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吴氏世系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吴氏征生公族系源流世系表
作者:王瑜臻    信息来源:综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9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鳌江吴姓世系表 -1
鳌江吴姓世系表 -2
 
      吴威系季札裔孙,泰伯50世孙,晋晋陵太守、广州刺史吴隐之的堂弟。吴威生三子:吴逸之、吴元之、吴愉之,均居固始。其三子吴愉之任晋吏部尚书,居固始北隅吴墩(据考为今固始县原城郊乡大寨村吴堂村民组)。吴愉之生二子:长吴偃,次吴条,他们的裔孙除少数因官外徙,大都居今固始或光州域境,至隋唐时发展为固始望族。其在《吴氏联气堂族谱》及有关史料中显现居住固始的有7世吴焘、60世吴顺、62世吴老子、68世吴嗣、吴骅等。
    自晋始,固始吴姓或因官升调,或因灾避难徙居各地。唐初府兵校尉吴贵、队正吴弼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此后固始吴姓人源源不断向外迁徙,尤其是唐中后期,灾荒连年,朝政腐败,中原板荡,义军四起,大批吴姓人携眷结伴由固始南徙。较有影响的有泰伯60世吴洽、61世吴嘉、65世吴讷、66世吴通玄、67世吴贤秀、吴祭、吴荫、68世吴穗(含穗子、侄吴卓、吴殉)、吴仁录以及吴可中、吴大成等。
    其中吴威后裔吴祭,系泰伯67世孙。其父吴铎任建安(今福建建欧市)刺史,生四子,吴祭居长,居固始县青云乡铁井兜。吴祭( 824-907),字孝先,赐进士出身,官授屯口员外郎,平章政事兼观察使。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北方战乱,京师板荡,盗贼四起,治安混乱,吴祭与弟吴瑞(吉州秘书)、吴良(后为莆田知县一、吴斌(常州刺史)及堂兄弟吴荫、吴发等一行30余人结伴入闽,住福州侯官县,祭与王审知有隙,隐居不仕,兄弟避居福泉间,吴祭迁兴化府莆田县北隅灵山,后迁居黄石之水南。吴祭生六子3吴侃、吴攒、吴凤、吴嗣、吴烈、吴育。子孙发展迁徙至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广西、海南及港澳台和世界各地,后裔400余万人。吴祭四子吴嗣居原籍固始县善政乡。南宋时,吴嗣十二世孙吴鹏霄为避乱迁至福建漳州,目前已传至32世,子孙近10万人,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吴祭后裔名人辈出,明代国师吴大田、清代名将吴英以及曾任新加坡总理的吴作栋都是吴祭后裔。而仅在台湾,吴祭后裔就已经繁衍了几十代,达到60余万人。台湾同胞尊为“阿里山之神”的吴凤,就是吴祭的第32代裔孙,台湾至今还保留有“吴凤祠”、“吴凤乡”。 90年代初重修是墓祠时,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的母亲及胞叔都慷慨捐资。及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均是吴祭后人。
      吴荫是吴祭的堂兄,泰伯67世孙,居固始善政乡,884年举族由河南渡江经洪州取道漳州抵达泉州。地方平静之后,吴荫遂聚族于晋江县的钱铿巷,家族逐步兴旺起来。吴荫次子吴驹,号升乔,生于唐武宗会昌元年( 841),唐咸通十三年(872)举明经,登进士第授承事郎,唐光启三年(887)任湖阳令,吴驹已传35世、40余万人,子孙后代繁衍昌炽,名人荟萃,贤才辈出,播迁闽南、粤东及世界各地。吴荫长子吴驿留居固始,北宋末,吴骅裔孙徙闽,居福建晋江、仙游、莆田等地。
 
: 吴汉(?—44年),字子颜,汉族,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吴汉曾任新朝宛县亭长,后在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23年),被任命为安乐令。后归顺刘秀,封偏将军、建策侯。此后,吴汉斩杀苗曾、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吴汉任大司马、广平侯,先后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吴汉死后,谥号忠侯。(见《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
      吴质(177年—230年),字季重,兖州济阴(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魏大臣。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功。与司马懿、陈群、朱铄一起被称做曹丕的“四友”。死后谥号“丑”,后改为“威”。
      吴隐之(?—414),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人,三国时期曹魏侍中吴质六世孙,生当东晋后期。曾任中书侍郎,左卫将军,广州刺史等职,官至度支尚书,著名廉吏。
 
