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洞吴氏祭碑刻文
祭文
祭陆公文
惟
公元二〇〇八年四月四日,岁在戊子,时维清明。风和日丽,万象更新。腊洞吴氏后裔数代儿孙,各地云集,谨备香纸、三牲、糖果、酒醴,恭祭我族腊洞始祖陆公。辞曰:
远祖黄帝 华夏元宗 至德精神 泰伯吾公 延陵季子 三让承风 盛公西迁 岁月峥嵘 副司应浩 欧阳立功 陆公开拓 开基腊洞 思忆陆祖 怀念列宗 继承祖德 以祖为荣 勤俭持家 创业垂统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义妇顺 族亲村盟 发展生产 五谷盈丰 勤耕苦读 教化启蒙 贤才辈出 知行贯通 族昌思源 富贵念宗 宗祖伟业 百世称颂 光大祖业 后昆更雄 开拓进取 伟业如虹 煌煌盛世 浩浩春风 腊洞吴氏 跃虎腾龙 惟我族人 运至福涌 福如东海 寿若青松 人丁兴旺 百业繁荣 宗族和谐 世代昌隆 山水献彩 酒醴千钟 族众虔敬 大礼成功
伏惟尚飨
陆公十世裔孙 谋高 拜撰
祭始祖文
时维
公元二00九年农历三月初九日,岁在已丑,节届清明,万物复苏,和风送暖,柳绿桃红。合族集聚,共谒祖陵。幂币果品,寒食三牲,除草培土,清扫坟茔,秉烛焚香,炮竹齐鸣,恭祭始祖之陵前曰:
吴公登陆,腊溪始祖。清初迁入,祖籍远口。艰难创业,含辛茹苦。生有三男,子孙繁茂。瓜瓞绵绵,神明护佑。看:墓陸福地,吾祖佳城。风水灵动,山川环护,皇天在上,下凭后土,照壁当前,背靠梵麓。青龙左卧,右踞白虎。庇佑吾宗,齐天洪福!青山怀远,奇秀可毓。藏灵聚气,重今厚古。想:族风归厚,佳陵有属。孝德为先,天命不辱。登陆忠魂,浩然常驻。泰伯遗德,三让风度。吾祖仙去,灵光眷顾。身卧莹台,适彼乐土。葬先荫后,功德无度。子孙浩繁,贵人辈出。万幸我族,天呵神护。噫,千古佳城,墓陸福地。嗟!万世流芳,地藏天府。今跪吉地,叩拜我祖,合族子孙,虔诚俯伏,祈求吾祖,永赐洪福,护佑我族,万代昌盛。祭礼告成,伏维尚飨。
陆公十一世裔孙 隆堂 拜撰
祭祖父文
維
西元一九八九年岁次己巳年十月二十五日,宜祭之吉,不肖孙隆文,慌不备香烛牺牲,谨以至诚至信,从凯里兼程赶来,致祭于新故祖父吴公讳朝荣老大人之灵前,而哀以文曰:
呜呼!我祖年高逝幽冥,哀声啼动故园惊。因为沉屙摧残梦,儿孙泣送白头人。门外琐呐声声哀,满堂亲友动离情。风光今减色,富贵随云轻。狂风吹落当头雁,雨打残花何处春:想來情可惨,一家泪纷纷。子媳欠贤孙不孝,难留祖父乐天伦。
想我祖父幼时,夙遭悯凶。未及成年,太祖见背。孤独无助,见欺于人。家无隔宿粮,室唯一盏灯。四壁皆空,田土全无。零丁孤苦,何以为生?贩盐走湖广,求米磕乡邻。一生清贫,犹不改创业初衷;半世辛劳,恰还似替人作嫁。
一声春雷响,祖父得翻身。苦尽盼甘來,跟党闹革命。建农会兮任主席,为国为民兮献青春。
祖父一生兮不改勤劳,为家为国兮苦苦忙奔。春播兮秋收,夏薅兮冬耕。数旬如一日,不辞苦与辛。栽杉种竹,育林岂只为儿女;铺路修桥,拓荒原欲济世人。年年评劳模,榜上有英名。儿孙忽成行,古木喜逢春。庭中兰桂花正好,高堂祖母忽仙逝。伯叔兮远游,姑母兮远嫁。可怜我祖兮孤鳏,忙田忙地里,喂牛养猪饲鸡群。一身劳数务,里外皆费心。割草砍柴刀斧重,栽禾种菜锄未轻。晨起五更披霜月,晚归中夜戴寒星。骨瘦皮黃力渐衰,犹未肯作赋闲人。我祖传家唯忠厚,一生创业凭辛勤。肠仁心慈,言和行善;德昭故里,望重乡邻。实指望我祖福如东海长流水,寿若南山不老松。谁曾想树老根枯叶落地,我祖卧帏数月竟作黃泉路上人。
呜呼,痛哉!我枉为长孙,难以尽孝道。游学六载离乡远,工作年余少还家。床前药罐未曾扶,晨汤晚茶未曾奉。方自祈祷天赐福,忽报祖父寿已終。噩耗传來,我心慘痛。恰如地裂天崩,不知有日月光华。归心似箭,奈山迢迢兮路远;空自哀呼,遥拜故乡而泣血。兼程还家,何处寻祖父音容;闻声皆泣,堂上唯亲友凭吊。
呜呼我祖,其去何疾?孙儿泣血兮,天灵可知?曾记幼年兮祖父扶我,话掌故兮数星月。云际风筝兮祖父亲糊,童年摇车兮祖父亲作。山上杨梅红兮,祖父不忘解孙谗;田间鱼虾肥兮,祖父不忘孙尝鲜。教我唱童谣兮育我成长,带我扶犁把兮嘱我为人。言传兮身教,爱护有加兮视若宝珍。我今才学何来,皆因祖父启蒙早;祖父音容安在?徒余儿孙哭哀哀。念将来,倩何人再嘘我寒暖:怀往昔,思祖父宁不令人肠碎!
