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历史人物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徽州茶人小传:吴自牧
作者:郑毅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20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吴自牧(11611237),字益谦,为唐文学家吴少微的后裔,徽州歙县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共二十卷,叙述了南宋时期的临安(今杭州)概况及民俗民风;是研究宋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尤其是书中所描述的都城民间茶事活动,具有真实的生活气息且鲜活生动,无疑是当时都城“社会茶风俗实相”的真实反映;而关于茶馆、茶坊的记叙及饮茶风俗的详细载录,实为南宋时期茶事的珍贵资料。由于吴自牧生活于宋末元初,且常居临安府钱塘;而此时徽州地区的茶叶正处在历史性的变革时期,所以,鲜有故乡茶事的诗文及记载……。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且日益普及,茶肆、茶坊遍及市井且重视摆设和布置;吴自牧记载:“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会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瓷盏漆托供卖。夜市于太街有东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玩观之人。人情茶肆,本非以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将检阅茶肆,皆士大夫期明约友会聚之处……。”在茶肆林立的南宋都城,不仅有人情茶肆,有聚会茶坊,甚至还有花茶坊等;夜市时也有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更有提茶瓶沿门点送茶水至门面铺席等。同时,在一些时尚的茶肆,士大夫还常在其中以文会友,谈诗论艺,几与今日沙龙相近。总之,吴自牧所记载的临安茶坊、茶肆等品茗场所,不仅数量、种类多,功能蔚为大观且大异其趣;售卖的茶及茶汤也是五光十色,多种多样;它既满足各色人等且随客人的嗜好而随时供应,可谓是“四时卖奇茶异汤”。

宋代民间的饮茶之风俗也是十分流行,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有:“客至则设茶,欲去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然上自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或有新搬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借动事,遗献汤茶,指引买卖之类,则见睦邻之义。”可见,茶在宋代不仅扮演着交际的角色,还有睦邻之效;真可谓民风淳朴、茶风大盛。值得一提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个约定俗成的民间成语,最早是出自吴自牧“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此,茶就成为了开门七件事之一。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戾家;”这是宋代流行的谚语。但是,“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的记录,则是出自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点茶,即品茶,重味觉之美;焚香,重嗅觉之美;挂画,重视觉之美;插花,则是重视觉、触觉之美;这四般闲事,是宋代文人所推崇的美学艺术生活原则,并称“生活四艺”。宋代文人士大夫推崇清远淡泊的审美心态,在庭院厅堂以及茶室、茶馆里挂画,一方面是方便主客欣赏,另一方面也直接表达了主人恬淡静远的审美理想和文人情怀;“不下堂筵,坐穷泉壑。”不用走出屋外,山水本意已全部了然在心。而插花、挂画等闲事,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恬淡静远的意境。茶人吴自牧记载的这种茶事雅俗,一直沿袭至今并成为了一种永不落幕的潮流风气。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