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文化 > 吴氏文艺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南丰县韭源宣公祠
作者:吴萍如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20 收藏|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南丰县韭源村有一座宣公祠,若不是门额大匾上写得有“吴宣公祠”大字,外地的人走到村里去也不会去关顾。好在聪慧的韭源吴人在设计修进村的水泥路时,就把能供汽车通行的大路直对着宣公祠的大门,所有外地来到韭源的人进到村子里,顶头就能看得见。
    近代社会风气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之大,从挂在祠堂两边的二块牌子上即能看得出,一块写着“老年人体育协会”,一块写着“农民文化宫”。真正经过文化革命历炼的人,从墙上二块牌子的气息多能作出透析,二000年韭源吴人在重修这座祠堂时,为能把吴宣公祠的大牌挂在祠堂门首的正中上头,作了一定的努力。韭源村宣公祠的阵势并不是特例,我在很多地方参拜过门首墙上挂有文体类的氏族宗祠,有的门墙上连半个宗祖的字都没写。不管作的啥么腔,万变不离宗,从建筑物象及人们走进屋体的神情中很快就可以知道:该房屋即是本族的宗祠。
    大凡氏族裔孙,不管走到任何一个地方的本氏祠堂前,本能里即会生出一股崇敬,若非在行为上鞠恭叩首,心里也会把对宗祖的敬仰之意默念一回。这次又是我和南昌的传幸宗亲走在一起,我们从吴宣公祠几个大字中获得到劲源,怀着对氏族宗祖的敬意,细步小心的走进了祠堂。祠内几根挺直的栋柱,声息依然,虽然辨别不出它的具体年龄,唯能从承托栋柱的石磉去探知,磉石至少出在清朝的盛期。这里说的是祠堂的建筑材料,不是祠堂的始建时间。从今修筑的通车大路和祠堂门前仍然看得出的当年宽敞,整体现象在告诉人,这里是韭源人的轴心,当年是,现今还是。
===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文佰    责任编辑:wcb888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