呜呼!月落三更荒草地,风吹一夜冻寒塘。我祖独上黄泉路,满堂儿孙哭断肠。黄泉路窄魂难走,谁扶我祖越山岗?
呜呼!孙儿痛苦,跪祭灵堂,涕泪和流,满座悲伤。从今永別,若要相逢梦一场。灵前供奉虽嫌少,我祖驾鹤早来尝。
哀哉
上享!
孙:隆文 拜祭
墓志铭
登陆墓碑铭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木能忆其本而水能思其源,岂人孰无念其宗乎?非也,惟吴氏之昆甚感先祖之大德大泽也。初,余本姬姓,上古可考者为黄帝,后沿及尧君舜主,下乃商之诸侯周之天子者也。及泰伯,复以“三让”之懿德而大著于天下,携胞弟仲雍而奔隐于荆蛮,此诚可谓德与天地同久,功并日月齐辉焉!自泰伯号句吴,拓荆蛮,创吴国,集于今数千岁矣,其子孙浩瀚,遍播九洲。或一裔屡徙而终达黎平中黄,登陸公于清初复至腊溪,成其始祖。本大者末茂,源远者流长。今吾辈夙夜不忘其祖,四时常念其宗,因举族众议,树斯碑而刻尊位,为祭祖敬宗追远报本之所也。
陆公十一代孙吴隆堂拜撰
公元一九八七年农历丁卯年清明复修
龙菊姣墓文
水秀山明,风景如屏,穴前碧水源远,墓后巍峨山青,远望盘龙卧虎,近睹稻海无垠。吉地葬慈母,日后茂人丁,才满门,佳地出佳人。
情性温和,贤惠为生,诚实纯朴良德,慈善立身之本,养儿育女劳苦,建家教子操心。对人持公道,自己终身贫,福未享,五六度一生。
子:谋高 敬撰
一九八0年清明节
朝富墓志铭
吴公朝富,生于本县丁达。一九五一年参加金融工作,一九九0年光荣退休。其间敬业清廉,多有隹绩,时受表彰。毕生勤劳,养儿育女,枝繁叶茂:长女早适钟灵杨姓;长男学成大器,任职于县州;次子三子次女亦学成,事于州县公门。呜呼,公名朝富,然秉延陵至德,两袖清风,何富之有?所慰者,子女皆琢成器,兰桂腾芳,实无愧于丁达之谓也。
吴恩荣 敬撰
二00二年三月
注:吴恩荣 锦屏县政协副主席、贵州省作协会员、楹联名作家
文书
文书有田地、山林、房屋买卖、租赁以及家规等诸多内容。择其古代几页附照录之。
断田契约存表
卖田契约
碑刻
拱桥重修碑记
从来兴修桥梁者,善事也,而重修者,亦善事也。既有兴修,难保无废,赖有重修者,乃可以无废。吾乡水口石拱桥建自乾隆壬申年,先人苦力经营募化,各方善事,至甲戌年功始告成,历经六十余年,不惟便往来行人,而且锁乡水口,迨至嘉庆辛酉年,洪水冲激两旁桥墩将倾,若不重修,焉能保其巩固。于是里人龙芝江欣然倡首,妥约乡中。化首龙纯正、龙纯德、龙贤举、龙映清、龙化、欧致微、龙师尧、龙秉良、龙世跃、龙大义、龙德和、龙德培、吴儒焕,吴志高等募化乡里佥日。善事莫鼓舞而乐助焉,因命请鸠工勒石折砌修倾毁,而使永固,易俭而成其康状。所以古人云: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兹乃集腋成裘,坦道依然在望,俾往来免历揭之苦,而山水无涣散之虞,则桥而成功,双寓庶呼:先人兴桥,善心得以不朽;而后人重修,善果亦得以永存矣。
里中文童 吴志高敬撰
石匠宝庆 罗永才
嘉庆六年 辛酉岁
德垂后裔
盖闻佛圣之森严,万古香烟之灿灿,实广大千秋,灯烛之辉煌。所谓古来之先朝,培修之神灵,显兹是于后世,自是培龙书院修来实矣。我等观之,规且将偏斜朽烂,因此众首公议重修,恐独立难成,必须募化信善,大展好善者解囊乐助,宏开积德之念,立意喜施,禀修费庙,圣碑宛然,兹在爱护。工匠修整,规模宏大,见苍苍济济,无人以风格独占鳌头,武如鹰扬虎榜,农则耕之余土,物阜目工资丰,多林如□子,商则通四海,利达九洲。老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幼则求嗣有应。《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祈之谓与,是以为引。
丁 达 吴仁让 谨撰
信士化首 龙贵斌
注:《德垂后裔》碑为腊洞中寨回龙庵碑,高80厘米,宽43厘米,厚5厘米,现立于腊洞小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