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位于陕西宝鸡,是中国五大镇山之西镇,也是天下吴姓的发源地,零三年无锡梅里泰伯庙的吴姓后裔来吴山寻根,两地连手出[[古吴源探流]]一书。
在《史记·泰伯世家》中,司马迁记载了春秋时吴国王室的起源及其世系:
吴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
太伯,作泰伯,姬姓,商末歧山(在今陕西)周部落首领古公 父(即周太王)长子。太王欲立幼子季历,太伯与弟仲雍同僻陕西宝鸡的吴山,建立最早的国家,“句吴”,季历贤,又让,于是泰伯、仲雍二人率吴山族人奔江南,文身断发,定居在太湖边的梅里(今无锡梅村)。土著居民来归附者有千余家,奉立太伯为当地的君主,称吴太伯,自号“勾吴”。
太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几千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云:“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
吴山周遍的吴姓族人着手恢复历史上祭祀泰伯的仪式,在此邀请邀请吴姓朋友来吴山寻根问祖,留下通信方式,以便联络方便,来缅怀吴泰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