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福建龙岩大池、小池吴氏
分支世系名录
远祖世系简表
黄帝① (姬氏)┳少昊(玄嚣)━帝喾② (音酷)┳后稷③ ━不窋(音烛)━公刘④┓
┗昌意━颛顼(音专须) ┣━契 ┃
┣━帝尧陶唐氏 ┃
┗━帝挚 ┃
┏━━━━━━━━━━━━━━━━━━━━━━━━━━━━━━━━┛
┗━━庆节━皇仆━━━差佛━毁瑜━公非━高圉(音语)━侯牟━亚圉━云都━祖绀(公叔祖类)━诸 (音州)━━━━━━━━━━━━━━━━━━━━┓
┏━━━━━━━━━━━━━━━━━━━━━━━━━━━━━━━━┛
周太王古公亶父(亶音胆) ⑤ ┳泰伯 开氏始祖
┣仲雍 传代始祖━━季简
┗季历━西伯昌(周文王)
始祖讳太伯,又泰伯(古泰通太),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正月初九生,卒于殷帝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享年91岁,娶卜氏,吴氏开氏始祖。周太王古公长子。 葬今江苏无锡鸿山。
【古迹】泰伯墓: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高2米,直径3米,墓顶填黄土,墓碑四方形,正面刻“泰伯墓”,墓前矗立两根高大华表,华表上雕威武雄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的享堂,建于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有齐彦槐书的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同天辟一杯万古江南”;泰伯庙:又名至德寺,为纪念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大殿前有明代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唐代诗人陆龟蒙《和泰伯庙》一诗“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事迹】太王有意传位给季历之子昌,太伯携弟仲雍逃到荆蛮句吴,建立吴国。
【考证】《诗经·皇矣》曰:“帝邦作对,自泰伯、王季”。孔子:“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下天让,民无得而称焉。”刘昭云:“无锡县东皇山有太伯冢,去墓十界上坪有旧宅,其井犹存。”
一世讳仲雍,吴氏传代始祖,周太王古公次子。生于殷高宗武丁四十四年庚子,卒于殷小乙九年辛未,享寿92岁,娶万氏,葬虞山。子二:季简、居简
【古迹】仲雍墓:在江苏常熟西北的虞山,墓前原有三道石牌坊,第一道是清乾隆年间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第二 道正面是江南督学使曹先题的四字牌“南国恭友”,第三道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两侧石柱上刻一楹联“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牌坊之后,墓上有四块墓碑,正间一块是明代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
【事迹】太王有意传位给季历之子昌,太伯携弟仲雍逃到荆蛮句吴,易服毁容,完全改从吴人文身断发习俗,以江苏无锡东南梅里(今梅村乡)为都城,建立吴国。
二世讳居简,传代始祖仲雍次子。
二世讳季简
传代始祖仲雍长子。生于殷祖甲十五年丁丑,卒葬江苏常熟,娶高氏。
子二:叔达、叔夏
三世讳叔达
季简长子。生于殷庚丁十三年甲寅,娶黄氏。子二:周章、仲
三世讳叔夏,季简次子。后裔不详
四世讳周章,叔达长子生于殷帝乙十十二年辛卯,娶林氏。子一:熊遂
【事迹】周武王寻找仲雍后裔时,周章已继承父位,担任荆蛮句吴的首领,武王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
四世讳仲,叔达次子。传十二世,至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仲为虞氏、樊氏始祖。
【事迹】周武王寻找仲雍后裔后,封仲于周原之北夏墟,仲以国得姓,是为虞仲。虞仲所封之国因在周北,称北吴或北虞。虞国介于晋国和虢国之间,晋人借道虞国改打虢国,虞国忠臣宫之奇向虞君进谏:唇亡齿寒。虞君不听,这年十二月,虞被晋灭。
【考证】《史记·吴太伯世家》曰:“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春秋》:“僖人执虞公”
四世讳仲奕,未详。阎氏开氏始祖
【事迹】周武王寻找仲雍后裔后,封仲雍曾孙仲奕至阎乡(今江苏苏州言桥下塘),其后代以阎为姓氏。
五世讳熊遂
周章之子。西周吴国国君,生于商纣王二十年戊辰,娶苏氏。子一:柯相
六世讳柯相
熊遂之子。生于周成王二十年乙已,娶朱氏。子一:彊鸠夷
七世讳彊鸠夷
熊遂之子。生于周康王壬子年,娶杜氏。
子一:余桥疑吾
八世讳余桥疑吾
彊鸠夷之子。生于周昭王乙未年,娶颜氏。
子二:柏庐、柯庐
九世讳柏卢,余桥疑吾之子。不详
九世讳柯卢
余桥疑吾之子。生于周穆王丙申年,娶梅氏。
子二:周繇、次仲
十世讳次仲,柯卢次子。不详
十世讳周繇
柯卢长子。生于周穆王癸酉年,娶江氏。
子一:屈羽
十一世讳屈羽
周繇之子。生于周懿王庚戌年,娶张氏。
子一:夷吾
十二世讳夷吾
屈羽之子。生于周厉王丁亥年,娶邓氏。
子一:禽处
十三世讳禽处
夷吾之子。生于周二相周召共和甲子年,娶彭氏。
子一:转
十四世讳转
禽处之子。生于周宣王庚子年,娶董氏。
子一:颇高
十五世讳颇高
转之子。生于周平王二十二年,娶梅氏。
子一:勾卑
十六世讳勾卑
颇高之子。生于周庄王四年,娶梅氏,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
子一:去齐
十七世讳去齐
勾卑之子。春秋吴国国君,生于周惠王二十年甲子,卒于公元前586年,娶刘氏
子一:寿梦
十八世讳寿梦
去齐之子。又名乘,生于周襄王三十二年(前620)卒于周灵王十一年庚子九月,葬于赢博,娶文氏。子五:诸樊、余祭、余昧、季札、蹶由
【事迹】吴王寿梦有雄心壮志,即位初,做好破楚服越争霸中原的打算。这时,申公巫臣沈到吴国,申公巫臣原为楚国著名贵族将军,因与楚争美貌倾城的夏姬而带夏姬逃出晋国投奔吴国。寿梦得此良臣,开始与中原交流。引进中原文化。经过数十年,吴国成为拥有今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泱泱大国,并开始进攻亲楚的小邦巢、徐。
十九世讳诸樊
寿梦长子。殁于公元前548年。子二:公子光(阖庐)、夫概
【事迹】公元561年寿梦去世,诸樊以长子身份临时摄政,他与兄弟商量决定废长立少,将王位让给季札,并受到王室的一致拥护。但季札像当年泰伯一样逃到乡下,诸樊继位。并确定吴国王位的继承,由父终子继改为兄终弟及制。公元前548年,在攻楚的盟国巢国时,亲自上阵,中箭身亡。
十九世讳余祭
寿梦次子。在位17年,《左传》云“戴吴”,殁于公元前531年。子:不详
【事迹】在位17年,金戈钱马,南攻越国,西入强楚,接纳齐国流亡者庆封,并将公主嫁给庆封,因此结仇强齐。攻打越国时,俘越人,加以阉刑,派其守船。公元前531年,余祭在视察船队时,被看船的越国阉奴刺亡。
十九世讳余昧