关于太子友与王孙弥庸的关系  
 
       据史书记载已知吴王阖闾生卒(前559年—前496年)—夫差生卒(前528年—前473年)—太子友(?-前482),如果夫差20岁生太子友,可以推算太子友出生时间大约是公元前508年左右,另据《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吴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仇而弗杀也。”太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王子地助之。乙酉,战,弥庸获畴无馀,地获讴阳。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太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可知
      王孙弥庸也是同时间被俘,假如当时不低于20岁,出生时间最低也在公元前502年,说明太子友比王孙弥庸年龄最高不会大于6岁。这样推算他们肯定不是父子关系。从《左传·哀公十三年》该段意思:弥庸见到姑蔑的旗帜,说:“那是我父亲的旗帜。我不能见到仇人而不杀死他们。”太子友说:“如果作战不能取胜,将会亡国,请等一等。”这时弥庸和太子友的对话看出他们也非父子关系。
      关于“姑蔑之旗”,可以作两种释读。一是:姑蔑人举着缴获的弥庸父之旗;二是:越军举着缴获的弥庸父姑蔑之旗。关于姑蔑的记载见《国语·越语》:“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广运百里”,越之西鄙的姑蔑,韦昭《越语注》谓:姑蔑,今太湖是也。对此同样道理也可以看出王孙弥庸和寿于姚二人均是吴国一员大将。
注:寿梦生卒年(前632—前561)、诸樊生卒年(前596—前548)、余昧生卒年(前581—前527)、季札生卒年(前576—前485)
 
江南吴氏鼻祖吴宣  
 
      吴氏世系表
  1太伯仲雍-2季简-3叔达-4周章-5熊遂-6柯相-7疆鸠夷-8余桥夷吾-9柯庐-10周繇-11屈羽-12夷吾-13禽处-14转-15颇高-16句卑-17去齐-18寿梦-19季札-20征生-21启蕃-22诩-23售-24庸-25勾余-26厥由-27申-28吴芮-29浅-30信-31广志-32千秋-33衍陵-34全-35隆-36吴复兴-37章-38吴汉-39成-40旴-41胜-42允承-43偳-44熊庆-45康年-46延英-47之则-48式-49皋益-50劼-51始泰-52符隽-53豫-54戢-55荟-56琨-57襄-58洵文-59鬷-60盾-61奎-62臧-63若远-64世伟-65兢-66泰-67通明-68琲-69初云-70篪(简)-71皙(宣)
     吴氏宣公,字宣城,又字守德,简公长子生于(874年4月~950年10月)江南吴氏鼻祖,生于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874年)四月十五日未时,卒于后汉乾祐三年(950年)。其始祖为周王朝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姬姓。泰伯、仲雍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断发文身逃到吴地,创建了吴国。二十五世之后,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灭国,吴国宗姓子孙以国为姓,改姓吴。吴宣是吴国贤公子季札的第五十三世孙,时居西蜀阆州阆中县兰登谷锡山吴登山下,随父亲到西川上任,后娶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之女,生三子,长子纶,次子经,幼子绍,18孙77曾孙 360玄孙。
      泰伯七十一世吴纶(吴宣长子),公元904年生,娶刘、朱、曾氏,共生十子:长子吴宏,徙龙塘;次子吴宥,字承顺,居祝家山,后迁居福建宁化石璧寨;三子吴华,迁南塘,后裔析出山塘,凤凰塘等支吴氏;四子吴福,迁南城东坑菱湖塘,后裔析出窑前山塘;五子吴珍,迁江西宁都安福塘;六子吴万,迁广昌三角塘;七子吴兴,迁居古塘;八子吴宝,迁居福建建宁县石塘;九子吴仪,迁南塘磜下,后裔析出石塘、岭村、鹿子源、大田坎、小竹、白羊等地吴氏;十子吴景,迁石井塘,后裔析出韭源等支吴氏。
      泰伯七十一世吴经(吴宣次子)生于公元907年,留守石井里产业。娶?氏生三子:长子吴和,居抚州石井里,后裔析出金陵格山、伏牛吴氏;次子吴仁,居抚州石井里,后裔析出彭泽、宜黄、棠阴吴氏;三子吴礼,居石井里,迁吉州梅田。
      泰伯七十一世吴绍(吴宣三子),娶?氏生五子:长子吴权居祝家山,后裔迁上塘源;次子吴安居祝家山,迁艾婺源;三子吴政居宜黄潢源,后裔析出棠阴吴氏;四子吴洪迁潢源,后裔析出新城,梅源吴氏;五子吴永徙北源,后裔析出新城,梅源吴氏。
根据江西萍乡、广东龙川、福建永定等地吴氏族谱中的资料,吴宣有三子十八孙七十七曾孙三百多玄孙,都极富开拓精神。除江西的临川荣溪吴氏,金溪、竹溪吴氏,建昌南丰吴氏,吉安吴氏,宜黄棠阴吴氏,宁都吴氏,广昌吴氏等地的吴姓人大多是吴宣的后裔之外,吴宣的后代还广泛地播迁于福建、广东、广西、台湾、香港以及南洋各地,在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层出不穷,历时千年不衰。
 
