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吴氏世系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 |
 |
|
良材公次子烨公派下吴氏世系 |
|
|
|
 |
【第一世】 【2】烨,避讳改爗,字似之。文林郎,克承儒业,簪德弗仕,迁居溢。 【1】煜
-------------------------------------------------------------------------------- 【第二世】 【1】瑗,字从道,十一平事,天性明敏,闻见不群,读书人皆服之,徙居双千里青阳港西黄板桥。生子一:延章
【2】嘉,迁星子 -------------------------------------------------------------------------------- 【第三世】 【1】延章,迁高坑,今都昌当理氏是其裔。读书好礼,庭训子孙,郡邑子弟多从之。子孙后辈又分迁兴国,通山,瑞昌等处。 ----------------------------------------------------------------------------- 【第四世】 【1】茂达,延章长子,行九,生殁不祥,葬青阳港东。生子三:元勋,元用,元秀。 【2】茂贇,延章次子,行十四,生殁不祥,葬石沉坑。子嗣不祥。 【3】茂范,延章三子,行十五,生殁不祥,葬黄土岭。宋吏部尚书诰赠赞善大夫。生子二:凤,鹗,鹏。 【4】茂迥,延章四子,生殁葬不祥。宋吏部尚书。生子五:长 举, 次元益, 三 元凯, 四 元椿, 五 元相,<约910>
------------------------------------------------------------------------------- 【第五世】 【1】元勋 【2】元用 【3】元秀 【4】凤,茂范长子,生殁葬不祥。宋雍熙进士。 【5】鹗,茂范次子,宋雍熙进士,官龙图阁直学士,葬黄土岭,入乡贤祠。生子二:敦复,休复。 【6】鹏,茂范三子,刑部尚书。生子二:几复,嗣复。
【7】举, 一作仲举。永兴(今阳新)人。皇佑年间1046为都昌令,葬南康军都昌县。娶伏氏,生子二:长曰晛,早卒;次曰中复,今为起居舍人。 【事迹】五代末、北宋初官员。南唐李煜时为彭泽主簿(一作池阳令)。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征江南,遣使至彭泽招降。吴举杀使者,坚守彭泽。李煜降宋,旧臣随李煜去京师复职,独吴举拒不北上。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求李氏故吏,征为平阴主簿。历成都令、陕西录事参军。卒于零陵令。 【零陵县令赠尚书都官员外郎吴君墓碣铭〈嘉祐三年〉欧阳文正撰】 君讳举,字太冲,姓吴氏,兴国军永兴人也。曾祖讳瑗,祖讳章,父讳思迥。五代之际,自江以南为南唐,吴氏亦微不显。 君当李煜时,以明经为彭泽主簿。太祖皇帝召煜来朝,煜不奉诏,遣曹彬讨之,前锋兵破池阳,遣使招降郡县。使者到彭泽,其令欲以城降,君以大义责之,且曰:“吾能为李氏死尔。”乃共杀使者,为煜守。煜已降,君为游兵执送军中,主将责以杀使者,君曰:“固当如是尔。”主将义而释之。当是时,尝仕煜者皆随煜至京师,得复补吏,君独弃去不顾。太平兴国二年,诏求李氏时故吏,所在敦遣,君始至京师,以为郓州平阴主簿,历益州成都令,陕州录事参军,襄州之宜城、洋州之真符、福州之连江、楚州之盐城、耀州之同官,最后为零陵令。以祥符九年八月二十六日,道卒于扬州,享年七十有六。 夫人伏氏,能读书史,有贤行,后君十有四年以卒,享年八十有二。子男二人:长曰晛,早卒;次曰中复,今为起居舍人。