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史少微公卒。其孤巩,谱公宦历出处大概讳以赋之岁月,属为墓铭。倚不才,素与公莫逆之交,不得不以详公行为辞。公讳少微,字道充,世家歙。其先太伯仲雍让国,乃奔荆蛮,今之苏州即其地也,自号句吴。后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四世孙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传至寿梦,始大称王。又四世夫差,为越所灭。太子友一讳鸿,避难逃于歙,卒葬婺东八十里,子孙因而居之于歙。九世至申公,有高节,事楚谪鄱阳,齐人说申入齐,申不从,寻迁余干令。申子芮,性孝义,绰有父风,秦末为鄱阳令,甚得江湖间民心,号曰鄱君。尝天下之乱,芮以梅鋗为将军,率兵从汉高祖伐秦入关,暨天下定。推封为衡山王,十二年转封为长沙王,葬婺之矶笼石。长子臣袭王爵,传四世曰著者,乃止。次子浅,封项侯,传四世曰千秋,亦国除,子孙复居歙。簪缨奕世,传至公,凡二十六世矣。公之曾祖文蔚,祖良,父义方。公少颖悟,百篇过目不忘,第总章戊辰进士,为晋阳尉。时李绩薛仁贵击高丽,公尝献策大破之。公与武公富嘉谟,同僚友善,时人称其文曰吴富体。并州长史张仁亶,待公以殊礼,坐必同杨。吏部侍郎韦嗣立,荐公为左台监察御史,文学齐着,名于北京,词章各成卷簿。开元庚辰,公卧病,闻嘉谟死,恸哭赋诗,寻亦卒,享年八十有五。娶黄墩程氏,登源汪氏,皆贵族。生子巩,为中书舍人,孙泉,曾孙三人,曰全曰珤曰瑀。共奉公柩,葬休之凤凰山。 铭曰:渊博学问,豸角高冠,官列显位,振肃台纲,威声凛凛,烈日严霜,惠及黎庶,霭如春阳,宜尔子孙,瓜瓞绵长。
开元二十八年庚辰冬十二月 太原主簿魏郡谷倚书
评论1
少微为总章戊辰(668)进士,即便20岁入士,出生年月应为648年。
评论2 |
少微子巩,“开元年间迁休宁”却记述明确。开元为唐玄宗年号,始自公元713年,终于公元741年,巩迁休宁,取开元最后一年(741年),年龄取花甲,巩应生于681年,少微取20岁生巩,那么少微应生于661年。 |
|
评论3
富嘉谟(?~706)字号不详。雍州武功(陕西武功)人。唐代散文家。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中累授晋阳尉,时吴少微也在晋阳,魏郡谷倚为太原主簿,三人均以文词见长,称为“北京三杰”。又以文词崇雅黜浮,浑厚雄迈,而被仿效,称为“吴富体”。唐中宗时预修《三教珠英》。中宗神龙初,韦嗣立荐为左台监察御史,不久病逝。《上官昭容集》20卷唐上官婉儿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佚。今《全唐诗》卷5收其诗32首,并云昭容词旨益新。当时属辞者,大抵虽浮艳,然皆有可观处。 |
评论4
陈子昂(约659~约700),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1]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