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历史人物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吴人遗踪】吴融
作者:吴超群    信息来源:吴超群QQ空间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2-27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关于吴融之卒地,《叠石吴氏宗谱》、《南明吴氏宗谱》均云吴融晚年“爰卜剡东叠石而居焉,卒,御葬于汤浦。”
吴融(?-903)   字子华,越州(今浙江绍兴)人。自少力学,富有文藻。龙纪元年登进士第。历官侍御史、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终翰林承旨学士。融诗文兼擅,与诗人韩偓、方干、贯休等人交往唱和。其诗犹有中唐之遗风。《全唐诗》卷六八四至六八七编其诗为四卷。
 
【考证】吴融是晚唐著名诗人,但后人对他的研究似不足。例如他的生年、世系、籍贯、卒于何地等,都不甚明白,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在这里据现有资料先作如下考证:
考《元和姓纂》1/3/283:“吴,周太王子太伯、仲雍封吴,后为越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这是吴氏的起源。其封地在今江苏省苏北、无锡一带。据今人吴声昌、吴声尧先生编撰的《吴融后裔在浙江新昌》转引的《源一堂吴氏总谱》:“吴太伯第67世孙,名舜咨,字子贤,荫补山阴令。” 舜咨是吴融的曾祖父,他廉洁自如,为民所称颂。后因疾辞官,民卧辙不能前,遂留居山阴县灵芝乡利乐村,是为山阴烈祖(吴融世系见附录)。
本书在前面“贺知章”条已经阐明:天宝元年(742)后,山阴县与会稽县虽同为越州州治,但各自分理。山阴县在西,会稽县在东。而灵芝乡在今绍兴市区西北隅,当属山阴县,就是说舜咨无疑是终老于山阴的。
但据《浙江古今地名词典》和最近地图出版社出版的《绍兴市地图》所示的“吴融村”,吴融应是会稽人。《词典》325页云:“吴融,村名,在今绍兴市区东北13公里。属绍兴县孙端镇。以唐学士吴融名地。”又据1990年9月30日《绍兴晚报》刊载的李奎懋写的《拜谒吴融村》一文云:该村原有宋代建的、上书“子华故里”四字的石牌坊;还有祭祀吴融的“唐菩萨庙”,庙前立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建的唐吴子华先生故居牌坊。李文又云:杭州(按:浙江)图书馆收藏有清古越苹华庵主人辑著的《绍兴史迹风土丛谈》,该书作者云:“距吾家六七里有吴融村,广而且富,人烟稠密,会稽县属一大村落也。”据此,则吴融或吴融的父亲吴绎,已把家从山阴灵芝迁移到会稽县的今吴融村。据上《谱》记载,舜咨之子,也就是吴融的祖父翥(757-839)共有三子。他在晚年时,带着长子盖,自山阴县徙居暨阳(今浙江诸暨市);次子益也离开了灵芝而南迁永嘉郡库村;绎迁居今孙端镇吴融村。
唐代时,今孙端镇吴融村一带,尚是沼泽地。沼泽地中,隆起几座丘阜。吴融村北距剡川(溪)出海口不足2公里,可谓人迹罕至。所以吴融在《山居即事》中说:“无邻无里不成村,水曲云重掩石门。何用深求避秦客,吾家便是武陵源。”
绎生二子,长子禴,由灵芝迁往暨阳。次子融,生有濬、济、汉三子。濬居浙江省新昌县南明,济居新昌县叠石,所以新昌吴氏,尊吴融为始祖。
关于吴融之生年各书均无记载。现据上《谱》载,吴融“生于唐大中八年(854)九月十三日”,当自有据。
关于吴融之卒地,《叠石吴氏宗谱》、《南明吴氏宗谱》均云吴融晚年“爰卜剡东叠石而居焉,卒,御葬于会稽汤浦之原。”而《绍兴历代名人》38云:吴融“客死于闵乡”(今河南灵北西北),此两说可能均误。按《新唐书》18/203/5795云:“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官。”《唐才子传》9/165、《唐才子传校笺》4/9/230亦均言卒于官。又考《资治通鉴》唐天复二年三月杭州军乱,十二月李茂贞请和于朱全忠,越州客军指挥使张沤以徐绾之党自疑而遁衢州。昭宗天复三年(903)正月,李茂贞于凤翔诛宦官七十二人,全忠密令京兆捕宦官不从行者,诛九十人。于是帝还长安,再诛宦官数百人于内侍省。二月,帝欲用翰林学士承旨韩偓为相,韩偓不从,朱全忠怒。韩偓于是年二月二十一日由翰林承旨被贬濮州司马,而改由吴融为翰林承旨,《唐才子传校笺》4/9/230亦云:“融即继韩偓为翰林承旨。”《唐才子传校笺》又引岑仲勉考云:“'融卒何年,虽乏明文,但据《旧唐书》一七九《柳璨传》,璨天祐元年正月十日命相时,充承旨者已是张文蔚,则文蔚殆于天复三年加充。换言之,即融以天复三年(903)卒官也。'所论甚是。”由上考知吴融非卒于剡东,亦非卒于闵乡,而卒于翰林承旨任上。
【附录一】《全唐诗》收吴融浙东诗有《题越州法华寺》、《浙东筵上有寄》、《山居喜友相访》、《山居即事》、《和严谏议萧山庙一韵》、《西陵夜居》、《寄贯休上人》、《送知古上人》、《自讽》、《东归次瀛上》、《送广利大师东归》、《宫水驿东楹有人题诗》等。《会稽掇英总集》5/4收其诗二首。
【附录二】吴融先祖世系(据《中国吴氏通史》,结合有关史料编制):吴汉(后汉、大司马、广平俣)--吴成--吴盱--吴胜--允承--吴偳(孙权的外祖父)--熊庆(孙权之母吴太夫人的长兄封太傅吴郡公)--康年(受封奉祖侯)--英延(受封嗣贤侯)--之则(东吴丞相中书令)--吴式--皋益(东晋昭衍公)--吴佶(娶廋亮之妹为妻、东晋大臣)--始泰--符隽--吴豫(镇北将军、陈亡)--吴戢(刘裕杀晋帝,吴蕺逃往江阳县)--吴荟--吴琨--吴襄--洵文(刘宋朝阳郡守,萧道成灭刘宋,洵文死于乱军中)--吴鬷(从江苏迁往武昌)--吴盾(南梁大司马、侍中)--吴奎--承休--若远(唐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世伟(唐太宗女儿平乐公主驸马)--吴佐--可博(唐尚书右仆射、太子太师、上柱国)--舜咨(荫补山阴令)--吴翥(皇帝赐号为“文简”先生)--吴绎(赠左补阙翰林学士)--吴融(官中书舍人,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吴融生三子:长子吴濬;次子吴济居新昌;三子吴汉迁宁海,为宁海始祖。
     吴融的生年和卒年……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学慧    责任编辑:吴学慧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