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属浙江省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东北距省会杭州市92公里。东与诸暨交界,东南与义乌市接壤,南与兰溪市相接,西和建德县为邻,北与桐庐县毗连,全境总面积899.59平方公里,现分16个乡镇,人口约38万。
第一世
吴融,迁居鄱阳(现为江西),
第二世
吴元三,吴融长子,字若虚,官至翰林院修撰,他娶唐宗室之女为妻,生有三子。
吴元睿,吴融次子,迁回祖籍江陵.
吴少珪,吴融三子,一支迁回诸暨 (今浙江诸暨县)。
第三世
吴彬,吴融之孙,字文郁,封骠骑将军,家居陕西咸阳,后又迁回吴郡虞山。再迁居睦州(现为建德),
-------------------------------------------------------------------------------------------------------------------------------
第01世
吴公养,吴彬之子,是前吴村的开基始祖。三迁于浙江浦江县大娄源。吴公养以下世系:吴传--吴文昌--吴承倚--吴世佐--吴始崇--吴子充--吴嗣明--吴元礼--吴景先--吴简--吴大璋--吴英。
第02世
吴传--
第03世
吴文昌--
第04世
吴承倚--
第05世
吴世佐--
第06世
吴始崇--
第07世
吴子充--
第08世
吴嗣明--
第09世
吴元礼--
第10世
吴景先--
第11世
吴简--
第12世
吴闻之,(上族存心堂祖)字仲博,治春秋,中宋亚榜进士。
吴大璋,吴闻之从弟,字崇义,官名九璋(存诚堂、存古堂共祖),宋授工部尚书。子吴英。
吴九璋,子吴萁。
第13世
吴英,吴大璋之长子,字振之,宋举孝廉,授迪功郎。
吴茂,字材之,元授员外郎。后迁宁波之慈溪向山鸣鹤镇。其孙又再迁至慈溪向山。
吴萼、字衍之,是为上族,始立存心堂;
吴蕃,字衍之,继三从兄吴英之第三子吴瑶为嗣,
吴萁,九璋幼子,字德茂(存古堂祖),登宋浙漕进士,子吴谦,
吴蜚声
第14世
吴埙,吴渭之兄,字伯和,号东山老人,中宋亚榜进士,授月泉书院山长;
吴渭,吴英之次子字清翁,宋进士,曾任义乌县令,入元不仕,解组归田,
吴瑶,后更名伯绍,字伯玉,又名宝,其子吴直方。
吴谦、字仲恭,博学多闻,宋为亚榜进士,父子一门双进士,时人传为佳话。 邑中名士方风、黄景昌、括苍吴思齐、闽人谢翱共创《月泉吟社》,发檄征诗,品评奖赏,名震东南诸省,史称文坛盛事。
吴幼祥,吴埙之幼子,曾为浙江省宣慰使;
吴幼敏,吴渭之子,字功父,宋进士,以文学名于世。字功父,中宋亚榜进士,元授杭州路儒学学正。转温州路儒学教授。后解官归,构堂而居,匾曰: 止所 ,遂号 止所翁 ,名士大夫乡先生为处其家。既卒,交游会葬数百人,率一时名流,岩南方凤特为文以祭。吴幼敏无子,入继堂弟吴幼祥长子吴贵为嗣。
第15世
吴直方,北游京师三十余年,元朝丞相脱脱和御史大夫也先贴木儿皆拜直方为师,国家大政方针多咨直方,官拜集贤大学士,以荣禄大夫致仕,食俸终身,封渤国公。为元朝一代名臣。吴直方妻盛氏,生子吴莱;继娶金氏,生子吴志道。1356年卒。吴直方--吴莱--吴士谧--吴皋--吴崖--吴侑、吴俊、吴伦(20世)。
吴贵,初授九昌国州学正,迁镇江路儒学学正,改衢州路清献书院山长,又改绍兴路稽山阻书院山长,满考除松江府儒学教授荐善鹰犬,除鹰房总管府判官。年四旬时方凤特为文祝之,辞云: 四十强而仕,斯言著礼经,博鹏宜运海,振鹭且充庭。后夜中秋月,今朝南极星。耋夫频献酢,留眼看袍青。 五旬时,方樗亦撰文以乡飨。吴幼敏著有《止所斋集》行世。
吴敏,吴渭子。
吴似,
第16世
吴莱,名汝本,字立夫,门人宋濂等谥为渊颖先生,博学多闻,工诗文,著书甚丰,文章雄奇奔放,有秦汉风,晚年隐居前吴境内袅溪无莱山废身著述讲学,为一代大儒。
吴赞,
吴贽,
第17世
吴士谔,吴莱长子。
吴士谧,吴莱次子。均驰誉士林。
吴志德,吴谦之玄孙,一名瑷,字惠卿。1327年生,1395年卒。明初以武功克金华八县及杭州诸地,功封浦江左翼元帅。后人尊称 元帅公 ,吴志德兄弟一家对前吴村影响甚大。一门忠孝节义,同居共炊凡5世,食指千人,百犬同槽,芳名远播遐迩。吴志德与通化蒋镛迎谒吴将李文忠麾下,被封;为浦江翼左元帅。从军取诸暨、义乌、金华、衢州、处州、杭州诸i地,卸甲后。元末兵乱,群雄蜂起,盗贼遍野,民不聊生。吴志德聚乡里强壮者千余人,编为什伍,立甲乙之长以统之,保其乡井。至正十八年戊戌(1358),朱元璋经略浙东。李文忠率部取金华,下严陵,吴志德与同邑蒋镛率众迎谒,自请效力为前锋。会有股匪号称 长枪 ,自义乌侵犯县境,劫杀抢掠,民大扰。吴志德与蒋镛率部赴敌,奋身与战,杀其骁将高元帅,献馘辕门。时朱元璋为江南行中书丞相,事闻,亲赐玺书,授予浦江左翼元帅职,并赐金帛,令随李文忠、胡大海等取诸暨,平衢处信诸州,克钱塘,皆著劳绩。
