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之名称:昔孔子盛讚吴太伯(论语称泰伯)之盛德,其言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见论语第八章)。
至德者,为德之至极无以 加者也。吾人追本溯源,为世界性之联宗结合,由吴、周、蔡、翁、曹、济阳堂(辛、柯、蔡)、六桂堂(洪、江、方、翁、龚、汪)十二姓氏共组“至德”而命名,其意義亦深长矣。
至德各姓之淵源,始终后稷,据司马遷“史记”所载云:帝 之元妃姜原,践巨人迹於野,感孕而生子,貌醜以为不祥,弃之不死,姜原以为神,遂 收养长之,因名曰弃(古弃字)。
及弃长,善农耕,播莳百杀,建功天下,帝尧举为农师,舜封弃於部,号曰后禝,别姓姬氏(见周本纪),今至德宗亲,皆后禝姬氏之裔也。
黄帝之后至后禝,后禝之后至公刘,修后禝之业,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二十五传至太王古公亶父,称德行義,国人戴之,避戎狄去圂而止於岐下,民颂其德,周道自此以兴。
吴姓起源:吴姓,自太伯公始也。太王古公生三子,长太伯,次仲雍,少季历。季历生子昌,有圣德。是时,商道寙寖衰,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欲立季历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为存父志,亡如荆 義之,从而归之者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卒,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自太伯作吴,五世而周武王在克殷,求太伯、仲雍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遂以为吴姓,历今三千二百多年。
周姓起源:文王之正妃太姒,子十人,但邑考居长,次武王发,次管叔鲜、次周公旦、次蔡叔度,次曹叔振铎、次成叔武、次霍叔处、次康叔封、次冉季载。发、旦最贤,左右翼辅文王,伯邑考既前卒,故文王立发为世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武王伐紂,克殷而有天下,广封功臣昆弟,各食采邑(见史记周本纪)。武王之十三世孙平王,别封其少子烈於汝州,人称周家,遂以周为姓。
蔡姓起源:武王封叔旦於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鲜於管,封叔度於蔡,使相紂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武王崩,成王年幼,周公专王室,管、蔡疑周公之为,不利成王,政见不合,欲挟武庚以 殷,蔡叔被遷而卒。子胡贤,周公举为鲁卿士,而鲁治,复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嗣,是为蔡仲,遂以蔡为姓(见史记管、蔡世家)。
翁姓起源:周武王四世孙昭王之庶子名溢字庶任,居监官,食采於翁山,卒谥端明王,遂以翁为姓。
曹姓起源:武王之弟振铎,同母排行第六,为文王之第十三子,封於曹,遂以曹为姓。香港有新兴曹氏宗亲会之组织,由于到星洲之华侨第一个为曹姓,故星洲昔有曹家馆宗祠。
柯姓起源:周太王之次子仲雍随太伯奔荆 ,五传至周章,封於吴、仲雍之九世孙名柯卢,生于吴,据“姓苑”所载:“柯氏吴公柯卢之后,望出钱塘,以名为氏,是为柯氏之祖”,遂以柯为姓。
柯蔡联宗:柯卢为周太王次子仲雍之后,蔡仲为周太王少子季历之后,均为太王之裔。以分封得姓,蔡氏为先,论昭穆次序,则柯氏居长。今世联宗结谊,以柯蔡并称。
柯蔡通族之淵源,现无谱牒可考。据台湾高雄蔡达宗长所撰吴、柯、蔡三姓淵源考云:柯兴蔡在河南光州固始县同属乡亲,两姓於唐代同时入闽,均为泉州望族,世谊甚为。有蔡氏子十郎入赘於柯杀英家,由是血脈相联,分承祠祀,成一家亲。
柯姓本为吴氏之后,由於福建、潮属柯蔡两姓世谊密切,因地理关系,多赴台、澎、菲律宾一带经商营生,由是结谊联宗而有柯蔡联宗之组织,敦宗睦族,会务鼎盛。香港柯蔡宗亲会乃随台、菲之组织而成。南洋尚有辛、柯、蔡三姓之联宗。
六桂堂源流:“六桂:为洪、江、翁、方、龚、汪六姓之组织。系出炎黄,洪氏出自尧时之共工,江氏为卢伯益之后,翁氏得姓於周,方氏衍於周方叔,龚氏源於晋龚坚,汪氏为鲁汪侯之后。各有本源,迄於宋代。翁乾度生六子,分为六姓,乃兴旧姓合流。
考翁氏姓祖端明王之后,傅至唐代轩公,赐甲榜进士,官闽州刺史,居蒲田竹啸庄,遂以为家,为入闽之祖。至于后唐何公生子乾度,在后晋官至郎中,居洛阳,夫人陈氏,生六子在宋代先后考取进士,均为显宦:
长子处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号敦煌,居朱紫坊,分姓“洪”。
次子处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梁灏榜进士,号济阳,居淮阳,分姓“江”。
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建隆元年兴长史同榜进士。号监官,居竹啸庄。分姓“翁”。
四子处樸,字伯惇,宋开宝六年进士,号河南,居竹啸庄,分姓“方”。
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开宝六年兴四兄同榜进士,号武陵,居马欄,分姓“龚”。
六子处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兴次兄同榜进士,号平阳,居东林,分姓“汪”。
由於六子齐显,人称为“六桂腾芳”,成为千古佳话,至於六子分姓缘由,因当时遭逢胡夷之乱,处易公壮烈殉国,乃避地分姓而居,故乾度公为六桂开基之祖。乾度公葬於蒲田,勅封“六桂坊”。今六姓联宗设堂为会,日六桂堂,其淵源本於“宋”也。
显吾族源於黄帝,古公邑邠,泰伯启於东海,历今五千多年,子孙昌盛,遍布寰宇,展动国际,仰仗祖先美德,今世界各地区至德宗亲,法国联会有130多个,分布於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台湾、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古巴、缅甸、多明尼加、英国、菲律宾、东埔寨、巴西、越南、委内瑞拉、澳门、中国等20个多个国家及100多个地区,总会设在香港,每2年一届巡迴各国举办世界恳亲大会一次,共叙宗谊,发展经贸,弥觉珍贵,且富有中国乡情也。
远祖少典氏公孙姓,黄帝姬姓,至周末约七十代王族均姬姓,据不完全统计,因西周实行分封制,同时以国为姓,曾经以周族姬姓直接或间接繁衍的姓氏达2400多个。需说明两点:一是这些姓氏有的有多个来源,但其中至少有一支可追根溯源於姬姓;二是历史上有这些姓氏,后来有的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