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寻根问祖 > 各地寻根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延陵郡上灶支派
作者:小茶生    信息来源:浙瑞安吴松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4-1 收藏|社区|留言|评论|微博|交流|字体:

 

       延陵郡上灶支派 

 

    上灶吴氏肇基祖琬公(公元1359-1443年)号玉泉,桥公独子。系泰伯九十世孙(遂昌吴进公二十五世/仙居全智公十六世裔孙)。生于元惠宗至正十九年乙亥六月初八日申时,卒于明英宗正统八年癸亥八月十四日午时。妣张氏,生子一。原居处州丽水县。因慕东嘉山水之胜,游瑞邑海滨;审上灶之地有四灵之秀,遂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自丽水迁居瑞安县五都上灶,迄今已六百三十年。宗支蕃盛,枝繁叶茂,至今传二十二世、四百九十多户、繁丁二千一百多人。

    先祖播迁概况:

    先祖吴进公(658-728年)字晋卿,胄公独子,泰伯六十六世孙;祖居杭州新宫桥。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乙巳进士,官柯城(今浙江衢州)刺史。致仕后迁徙遂昌县马埠,为延陵郡遂昌始祖。进公十世孙全智公(873-950),石庆公长子。因避唐末不宁,于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自遂昌迁徙仙居县下砾村,为仙居支始祖。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戊辰进士,历官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侍御史。全智公十世孙溁公讳金明,携长子志远,于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年)自仙居田头迁徙永嘉县西溪厚渠(今瓯渠),为肇基始祖。金明公次子志端公则迁居丽水县。历六世至琬公,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迁徙瑞安五都上灶。传衍九世,宗脉益趋繁盛、衍分七房;德皆公孟房祖、德诚公仲房祖、德信公季房祖、德泽公日房祖、德澄公月房祖、德涓公星房祖,德溥公、德渡公、德济公均迁居场桥、为场桥房祖,日房祖德泽公于明万历年间迁居平阳县蓝田高园,日房十二世祖朝啓公,于清康熙年间从蓝田高园迁居平阳蔡家垟,至今繁衍后裔约二百多人;场桥房繁衍后裔约三百多人。另有各房个别子孙在近几十年中,先后散居于台湾、上海、杭州、温州、瑞安及周边等地。

上灶《吴氏宗谱>于明朝万历二十八年由九世祖德皆肇修,至今已修撰十次。

    上灶吴氏宗祠于清顺治年间建造二进五间,坐东朝西。一九九二年重建二进五间带两廊,坐西朝东。二零一二年不慎毁于火烛。二零一四年合族筹划捐资,在原址重建三间四层大开间框架结构、约1600平方的宗祠,坐西朝东。(至今尚未完工、正在装修中)。

                                 

泰伯第一百零七世

全智公第三十三世

玉泉公第十八世孙   吴松金   谨撰

              

公元二零一五年 元月 定稿于场桥寓所之听雨轩


〖如果您知晓此相关情况,请您留言,帮助解答下,或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感谢不尽〗

  我也要寻根>>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平河    责任编辑:吴学慧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瑞安吴氏祖源探索与考证之四
    瑞安吴氏祖源探索与考据之一
    留言或回复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