寿梦三子。在位4年,《左传》云“戴吴”,殁于公元前531年。子三:僚、盖余、烛庸
十九世讳季札
寿梦四子。生于周简王十年乙酉(前576)四月十八日,卒于周敬王三十五年丙辰(前485),葬于江苏武进亲七十里申浦之西,娶颜氏。子五:吴常、征生、重道、木熹、子玉。今日吴氏、延氏、延陵氏的开氏始祖
【事迹】余昧去世时,想传位给季札,季札逃。
十九世讳蹶由,寿梦五子。成为蹶由氏的开氏始祖
二十世讳阖庐
诸樊长子,殁于公元前496年,葬于江苏苏州西北虎丘山。子三:终累(太子波)、夫差、子山
【事迹】季札逃亡,余昧的儿子僚继位,引起公子光(阖庐)的忌妒和不满,扬言“我父亲兄弟五人,王位应当传给季子,季子若不肯受,我是长兄之子,应由我接位”,公子光暗结党羽,图他日篡位。后找到专诸刺弑吴王僚,阖庐立为王。他为王后,求才若渴,使吴国声威赫赫,季子言“苟先君祭祀不废,人民主位不空,社稷有供奉,国家能昌盛,就是我的君王,我敢怨恨谁呢?”国力强盛后,阖庐以伍子胥和孙武为军师,亲自统帅大军对楚作战,公元前506年,吴国与唐、蔡两国联军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楚国求兵秦,吴国失利,阖庐之弟公子夫概自立为王,未果后逃楚。公元前496年,阖庐攻姑苏伤脚趾而殁。
二十世讳夫概,诸樊次子。堂溪氏、既氏、夫余氏的开氏始祖
二十世讳常,季札长子。早逝葬于山东,妻顾氏。子:濮婪
二十世讳征生,季札次子。吴国亡后,孤身一人逃到齐国,被齐平公接纳,并娶公主姜氏,客死他乡,葬于齐国葵丘(今山东淄博市)。子:启蕃
二十世讳重道,季札三子。不详
二十世讳子玉,季札四子,坚守家园,奉祀延陵季子的庙祀。子二:忠、恕
二十世讳僚
余昧长子。在位17年,《左传》云“州于”。
子:庆忌
二十世讳盖余,余昧次子。盖余氏的开氏始祖
二十世讳烛庸,余昧三子。烛庸氏的开氏始祖
二十一世讳濮婪,洞庭吴氏始祖·季札长孙,妻仇氏。子:濮午;女:濮秀
【事迹】吴国灭亡后,濮婪携母顾氏,妻仇氏逃到五湖,初到包山销夏湾,不久迁于东洞廷武峰山之南,隐名埋姓,改姓濮氏,至南宋恢复吴氏,乃洞庭吴氏。
二十一世讳启蕃,征生之子,妻叔孙氏。子:诩
【事迹】吴征生去世后,启蕃投奔鲁国,官任鲁相国,娶鲁国贵族叔孙氏女为妻,再迁山东曲阜。
二十一世讳波,阖庐长子,太子,又叫终累,早夭。止
二十一世讳夫差
阖庐二子。子三:太子友、王子姑蔑、王子地
【事迹】阖庐殁,夫差继位,致力于富国强兵。3年后大败楚国于夫椒,越王勾践忍辱求和。夫差听信奸相太宰喜否,与楚言和。越王卧薪尝胆,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远离本土北上黄池主持诸侯大盟会时,楚王5000精兵攻下吴国,俘太子友和王孙弥庸。
二十一世讳子山,阖庐三子。不详
二十一世讳庆忌,僚之子。庆忌氏的开氏始祖
二十二世讳濮午,濮婪之子。子:不详
二十二世讳翊,启蕃之子,弃政从文,在孔子弟子颜高门下习儒家学说,葬于今山东胶地琅邪台西北,妻田氏。子二:暨、售
二十二世讳友,夫差长子,太子,流婺源。不详
二十二世讳姑蔑,夫差次子,王子。子:弥庸
二十二世讳地,夫差三子,王子。不详
二十三世讳弥庸,姑蔑之子。不详
二十三世讳暨,翊长子。不详,后代散居齐鲁之间。
二十三世讳售,翊次子,娶卓氏。葬山东曲泽。子三:卢、庸、裔
二十四世讳卢,售长子。不详
二十四世讳庸,售次子,因卷入鲁国政争,后失败逃到晋国,葬于山西翼城,这样,吴征生一支又自山东迁山西。娶颜氏。子二:勾余、覃
二十四世讳裔,售三子。不详
二十五世讳勾余,庸之长子,娶智氏,葬绛邑,今山西翼城东。子:厥由
二十五世讳覃,售之次子。不详
二十六世讳厥由,勾余之子,又名吴直,字子山,娶公西氏。子:申
二十七世讳申,厥由之子。从山西迁江西。娶蘧氏。子二:芮、延
【事迹】吴申在楚国官任大司马,当时战国诸侯争霸山接近尾声,秦统一天已成定局。吴申见楚国必亡,携母带妻自楚国南渡长江,隐居江西庐山。
二十八世讳芮,申长子,殁于公元前201年,长沙王。娶商氏。子六:臣、郢、浅、阳、元、质;女一,嫁黥布为妻。
【事迹】吴芮在秦朝时,才能出众,当上番阳县令,百姓尊称“番君”秦末农民起义,吴芮知秦必亡,遂率领当地越人起兵响应,与项羽等入关破秦,项羽封他为衡山王。汉一统天下后,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食邑三千。葬于监湘,谥号“文王”(班固《后汉书》卷三十四载)。后孙权大破长沙,有人挖毁吴芮墓,取棺木用作孙坚庙,开棺一看,芮衣服容貌鲜艳如新。后发墓者在寿春见到南蛮校卫吴纲,与吴芮一模一样。一问,吴纲为吴芮的第16代孙。(《世说新语》、《搜神记》、《水经注》都有记载)
【考证】《世说新语》、《搜神记》、《水经注》、《汉书·吴芮传》:记载吴芮事迹。
二十八世讳延,申次子。不详
【事迹】吴申在楚国官任大司马,当时战国诸侯争霸山接近尾声,秦统一天已成定局。吴申见楚国必亡,携母带妻自楚国南渡长江,隐居江西庐山。
二十九世讳臣,芮长子,世袭第2代长沙王,居监湘,在位八年,公元前193年殁,葬于临湘,谥号“成王”。子四:回、正、平、重
【事迹】吴申在楚国官任大司马,当时战国诸侯争霸山接近尾声,秦统一天已成定局。吴申见楚国必亡,携母带妻自楚国南渡长江,隐居江西庐山。
二十九世讳郢,芮次子,义陵侯,殁于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子:重嗣
【事迹】吴郢初任长沙国柱国,后于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九月封为义陵侯、食邑1500户。
二十九世讳浅,芮三子,便侯,汉惠帝元年(前194)九月生,殁于公元前157年。子:信
【事迹】吴浅在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九月因其父长沙王的功德被封为便侯,食邑2000户,在位37年,谥号“顷侯”。
二十九世讳阳,芮四子,《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作“吴汤”,沅陵侯,殁于公元前177年。子:福
【事迹】吴阳在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七月,被封为沅陵侯,在位25年,谥号“顷侯”。
二十九世讳元,芮五子。子:不详
二十九世讳质,芮六子。子:不详
三十世讳回
臣之长子,第3代长沙王,殁于公元前186年葬临湘。子二:右、陟
【事迹】吴回于公元前193年继第三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7年,葬于临湘,谥号“哀王”。
三十世讳正,臣之次子。子:不详
三十世讳平,臣之三子。子:不详
三十世讳重,臣之四子。子:不详
三十世讳重嗣,郢之子,第2代义陵侯,在位10年,殁于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止
三十世讳信,浅之子,第2代便侯,在位6年,殁于孝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子:广志
三十世讳福,阳之子,第2代沅陵侯,在位17年,谥号“顷侯”。子:周
三十一世讳右,回之长子,第4代长沙王,公元前178年殁,葬临湘。子二:差、传
【事迹】吴右,《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又作“吴若”,公元前186年世袭第4代长沙王,在位8年,葬于临湘,谥号“共王”。
三十一世讳陟,回之次子。子:不详
