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伊始,离开家乡已有66年的原解放军总后某部政委,时年80过3的吴凤仪老人。怀着对故乡这片热土的眷恋、宗亲们的思念、对氏族文化发展的关心,辗转千里,从他的第二故乡——河北承德,赶至号称中国南北分界地的、祖国第三大河流的淮河之滨边的皖东北小城——五河县。这里是凤仪老人祖祖辈辈生活栖息的地方,生于斯,长于此,对这片沃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要在这实现他一次特殊的探亲之旅。
根之所在,情系乡邻。在探宗亲、访老友期间,全然不顾年高岁长、舟车劳顿之艰辛,拜谒了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吴氏宗祠,访遍了故里乡亲,同思为保护祠堂勇于奉献的宗亲,共忆为宗亲事务主持公道而逝去的仙人。几多追忆,几多悲欢……当得知有个别族人对整个吴氏活动有乱加指责行为时,老人严正义词的指出:一定要珍惜团结,维护团结,创造团结,学会包容,对人少指责,对己多自责,学老祖宗的至德三让精神。
老人探亲期间 巧逢2014年度皖苏边界吴氏族务工作汇报会召开,凤仪老人应邀参加了会议,在听取各支系代表汇报后,老人不时点头赞许,表现的由衷高兴。随即发言时,对五河族谱编委会一班人辛勤的工作和安徽五河吴氏族谱的告竣面世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对领导班子人员,自掏腰包开展‘’重阳节敬老、优秀学生的慰问鼓励、贫困济扶‘’等一系列活动大加赞叹:了不得,不得了,大好事,功德无量。叙谱、修祠、敬老、济困这些即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我们就是要用良好的家训教育子孙,要把良好的家风传给后人,用泰伯的精神启迪后昆。叙續家谱搞氏族文化,要开拓性地工作,创造性地发展。不要只局限于一个村几户人,要看远些,取长补短,兼学他人,对历史问题有不同看法时,坚持‘’搁置争议、面对现实、求同存异、携手发展‘’的原则。只要有利于族中事务发展更要看开些,风物长宜放眼亮,多做力所能及的事。近些天,我所见所闻为你们的所做所为而感动。为了支持你们族、谱 委员会工作,我愿意每年从退休金中拿出1000元 表示诚意!汇报会上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凤仪老人短短的12分钟感言,竟3次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汇报会结束,凤仪老人愉快的接受了族谱(务)工作理事会作为永远顾问的聘请并与参会人员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