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名锦峰,字月樵,生于1905年5月28日(光绪卅一年四月二十五日),殁于1956年11月11日(农历丙申年十月初九日)。
先生天性颖悟,过目成诵;一生“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潜心学问;工于书法,谙熟古代文学、佛学、哲学及宋儒理学,而文学造诣尤深。先生酷爱桐城派经典,喜诵《古文辞类纂》,常默写古代诗词曲赋以自娱。曾师从罗石荪、吴文静,二师誉其为“文章高手,诗词奇材,书法行家”。
先生庚午秋县试夺魁,旋省试考入训练所,毕业后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既不满贪官的腐败,又无力根除社会弊病,遂取避世途径,终生以教书为业。平日乐诵清人王茂阴《王侍郎奏议》,仰慕王直言敢谏、官居京都而眷属务农之高风。
先生处世淡泊宁静,居室简陋,破旧有若农家。频频迁徙,随寓而安。揖松桥,慕陶潜,遇事持正,谈吐风雅,待人赤诚,谨言慎行,处理纠纷不轻易臧否,更不据一已之好恶随意褒贬。故居室虽陋而门庭若市,时有鸿儒酬唱,僧侣谈禅。
先生治学严谨,令人叹服。教学生练习大楷时,腕戴铁环以示范。终年奋笔伏案,朝暮不倦。其文章优美,诗词动人,书法功夫尤为深厚,兼收王、颜、柳、赵众家之长,而尤爱魏碑,集兰亭之俊丽秀美和魏碑之老辣雄强,其字坚挺健硬,飘逸圆厚,犹如铁铸,求书者时至其门。平民求书,先生均笑而不拒;惟权贵求书,则避而不见。暮年贫病交加,仍笔耕不辍。一生著述颇丰。又手编族中学者文集《溪山文库》数卷,皆先生以蝇头小楷亲笔书就,因战乱未能付梓,后在“文革”中烧毁。其余遗墨亦散失尽净,惜哉痛哉!
王秉羲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