙年间进士,任云南楚雄府同治;吴兴宗,登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会魁,任徽州府府丞,吴文然,历任内阁中书、江西建昌府同知。环溪吴氏外迁的族人也有不少,遍布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汉口、松江、青浦、莘庄、亳州、婺源、枞阳、桐城、嘉兴、嘉定、绍兴、乐平、广德、彰德、休宁等地。据《左台吴氏大宗谱》的记载,莲塘派始祖吴晋生子吴淙,吴淙生子:吴靖、吴竦、吴翊,三人的子孙都人丁兴旺,  形成莲塘派的三大支。                      
    吴靖,字一清,始迁富饶,生子吴第大、吴景元,后世繁衍,形成莲塘派靖公支。吴第大之子吴团始迁临溪,生子吴全聚、吴全兴,为临溪支祖。传至太伯76世孙吴遇为镇北支祖,吴启为石潭支祖。77世吴镇为岭后支祖。吴镇之子吴琮为篁南走马观花祖,吴浩为留屯支祖,吴渊为汉洞支祖。再传至79世,吴松为泽富支祖,吴昶为向杲支祖,吴琛为高篁支祖,吴璟唏为北岸支祖。81世时,莲塘派靖公支形成了许多分支,吴大才为长龄支祖,吴琳为信山支祖,吴敦善为长林支祖,吴允迪为长衡川支祖,吴安朝为吴里支祖。此外,83世吴胜祖为清流支祖,吴震龙为庠里支祖;85世吴元保为龙池支祖,吴敬师为茆田支祖;86世吴德为尖山支祖,吴祖得为后路支祖;87世吴文积为赵干支祖。
    吴竦,字叔敬,始迁澄塘始祖,生3子,长子吴昌佚、次子吴鼎、三子吴山,子孙繁衍,构成莲塘派竦公支。吴竦的后代人丁颇为兴旺,长子吴昌佚生6子,吴可霸、吴可全、吴可能、吴可政、吴可艹、吴可周;吴可霸生七子,吴守荣、吴守真、吴守全、吴守道、吴守文、吴守仁、吴守忠;吴可全生子吴守俊;吴可能生3子,吴承吉、吴守伦、吴臻;吴可政生6子,吴守元、吴守和、吴守富、吴守卿、吴守智、吴守仍;吴可艹生2子,吴守义、吴守恭;吴可周生子吴璋。人丁兴旺促进了支派的分支,传至77世时,吴震迁居石桥,为石桥支祖;78世吴大用为莘墟支祖;79世吴义从为唐模支祖;81世吴应德为镇东支祖,吴铨为吴家林支祖;86世吴佛庆为金山支祖;91世吴元溟为钱塘支祖;94世吴旷为梅庄支祖。
    吴翊世居休宁,谱载他善守旧业,居老柏墩,曾受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任国子监祭酒兼御史大夫,后裔发展为莲塘派翊公支。吴翊之子吴景诚迁居石佛,吴景诚之孙吴文古为忠孝城南支祖。吴翊的另一个儿子吴景安,字子静,中进士,曾受封紫金光禄大夫,后代中有吴天骥,宋隆兴年间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吴景安之孙吴裕为泰溪支祖,后代又分迁形成双溪支。吴翊一支传至太伯76世,吴兴为梅结支祖;77世吴烨为冬青里支祖,吴禹为沈屯支祖,吴瑾为长丰支祖;78世吴珙为忠孝支祖;79世吴醒为玉堂支祖,吴豫为化生支祖;吴恬为柏墩支祖;81世吴宗庸为药溪支祖;82世吴定为辛田支祖;83世吴翊五为堪桥支祖,吴雷坊为瑞芝支祖,吴坚为浦黄支祖;88世吴茂存为墩上支祖;89世吴满一为石人前支祖;98世吴之奇为平湖支祖。
金竺派始祖吴琇的5个儿子中,吴依详迁居乾滩;吴依拱迁富寮,子孙分衍出敉宁、高桥、横冈、番溪、车田等支系;吴依迁五传至吴允升迁居环溪,为环溪支祖,吴依迁的后代还分衍出吴屯支;吴依牵的儿子吴子明为商山支祖。传至76世,君式为后屯支祖,君式之子吴诚为朗源支祖,80世吴梓荣为稍云吴田支祖,83世吴周为潘屯支祖,85世吴藕为望圩支祖、吴大义为云集支祖,88世吴曾四为前山支祖。此外,石岭派73世吴尧为璜源支祖,78世吴松为宁清支祖、吴筠为石岭支祖,86世吴余庆为白岳支祖。城门派88世吴胜先为渚口支祖。
    左台吴氏发展到民国时期,形成的支派有:临溪、高桥、商 、衡川、东里、澄塘、鉴潭、石桥、莘墟、唐模、吴家林、望而却步圩、金山、敉宁、忠孝城南、梅结、忠孝、北岸、化生、前山、沈村、坟堂、茆田、南圩、石壁、泽富、大 、眉山、璜源、石岭、渚口、柏墩、镇北、篁南、长林、石人前、丰溪、朗源、岭后、汉洞、番溪、商山、向果、莘田、石潭、信山、瑞芝、龙池、墩上、梅庄、横冈、泰溪、梢云、云集、郎川、方塘、 山等等.
    .丰溪派
    少微63】泉王全叔溱66】矩道隆69】光 迁西溪南
    丰溪派之发源地为今之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其后裔散居全国各地,以沪、苏、浙、京为主。
    .莲塘派:  

