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文化 > 吴氏文艺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东吴榆
作者:乌勒那日    信息来源:《东吴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20 收藏|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3200年前,周泰伯与二弟仲雍带领族人从陕西渭河之滨的周原千里迢迢来到“荆蛮”之地的无锡梅里,并在常锡苏建立勾吴国,繁衍出吴、周、汪、柯、曹等十二宗族。随着部族的生息壮大,居住在苏州阊门一带的吴氏分成三支外迁发展,一支迁到江西湖南,一支迁到苏北及河北冀东,另一支先迁福建、再迁台湾(现台湾地区领导人吴伯雄、吴敦义皆为其后)。迁苏北的吴氏600年前先到海陵浦涛(现如皋白浦),后到如皋长沙(现属如东县)海边开荒赶海,建立了吴家老园(长沙镇菜场到长沙中学范围)。为了不忘故土,他们从苏州阊门带来老榆树的荚种,播在老园的东边,次年长出了两棵榆树。到了吴家老五房的时候,这两棵榆树已高达10多丈,耸立在廖角嘴,显得高大、苍劲,成了方圆几十里渔民航海的指标。1941年新四军东进到了长沙,在东吴榆上架设电台天线,吴氏家族在老园大庙热情欢迎新四军,先后有吴敦学、吴敦仁、吴敦赢等三十多名热血青年参加新四军和地方游击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次年,新四军一师三旅旅长陶勇在长沙收编海上渔民流动武装首领孙二虎(东台港人),收其为徒弟。在吴家老园东吴榆下,上香拜把,祈祷双鱼(榆)兆丰。由此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海军——海防团,控制了连云港到长江口的广阔海域,沟通了山东、浙东、苏北三大抗日根据地的战略联系。吴家老园向南十公里和向西北十公里,分别是日寇封锁我抗日根据地交通线的南坎据点和王家潭据点,日寇出动扫荡离开据点不到两公里就被设在东吴榆上的新四军望哨发觉报警,日寇扫荡多次扑空后,出动鬼子伪军数十人乘汽艇到长沙火烧吴家老园和双榆树。当时吴氏宗族的大哥吴润上前护树被日寇用枪托砸伤脊椎而终身驼背,东吴榆被日寇连根挖除。1945年日本人投降。第二年春,吴家老园上东吴榆原址奇迹般地榆芽破土而出,新绿盎然。60多年过去了,东吴榆苍劲挺拔、生机勃勃,护树人也成了“老五房”退休工人吴敦成。去年江南某知名景观公司曾派专人来长沙镇欲出数万元购买此树,被吴敦成婉言拒绝。这60多年,东吴榆下走出了吴敦泉(吴浩然)、吴晓明等新中国军工界精英,和美国宇航局科技精英金陆泉等。

 

                     泰伯巍巍  明志至德

                     谦和礼让  爱家爱国

                     周吴不才  披肝执厉

                     发奋进取  和谐文明

                     报效中华  皇天厚土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