以景佑三年十有一月甲子,合葬君、夫人于南康军都昌县之长城。 君学《春秋》,通三《传》。其临大节,知所守。当五代时,僭窃分裂,丧君亡国不胜数,士之不得守其节与不能守者,世皆习而不怪。君于此时,独区区志不忘李氏,其义有足动人,然而亦无为君道者。考君之出处,自重不妄,宜其世莫之知。而潜德晦善,显于后世,克有贤子,为时名臣。君以子恩,累赠尚书都官员外郎,考于令品,又得碣于其墓,以昭令德而示子孙。于是史官庐陵欧阳修曰:“此余职也。”乃为之辞曰: 世逢屯兮,廉耻道缺。中国五礻亶兮,九州分裂。朝存夕亡兮,士莫守节。昧者习安兮,懦夫志夺。伟哉吴君兮,凛矣其烈。世莫我知兮,不妄自伐。有韫必昭兮,后世而发。呜呼吴君兮,寓铭斯碣。
【8】元益 【9】元凯 【10】元椿 【11】元相 ------------------------------------------------------------------------------ 【第六世】 【1】敦复,鹗长子,宋进士 【2】休复,鹗次子,宋进士,官朝散大夫,女归熊主薄。 【3】几复,鹏长子,鹏次子,宋天圣进士,工部尚书。葬石垴坑。 【4】嗣复,同兄榜进士,官银青光禄大夫,葬远坑垅。 【5】晛,仲举长子,早卒。
【6】中复,仲举次子,宝应元年进士。 【资料】吴中复(约1011~1078)字仲庶,兴国永兴(今属湖北省通山县洪港镇车田村)人,北宋官员。父吴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中复进士及第,知峨眉县。边夷民事淫祠太盛,中复悉废之。廉于居官,代还,不载一物。通判潭州,御史中丞孙抃荐为监察御史,初不相识也。或问之,抃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今岂有识面台官耶?”迁殿中侍御史。弹宰相梁适,仁宗曰:“马遵亦言之矣。”且问中复曰:“唐自天宝后治乱分,何也?”中复历引姚、宋、九龄、林甫、国忠用舍以对。适罢,中复亦通判虔州,未至,复还台。 富弼主李仲昌开六漯河,内臣刘恢密告所断冈与国姓上名同,贾昌朝阴助之,欲以摇弼。诏中复往治,促行甚急。中复言:“狱起奸臣,非盛世所宜有。”驰至,较其名,乃赵征村也,亦无冈势,狱以故得止。又弹宰相刘沆,沆罢。改右司谏,同知谏院。迁御史知杂事、户部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泽州、瀛州,移河东都转运使,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江宁府。邮兵苦巡辖官苛刻,絷而鞭之。狱具,法不至死,中复以便宜戮首恶,流其余,入奏为令。历成德军、成都府、永兴军。 河北行青苗法,使者至,将先下州县。中复檄之曰:“敛散自有期,今先事扰之,何也?”拒不听,且以报。安抚司韩琦方疏谏青苗,录其语以上。熙宁并省郡邑,以永康为县,中复言:“永康控威、茂,不可废。”其后因夷竟复之。关内大旱,民多流亡。中复请加赈恤,执政恶之,遣使往视,谓为不实,削一阶,提举玉隆观。起知荆南,坐过用公使酒免。卒,年六十八。中复乐易简约,好周人之急,士大夫称之。从孙吴择仁。 宋仁宗御赐吴中复“铁御史”匾额。吴中复死后,归葬家乡北台山。为了纪念吴中复兄弟三进士,当地民众和吴氏后人在他们当年读书处北台山建了一所书院,以吴中复的官名为号,称“龙图书院”。因吴中复与兄吴几复、弟吴嗣复先后中进士,地方上称他们为“吴三贵”(一说“吴三贵”指吴中复及其儿子吴立礼孙子吴择仁)。明天启五年,以魏忠贤为首的太监集团攻击东林党,毁天下书院,龙图书院被迫改为寺庙。顺治乙酉年五月,大顺残兵由湖口渡江往太平山、九宫山方向溃退路过车田村时,龙图书院遭兵焚。当地民间传说是大顺残兵误认为“吴三贵”即“吴三桂”。康熙年间,当地民众募集资金,重修龙图书院,并在龙图书院旁边,加修了一座寺庙。