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 甲(阏逢) 乙(旃蒙) 丙(柔兆) 丁(强圉) 戊(著雍)
己(屠维) 庚(上章) 辛(重光) 壬(玄黓) 癸(昭阳)
地支: 子(困敦) 丑(赤奋若) 寅(攝提格) 卯(单阏)
辰(执徐) 巳(大荒落) 午(敦牂) 未(协洽)
申(涒滩) 酉(作噩) 戌(阉茂) 亥(大渊献)
注1:古代以干支纪年,十干称“岁阳”;十二支称“岁阴”。《尔雅.释天》“岁阳”:太岁在甲为阏逢,在乙为旃蒙,余按( )内之名类推;“岁阴”:太岁在子为困敦,在丑为赤奋若,余照( )之名类推。故甲子岁也可称为阏逢困敦之岁。摘自《辞海》一九七九年版缩影本p787“岁阳”条。
注2:先时看《资治通鉴》,总对其章节目录下的一些“起------ 尽------”后的词组疑惑不解,二00五年八月,四川平昌何茂森先生因发一个白衣吴氏先人手描的《百寿图》邮件,其年份中有“昭阳大荒落”字样,经何先生提示,此词组出现于《资治通鉴》中,经查果然为天干地支之别号。
二00五年八月卅一日
邵雍的“商代年表”
朝代 年代(公元前)干支纪年 王(帝)在位年数
商后期 1401-1374 庚子-丁卯 盘庚 28
1373-1353 戊辰-戊子 小辛 21
1352-1325 己丑-丙辰 小乙 28
1324-1266 丁巳-乙卯 武丁 59
1265-1259 丙辰-壬戌 祖庚 7
1258-1226 癸亥-乙未 祖甲 33
1225-1220 丙申-辛丑 廪辛 6
1219-1199 壬寅-壬戌 庚丁 21
1198-1195 癸亥-丙寅 武乙 4
1194-1192 丁卯-己巳 太丁 3
1191-1155 庚午-丙午 帝乙 37
1154-1122 丁未-己卯 帝辛 33
我国"断代工程"发表的最新<商代年表>,如下(部分):
前1300-前1251 盘庚(迁殷后)
小辛 小乙
前1250-前1192 武丁
前1191-前1148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前1147-前1113 武乙
前1112-前1102 文丁
前1101-前1076 帝乙
前1075-前1046 帝辛(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