三十一世讳广志,信之子,世袭第3代便侯。子:千秋
三十一世讳周,福之子,世袭第3代沅陵侯,谥号“哀侯”。止
三十二世讳差,右之长子,第5代长沙王,殁于汉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葬于临湘。止
【事迹】吴差,《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又作“吴产”,公元前176年世袭第5代长沙王,在位22年,谥号“靖王”。无子,长沙国被废除。
三十二世讳传,右之次子。不详
三十二世讳千秋,广志之子,世袭第4代便侯。子二:衍陵、胤陵
【事迹】吴千秋,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实行削蕃政策,加上吴千秋“坐酎金罪”,侯国被废除,迁居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至此,从湖南永兴一带向北远迁山西,后裔散居中原各地。
三十三世讳衍陵
千秋长子,妻刘氏。子二:全、介
三十三世讳胤陵,千秋次子。子:
三十四世讳全,衍陵长子,妻冉氏,自山西迁毫(今河南商丘西南)。子:隆
三十四世讳介,衍陵次子。子:
三十五世讳隆,全之子,妻端木氏。从山西迁河南商丘。子二:复兴、复奇
三十六世讳复兴,隆长子,自毫(今河南商丘西南)迁南阳,葬于宛(今南阳)。娶张氏。子:章
三十六世讳复奇,隆次子。子:
三十七世讳章,复兴之子。子四:尉、汉、翕、演
【事迹】吴章,西汉末年著名学者,《尚书》学教授,这人刚正不阿,被王莽害,葬于宛。
三十八世讳尉,章长子,光武帝刘秀的一员猛将,战死沙场。子:彤
三十八世讳汉
章次子,字子颜,东汉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殁于公元44年5月,享年88岁,葬于枣阳(今湖北枣阳),谥号“忠侯”。子二:成、国
【事迹】王莽末年,父亲吴章被害,吴汉逃到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初以贩马为生,结交地方豪杰,被任为安乐县令(今北京义顺),刘秀起义,慕名率兵投奔,封为偏将军,邯郸战役中,吴汉建立奇功,加封为建策侯。公元25年,东汉建立,刘秀任命其为大司马,改封舞阳侯(今河南舞阳),第二年,改封为广平侯(今河南鸡泽),收食广平、斥漳(今河北曲周)、曲周、广年(今河北永年)四个县的租税。
三十八世讳翕,章三子,封褒亲侯。子:安国
三十八世讳演,章四子,封大将军。子:丹
三十九世讳彤,尉之子,光武帝刘秀封为安阳侯(今河南正阳),子孙兴旺。子:不详
三十九世讳成,汉长子。子四:旦、盱、宣、昕
三十九世讳国,汉次子,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封为新蔡侯(今河南新蔡)。子:不详
三十九世讳安国,翕之子,褒亲侯,迁居江东。子:不详
三十九世讳丹,演之子。止
四十世讳旦,成长子,《水经·瞿水注》作“吴且”,建武二十八年广平侯国废除后,改封吴旦为瞿阳侯(今河南遂平),殁于建初八年(公元83年)。止
四十世讳盱,成次子,《水经·沔水注》作“吴财”,与《汉书》异,建成二十八年,吴盱封为筑阳侯(今湖北谷城),因长兄吴旦无子,公元83年封为平春侯(今河南信阳西北)。子:胜
四十世讳宣成三子。子:
四十世讳昕,成四子。子:
四十一世讳胜,盱之子,族谱叫“吴如胜”,第2代平春侯。子二:允佐、允承
【事迹】创修吴氏族谱,这是历史上最早修创的吴氏族谱。永兴二年(公元153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苏州)建立吴太伯庙,奏请朝廷寻访吴氏正宗后裔主持庙祀,吴胜以家传《吴氏世系》进呈,汉桓帝审阅后拍案叫绝,命太尉黄琼待议以吴胜次子吴允承封为奉祀侯,迁往吴郡主持吴氏始祖太伯庙祀。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600多年的辗转迁徙,又回归到吴氏的故土—江苏吴郡。
四十二世讳允佐,胜长子。子:不详
四十二世讳允承胜次子,奉祀侯,江苏吴郡,葬于姑苏。谥号“文孝侯”。子:颛
四十三世讳颛,允承之子,奉祀良侯,江苏吴郡,葬于姑苏。谥号“良侯”。子二:熊庆、景;女二:为孙坚的妻、妾
四十四世讳熊庆颛长子,奉祀侯,主持太伯庙祀。子:康年
四十四世讳景,颛次子,带两个妹妹自苏州南下钱塘谋生,官至丹阳太守,封扬武将军,公元203年殁。子二:奋、祺
四十五世讳康年,熊庆之子。字永龄,任孙氏吴国丞相中书令、太子傅之职,后封为“奉祀侯”,葬于五城山,谥号“恭敏”。子:延英
四十五世讳奋,景长子,被孙权任为吴郡都督,统兵镇守东方,后封为新亭侯(今江苏南京)。子:安
四十五世讳祺,景次子,被孙权封为都亭侯。子:纂
四十六世讳安,奋之子,嗣袭新亭侯,与人谋反,被杀绝。止
四十六世讳纂,祺之子,娶滕绣的女儿为妻,滕绣谋反,受株连。止
四十六世讳延英,康年之子,字邦俊。在吴国任丞相中书令兼领太子太师,改封为“嗣贤侯”,葬吴郡道山,谥号“穆”。子:之则
四十七世讳之则,延英之子,字廷法。孙吴政权任丞相中书令,嗣封“嗣贤侯”,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遇害。葬道山吴延英墓侧。子:式
四十八世讳式,之则之子。子:皋益,(又谱载有吴猛)
四十九世讳皋益,式之子,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追尊上古圣贤后裔,封皋益为“昭衍公”,谥号“宣懿”。葬吴郡树里山。子二:佶、儇
五十世讳佶,皋益长子,世袭昭衍公的爵位,娶晋成帝母亲明穆皇后的妹妹庾氏,被任为中书令,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封为“渤国公”,逝世后赠为太师,谥号“显肃”。子七:始泰、始华、始衡、始恒、始嵩、始淮、始济。
五十世讳儇,皋益次子。不详
五十一世讳始泰,佶长子,世袭爵位,才德出众,被简文帝任为御史中丞,赠“延陵开国公”。子二:符隽、符佑
五十一世讳始华,佶次子。子:
五十一世讳始衡,佶三子。子:
五十一世讳始恒,佶四子。子:
五十一世讳始嵩,佶五子。子:
五十一世讳始淮,佶六子。子:
五十一世讳始济,佶七子。子:
五十二世讳符隽,始泰长子,字国瑞,晋孝武帝时封为燕国公,任尚书左仆射,葬京口(今江苏镇江)。子:豫
五十二世讳符佑,佶始泰次子。子:
五十三世讳豫,符隽之子,字德章,任镇北将军,有将才,勇猛善战,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在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战斗中阵亡,赠“宁国公”、谥号“烈”,妻刘氏。子:戢
五十四世讳戢,豫之子,6岁时,正值宋武帝起兵,刘氏携迁暨阳(今江苏江阴)。子二:荟、荃
五十五世讳荟,戢长子,居吴郡横山,葬横山(今江苏武进县东芳茂山)。子二:琨、寿
五十五世讳荃,戢次子。子:
五十五世讳猛,延之子,字世云,《江西通志稿·氏族志》载他祖籍河南濮阳,三国东吴时,以孝闻名,任西安令(江西),迁江西分宁。入晋后,官至散骑常侍,光绪十二年至德堂《吴氏世谱·吴氏叙宗》列其为天下吴姓十二大宗之一的“祯”字一派始祖。其世系表为:汉—成—盱—如胜—文质—应之—康年—寻英—正已—定—之则—延—猛...。孙吴柳迁居休宁;第6代孙吴玄得,迁居旌州;第7代孙,唐初人吴良,迁居歙州(安徽休宁),吴良的后裔形成歙州吴氏,又称休宁吴氏、新安吴氏;吴良迁歙州,生二子:吴义永、吴义方...