仁录入闽 
 
      吴仁录是吴威裔孙、泰伯68世孙。吴仁录( 813-894)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进士,官国子博士,迁户部大司徒,钦命正三品大臣,为官数十年,清正廉明,对唐王朝竭尽忠心。唐朝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贪官盘剥、民不聊生,黄巢义军攻陷长安,天下大乱,吴仁录一耻再受乱朝爵命~,遂告老还乡,中和元年( 881),王绪攻陷固始,与秦宗权部互相残杀,殃及百姓,尸横巷陌。吴仁录虽已近古稀衰老之年,仍决然从固始避乱去光州,后从光州千里跋涉南迁到福建省惠安县大吴村栖居。吴仁录后裔今已传数百万人,播迁福建各县、江西、浙江、广东、辽宁和台港澳以及东南亚各国。
 
浅识唐朝吴兢的世系源流 
 
      来源于网络:衣帘幽梦
      提起吴兢,熟读吴氏家谱的宗亲会马上想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史学家吴兢。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吴氏宗谱的影印版及文字资料相继发表在华夏吴氏网、吴氏在线、吴氏文化微信群等各种平台,这对于研读家谱的爱好者是一件大好事,更有利于推动吴氏文化的发展。
      从事研究中华吴氏历史源流世系和至德文化的专家、学者,在浩如烟海的史籍和宗谱中遴选、比对,发现历史上唐朝至少有5个人叫吴兢,并且每个吴兢的源流世系不同,但是无一例外,这些宗谱都记载是唐朝史学家吴兢。
下面我将具有代表性的5个吴兢的源流世系排列如下(名字前的数字以吴汉开始仅作为世次序数):
    1. 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吴兢的先祖世系(征生系)为:
    1吴汉—-2吴成—-3吴旴—-4吴胜—-5吴允承—-6吴偳—-7吴熊庆—-8吴康年—-9吴延英—-10吴之则—-11吴式—-12吴皋益—-13吴佶—-14吴始泰—-15吴符隽—-16吴豫—-17吴戢—-18吴荃—-19吴琨—-20吴襄—-21吴洵文—-22吴鬷—-23吴盾—-24吴奎—-25吴承休—-26吴若远—-27吴世伟—-28(吴佐、吴兢)
    2. 据江西瑞昌、湖北阳新、湖北蕲春等地《吴氏宗谱》记载,吴兢的先祖世系(夫差系)为:
    1吴汉—-2吴成—-3吴旴—-4吴如胜—-5吴珪—-6吴文质—-7吴应之—-8吴康年—-9吴嗣英—-10吴正己—-11吴定—-12吴之则—-13吴延—-14吴猛---15吴安诚—-16吴均—-17吴钦—-18吴授—-19吴文蔚—-20吴源—-21(宗臣、宗昭、宗庆、吴兢)
    3.据《江西宜黄棠阴吴氏宗谱》记载,吴兢的先祖世系(重道系)为:
    1吴汉—-2吴成—-3吴旴—-4吴胜—-5吴镬—-6吴祐—-7吴凤—-8吴驾—-9吴库—-10吴圻—-11吴壁—-12吴钜—-13吴涿—-14吴隐之—-15吴旷—-16吴櫮—-17吴齐—-18吴竺—-19吴祯—-20吴堂—-21吴明彻—-22吴逵—-23吴靖—-24吴莅—-25吴秀—-26吴稇—-27吴兢
     4.据《潭溪承顺公(讳宥)吴氏族谱》记载,吴兢的先祖世系(夫差系)为:
    1吴汉—-2吴秦—-3吴列—-4吴班—-5吴播—-6吴铉—-7吴治典—-8吴祐—-9吴车相—-10吴衡—-11吴彦—-12吴公仪—-13吴鲁—-14吴隐之—-15吴伸—-16吴钦—-7吴猛—-18吴冲元—-19吴桂—-20吴圭—-21吴澄--22吴乾—-23吴聪—-24吴渎—-25吴智—-26吴兢
    5.据江苏常州吴下里、武进等地《吴氏宗谱》记载:吴兢的先祖世系(征生系)为:
    1吴汉—-2吴武—-3吴明詧—-4吴谷—-5吴域—-6吴乾英—-7吴懿—-8吴彦—-9吴建—-10吴猛—-11吴廉—-12吴莹—-13吴季怀—-14吴绍—-15吴悠—-16吴庆之—-17吴景—-18吴镇卿—-19吴渠—-20吴光烈—-21吴兆鸾—-22吴轶—-23吴兢
    然而真正的史学家吴兢只有一个,哪个世系中的吴兢才是唐朝史学家,这是上述5个吴兢后裔近代以来争论的焦点,并且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谱学研究者,因此本文标题就没有标注是唐朝史学家吴兢。
     近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有关吴文蔚之后左台御史吴少微以及唐兵部尚书吴良材源流世系的研究,多方收集了许多宝贵的资料,通过认真的分析、对比和考证,我发现许多宗谱的相关记载是具有历史价值的,然而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世系衔接和世次差异很大,难以统一合编。
     我本人是先祖良材公的后裔,据江西瑞昌、湖北阳新与蕲春等地《吴氏宗谱》记载,吴兢至吴良材的世次为:吴兢——吴如海——吴铭——吴良材。在此,我想就唐朝史学家吴兢的世系源流以及身世之谜谈谈个人的观点,特别是江西、湖北吴氏宗谱中的吴兢以及曾孙吴良材的有关世系衔接和世次的问题与各位交流探讨。
 