吴志道,同居共炊凡5世。子吴允和、吴允权。
吴凤来,乾隆二十四年秋至二十五年(1759-1960),白童试连捷三科,登进士第。乾隆三十五年1(1768)选授广西岑溪县知县,历任西隆州、郁林象州知州,署恩施8府知府,折狱明慎,豪猾潜踪,四方乐业,所任著政声。
第18世
吴皋--
吴允和、
吴允权,
吴傅,子吴鼎。
第19世
吴纬,吴允权子,以文学孝义闻邑里。
吴崖,字彦誉,迁县内杭坪吴宅村,是为杭坪始祖。子三:吴侑、吴俊、吴伦。
吴嵩--子三:吴珍、吴球、吴琼(20世)。
吴銎--子三:吴标、吴权、吴榛(20世)。
吴彦誉,从前吴上族房派析分徙居浦江县城之北部杭坪吴宅村(现为杭坪镇)定居。杭坪地属壶源江流域,扼浦江北部交通之咽喉,东接诸暨,南通金华、兰溪,西连建德县,北达富春江人桐庐县直达杭州,蒋义省道公路经此。
吴彦宗,
吴彦奇,析迁杨桥,是为杨桥始祖。
吴彦高,赘骆山(今吴山岗),是为吴山始祖。赘南乡十六都骆山冈,遂后骆山改吴山,配张氏,生2子,长吴佛回,幼吴佑补。
吴鼎,元授抄纸局大使。
吴绅,志德孙。
吴纯,志德孙。
吴纬,志德孙。
吴纹,志德孙。
吴绶,志德孙。以人丁日旺,分别析为思、义、谷、友、纲、存,称大六房。其后存派吴纬之孙又析分为智、仁、圣、礼、忠、和六房,后世称为小六房。存古派后裔大多属于这个系统。其后大六房支派一部分迁至袅溪村。
第20世
吴侑,
吴俊,
吴伦,
吴珍、
吴球、
吴琼,
吴标、
吴权、
吴榛,
吴佛回,
吴佑补.
第21世
第22世
第23世
吴琼,迁大娄,即为大娄始祖。生于明天顺八年甲申正月卅日,卒于嘉靖四年乙酉九月十九日,娶薛氏继娶乔氏,葬纸方山,生8子:吴德、吴信、吴辉(薛出)、吴出、吴迓、吴广、吴达、吴远、吴回(迁出)。
第24世
吴昴、
吴球、
吴珙
吴泰,迁五都保安岩下,
吴德、
吴信、
吴辉(薛出)、
吴出、
吴迓、
吴广、
吴达、
吴远、
吴回(迁出)。
第25世
吴世安,又迁入木杓山,现为塘岭金行政村内定居。生于明正德十五年庚辰二月初三日,卒于万历十三年甲申十二月初四日,娶何氏,生3子:长吴仕京、次吴仕英、幼吴仕廉。
吴世盛,以素封闻于邑里,死后葬兰溪金村坞,村人呼为 兰溪公 。
吴世风
吴世显,迁居乐庄,1959年因兴建通济桥水库,又从乐庄迁到真溪吴塘下居住,一直到今(今为下葛村),是为下葛始祖。
吴世埠,生于明正德十三年戊寅七月二十一日,卒隆庆五年辛卑四月二十六日,配虞氏,合葬二十七都驮坞口。生2子:长吴仕亮,幼吴仕敬。
第26世
吴尚铉、
吴尚锡、
吴尚钺,父子四人以忠孝友义、乐善好施著邑里,有功合族,前吴中族多为其裔孙。
吴仕亮,
吴仕敬,
吴仕京、
吴仕英、
吴仕廉。
第27世
吴仲龙,生于明万历六年八月十五日,卒于壬辰年二月二日,娶雷氏,合葬二十七都驮坞口,生2子:长吴应端,幼吴应凰。
第28世
吴应端,
吴应凰。
第29世【德】
吴德新,迁居寺坪定居,是为寺坪始祖。生于康熙二十年癸丑五月卅日,卒于乾隆三年甲申十一月初四日,娶方氏,合葬蔡坞坪后。生1子:吴由庆。
第30世【由】
吴由庆
第31世【初】
第32世【创】
第33世【嘉】
第34世【声】
吴声耶,曾任青田县、庆元县县长。
吴声雕,曾任青田县地方法院院长、浙江省高等法院推事。
吴声鸾、
吴声聪、吴祖先、
第35世【自】
吴自芝、
吴自藩。
第36世【始】
吴始泰,前吴村人。1967年毕业于上海外贸学院英语系。现任上海市新技术企业集团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翻译兼项目经理。1985年至1990年,任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秘书处P5级高级官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吴始英,民国时期副团长。
吴始敏
第37世【彰】
吴彰玑,浦江县计委副主任。
吴彰锐,曾任金华市统战科长,县级干部。
吴彰林,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长。
吴彰高,工程师。
吴彰清、
吴彰震、
吴彰锐、
吴彰威、
吴彰昭、
第38世【书】
吴书城、
吴书坚、
吴书元、
吴书棕、
吴书钢,美国旧金山史丹福大学研究所电机博士。
吴书键,美国加州大学硕士。
吴书铤,美国加州大学硕士。
吴书秋、
吴书文
吴书传、
吴书康、
第39世【传】
吴传纲、
吴传明
吴传仑,副县级干部。
第40世【永】
吴永定
吴永惠
第41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