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庆假日,由继阳支谱主任吴道文、主编吴清友邀请贵阳吴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在毕节的良弼总谱、支谱主任、主编等20多宗亲欢聚一堂,总结十多年来修谱的经验,共叙宗情,举行《继阳支谱》首发式。谱志主编吴学良和贵阳吴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等鼓励族人进一步传播吴文化,发扬至德精神!
到目前为止,继阳支谱已发完。新来了八个小支系,692人,只好把他们的材料打印粘贴在继阳支谱相关的页码内。还有一些族人在寻根;个别的族人上了谱书,至今不见来拿谱书;有的还需要家谱等等。十年难编修一部家谱,打一天工就可以买一部家谱,族人要搞清楚世次排行、倡导良好家风,应当重视谱文化。
答疑:
1、良弼祖起三代祖墓不齐:吴良弼随傅友德将军征南,在大方得到奢香夫人的支持,傅友德驻守七星关,吴良弼驻守吴家屯的二龙关,抗击云南梁王。良弼祖后与陈桓设置50屯(如中屯)堡(如二堡),封为千户。
后因朱元章处置蓝、胡大案,10年时间株连到35000人,良弼祖的上司傅友德功在国家,被赐死。琛公序中说“我祖心负忠贞,舍身尽职”,舍身是付出了生命。当时规定征南将领不能流动,良弼祖是请不了假回湖北的,湖北又没有良弼墓。
2、良弼夫人孙玉蓉,卒于1403年,子孙住毕节,葬于龙盘山。不可能卒于四川,返回葬于湖北。八卦坟教诲子孙尽孝,不叙功名,正合背景。同治等谱写洪武36年,洪武只到31年,又说朝举公卒于壬午年(1402),又说良弼是庚辰年(1400)卒于湖北,又找不到坟墓,不能定位。
3、六世继阳、七世国儒、国祥、国寿祖墓不齐:因正值安邦彦反明朝廷,六世、七世祖有的亡于战乱,有的逃往云南、四川、大方。所以继阳后裔居住在大方、织金、镇雄、彝良的多,住毕节的很少。
去年,102岁的吴坤元回忆:解放前他们和吴克斋、吴颂平在大方看了天龙(8世)公墓、百岁坊后,要到两路口下边查看国寿墓,因下雨,没有去成。目前,在陈家寨发现万历年间吴家古墓,因文字脱落,无法认定。国寿祖转战很多的地方,所以后裔居住分散,国史和家史基本吻合。另外没有碑记的墓无法考察。
4、个别族人电告,他们取名是“长”字接“家”字。统一是“康”字接“家”字辈,要少数服从多数,新取名时更正,现名字已上了户口簿,今后用曾用名说明。
5、继阳支系大约还有10%的族人没有入谱,他们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因战乱、灾荒、官非、谋生搬迁不定,文化落后,无人组织清谱,找不到根根。应考察坟墓、搬迁地址、文字记载、口传,认定是继阳支谱的,用电话在网上联系入谱的事,减少来往的差旅费。时间2013年底截至。
继阳支谱编委 2012.8.22.启
主编吴清友 Qq;1228304584
住址:大方县竹园乡沙坝小学 毕节市士心菜场a栋3单元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