五十六世讳琨,荟长子,葬横山先君墓侧。子二:襄、广
五十六世讳寿,荟次子。子:
五十七世讳襄,琨长子,字世南。子:洵文
五十七世讳广,琨次子。子:洵武
五十七世讳柳,安徽休宁吴氏·吴猛之孙。子:良
五十八世讳洵文,襄之子,字天宇,任刘宋朝阳郡守,齐高帝起兵灭宋,阵亡,葬龙冈山,赠开国侯,谥号“贞忠”。子:鬲
五十八世讳洵武,广之子。子:
五十八世讳玄得,安徽休宁吴氏·柳之子。子:良
五十九世讳鬲,洵文之子,南齐时迁居汉阳山(湖北武昌),隐居不仕。子二:盾、厚
五十九世讳良,安徽休宁吴氏·玄得之子。子二:义永、义方
六十世讳盾
鬲长子,南朝梁武帝时任宁朔将军,历任司马、侍中、左长史。陈霸先灭梁时战亡,赠左翊将军,诏令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建祠祭祀,谥号“义烈”。
子:奎
六十世讳厚,鬲次子。子:
六十世讳义永,安徽休宁吴氏·良长子。子:
六十世讳义方,安徽休宁吴氏·良次子。子三:太微、少微、保微
六十一世讳奎
盾之子,字文耀,隋文帝时任中都令。卒葬江陵,娶竺氏。
子二:承休、承烈
六十一世讳太徽,安徽休宁吴氏·义方长子。子:
六十一世讳少微
安徽休宁吴氏·义方次子,字仲芳,703年进士,授晋了尉,官至左台监察御史,与武功人富嘉谟、太原主薄谷倚并富文辞,号称“北京三杰”。主持《吴氏正宗谱》修编,娶朱氏。
子三:隆术、巩、云
六十一世讳保微,安徽休宁吴氏·义方三子。子:
六十二世讳隆术,安徽休宁吴氏·少微长子。子:
六十二世讳巩,安徽休宁吴氏·少微次子,字定国,唐朝开元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以文学著名,曾将故乡吴里改为凤湖街,石舌山为凤凰山,莲池为凤凰池,子孙贤能。子:后裔11代孙吴景安、14代孙吴用清。
六十二世讳云,安徽休宁吴氏·少微三子。子:
六十二世讳承休,奎长子,即吴臧。博涉经史,尤以治《春秋》见长,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卒葬江陵,娶左氏。子二:若远、若征
六十二世讳承烈,奎次子。子:
六十三世讳若远,承休长子,字伯高,唐太宗时进士,任中书舍人,升户部侍郎驸。历任山南防御观察使,户部侍郎,累进银青光禄大夫,封赞皇县开国男,在先祖吴胜纂修的“吴氏世系”基础上,新纂完整的正宗吴氏族谱,为吴氏家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卒后谥“文惠”,葬骊山。子:世伟
六十三世讳若征,承休次子。子:
六十四世讳世伟,若远之子。又名吴稠,极有才学,名振于时,娶唐太宗第十二女平匀公主,封新丰侯,卒后赠晋国公,谥号“恭敏”,葬永宁县东八里。子二:佐、兢
六十五世讳佐,世伟长子。世袭新丰侯,武则天当政时因直言而被罢爵。子二:可博、令璇
六十五世讳兢
陈留吴氏·世伟次子,季札47代,少有大志,学贯经史,被少年时期朋友魏忠元、朱敬则等推荐入史馆,撰修国史,唐玄宗时位至右拾遗、起居郎。升谏议大夫,太事左庶子,封为长垣县男。其著作叙事简核,时人誉为“当世董孤”,与刘知几撰《武后实录》,被宰相张说隐贬为荆州司马,后升洪州剌史。天宝年间回朝,任恒王傅。著作《贞观政要》。
子:秦、泰
六十六世讳可博,佐长子,中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师、上柱国,赐封“渤海郡公”,谥号“文哲”。子二:舜咨、舜翊
六十六世讳令璇,又名可久,佐次子。子:
六十六世讳秦,兢长子。子:
六十六世讳泰,兢次子。子:通明、通微、通元
六十七世讳舜咨,可博长子,8世纪,当上山阴县令(今浙江绍兴),后裔成为山阴吴氏,妻王氏。子:翥
六十七世讳舜翊,可博次子。子:
六十七世讳通明,泰之子,字徊。子三:徘、业、襄
六十八世讳徘,通明长子。子:初云
六十八世讳业,通明次子。子:
六十八世讳襄,通明三子。子:
六十八世讳翥,山阴吴氏·舜咨之子,字明举,生性淡泊功名,著作有《山阴集》、《闲情集》、《招云集》,唐武宗大中年间(847—859),当地观察府屡次召他做官,都拒绝。赐“文简先生”。子二:融、翮
六十九世讳融
山阴吴氏始祖·翥长子,字子华,唐后期著名文学家,历任著作郎、侍御史、户部侍郎、翰林。子三:元三、元睿、少邦
【事迹】史称吴融自幼读书很勤奋,文章写得华丽洒脱,后中进士,做过韦昭度的书官。
六十九世讳翮,翥次子。子:
六十九世讳初云,徘之子。子二:简、篪
七十世讳简,初云长子。子:宣、宜、完
七十世讳篪,初云次子。子:辉、正、文、山、旦、炳、炎、炜、焕、皙
七十世讳元三,融长子,字若虚,官任翰林院修撰,娶唐宗室惠昭太子李宁的曾孙女李氏为妻。子三:彬、彪、伊
七十世讳元睿,融次子,迁回湖北江陵。子:
七十世讳少邦,融三子,迁诸暨(浙江渚暨)。子:
七十一世讳宣,简长子,字守德。生于874年,卒于950年,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四月十五日生。吴宣前数十代都不是布衣,籍贯无定。后汉同光年间,从父宦游西蜀阆州,居阗中县巫锡山。西川剑南节度使孟知祥以女妻之,933年,唐庄宗李勖封孟知祥为蜀王。第二年孟知祥称帝,封吴宣为驸马。同年孟知祥殁,其子孟昶立,吴宣在孟称帝后不久,预见后蜀平会长久,更不愿意卷入这个国家的内部争斗,936年抛弃驸马的荣华富贵,携妻带子迁到酒杯抚州临川石井里,是年宣63岁。数年后又带长子、三子迁建昌府南丰县嘉禾驿梓口李宁庄,留次子吴经在石井,迁南丰嘉禾驿梓口庙李宁庄。后汉乾佑二年庚戍九月十二日殁,享年77岁,葬青鱼潭,妻孟氏葬吴宣坟右边。有3子18孙77曾孙。子三:纶、经、绍 。
七十一世讳宜,简次子。子:
七十一世讳完,简三子。子:
七十一世讳彬,元三长子,字文郁,封骠骑将军,先居陕西咸阳,后迁回吴郡虞山(江苏常熟),吴氏正宗、季札二子吴征生一支,几百年转辗流徙,到10世纪由吴彬迁回江苏常熟古延陵之地,妻支氏。子二:顺、颐
七十一世讳彪,元三次子,迁回江苏无锡,主持太伯庙祀。子:
七十一世讳伊,元三三子。子:
七十一世讳彦辉,篪之子 子:不详
七十一世讳彦正,篪之子 子:不详
七十一世讳彦文,篪之子 子:不详
七十一世讳彦山,篪之子 子:不详
七十一世讳彥旦,篪之子 子:不详
七十一世讳炳,篪之子 子:不详
七十一世讳焕,篪之子 子:不详
七十一世讳炜,篪之子 子:不详
七十一世讳皙,篪之子,任吉安永新主薄,葬城北后岭金鸡穴;妣段氏孺人,葬西门谢家塘尾近月形。子:烁
七十一世讳炎,篪之子,湖南麻阳吴氏始祖。子:天海、天高
七十二世讳纶,宣长子,宋朝状元,字伯宗,生于唐昭宣帝天佑元年甲子(904)正月初四,33岁与父母兄弟同迁临川石井,继迁南丰县洽湾乡坪下村金斗窝。北宋太宗至道三年丁酉(997)殁,享年94岁。妻刘氏、曾氏、朱氏、李氏。生10子47孙。子十:长子吴宏、次子吴宥、三子吴华、四子吴福、五子吴珍、六子吴万、七子吴兴、八子吴宝、九子吴仪、十子吴景。
七十二世讳经,宣次子。子三:吴和、吴仁、吴礼
七十二世讳绍,宣三子。子五:吴权、吴安、吴政、吴洪、吴永
七十二世讳顺,彬长子,字公孝,娶上官氏。子:兆辰
七十二世讳颐,彬次子。子:
七十二世讳景安,安徽休宁吴氏·吴巩第11代孙,字子静,中元和三年进士,仕至紫光禄大夫。后裔有吴天骥,宋隆兴间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
七十二世讳炤,皙之子,妻龙氏葬五十四都驱芽岭子。子:惠
七十三世讳宏,纶长子。子:
七十三世讳宥,纶次子。吴承顺,讳宥,纶公次子,宣公18孙之一。宋进士,敕封文林郎,诰封中宪大夫,吏部侍郎。生于928年。时遭不靖,汉乾佑元年戊申(民国前九六四年)九月…居祝家山,迁山塘隐居,即今福建汀州宁化。吴承顺择隐闽汀宁化后择龙岩门龙前石牌村开基,为吴氏入闽始祖、龙岩开基一世祖。吴宥,生子四:长坎一、次坤二、三震三、四巽四。传吴宥12世孙吴纲,又名念一郎,迁永定思贤村开基,至24世吴胜昌迁台湾桃园开基。吴宥后裔发展甚众,遍及长汀、武平、上杭、龙岩、连城、永定、大埔、云霄、漳州、五华、台湾等地,吴伯雄先生为该支裔孙。在吴承顺的尚墓书写"闽中、粤东、豫章",即三地吴姓后裔都确认吴承顺为吴氏入闽始祖。子四:长坎一、次坤二、三震三、四巽四。 吴宥的长子坎一郎迁衍漳州、龙岩等地。次子坤二郎迁居永定;坤二郎生三子,衍永定、宁化、龙岩大池、小池、江苏丹徙县、广东增城、南雄、龙川、大埔程乡、兴宁、丰顺、梅县、平远、五华、河源、嘉应州、深圳、九龙、香港、台湾等地。第四子巽四郎原留居宁化,后迁徙江西转徙江苏,其后裔播迁广东、江苏、福建、香港、台湾、各地。
