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吴氏渊源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吴氏渤海堂简介
作者:吴正将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17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渤海堂简介:   渤海堂为吴氏堂号之一,渤海郡是吴氏的第二大郡望。

   关于郡望:   所谓郡望,即为一郡中的望族,亦即指一郡之中人口众多,社会地位显赫的家族。郡望是中国家族文化的“特产”之一,也是家族特有的标志。中国人历来敬天法祖,对祖先与发祥地有着强烈的崇敬,与归属感,对本家族的“郡望”从不敢以忘,不论迁徙到哪里,子孙后代永远都记着本宗族的先人发祥于何处,自己的根在何处,所以郡望是家族文化一个重要的标志。

   吴氏的郡望众多,有延陵、渤海、濮阳、陈留、吴兴、长沙、武昌、汝南、江浙等。

   渤海郡:古郡海郡,位于渤海湾周围的地区,包括今之河北的南静、青县、沧州以及山东的乐陵、宁津、无棣以北的地区。古渤海郡的吴氏有几支,有的是吴芮的后裔;有的是汉司徒吴雄的后裔。在吴氏众郡望中,江浙一带的吴氏亦称渤海吴氏,但此“渤海”实为今东海的通称,指的是今长江流域的江浙地区。故吴氏之渤海郡望既包括古渤海地区的吴氏,也包括江浙一带之吴氏,历史名人极多。

   堂号来历:   相传吴氏传姓始祖为仲雍公,周太王古公亶父之次子,字执,号虞仲。四十一岁时,为使幼弟季历得继周太王之王位,遂与长兄泰伯并有让德,同犇荆蛮,建国勾吴。长兄泰伯卒后,因无后嗣,仲雍公世袭兄位,在位六年,育有二子,长子名季简,次子名居简。

   仲雍公卒后,葬于江苏省常熟县虞山(鸟目山)。尔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仲庸公三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周章追封仲雍公之长兄泰伯公为吴伯,至此,吴泰伯即为吴氏的开姓始祖,而仲雍公为吴氏传姓始祖。   仲雍公之位传到十八代孙寿梦公,吴国始益大称王,建都平江(今江苏吴县),在位二十五年,卒后葬于赢博(今山东泰安莱芜县)。育有四子,伯曰诸樊、仲曰余祭、叔曰夷昧、季曰季札。   凡诸樊、余祭、夷昧之后裔,并称总堂号为“渤海堂”,季札之后裔,称堂号“延陵”,并同时衍生出吴氏后裔许多分支衍流堂号名称。如:濮阳堂、让德堂、至德堂、龙溪堂 等。

   吴氏来历: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札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

   渤海堂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渤海堂,为吴氏第二大郡望,今福建吴氏后裔大多为渤海堂。福建连城宣和培田村至今保留了非常完整的吴氏族谱。该族谱不仅记录了家族演变,更为重要的是纪录了很多风土人情和诗歌词曲。

   吴姓通用对联   横匾:渤海堂(延陵堂)   上联:渤海家风远   下联:延陵世泽长

   另一支延陵堂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再论长沙王吴芮的世次与左台吴氏谱的历
    大悟吴氏宗亲会纪念著名革命英烈杨松(
    《著姓吴氏》征稿启事
    2019年4月10日吴文化“泰伯祭祀大典”信
    2019年,我们再出发!赣鄱吴氏2018年年
    台湾延陵吴氏世系图
    陕西省延安市吴旗县吴氏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河道乡河大村吴氏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王闫乡口头坪村吴氏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渔度镇鱼池村吴氏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枣林镇吴氏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西河乡三合村吴氏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中原镇麻庙村吴氏
    至德堂太湖迁陕吴氏
    山西洪洞---云南
    浙江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吴氏
    辽宁宽甸吴氏族谱(公开版)
    四川省吴氏字派集(已更新至388支)
    赞《瑞安吴氏通志》出版
    吴氏在线新年贺词
    黄龙吴氏宗亲举办一世祖礼孙公诞辰800周
    四川省部份吴氏辈派
    麻溪吴氏族谱(下)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