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档案馆的一位退休干部在商州区一小书店发现记载宗族发展的史书《吴氏宗谱》,共12册,最早的记载距今有5000年历史。因无钱购买,他只能手抄了部分内容。近日,他的手抄本引起了社会关注。
3月15日,曾任商洛地区档案馆副馆长、今年76岁的郝臣杰说:“我一直在研究商洛地区的历史文化,1998年夏天,在一个小书店里发现这套《吴氏宗谱》,共12册,摞起来有一尺多厚。白麻纸,毛笔抄写,续谱的时间是清光绪二十八年。”
店主要1万元钱,郝臣杰当时掏不出那么多钱。想复印,店主不同意。他就央求店主让他在店里抄写。“我每天上午去书店抄写两三个小时,那是夏天,很热,抄写很辛苦。用了一个多礼拜,终于抄完其中一个谱系。”
郝臣杰说,最后听说《吴氏宗谱》被卖到西安了,“如果放在现在,别说1万元,就是10万元也要想办法买下。”
我国史学是由正史、方志、谱牒及其他古籍组成。谱牒是以特殊形式记载宗族发展的史书,《吴氏宗谱》以家族的角度,从五帝记起,直到光绪二十八年,记载了一百二十五代人的生卒年月、历任职官、社会贡献、家族繁衍等内容。这些记载与《史记》和《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对照完全吻合。
有些内容其他史料上查不到,尤显珍贵,其中包括宋徽宗作的《宋徽宗皇帝御制吴氏族谱序》。
《吴氏宗谱》的发现将为挖掘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秦、汉历史文化以及吴姓家族寻根问祖提供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