七十三世讳华,纶三子。子:
七十三世讳福,纶四子,字文福,宋初探花。娶邓氏、江氏、王氏,生六子,徙南城茭湖塘,析窑前山塘,东坑坪,上田心,野鸡坑,西坪,东坪源头,义城上湾头,泥坑,云市口头,东源坑,咸宜坑。。子六:
七十三世讳珍,纶五子。子:
七十三世讳万,纶六子。子:
七十三世讳兴,纶七子。子:
七十三世讳宝,纶八子。子:
七十三世讳仪,纶九子。子:放珑
七十三世讳景,纶十子。子:
七十三世讳和,经长子。子:
七十三世讳仁,经次子。子:
七十三世讳礼,经三子。子:
七十三世讳权,绍长子。子:
七十三世讳安,绍次子。子:
七十三世讳政,绍三子。子:
七十三世讳洪,绍四子。子:
七十三世讳永,绍五子。子:
七十三世讳兆辰,顺之子。子二:穆、彰
七十三世讳惠,烁之子,葬古木湖象形左穴;龙氏封孺人葬廉里鱼州上后。子:伉
七十四世讳坎一, 宥长子。子: 由宁化 迁衍漳州、龙岩等地。
七十四世讳坤二,宥次子坤二公,由宁化迁永定妣彭氏,公敕赠文林郎,宋敕赠文林郎钦擢御史奉正大夫随父由宁化迁龙岩卒於大埔县湖寮乡即葬是乡之五虎山麓清宣统元年重修并於山麓下建承坤祠一座配彭氏兴宁刊谱又配王氏王妣葬永定县溪南里绣针落槽形彭妣与第三子吉甫公赴任广东惠州府博罗县令卒於任所运柩回龙岩途遇大雨阻於永定之金丰里瑶上雨止封域随起乃号为天葬地其地名铺毡玉枕形巽山居福建省汀州府永定县,生于南宋孝宗淳熙之末年,卒于南宋理宗景宣五年,葬在广东大埔县然寮村五虎下山午山子向,生子三:长子泰甫公,二子兴甫,三子吉甫。坤二郎生三子,衍永定、宁化、龙岩大池、小池、江苏丹徙县、广东增城、南雄、龙川、大埔程乡、兴宁、丰顺、梅县、平远、五华、河源、嘉应州、深圳、九龙、香港、台湾等地。第四子巽四郎原留居宁化,后迁徙江西转徙江苏,其后裔播迁广东、江苏、福建、香港、台湾、各地。 坤二长子泰甫公,公欽賜进士,任山东济宁府知府。生子二:长四五郎,传梅县、大埔、丰顺等处;次四六郎,传广东、江西等处。坤二公之次子兴甫公,传福建龙岩大小池及晋江县灵水,南靖县金山碧溪社等地, 生二子:五四郎、五一郎。坤二公第三子吉甫,宋进士,任广东博罗县知县。长子五四郎,传下九子:长千一郎,传永定大坪里、石门、冈下等处,次千二郎,传永定大坪里、高陂、塘下等处;三千三郎,传小新村、条鱼、竹寨等处;四千四郎,传丰田、赤迳等处,五千五郎,传胜运、水槽迳、洪山塘等处;六千六郎,传漳州、云霄等处,七千七郎,传广东断铁背、云坪、及海丰等处,八千八郎,传河源、梅县等处。
七十四世讳震三,宥三子。原居福建宁化县石壁乡,迁居上杭县胜运生上寨官头庄坪立籍,又传广东程乡县松口墩下,裔孙吴由甲第至按察御史。子:
七十四世讳巽四,宥公之四子传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招得里一脉,生三子:鎮、鐩、锡。
七十四世讳放珑,仪之子。子:芳
七十四世讳穆,兆辰长子。子:
七十四世讳彰,兆辰次子,字泽著,颇富文才,于周世宗广顺二年(952年)考中进士,娶苗氏。子:丽章
七十四世讳伉,惠之子,葬古木湖象形右穴阳;妻段氏葬青珑马牛栏亭。子:应
七十五世讳泰甫公,坤二公长子泰甫公,公欽賜进士,任山东济宁府知府。传福建永定上杭湯湖及广东大埔饒塘丰顺兴宁等处,生二子:四五郎、四六郎。长四五郎,传梅县、大埔、丰顺等处;次四六郎,传广东、江西等处。
七十五世讳兴甫公,坤二公次子兴甫公, 敕授文林郎配赖氏,按兴宁刊谱载配陈氏,传派福建龙岩州大池小池及江南丹徒县,广东增城南雄龙川,晋江县灵水,南靖县金山碧溪社等地,公葬龙岩州小坑西湖凤形妣葬表政里孩儿坐栏,生子鸿飞。兴甫公生二子:五四郎、五一郎。
七十五世讳吉甫,坤二公第三子吉甫,宋进士,任广东博罗县知县。长子五四郎,传下九子:长千一郎,传龙岩州大池小池,永定大坪里、石门、冈下等处,次千二郎,传永定大坪里、高陂、塘下等处;三千三郎,传小新村、条鱼、竹寨等处;四千四郎,传丰田、赤迳等处,五千五郎,传胜运、水槽迳、洪山塘等处;六千六郎,传漳州、云霄等处,七千七郎,传广东断铁背、云坪、及海丰等处,八千八郎,传河源、梅县等处。
七十五世讳芳,放珑之子。子:文
七十五世讳丽章,彰之子,北宋时期中宋太祖乾德间(963—967)进士,官任刑部尚书,知制诰翰林学士加左谏议大夫,续娶广西提督黄育之女,谥号“文靖”,葬襄邑(河南雎县)。子:感
七十五世讳用清,安徽休宁吴氏·吴巩第十四代孙,字渭滨,居富饶。宋仁宗时儒士,子孙达1500人,分迁金陵、德兴、庐严、光蜀、宣城、太平、婺源、安丰、池阳等地。子:
七十五世讳应,伉之子,身以白金豫章户。子:倩
七十六世讳四五郎,泰甫公长子四五郎,传梅县、大埔、丰顺等处;四五郎,妣杨氏,泰甫公之长子,生一子名三,三公号畏菴,妣赖氏,生二子:德庆,德广。传至穀用,国贞,孝友,承穀用之子茂叁於永乐年间以精书数迂户部郎中撫谕西洋蒙封赠二親,茂叁之子惟清发身贤科官縉终雲教諭。传广东潮州海 阳,福建永定等处。
七十六世讳四六郎,泰甫公次子四六郎,传广东、江西等处。 四六郎,妣赖氏,妣曾氏。泰甫公之次子,生九子:贵、从、千、万、寿、亮、源、高,宜。传广东潮州。
七十六世讳五四郎,兴甫公长子五四朗即“胜文公”为宋进士,居福建永定县群华洲,末开邑前属龙岩, 后徙广东大埔?洲之新村,生於宋高祖源兴十二年壬戍七月十五日,卒于理宗 昭定二年乙丑六月十一日,享寿年八十八岁,葬于大埔新村断缺背锡坪湖虎形,张婆与分千七郎共葬于新村断缺大友上桅杆树下猫公洗面形又号黄龙献瓜形,生九子:千一、千二、千三、千四、千五、千六、千七、千八、千九。长千一郎传龙岩州大池小池,永定大坪里、石门、冈下等处,次千二郎,传永定大坪里、高陂、塘下等处;三千三郎,传小新村、条鱼、竹寨等处;四千四郎,传丰田、赤迳等处,五千五郎,传胜运、水槽迳、洪山塘等处;六千六郎,传漳州、云霄等处,七千七郎,传广东断铁背、云坪、及海丰等处,八千八郎,传河源、梅县等处。
七十六世讳五一郎,五一郎,兴甫公之次子传福建南靖碧溪社等地。
七十六世讳五四郎,五四郎,吉甫公之长子,生九子:千一、千二、千三、千四、千五、千六、千七、千八、 千九,传福建龙岩、晋江灵水等地。
七十六世讳五五郎,:吉甫公之次子,传福建漳洲天宝市等外。
七十六世讳文,芳之子。子:戎
七十六世讳倩,应之子,葬雷源象形;配竹山尹氏葬金盆形。子:燮
七十六世讳感,丽章之子,字公应之,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官任殿中丞。葬苏州,妻李氏。子三:万钊、万镒、万钟
七十七世讳千一郎, 五四郎长子千一郎,传龙岩州大池小池,永定大坪里、石门、冈下等处,子:高德、高政。
七十七世讳千二郎,五四郎次子千二郎,传永定大坪里、高陂、塘下等处;子:
七十七世讳千三郎,五四郎三子千三郎,传小新村、条鱼、竹寨等处;子:
七十七世讳千四郎,五四郎四子千四郎,传丰田、赤迳等处,子:
七十七世讳千五郎,五四郎五子千五郎,传胜运、水槽迳、洪山塘等处;子:
七十七世讳千六郎,五四郎六子千六郎,传漳州、云霄等处,子:
七十七世讳千七郎,五四郎七子千七郎,传广东断铁背、云坪、及海丰等处,子:
七十七世讳千八郎,五四郎八子,千八郎,传河源、梅县等处。子:
七十七世讳千九郎,子:六四郎
七十七世讳戎,文之子。子:尔
七十七世讳万钊,感长子。子:
七十七世讳万镒,感次子,字居厚,官任曲阜县令,后升为京东转运副使,迁山东,葬曲阜西,妻何氏。子:禺
七十七世讳万钟,感三子。子:
七十七世讳燮,倩之子,葬洋步温马食泉形。子:俊
七十八世讳六四郎,千九郎之子,传有九子:长念一,传梅县南口,奇峰、嵩山等处,,次念二,传蕉岭、高思、丰裔、徐溪等处,三念三,传梅县、珠王坑、松溪、松口、蕉岭、徐溪等处;五念五,传平远、东石、畲脑等处;七念七,传梅县、葵岭等处。
七十八世讳尔,戎之子。子:善三
七十八世讳高德,千一郎长子,子:登盛
七十八世讳高政,千一朗次子,衍大池、大池圩、小池等处。子二:念金、念银
