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第四届海峡两岸同胞共祭中华三祖大典在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中华合符坛广场隆重举行。祭祖大点上,身穿霓裳古装的舞蹈演员献上蹁跹秀美的舞姿,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先的尊崇和敬仰。

8月9日,第四届海峡两岸同胞共祭中华三祖大典在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中华合符坛广场隆重举行。

来自海峡两岸近万名中华儿女一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三大文明始祖黄帝、炎帝、蚩尤。
三祖融合兆盛世,两岸同心祭祖情。今天上午,第四届海峡两岸同胞共祭中华三祖大典在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中华合符坛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万名中华儿女一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三大文明始祖黄帝、炎帝、蚩尤。
祭祖大典在占地99999平方米的中华合符广场上进行,在一面面旌旗的指引下,参加祭祖活动的人群早早就在广场上等候。广场中央,56根高大的中华民族图腾柱巍然矗立,整齐环绕在圆形广场四周,“九龙腾飞”巨型青铜雕塑气势恢宏的屹立当中。
随着祭祖圣火的点燃,祭祖大典正式开始,代表中华56个民族团结奋发、共享繁荣的56响浑厚鼓声和寓意九九归一、九州和顺的9响悠远钟鸣一同响起。和着乐曲《三祖颂》,冀台同胞代表向黄帝、炎帝、蚩尤塑像敬献花蓝、祭品,上香祭拜。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祭祖大典在“敬献祭品”中新加了“敬三牲,奉五谷,献百果”环节,用以表达对三祖崇高敬意和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祝福。
随后,身穿霓裳古装的舞蹈演员用雄浑厚重的乐曲,蹁跹秀美的舞姿,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先的尊崇和敬仰。在《龙的传人》的歌声中,一条巨龙从台侧舞动上台,变换各种舞动造型,2011只彩球腾空而起,56颗礼花彩炮空中绽放,56组彩烟缓缓升腾,象征56个民族大团结及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心声。
据介绍,涿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蚩尤在这里征战、结盟、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史称“千古文明开涿鹿”。目前涿鹿仍保存有黄帝城、炎帝营、蚩尤寨等遗迹遗址23处。上世纪90年代,涿鹿县提出“炎黄蚩是共祖,各民族是一家”的“三祖文化”概念,如今已经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涿鹿祭祖”已成为与陕西黄陵公祭大典、河南新郑拜祖大典齐名的重要品牌文化活动。
据悉,本届祭祖大典参加人数首次接近一万人,也是历年“涿鹿祭祖”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今年祭祖大典上增加了“奉五谷”环节,用以表达人们对于五谷丰登的祈盼。

除了五谷以外,奉上地方优质水果也成为祭拜大典的一部分。

祭祖大点上,身穿霓裳古装的舞蹈演员献上蹁跹秀美的舞姿,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先的尊崇和敬仰。

祭祖大典现场,近百名小朋友共同演奏民乐,为大典奏出悠扬庄严地古曲。

56个身着民族代表服饰的女性一起,展示民族团结奋发、共享繁荣的寓意。

广场中央56根高大的中华民族图腾柱巍然矗立,“九龙腾飞”巨型青铜雕塑气势恢宏的屹立当中。

广场上,身着传统服饰的演员用锣鼓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