湖北蕲春《吴氏宗谱》有关吴兢、吴良材的记载
 
湖北阳新《吴氏宗谱》有关吴兢、吴良材的记载
     一、唐朝史学家吴兢
      据《旧唐书—吴兢传》记载:吴兢,汴州浚仪人也。励志勤学,博通经史。宋州人魏元忠、亳州人朱敬则深器重之,及居相辅,荐兢有史才,堪居近侍,因令直史馆,修国史。累月,拜右拾遗内供奉。神龙中,迁右补阙,与韦承庆、崔融、刘子玄撰《则天实录》成,转起居郎。俄迁水部郎中,丁忧还乡里。开元三年服阕,抗疏言曰:“臣修史已成数十卷,自停职还家,匪忘纸札,乞终馀功。”乃拜谏议大夫,依前修史。俄兼修文馆学士,历卫少卿、右庶子。居职殆三十年,叙事简要,人用称之。末年伤于太简。《国史》未成,十七年,出为荆州司马,制许以史稿自随。中书令萧嵩监修国史,奏取兢所撰《国史》,得六十五卷。累迁台、洪、饶、蕲四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长垣县子。天宝初改官名,为邺郡太守,入为恒王傅。
      兢尝以梁、陈、齐、周、隋五代史繁杂,乃别撰《梁》、齐》、《周史》各十卷、《陈史》五卷、《隋史》二十卷,又伤疏略。兢虽衰耗,犹希史职,而行步伛偻,李林甫以其年老不用。天宝八年,卒于家,时年八十馀。兢卒后,其子进兢所撰《唐史》八十馀卷,事多纰缪,不逮于壮年。兢家聚书颇多,尝目录其卷第,号《吴氏西斋书目》。
     根据《新唐书-吴兢传》、《旧唐书经籍志》、《唐会要》、《宋史艺文志》等相关典籍的记载,吴兢生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殁于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享年80岁。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居史馆任职30余年,以叙事简练、奋笔直书见称。曾认为梁、陈、齐、周、隋五代史繁杂;乃别撰《梁史》、《齐史》、《陈史》各10卷、《隋史》20卷。卒后。由其子呈上其未定稿《唐史》80余卷,世称“良史”。
吴兢曾从事官府藏书的整理、国家书目的编制工作。开元中,诏马怀素领校图书,马怀素奏用元行冲、齐翰、吴兢、韦述等26人同在秘阁详录四部书,开元九年(721)共同编成国家图书总目《群书四部录》200卷,由元行冲奏上。一生编著颇丰,有《乐府古体要解》、《唐春秋》、《唐书备阙记》、《太宗勋史》、《睿宗实录》、《中宗实录》、《贞观政要》、《则天实录》、《唐高宗实录》(与刘知己合撰)等,仅《贞观政要》传于今。
     《旧唐书—吴兢传》原文:兢卒后,其子进兢所撰《唐史》八十馀卷。由此可见,因为没有记载其子之名,这样就给后世带来了认祖的困惑。
      再来查阅《元和姓纂》,原文这样记载:状称后汉河间相吴祐后。隋有吴響(响的繁体字),生子臧,见刘氏行年纪。臧曾孙兢,左庶子、恒王傅。《元和姓纂》是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成书。林宝当时即以擅长姓氏之学知名,因此《元和姓纂》被后世研究姓氏者奉为经典之作。
      谱学专家刘佑平先生在《中华姓氏通书—吴姓》中这样翻译原文: 隋代有—个名叫吳响的吳祐后裔。吳响生子叫吳臧,见于刘氏《行年记》。吳臧的曾孙便是著名史学家吴兢。本人经过查找相关资料,状称之状,应是《唐开国男吴若远陈献本系谱表状》一文,应翻译为:谱表状自称是东汉(后汉)河间相吴祐之后。
 