七十八世讳禺,万镒之子,字永和,娶孔子家族第48代孙封衍圣公孔瑞友之女为妻。子:原
七十八世讳俊,燮之子,葬雷源大山;配尹氏葬五十八都象形。子:杲
七十九世讳善三,尔之子。子:九
七十九世讳登盛 ,高德之子,子:大琼
七十九世讳念金 ,高政长子,公元1103-1189年,享寿86岁,子二:长相春,次相秋
七十九世讳念银 ,高政次子,子:
七十九世讳杲,俊之子,第二行九字景明。子二:尧章、??
七十九世讳原,禺之子,字叔本,任浙江青田县尉。子二:不详
八十世讳大琼, 登盛之子 子:汉祥
八十世讳相春, 念金长子 (公元1130年—1205年享寿75岁)子:思源
八十世讳相秋, 念金次子 子:
八十世讳九,善三之子。子:不详
八十世讳尧章,远口吴氏·杲之子,葬库下荠(石朱)山;配尹氏葬泉塘上。子:不详
八十一世讳汉祥, 大琼之子 ,子:贵通
八十一世讳 思源, 相春之子,子:盛世
八十二世讳贵通,汉祥之子,子:永昌
八十二世讳盛世,思源之子,(公元1183年—1255年享寿72岁)文采高超善于书画,南宋时举子。子:旺财。
八十三世讳永昌 , 贵通之子,子:鉴
八十三世讳旺财 , 盛世之子,子二:昌硕、昌茂
八十四世讳鉴, 永昌之子,子:子显
八十四世讳昌硕 ,旺财长子,子:
八十四世讳昌茂 ,旺财次子,子二:刚胜、刚强
八十五世讳子显, 鉴之子,子:笔峰
八十五世讳刚胜 ,昌茂长子,衍迁永定。子:
八十五世讳刚强 ,昌茂次子,(公元1262年—1335年)享寿73岁,一生以医为业,在闽南一带小有名气。子:明理
八十六世讳笔峰 子显之子,子:天佑
八十六世讳明理 刚强之子,子二:礼福、礼禄
八十七世讳天佑 笔峰之子,子:永南
八十七世讳礼福 明理长子,子:尚光
八十七世讳礼禄 明理次子,子二:尚江、尚河
八十八世讳永南,天佑之子,子:仁修
八十八世讳尚光,礼福之子,子:衍传不详
八十八世讳尚江,礼禄长子,子:
八十八世讳尚河,礼禄次子,(公元1340年—1410年享寿70岁)由于对当朝官场看不惯受排挤,回乡教书桃李满天下。很受当地百姓拥戴,子:清民
八十九世讳仁修 永南之子,子:隐荣
八十九世讳清民 尚河之子,子:川泰
九十世讳隐荣 仁修之子,子:以参
九十世讳川泰 清民之子,子:富利
九十一世讳以参, 隐荣之子,子:宏霄
九十一世讳富利, 川泰之子,子二:杜美、杜丽
九十二世讳宏霄, 以参之子,子:锡爵
九十二世讳杜美, 富利长子,子:群王
九十二世讳杜丽, 富利次子,子:迁居外地不详。
九十三世讳锡爵: 宏霄之子,子:应祥
九十三世讳群王 杜美之子,(公元1470年—1545年),享寿75岁,曾做过县令,在位期间广修水利,发展农业百姓丰衣足食,子二:康荣、康光
九十四世讳应祥 锡爵之子,子:禄礼
九十四世讳康荣 群王长子,子二:佳敏、佳圣
九十四世讳康光 群王次子,子:另详
九十五世讳禄礼 应祥之子,不详
九十五世讳佳敏 康荣之子, 子:不详
九十五世讳佳圣 康荣次子, 子三:长子胜国、次子胜民、三子胜昌。
九十六世讳 胜国,佳圣长子。子:
九十六世讳 胜民,佳圣次子。子二:瑞泰、瑞安
九十六世讳 胜昌,佳圣三子。迁往台湾。子:
九十七世讳 瑞泰,胜民长子,子:
九十七世讳 瑞安,胜民次子,子:存亮
九十八世讳 存亮,瑞安之子,子:文武
九十九世讳文武,存亮之子,子三:长应林,次应木,三应树。
九十九世讳
一百世讳应林,文武长子,子二:官永、官常
一百世讳应木,文武次子,子:衍传不详
一百世讳应树,文武三子,子: 另详
一百零一世讳官永,应林长子,子:
一百零一世讳官常,应林次子,子二:爵胜、爵满
一百零二世讳爵胜,官常长子,子:印棠
一百零二世讳爵满,官常次子,子:
一百零三世讳印棠,爵胜之子,子二:永康、永健
一百零四世讳永康, 印棠长子,子二:立顺、立志
一百零四世讳永健, 印棠次子,子:
一百零五世讳立顺, 永康长子,子:世成
一百零五世讳立志, 永康次子,子:
一百零六世讳世成, 立顺之子, 子二:长子作洋,次子作海。
一百零七世讳作洋, 世成长子, 子:求安
一百零七世讳作海, 世成次子,在清朝中后期因外寇侵扰人民不得安宁,故从福建龙岩州大池(约1870年左右)与侄子求安迁徙江苏徐州东铜山县单集街上居住。 子:求贞。
一百零八世讳求安, 作洋之子,在清朝中后期因外寇侵扰人民不得安宁,故从福建龙岩州大池(约1870年左右)与叔父作海迁徙江苏徐州东铜山县单集街居住。子三:长子:德宝,次子德良,三子名不详(因留在福建龙岩州大池随母生活)。
一百零八世讳求贞, 作海之子, 子承父业在铜山县单集街东头立户做烟草生意,后为子建立七家烟店,成单集街东一道南北街的风景线,配单氏子七:长子:德忠,次子:德厚,三子:德传,四子:德家,五子:德远,六子:德恭,七子:德宽
一百零九世讳德宝, 求安长子,生于1861年,卒于1931年享寿70岁。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子二:绍文、绍武,女三:
一百零九世讳德良,求安次子,生于1865年,卒于1945年享寿80岁,卒葬于徐州铜山单集街北。子二:长子绍周、次子绍哲。女六:四女:绍萍,其余不详
一百零九世讳德忠,求贞长子,继承父业,精通刮毛烟手艺,配单氏,子四:长子:绍琏、次子:绍琴、三子:小黑、四子:绍玺。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零九世讳德厚,求贞次子,继承父业,精通刮毛烟手艺,配章氏,女三: 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零九世讳德传,求贞三子,承父业,经营烟叶生意成为单集街有名的富人之一,他经常拿出钱、粮救济贫苦的人,被当地称之为“大善人”有很大的威信。在1945年被推誉为单集乡乡长,在位能处处为老百姓着想,不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看不惯官场黑暗,后辞职。于1953年去世,享年62岁,配周氏,子四:长子:绍琦、次子:绍琮、三子:绍琨、四子:绍瑛。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零九世讳德家,求贞四子,经商,配刘氏生一女儿。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零九世讳德远,求贞五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经商,配李氏,子二:长子:绍玲,次子:绍珑,女二
一百零九世讳德恭,求贞六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经商,配刘氏,子:绍玖
一百零九世讳德宽,求贞七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经商,配李氏,子:
一百一十世讳绍文,德宝之长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生于1876年,子三:长子衍祥,次子衍吉,三子衍青
一百一十世讳绍武,德宝次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子:不详
一百一十世讳 绍周,德良长子,生于1910年春,16岁参军,后在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三师联络部工作,解放后在邳睢县民政局任局长,后由于邳睢县划销,调东海县工作,离休后住东海县牛山镇,卒葬东海县牛山镇。娶薛氏,子三:长子衍森,次子元梽,三子:元柏。女元英。
一百一十世讳 绍哲,德良次子(公元1914年—1995年享寿82岁),出生于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在睢宁县双沟工商联工作,1958年调双沟综合厂工作,1970年退休在家,卒葬双沟酒厂后门西南约100米,妻观音阁村五组柳振侠。子五:长子衍彬,次子衍标,三子衍栋,四子衍材,五子衍枢,女:春兰。
一百一十世讳 绍萍 ,德良四女(1906年---1995年)嫁睢宁县双沟镇三楼村,夫:高永贤,子:高贯中,女:高玉贞。