少微63】泉(王全)叔溱道隆71】靖(迁富饶)

72】第大73】团(迁临溪)74】全聚
                                   
74】全兴
   
72】景元
                                                         └→71】竦   (迁澄塘)             72】昌佚
72】鼎
72】山
                                                         └→71】翊(回莲塘)72】景诚
72】景安

莲塘派靖公支
 主要为团公直下 和用清公直下
--
72】第大73】团(迁临溪)74】全聚
74】全兴
--
72】景元富生75】用清76:遇、启、福、和、讚、进、暹
三、城门派
少微
 →叔讷道悦呙【69(城门派)绍【70
绍【70
71】迪(迁浮梁杭溪都)
└→71】迈巩可亮有质尚奇体恒士宠80】伯祯81】宠82】钤83】有惠高甫觉民子和志善【87(迁北京)
└→德善【87胜先【88(诸口支祖)
82】钤
83】有功、有文 (迁鄱阳火田)
四、金竺派

少微
王全叔溱道超天推琇【71】(迁金竺)
└→依祥【72】(迁乾滩)
└→依拱【72】(迁富寮)
└→依迁【72允升【77】(宋延平年间迁环溪,为环溪支祖,后裔有迁桐城)
└→依舒【72
└→依牵【72
    五、石岭派
    少微63】泉瑀【64天瑞显超【66椿伊【69(迁石岭)莹迁吴门
    左台吴氏的直系祖是吴猛,我估计不是季札后代,说是季札后代的谱是光绪十二年安徽潜山至德堂《吴氏世谱·吴氏叙宗》其世系表为:汉如胜文质应之康年寻英正已之则...。这个谱年代太晚,估计不可靠!我估计是渤海郡望,理论上是渤海郡望吴姓人数多于延龄郡望的,因为延陵始祖季札三个哥哥后代都称渤海郡望,但是现在没有确切资料!
    《吴氏在线》最近公布的一份资料说自西汉长沙王吴芮就不是延陵郡望,吴少微也不是延陵郡望,都应该是渤海郡望。

 