咸丰丙辰年,太平军中王过兵,龙图书院再遭兵焚。2005年当地民众再次集资重建。在湖北省通山县燕厦乡滩头村螺丝坳有一深坑(大庆-广州高速公路燕厦河大桥北桥头侧边)。当地民间传说,“吴三贵”家的祖坟葬在乌鸦扑地。乌鸦要吃螺丝的。三藩之乱后,清廷为破坏吴三桂祖坟的风水,派兵来挑了这螺丝眼,弄死了螺丝,让乌鸦饿死。 ------------------------------------------------------------------------------- 【第七世】 【1】正礼,敦复子。文林郎。 【2】益礼,休复长子。宣教郎。 【3】钧礼,休复次子。将仕郎。 【4】好礼,几复长子。朝散大夫。 【5】简礼,几复次子。承议郎。
【6】师礼,几复三子。朝请大夫。
【7】审礼,嗣复长子。宋皇佑进士。
【8】次礼,嗣复次子,朝议大夫。
【9】秉礼,中复长子。朝奉大夫。居湖口县。
【10】立礼,中复次子。宋治平进士。御史大夫。
【11】让礼,中复三子。朝散大夫。
【12】本礼,中复四子。宣教郎。
【13】则礼,中复五子。员外郎。 【资料】吴则礼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今湖北阳新)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人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曾官军器监主簿。哲宗元祐初,入河东经略使幕。徽宗崇宁初,以事贬荆南。五年(1106),遇赦归润州,后定居盱眙(诗中提及都梁山、僧伽塔、北湖都在盱眙)。宣和初起知虢州。三年,卒于任。 ------------------------------------------------------------------------------- 【第八世】 【1】择善,正礼子。迪功郎。
【2】择仁,审礼长子。字智夫,辟举宝谟阁直学士,光禄大夫。 【资料】擇仁字智夫,以父任,為開封雍丘主簿。元祐中,金水河堤壞,十六縣皆選屬庀役,得詣朝堂白事。宰相范純仁獨異之,曰:「簿領中乃有是人邪?」 建中靖國初,畿內饑,多盜,以擇仁知太康縣。始至,召令賊曹曰;「民窮而盜,非天性也,我以靜鎮之。若亡命椎埋故犯,我一切誅之,毋得貸。」群盜相戒不入境。中貴人譚稹奴犯法,按致於理。稹羞恚造譖,徽宗召戶部郎中宋喬年往鞫。喬年,伉吏也,疾驅至。候者惶遽入白,擇仁著衣冠坐廡下。喬年慮囚擿隱,剔抉帑庾出入,不能得毫毛罪,乃歸傳捨。擇仁上謁,喬年迎笑曰:「所以來,為察君罪,顧乃得一奇士,吾今薦君矣。」居數日,召詣闕。方有事青唐,擢熙河路轉運判官,即以直秘閣為副使,從招討使王厚領兵深入,克蘭、廓城柵十三。加龍圖,進集賢殿修撰,為京畿都轉運使。鄭州城惡,受命更築之。或讒於帝曰;:「新城雜以沙土,反不如故,且速圮。」帝怒,密遣取塊城上,緘以來,令衛卒三投之,堅緻如削鐵,讒不能售。遂拜戶部侍郎兼知開封府。故事,尹以三日聽訟,右曹吏十輩列庭下,自佔姓名,一人云:「某人送某獄,某人當杖,某人去」,而尹無所可否。有竇鑒者,以捕盜寵,官諸司使,服金帶。擇仁視事,狃舊態來前,叱而械諸獄,一府大驚。賣珠人居民貨久不返,度事急,匿宦官楊戩第,擇仁跡取之,竄於遠。 戩中以事,出為顯謨閣直學士、知熙州,從永興軍。走馬承受藍從熙言其擅改茶法,奪職,免。再閱歲,以徽猷閣待制領江、淮發運,還直學士、知渭州。以病提舉崇福宮,起知青州,不克拜,卒,年六十六。
【3】择义,审礼次子。从政郎。
【4】择奇,次礼子。登仕郎。
【5】垙,立礼长子,建昌令。
【6】坻,立礼次子。彭泽令。
【7】域,立礼三子。文林郎。
【8】墒,让礼长子。通直郎
【9】壎,让礼次子。元符进士。奉直大夫。
【10】圻,本礼子。宣义郎。