一百一十世讳 绍琏 德忠长子,经商,配赵氏,女二:长女:淑英,次女:淑贞。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世讳 绍琴 德忠次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经商,配张氏,子三:长子:衍庆,次子:衍夫,三子:早逝,女:淑云
一百一十世讳 小黑 德忠三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世讳 绍玺 德忠四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经商,配张氏,子二:长子:衍平,次子:吴刚,女三:长女:淑侠,次女:淑萍,三女:静淑。
一百一十世讳 绍琦 德传长子,(1920年—2000年)享年81岁,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朱玉兰,子二:长子:衍波,次子:衍涛,三女:云侠
一百一十世讳 绍琮 德传次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原在徐州水利工作,妻:李凤英,子二:长子:衍松,次子:衍柏,女三:长女:淑萍,次女:淑兰,三女:淑芹。
一百一十世讳 绍琨 德传三子,(生1927-- )字永泉,号,春华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陈桂英,子:爱民
一百一十世绍瑛 德传四子,(生1931-- )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张桂芝,子:笛,女二:静、圆
一百一十世绍玲 德远长子,(生于1941年— ),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自学建筑,精通各种建筑方面的知识,收过很多徒儿、徒孙,由于此人能力很强、技术过硬,政府把他调入建设办公室工作,工作期间积极负责,任劳任怨,曾多次受到县、镇两级的表彰及嘉奖。妻:张德玲,子二:长子:衍海,次子:衍水,女二:长女:淑贞,次女:淑颖。
一百一十世 绍珑 德远次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卢氏,子:衍强,女二:长女:永春,次女:梅
一百一十世讳绍玖 德恭之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李淑娴,生女:小三
一百一十一世讳衍祥 绍文之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徐州贾汪煤矿工人有三子四女另详
一百一十一世讳衍吉, 绍文次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子:
一百一十一世讳衍青,绍文三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子:
一百一十一世讳衍森,绍周长子,生于1934年抗日时期在苏北盐场,当盐警战士,新四军北撤后下落不明。
一百一十一世元梽,绍周次子,生于1946年在东海县人民医院工作,住址:东海县牛山镇县医院宿舍楼2-2、16号楼,妻:苗恒英,子:长兵,女二:长女长虹,次女吴宇。
一百一十一世元柏,绍周三子,生于公元1952年,妻:刘春美,子:长青,女:长容
一百一十一世元英,绍周之女,生于1953年嫁安徽省灵璧县下楼镇小刘村,夫:刘健,子二:刘雷 吴辰,女三:刘燕,刘萍,刘敏。
一百一十一世衍彬,绍哲长子,(公元1938年—— ),任苏徐睢宁县双沟镇观音阁村会计三十多年,曾多次受到
上级政府的表彰,1999年退休在家。(现居住双沟西头电话: 051688162673)妻:白夫粉,子:常喜,女三:长女云,次女常红,三女常雪。
一百一十一世衍标,绍哲次子,(公元1942年—— )中专文化,在苏·徐睢宁县双沟镇财政所工作,工作期间,多次受到市、县级的多次表彰暨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在《睢宁报》、《徐州财政会计》、《乡财政之路》等刊物上多次发表过文章。2002年退休在家,妻:柳现荣, 子:常青,女:梅。(现住苏·徐睢宁县双沟镇观音阁村电话: 15252185870)。
一百一十一世衍栋,绍哲三子,(公元1945年—— )在双沟镇开理发店,女:芳芳。
一百一十一世衍材,绍哲四子,(公元1949年—— )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班长,被评为五好战士,模范班长,退伍后在家。妻:王金侠。子:长亮,女二:吴燕、小露。(现住苏·徐睢宁县双沟镇爱民村四组电话:051688164526)
一百一十一世衍枢,绍哲五子,(公元1959年—— )在苏·徐睢宁县双沟镇综合厂工作已下岗在家,妻:高荣英。 子二:长子敏,次子伟(现住苏·徐睢宁县双沟镇爱民村四组)
一百一十一世春兰,绍哲之女,(公元1953年—— )嫁安徽省灵璧县朝阳镇崔巷村,夫:崔瑞峰,子:崔朝晖,女:崔灿灿。
一百一十一世衍庆,绍琴长子,(公元1939年11月—— )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张淑珍。 子二:长子吴刚,次子吴强。
一百一十一世讳衍夫,绍琴次子,(公元1944年——1995年)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李淑珍。 子二:长子常新,次子常勇。女:新枝
一百一十一世衍平,绍玺长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妻:徐秀花。 子:小刚。
一百一十一世刚, 绍玺次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一世衍波,绍琦长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康氏。 子:锡
一百一十一世衍涛,绍琦次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丁氏。 子:常青,女二:大燕、二燕。
一百一十一世衍松,绍琮长子(生于1952年— ),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同玉霞。 子:常杰、常智。
一百一十一世衍柏,绍琮次子,生于1961年— ),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夏兴琼。 子:常永,女 :迎。
一百一十一世爱民,绍琨之子,(生于1965年— ),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张霞。 女 :景婷。
一百一十一世笛,绍瑛之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一世衍海,绍玲长子(生于1968年— ),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黎彩虹。 子:吴景皓、女:吴腾。
一百一十一世衍水,绍玲次子,生于1973年— ),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单明梅。子:吴宇驰
一百一十一世衍强,绍珑之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贾鑫。 子:吴正晨。
一百一十一世布寒,居住铜山县单集街上,子:常杰、常俊、常春。
一百一十一世布清,居住铜山县单集街上,子:常胜、女:张后伟
一百一十一世淑萍 ,绍琮长女,夫:谢作银,子:谢庆志,女六
一百一十一世淑兰 ,绍琮次女,夫:王奇才,子:王东,女王燕
一百一十一世淑芹 ,绍琮三女,夫:魏军,子:魏伟