【吴氏支系·安徽卷】

——怀宁:(联系人:吴福润)
    [安庆市]:始祖:吴寿一、吴寿二、吴寿三,从江西瓦屑坝迁来此。太伯...季札...吴演...吴诺...吴汉...吴少微,传7世吴寿一、吴寿二。寿一居安徽怀宁黄梅山北麓,寿二居桐城,寿三居太湖。迁居:寿一、寿三建立崇让堂,以怀宁石镜乡甘露庵吴氏宗祠为中心。寿一次孙后裔居潜山、岳西、霍山三县,龙山、枧段河、西峰夹等。
——滁州市:(联系人:吴绍坪)
    始祖:吴连作。原籍不可考,于明末从外地迁安徽盱眙县三界镇滁阳。迁居:连作-吴才-吴洹-吴检、吴棠。字辈:自5世起字辈为:炳增克绍至德继祖扬芳诗书世守福寿延长。
——潜岳:(联系人:吴秉乾)
    始祖:吴云一。吴寿一+吴秀二+吴云一。迁居:吴寿一之孙云一在潜山县建立至德堂。生四子:福一、福二、福三、福四。福一居潜山龙山、岳西县巍岭、东山、西峰尖、密蜂岩、马园、桃岭冲等地。福二由雷川迁居潜山东关赛口、大口河、复迁潜山吴家桥、五庙。福三由德政坊迁居逸水。福四居宿松县,潜山鸭湖洲、吴家墩等。
——皖泾茂林:(联系人:吴海林)
    始祖:吴希贤。太伯77世孙吴君锡-吴万一-吴希贤。任南唐衢州教授,于北宋景德元年来茂林,子三。迁居:二子吴安国于宋皇右年间迁宋家坦。字辈:万大乾坤伯、千恩端荣祥、兴彦源关昌、安缘子道尚、有永唯一善、百世承守之、报本宗同茂、传家德久垂、光华先泽盛、千载庆鸿禧。

——青阳县老田:(联系人:吴根杰)
      始祖:吴栋材。原籍河南南阳府桐柏县嘉兴厢。吴栋材乃长沙王吴芮后裔,生于公元前107年,卒于公元前25年,妻贾氏,子二:相玉、卿玉。迁居:西汉宣帝元康丁已年官至顺元守,公元前65年间弃官隐于松阳,后裔分居于新城里、罗城弯、步村、下河东、董家冲、七房里、积善门等地。外迁:吴栋材57世孙吴希裕迁桐城县,吴桡材58世吴延生迁江西婺源县、贵池县崇贤乡;吴栋材60世吴宗贵迁无为县;64世吴大郭明万历年间迁江西彭泽;吴大妹明万历年间迁安徽潜山;吴大恪明万历年间迁安徽繁昌;后裔迁石台、池郡、铜陵、全椒、贵邑、祁门、江西鄱阳、鸡母山、太湖、河南新野、湖北汉口、广德州、徽州、宁国、浙江长兴、太平、屯溪、江苏高邮、安徽泾县、宿松、来安、浙江开化县、上海、东流、顺安、舒城、旌德大李村、颖州、江苏常熟、霍山县舒家庙。
——全椒县西墅草堂:(联系人:吴坪)
      始祖:吴聪。仲雍96世孙,子四:忠、通、庆、凤。迁居:明朝封于江苏六合,自吴聪入全椒。
——肥东县六家畈:(联系人:吴德章)
      始祖:吴七三。乃吴少微20世孙,于宋宝庆1226年,由宣城迁来,子一:再三。迁居:再三生子六:兴三、兴七、兴十、富二、富四、富六。迁居合肥、蚌埠、淮南、阜阳、毫州、肥东、定远、五河、凤阳、固镇、怀远、灵壁、泗县、寿县、舒城、庐江、太平、青阳、繁昌、广德、无为、芜湖、含山、巢湖、宣州等地。
——蚌埠市吴小街:(联系人:吴若峰、吴延顺、吴德章)
      始祖:吴良。乃六家畈吴七三4世孙吴良。迁居:元末吴良、吴祯兄弟由六家畈迁定远县,后裔迁合肥、蚌埠、阜阳、定远、五河、长丰等。吴高一支迁河南汴梁。字辈:(七三、再三、兴三、良、高、明、海)以下字辈为:已廷得天一世自文德登以星绪若锡昌延子本传。

 