《元和姓纂》及关于唐史学家吴兢的记载
      据《吴氏正宗谱》记载,吴臧,字承休,吴承休生吴若远,吴若远生吴世伟,吴世伟生吴佐、吴兢。《元和姓纂》原文指:臧曾孙兢,左庶子、恒王傅。吴兢任左庶子、恒王傅,也就是被世人称为“当世董狐”的唐史学家。
      因此上述5个吴兢的源流世系只有《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关于吴兢的记载与《元和姓纂》相吻合。有人肯定会问,状称后汉河间相吴祐后。难道吴兢不是吴祐之后吗?
再来看看《唐开国男吴若远陈献本系谱表状》一文,唐太宗贞观二年五月一日,银青光禄大夫户部侍郎赞皇县开国男臣若远,奉敕陈献先代本支谱系。吴氏之先,爰自周之泰伯、仲雍,来君荆蛮,传至于后,子孙以国为氏,今去一千五百余年。始由四十一世祖东汉灌阳侯如胜,追厥本原,所修家谱。今复参以诸宗系绪,自如胜次子允承拜奉祀侯,命主泰伯庙祀。允承生偳袭封奉祀侯,生太傅熊庆,熊庆生奉祖侯康年,康年生嗣贤侯英延,英延生之则,之则生式,式生东晋昭衍公皋孟,皋孟生渤国公佶,佶生延陵郡开国公始泰,始泰生裕王符隽,符隽生宁国公豫,豫生戢,戢生荟,荟生琨,琨生襄,襄生西丰开国侯洵文,洵文生鬷,鬷生盾,盾生东中郎奎,奎生承休,承休生若远。其余旁支,官爵俱载前世系中。伏惟陛下修定四海氏族,分别贵践,臣若远忝预文臣,钦承顾问,谨修谱牒,投献阙廷,伏迄特命所司勘验。臣若远具奏并谱牒一帙随进以闻。吴若远将历代先祖名讳一一列出,但就是没有吴祐的名讳。在上述吴兢的源流世系中,只有《江西宜黄棠阴吴氏宗谱》记载了吴兢是吴祐之后,但吴兢的曾祖名为吴莅却不是吴臧,令人生疑。
      本人查阅开封府志,原来唐天宝元年(公元742)改汴州为陈留郡,治浚仪(开封市区),开封(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开封市区与浚仪县同廓),领浚仪,开封、尉氏、陈留、雍丘、封丘六县。乾元元年(758)复为汴州。陈留郡长垣县即今河南长垣县。再查阅河北献县地方志,河间,汉代国名,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因此可以推测,吴祐的后代曾在河南献县居住过,而吴兢的先祖曾经在开封、长垣等地居住过,两地相距很近。
      这篇谱表状写于唐贞观二年,也就是公元628年。而林宝所编的《元和姓纂》成书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二者之间相差184年,唐代崇尚门第,家谱往往攀附望族以自重。陈留郡是唐朝是有名的吴姓郡望,上述这些地名距离比较近,《元和姓纂》取材包括私家谱牒,记叙有误难以避免,故所述族姓来源未必都翔实准确。