【11】坰,则礼长子。朝奉大夫。 【资料】吴坰(生卒年不详),江左(今属江苏)人。累官枢密院编修、浙西提举。著有《五总志》、《丛语》等。《南史制抚年表》、《宋中兴百官题名记》有传。 《五总志》一卷,《遂初堂书目》著录于子类小说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杂家类。据自序,是编系建炎(1127-1130)末作者避地无诸萧寺道山亭时所作。 《五总志》多记北宋琐事,论诗亦有可采之处。吴坰少时曾见黄庭坚,述江西诗派事,较后人为切近。《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称:“其论诗独尊黄庭坚,盖亦江西之流派。” 吴坰以诗须“自胸中流出”,造语自然,于贾岛之“寒涩”、李商隐之“獭祭”,多致不满。又引陈师道评杜诗、韩文语,以示二家之别。
【12】坦,则礼次子。朝奉大夫。 ------------------------------------------------------------------------------ 【第九世】 【1】作 【2】俦,淳熙进士。 【3】传,迪功郎。 【4】佐,从政郎。 【5】意,又名亿。朝散大夫。 【吴亿遗迹】亿字大年,蕲春人。父择仁,官尚书。亿于南渡初为靖江倅,居馀干。著有溪园自怡集。 南乡子 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烟弄柳条。认得裙腰芳草路,魂消。曾折梅花过断桥。 潘鬓为谁凋。长恨金闺闭阿娇。遥想晚妆呵手罢,夭饶。更傍珠唇暖玉箫。 烛影摇红 上晁共道 楼雪初消,丽谯吹罢单于晚。使君千炬起班春,歌吹香风暖。十里珠帘尽卷。正人在、蓬壶阆苑。卖薪买酒,立马传觞,升平重见。 谁识鏊头,去年曾侍传柑宴。至今衣袖带天香,行处氤氲满。已是春宵苦短。且莫遣、欢游意懒。细听归路,璧月光中,玉箫声远。 【6】赞义,迁黄梅。 【7】子献 【8】元寿 【9】徵仲,子兴祖 【10】子同,宣教郎。子三:楃,杓,朴。 【11】损,通直郎。子一:权。 【12】盆,朝散大夫。子二:极,枢。 ------------------------------------------------------------------------------ 【第十世】 【1】必涛,作之子。 【2】比鏖,俦长子。 【3】通元,俦次子。 【4】休,赞义子。 【5】友公,子献子。 【6】友贞,元寿子。行邦止。 【7】友己,元寿次子。 【8】楃,子同长子。 【9】杓,子同次子。 【10】朴,子同三子。 【11】兴祖,徵仲子。 【12】权,损子。 【13】极,盆长子。 【14】枢,盆次子。 ---------------------------------------------------------------------------- 【第十一世】 【1】廷策,必涛子。 【2】廷秀,比鏖长子。 【3】廷实,比鏖次子。 【4】廷问,通元子。 【5】瑛 【6】宏英,友公子。 【7】宏恢,友贞长子。行国英。 【8】汉卿,友贞次子。 【9】宏纲,友己子。 【10】宏盛,友权长子, 【11】宏章,友权次子。 【12】宏隆,友权三子。 ------------------------------------------------------------------------------- 【第十二世】 【1】时,廷策子。 【2】昭,廷秀子, 【3】昕,廷实子。 【4】暾,廷问子。 【5】知正,瑛长子。 【6】知勍,瑛次子。 【7】知猷,宏英子。 【8】猷皇,宏恢长子。行舜臣。 【9】猷焕,宏恢次子。 【10】猷光,宏纲长子。 【11】猷辉,宏纲次子。娶孙氏,夫妻合葬于金枧太阴流霞。 【12】猷耀,宏纲三子。娶张氏,合葬眠犬山。 【13】猷松,宏章长子。 【14】猷柏,宏章次子。 ------------------------------------------------------------------------------- 【第十三世】 【1】霁,昭长子。 【2】震,昭次子。 【3】雲,昭三子。 【4】霞,昭四子。 【5】子宜,知正长子。 【6】子高,知正次子。 【7】二六,知勍长子。 【8】十四,知勍次子。 【9】安国,知猷子。 【10】安荣,猷皇子。行万年。 【11】安仁,猷光长子。 【12】安义,猷光次子。 【13】安礼,猷光三子。 【14】安然.猷松子。 |
------------------------------------------------------------------------------------------------------------------------------ |
|
【第十四世】 【1】鼒,震子,字宗器。文林郎。 【2】鼐,云子,娶马氏。 【3】仲佑,子宜子, 【4】念一郎,子高子。 【5】五十,二六公子。 【6】文礼,十四公子。 【7】忠周,安国子。字念一。娶陈氏,子伯瑞。 【8】忠泰,安荣子。娶傅氏。 【9】忠彩,安礼子。娶明氏。 【10】忠和,安然子。 ----------------------------------------------------------------------------------- 【第十五世】 【1】天应,鼒子。修识郎。娶陈氏。生子一:彦声。 【2】声应,鼐长子。 【3】谷应,鼐次子。 【4】仁宪,仲佑子。生子一:八十。 【5】千八郎,念一郎子。生子二:钧韶,钧华。二子均迁通山。 【6】八七,五十长子。 【7】九四,五十次子。 【8】五九,五十三子。 【9】千三,文礼子。 【10】伯瑞,忠周子。 【11】伯隆,忠泰子。 【12】伯起,忠彩长子。娶郭氏,葬段家塘。 【13】伯赵,忠彩次子。娶陈氏,葬流塘尾。 【14】伯歧,忠和子。 ------------------------------------------------------------------------------- 【第十六世】 【1】彦声,天应子。娶曾氏。 【2】彦斌,声应子。 【3】彦士,谷应子。 【4】八十,仁宪子。 【5】钧韶,千八郎长子。子东山。 【6】钧华,千八郎次子。子苍山。 【7】千一,八七子。生子大二。 【8】千七,九四子。生子二:东叔,震叔。 【9】千十三,九五子,生子季一。 【10】六二,子梦虎。 【11】景耀,伯瑞子。字钧荣,娶周氏,葬水陵畈。生子二:志道,志江。 【12】景勋,字钧庸,娶孙氏,殁葬于茅田县天高。生子三:志显,志通,志遇。 【13】景功, 【14】景效, 【15】景宣,字钧谟,娶梅氏殁葬流沅塘。 【16】景杨,字钧训,娶王氏,生子三:志文,志理,志密。 【17】景宽, 【18】景容,字钧龙。子二:志义,志德。 ------------------------------------------------------------------------------- 【第十七世】 【1】元龙,娶万氏。 【2】元凤 【3】元琥 【4】元彪 【5】元简 【6】元本 【7】东山 【8】苍山 【9】大二 【10】东叔 【11】震叔 【12】季一 【13】梦虎 【14】志道,字苍九。 【15】志江,字苍崛。 【16】志显 【17】志通 【18】志遇 【19】志文 【20】志理 【21】志密 【22】志义 【23】志德 | |
|
●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 | 信息录入:吴学慧 责任编辑:吴学慧 | |
 |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