【怀宁吴氏简介】

晋代吴猛,吴汉的后裔,著名孝子,引蚊咬己而使蚊不扰其母,孝心感动上天,派一名叫丁义的奇人传授给他法术,他又此法术教会了许旌阳,一同升天成仙而去。

吴猛传八代至吴少微,安徽休宁人,唐朝监察御史,他与富家谟一改当时浮俚不兢的文风,反朴归真,风格雄迈高雅,自成一体,为当时文人所推崇,称为“吴富体”。

其子吴巩被世人称为孝子,开元进士,官至五品。

又传十代至景元,其弟景秀官至国子祭酒(从三品,国子监执掌德育行政)兼御史大夫(从三品,执掌监察执法)。

又传四代至武,吴武有七子,宋代熙宁间进士,任浙江布政,与其兄同登进士,人称吴氏三凰。

再传七代,离今天约有600年(明朝)。

寿一公(迁怀始祖),寿一与寿二和寿三从江西饶州波阳县瓦屑坝启程渡江到安徽,

寿一公迁怀宁名勃海,寿二公居桐城,寿三公迁到潜山。寿一公次子季二也迁到潜山(太伯至有寿一公,己是八十一代,二千七百余年,于今又是三十余代)

道光11年(1831年) 开始修谱

字辈,佩公,居安庆府怀宁县石镜乡镜明山吴家冲艮岑开山种地。

字辈,清朝中叶,高程公出生,嘉庆年间,因旱灾而携儿带女入城,肩挑贸易以糊口(这是吴家冲乡土之人自迁怀以来首次进城谋生并初步定居)。

字辈,循公出生,贫困己达极点,为人佣工,以维生计 。

字辈,嘉庆末年,德春公出生,兄弟四人,以古庵为家,租地种菜,教读弟妹。

字辈,咸丰初年,邵凯公等出生,家境聊贫,是值洪扬之际,土匪风起,官兵为恶,民不聊生,邵凯遂习武以自卫,并考取把总千总之职,在清国水师任护卡工作。

胡氏归,生长子福增,次子福庆,长女不久病故。

金氏归(金葆琛)生三子镜天,四子商隐,五子天铎,六子福禄(),七子希之,女同璞。

六 邵凯公(紫卿)一支---字辈(在安庆的活动情况)

辛亥年,商隐公家庭生活无着落,摆一旧衣摊,天铎公后与其共同经营。

民国三年,租一间门面,开设礼威服装店。

民国七年,因邻居失火而波及,店铺被烧光。

民国十年,迁至本街东头,开彰德服装店,自做自售,代客做衣。

民国十三年,与人合伙开大成绸布店,不久亏歇。

民国十五年,自租原店面开大盛布店,此时市面繁荣,日营业额最高达大洋六千元。其时金融活泼,与人合开庆云银楼与福盛昶皮贷店。

民国十八年,花五万大洋,借款买了南水关一座房子(原清朝安庆官府所留之公馆,约4000平方米)。

    一时,一家有三爿大店,两名教授,百间房屋,四世同堂,自然轰动一时。

民国二十年,大水灾,亏本收歇。

抗战初期,全家逃难到湖南益阳乡间。

解放后,与人合开天生福棉布店,后改为公私合营,最后改为国营,所购南水关私房归公收租。

字辈,天铎一支:长子梅生,次子惜抱,三子怀冰,四子怀宁,五子怀仁,女君。

字辈,天铎一支:自强 自琛 自诚 自权 碧华 自力 更生 建疆 吴珺 兰平 竹平雪平 鸣镝 秋苹

字辈

字辈

谱文是: 众广子胜尚 景仲奕国正 位高由德邵 福祚自延长 

             必忍方能济 维和乃致祥 一门敦孝友 万代启书香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为什么要统一“三公”像 吴姓“三公”像
    广东龙川铁场东湖村吴姓上灯节目
    【吴氏名人】吴均诗歌研究
    《茂名吴氏族典》(第一卷)将于下半年
    山东省鄄城县许集村吴氏家谱—吴姓氏起
    吴姓家谱自璋公二十二世万二公起第八世
    安岳县附郭乡吴氏宗谱吴姓由来
    第四章  吴姓祖籍的变迁
    桐城吴姓辈字大全
    天下吴姓十二大宗
    关于吴姓世系中季札系与夫差系的感想
    关于南支吴姓与四川中江吴氏之研究
    吴姓家谱介绍
    湖北公安县吴姓族谱
    晋江姓氏志—吴姓入闽
    历史上吴姓的分布和迁移
    中国古代人口和吴姓人口的迁徙
    吴姓迁徙史
    吴姓典故、趣事
    元田吴姓洪坛土地的来历
    【吴姓典故、趣事】
    吴姓精神——谦让与开拓
    从吴姓说家谱编修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