     吴兢的名与字也有着不同的记载,江阴谱名为“吴競”,字“子千”。江西瑞昌、湖北阳新谱为“吴竞(競的简写)”也有写为“吴兢”,但没有“字”。
      江西宜黄棠阴谱记载:“吴兢,字公超。生于唐高宗弘道癸未闰七月十二寅时”,查古代万年历,吴兢生于公元683年,与史书记载不符。吴兢娶李氏,生子二:伯大、伯芮。伯芮生于唐中宗神龙乙巳(公元705年)八月初四,卒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丁卯十月,封长沙王,金精遇仙。估计这是将吴伯芮与长沙王吴芮混淆了,金精遇仙,更不可信。
      江苏常州、武进谱名为“吴兢”字“君介”,寿七十有六,享年与史书记载八十岁不符。
      潭溪吴氏族谱,据专家考证,世系纯属拼凑,序言中记载为季扎之后,世系表上却是诸樊夫差之下,更有甚者,竟把元代崇仁的吴澄(字幼清)列在唐代的兢公之上,因此潭溪吴氏族谱上的吴兢就更不必赘述了。
       以上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江西宜黄棠阴谱、江苏常州和武进谱、潭溪吴氏族谱中记载的吴兢不是唐史学家吴兢,那么江西瑞昌、湖北阳新、湖北蕲春等地《吴氏宗谱》记载的吴兢会不会是唐史学家吴兢呢?
      二.永兴吴良材的曾祖吴兢
     永兴吴氏开基祖良材公,唐昭宗时以功授彭泽主簿,后擢升永兴县令,殁葬于江西永兴(今属湖北阳新县)。经过千年的繁衍分迁,永兴吴氏后裔主要分布于湖北阳新、大冶、鄂州、通山、咸宁、蕲春、黄梅、武穴、郧阳等地,以及江西瑞昌、九江,安徽肥西、武宁、宿松、太湖一带,以及河南、陕西等地,现有后裔子孙30余万人,形成著名的永兴吴氏。
      本人曾于2006年与族叔吴世崇先生亲赴江西瑞昌高丰镇土洪港寻根问祖,查阅老谱,发现该谱记载吴兢是吴太伯的57代孙,又奉吴兢为该宗支的一世祖。后来我相继借阅了阳新县《吴氏宗谱》,(注:以下都简称永兴谱)有关吴兢的记载完全相同。对于吴兢的生卒没有记载,只是“源之子,宗臣弟,汴州浚仪人,唐元(应为玄)宗开元九年纂修国史,事多核实,时人比之董狐,世称直笔太史,撰贞观政要。娶吕氏,生子二:如海、如渊”寥寥几笔。
     据江阴谱记载,吴兢于公元724年在纂修家谱时,曾有谱序流传于今,世人称《子千吴公续修世谱序》。全文如下:
     粤我唐室,历应开元,治隆达孝,位列台鼎。率履舜文,分在韦布,作则曾闵。维溯流寻源之道,当先崇本追远之义。爰缺用是,切我渊衰兴,思瓜瓞遐,維家国钟自苍姬,文献袭从泰伯,冠裳左衽而夏变夷,礼乐南荊而协中建极,丰功懋绩,莫可尚已。迨夫季札兴让,遂邑延陵,延芮鼎成奄域,古润故国虽浮于鸱夷,遗泽尚绵乎麟趾。故子颜策勋柜鬯,象泽云台伯高,威震山南,食唐世禄。乘牒裒萃,既尔飫蠹汗牛,岁月湮沦,亦己鲁鱼亥豕。作者谓圣,固弗敢当,述者谓明,斯亦何让,于是乞沐薇垣,效勤竹简。泰伯至德山川于铅椠之间;季札幽光云汉于翰墨之表。霎地而成,自天而降,使姬姓二十四之本支于兹有征,吴氏百千万年之气脉,由今可续。虽非国珍,盖亦家宝。呜呼!莫为于前,虽美弗彰,深感于前哲;莫为于后,虽盛弗传,敢致望于后人。
唐开元十有二年甲子岁季春望日长垣县尹裔孙競拜首谨序
     由此可见,吴兢纂修家谱时年55岁,资历和阅历都完全符合纂修者的身份和地位。如果按江西宜黄棠阴谱记载吴兢生于公元683年的话,就觉得年龄和资历略显不够。
     查阅永兴谱,最早创修于元大德甲辰(公元1304)年,由吴茂甫长子吴子英(号梅轩)任总纂修,谱载:“其侄仲信、仲仁会访远族,备以录之,吴氏始有成书”。根据此记载,可以推测在吴子英纂修家谱之前远房宗族应该是有老谱的,其次宗谱首序是南宋文天祥于宋度宗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撰写的序言。(注:有的宗谱记载为淳祐七年,也就是1248年,笔者这是错误的,因为文天祥出生于1236年,12岁能写谱序吗?)但是很奇怪,永兴谱认为先祖是唐史学家吴兢,但是却没有吴兢自己撰写的《子千吴公续修世谱序》,这就耐人寻味。
      明代末年,河南固始吴氏,曾倡议鄂赣皖豫吴氏族人合修宗谱,由于在吴兢的世次上出现不同的观点,固始吴氏认为吴兢的世数有误,但是拿不出依据,而永兴吴氏坚持以祖传老谱为据,合修之事不了了之。
     公元2014年10月9日,华夏吴氏网上一篇《永兴吴氏开基祖良材公诞辰1166周年祭祀大典公告》引起了我的注意,恰好良材公支下璟公后裔吴文华宗亲联系到我,我向他提出了吴良材的曾祖吴兢并非唐史学家吴兢的观点,而且吴良材的生年也可能有误。
据永兴谱记载,吴良材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戊辰(公元848年)十月初六日,娶上官氏,昭宗时以军功授彭泽主薄擢永兴县令,后历官至兵部尚书,晚岁告归田里,葬于兴国。
     当时我正在着手有关吴文蔚之后唐左台御史吴少微以及唐兵部尚书吴良材源流世系的研究。为什么当时我认为吴良材的生年有误,主要是通过唐左台御史吴少微的后代生年进行类比得来的。
      关于南北朝吴文蔚的后代记载,新安系徽谱和鄂赣皖永兴谱均指出,吴文蔚生二子,长吴良,次吴源。(为便于大家看清楚,红色字为直线世系,小字为旁支)徽谱世系为:吴文蔚——吴良——吴义方、吴义永——吴太微、吴少微、吴保微——吴巩——吴泉;永兴谱世系为:吴文蔚——吴源——吴宗臣、宗昭、宗庆、吴兢——吴如海、吴如渊——吴镕、吴铭、吴铸——吴良材。
 