一百一十一世淑英 ,绍琏之女
一百一十一世淑贞 ,绍玲长女,夫:陈步龙,子:陈冉
一百一十一世淑颖 ,绍玲次女,夫:宋立胜,子:宋羽鑫
一百一十一世永春 ,绍珑长女,夫:王宏欣,子:王东
一百一十一世梅 , 绍珑次女,夫:王冬
一百一十一世吴三 ,绍玖之女,夫:王宏欣,子:王东
一百一十二世长春,衍祥之子,生于1930年——,在单集镇街上敬老院生活。
一百一十二世常喜,衍彬之子,(公元1962年——)在双沟镇农具厂工作已下岗,是当地有名的建筑工和建沼气及节柴灶的名匠。现住睢宁县双钩镇爱民村四组,妻:董存兰,子:吴恒昊
一百一十二世常青,衍标之子,住址:双沟镇爱民村四组558号,出生于1972年3月15日,本科学历,是苏·徐睢宁县双沟小学教师,在工作期间曾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教学期间写的《痴心一片终不悔 心血浇开希望花》、《浅谈农村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等多篇论文,荣获国家级奖项。 EMail:snchangqing@163.com 妻:温彩侠,生于一九七四年五月十二日,大专学历,是苏·徐睢宁县双沟小学教师,在工作期间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子:吴金昊,出生于1999年7月7日,出生于苏·徐睢宁双沟医院。双沟小学学生。
一百一十二世长亮,衍材之子,生于一九七八年,住苏·徐睢宁县双沟镇爱民村四组,本科学历,在深圳工作,妻:陈宝怡,子:洛凡。
一百一十二世 敏,衍枢长子,生于一九八五年,住苏·徐睢宁县双沟镇爱民村四组
一百一十二世 伟,衍枢次子,生于一九八七年,学历大专,在昆山市南亚电子厂工作。住苏·徐睢宁县双沟镇爱民村四组。
一百一十二世长兵,元梽之子,,生于一九六八年,在东海县牛山镇做金属焊工作,妻:杜家娥,子二:长子庆伟,次子庆华。
一百一十二世长青,元柏之子,生于一九七六年,住东海县牛山镇妻:何某,女:妞妞
一百一十二世云,衍彬长女,生于一九六四年,嫁双沟镇观音阁村,夫:吕计新,女:吕梦永
一百一十二世梅,衍标之女,生于一九六八年,嫁安徽省灵璧县朝阳镇崔楼乡戚楼村,夫:戚德聪,子:戚赞玉,女:戚慧、戚娇。
一百一十二世常红,衍彬次女,生于一九六九年,嫁双沟镇朱营村,夫:陈冠军,子:陈晨,女:陈娟
一百一十二世常雪,衍彬三女,生于一九七二年,嫁双沟镇观音阁村,夫:吕计瓦,子:吕嘉嘉,女:吕梦迪
一百一十二世燕,衍材长女,生于一九七五年,嫁山东省东营市,夫;李强,女:李燕茹
一百一十二世小露,衍材次女,生于一九八四年,学历本科。住苏·徐睢宁县双沟镇爱民村四组。
一百一十二世芳芳,衍栋之女,生于一九九三年, 初中住苏·徐睢宁县双沟镇爱民村四组。
一百一十二世常红,元梽长女,生于一九七零年,嫁东海县牛山镇,夫:闫洪波。
一百一十二世吴宇,元梽次女,生于一九七五年,嫁东海县牛山镇,夫:冒治国。
一百一十二世长容,元柏之女,生于一九七八年,嫁东海县牛山镇,夫:路某
一百一十二世刚, 衍庆长子,生于一九六五年五月一日。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子:昊
一百一十二世强, 衍庆次子,生于1972年2月28日。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二世小刚, 衍平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二世常新,衍夫长子,生于1969年。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子:吴波,女:吴雨彤
一百一十二世常勇,衍夫次子,生于1976年,住铜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二世 新枝,衍夫之女,生于1972年,夫:张辉辉,女:张聪聪。
一百一十二世吴迎,衍柏之女,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二世吴锡,衍波之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二世常青,衍涛之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二世常杰,衍松长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郑秀文
一百一十二世常智,衍松次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妻:欧阳凤飞,女:飘雪
一百一十二世常永,衍柏之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二世景婷,爱民之女,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二世景皓,衍海之子,生于2006年6月19日,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二世吴腾,衍海之女,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二世宇驰,衍水之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二世正晨,衍强之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二世常玉,布寒之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子:自强、庆华
一百一十二世常春,布寒之子,住铜山单集镇街上子:庆瑞、庆之
一百一十二世常胜,布清之子,居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子:庆德,女: 庆英、李翠、庆兰、庆云,
一百一十三世 恒昊 ,常喜之子,生于一九八九年,在读无锡汽车工程学校,在校期间曾多次荣获“新视野杯”各种奖项第一名,及被评为无锡市三好学生。住苏·徐睢宁县双沟镇爱民村四组
一百一十三世 庆伟 ,长兵长子,生于一九九四年,初中在读。住东海县牛山镇
一百一十三世 金昊 ,常青之子,生于一九九九年七月七日,住苏·徐睢宁县双沟镇爱民村558号,是双沟镇中心小学学生。博客:wujinhao997@sina.com
一百一十三世 庆华 ,长兵次子,生于二零零六年,住东海县牛山镇
一百一十三世 洛凡 ,长亮之子,生于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出生于深圳××医院。
一百一十三世 妞妞 ,长青之女, 生于二零零零年,住东海县牛山镇
一百一十三世 昊,吴刚之子,生于1995年1月9日,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三世 波,常新之子,生于1993年3月12日,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三世 雨彤,常新之女,生于2004年3月9日,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三世 飘雪,常雷之女,生于2007年9月18日,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三世 庆华,常玉之子,女:王山冰,住铜山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三世 庆德,常胜之子,子:吴松、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
一百一十四世 吴松,庆德之子,生于1998年,住铜山县单集镇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