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文化 > 吴氏文艺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浅析至德文化
作者:吴桂林 吴立新    信息来源:梅山至德文化研究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20 收藏|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同志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科学的确定研究对象,究竟至德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研究它,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求真。

至德文化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文化。道德是一种观念,道德观念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之间与社会之间、个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恶、荣辱、正义和非正义等观念,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传统和人们内心的信念,以调整人际关系。那么,至德文化是怎样产生的呢?它存在的矛盾性在哪里?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清它存在的历史背景,并对它的涵义作一个科学的论断。

翻开历史的画面,至德文化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就是从商末周初这一历史转变时期开始的,也是中国文明文化史册上形成最早的一种氏族文化。氏族文化也是在有人的前提下产生的。有了人就有人才,关于人才的涵义,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唯心主义的先天决定论者把人才的产生归结为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或归结为天意。《诗经·玄鸟》中把商王的降生,说成是上天的安排,“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自古以来,唯心主义都把“天子”、“圣人”、“天才”之类的英雄豪杰,贤能之士,说成是天意的产物。古公亶父就是唯心主义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把季历之子姬昌的降生,说成是‘天降祥瑞,凤鸣岐山’,因而不顾世袭制的约束,产生废长立幼的念头。在这种历史的背景下,王室的权利之争必然产生,在这种矛盾的激发下,如果处理不恰当,就会导致周族部落的衰败,继而走向灭亡的道路。在这种生与亡的紧急关头,没有一个高尚风格的代表人物来解决矛盾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泰伯、仲雍就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主动让贤,解决了王室的权位之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其中述说:“商王小乙26年,约公元前1150年时,迁至陕西岐山的周部落首领为后稷的二十一世孙姬姓的古公亶父,古公生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幼子生有一子姬昌,深受古公至爱的赏识。古公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按照当时世袭制,王位理应由泰伯继承。但泰伯深知父意,主动让贤,并说服其弟仲雍,以为生病的父亲采药为借口,奔走他乡,在当时未开发的江南荆蛮地区的梅里附近定居下来,传播中原文化,创建了江南第一个氏族国—吴国,太伯为开国吴君。

综上所述,泰伯、仲雍这二位氏族代表人物,所表现的方式主要是谦让与开拓,这种开拓与谦让的精神,就构成了古为今用的氏族文化—,至德文化,那么谦让与开拓的至德精神为什么值得古往今来的名人志士的赞赏与评价呢?因为它是一种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念能为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服务,起着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作用。

那么,道德是什么呢?“道”与“德”这两个字,在中国很早就有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荀子等思想家才把“道”和“德”合并使用,形成“道德”的完整概述。荀子在《劝学篇》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他认为,只有懂得道理,遵循礼义等行为规范,才是道德的表现。荀子在《正论篇》中又说:“道德纯备,智慧甚明”。意思是说,只有那种道德纯洁高尚的人,才能发挥其聪明才智。他指明了,道德是处理人们各种伦理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崇高境界、高尚品质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

泰伯、仲雍的主动让贤,就是这种道德伦理观念的结晶。他以高尚的风格恰当地调整了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人际关系。遵循父愿,谓之行孝;解决兄弟之间的王室争权,谓之宽容,这是一种高尚的社会意识,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因此,儒家鼻祖孔子曾赞曰:“泰伯可谓至德也,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由于泰伯、仲雍两兄弟这种高贵的谦让精神,使周族部落不断兴起,致使后来武王姬发,在谋士姜子牙的辅佐下,一举灭商,建立了一统天下的周王朝,从此,国泰民安,与世无争,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在历史上起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恩格斯指出:“一如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因此,不同的阶级就有不同的道德观,不同的学派也有不同的道德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儒家学的孔孟之道,主张仁、义、礼、智、信的观念来治国;以道家学派的荀子等思想家,则主张以法治国,这两种观点在对立中不断运动,也相应的为统治阶级所应用。我们所研究的至德文化,泰伯、仲雍的谦让精神,归结一点是儒家学派的道德观,当然这种道德观,不论过去和今天,还是有应用的价值。站在道学家的观点则认为以王法论,以法治人,有些主张“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因而产生了霸权主义。各种皇族势力的斗争越演越烈,自春秋以后的封建王朝完全构成了一部战争史。以隋唐王朝为例,他们自称王室没有亲人,也没有父子。隋炀帝杨广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杀了太子杨勇,又诱使杨谅害死了杨秀,又指使其部下乱箭射死了杨谅,最后逼死了其父杨坚,因而夺取了皇位。可怜杨坚四个儿子惨死于杨广的魔掌之中,其手段令人胆寒。其结果,被隐居在朝的李渊,审时度势,深知隋朝气数已尽,举兵攻占长安,杨广走投无路,自缢身亡。隋朝仅37年历史,就此惨败而亡,李渊一统天下,建立了唐朝。

那么,唐朝的历史又怎样呢?唐朝的历史也是一部战争史,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三子李元吉的太子之位的争夺,也不亚于唐朝的杨广,首先太子李建成配合李元吉想举兵杀害李世民,但阴谋未成,反转被李世民举兵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两兄弟,因而巩固了太子之位,最后做了唐朝的二代皇帝,是为唐太宗。

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来看,至德精神所呈现出的道德观,也是兴邦强国的重要理论依据,以德治天下才能长治久安。历史不尽如此,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也是如此,需要选择正确的道德观,才能治理天下。谦让开拓的道德观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任人为贤”的用人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与胡锦涛总书记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也是息息相通的。

总之,我们研究至德文化,弘扬至德精神,重点在它产生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在当今社会及今后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使至德文化理论融入环球文化的长河中,发扬光大。

    新化县维山乡石门寨村,泰伯102代后裔吴立新)                                   2013年元月四日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