《中华吴氏大统宗谱》记载吴文蔚长子吴良、次子吴源的世系
 
     据徽州谱记载,吴少微生于唐贞观丙申(公元636)年,(但也有的徽州谱记载为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即663年,本人倾向认同前者记载,此是后话,暂且不提),次子吴巩生于唐显庆戊午(公元658)年,孙吴泉生于唐仪凤戊寅(公元678)年。吴少微22岁生吴巩,吴巩20岁生吴泉,这符合古代生育年龄。
     徽州谱确认吴泉生于公元678年,而永兴谱记载吴良材生于公元848年,吴良材与吴泉只是相隔了四代的堂兄弟,二人年龄相差170年,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让我们再次回到主题,如果假设永兴谱的吴兢是唐史学家吴兢,吴兢是吴良材的曾祖,吴兢生于公元670年,吴良材生于公元848年,两人年龄相差178年。直观的说,吴兢60岁即公元730年生吴如海,吴如海60岁即公元790年生吴铭,吴铭58岁即公元848年生吴良材。如果说有一代人在60岁生子的话,这有可能。但如果祖孙几代人都是60岁才生子的话,就违背了自然规律。
     结合以上两点,我当时认为吴良材的生年有误。
     2016年5月2日,太湖吴氏宗亲联谊会正式启动《太湖吴氏通书》的编纂工作,并聘任我为主编。这次编纂主要是梳理我县吴氏宗支的世系源流,了解繁衍迁徙和发展现状。太湖县吴氏宗族共有大小20余支,其中有7支是良材公的后裔约五千余人。因此考证具有争议的吴兢世系源流是当务之急。
     7月,我县吴远球、吴贻祥宗亲为编纂《太湖吴氏通书》一事来访,并带来一套湖北蕲春县吴氏宗谱,其中有一篇《良材公传》,原文如下:
公讳良材,字廷用,别号万春,洞天主人。赋性颖异,孝友夙成,垂髫时读书辄了大义,既又曰文武二科也。文足以治治,而未足以戡乱,乱世攻文迂也。遂遍阅韬畧战策兵书,以基用世之猷。
     值唐龙纪已酉,青州四方宼攘民社,惟危郡邑。以公兵法事闻,昭宗下诏,命其统兵讨贼。甫六月而宼平。朝廷历其功,遂授彭澤主簿。连二考,擢永兴县县令。时永兴民悍俗漓,公以德礼为政。越一岁而民化俗移,士庶皆以召父杜母称之。逮三载,而民居日聚。礼乐日兴。视下车之初,真有天壤之殊。黄童白叟歌诵日沸,循良之声布闻九重。自是由永兴超擢,未几历秩至兵部尚书,晚年厌心仕途,遂以故告归田里,还念永兴复揭家而侨寓焉。
     日与士民习见如父子交游。忽一日微疾盛服坐堂中,召诸绅旧,诀曰:余素无德加诸父老,然恩情依依,未忍言别。今上帝有诏,我将去矣。语毕危坐瞑目而逝。邑之士民如丧考妣。而悲思益深,遂留葬兹土。立祠塑像以祀之。凡有祈辄应赛祷日隆,故至今傩祀日盛,嗣是而其子孙日蕃,复建家庙以祀之。其灵显昭应,人皆敬信。余复何言。兹特据其实以纪其略云。
 
      左图为湖北蕲春谱,右图为太湖牛镇谱
      这篇《良材公传》是由赐进士翰林院待诏文渊阁修书临江潘若水“特据其实以纪其略”于明永乐六年撰写,文中对吴良材的史实言之凿凿。据永兴谱记载,吴良材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戊辰(公元848年),而在《良材公传》中指出:值唐龙纪已酉,青州四方宼攘民社,惟危郡邑。以公兵法事闻,昭宗下诏,命其统兵讨贼。甫六月而宼平。唐昭宗龙纪己酉即公元889年,吴良材统兵讨贼时41岁,正当壮年为国立功之时,由此判断吴良材生年是没有错的。
     既然吴良材生年无误,那么他的曾祖吴兢就进一步印证不是历史学家吴兢了,但我又拿不出更有力的依据来证明我的观点。
     一日,我突然想到古代人取名字的学问,兄弟取名要么共一个字,后面一个字偏旁部首也相同,当然子孙单传不计。我发现吴源的后代取名时也遵循了这一规律。比如,吴兢生子如海、如渊,吴如海生子吴镕、吴铭、吴铸,吴镕生子良栋,吴铭生子良材,吴良材生子吴煜、吴烨等等,这一现象在谱牒中比比皆是。为什么吴源生四子:宗臣、宗昭、宗庆、吴兢,前面兄弟三人名字中都有“宗”字,独一个吴兢与众不同。
      我将目光投向吴宗臣的世系。《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以及永兴谱上是这样记载的:吴宗臣——吴远——吴庆——吴果(从吴远到吴果是单传)——吴瑀、吴皋(皋字前有王字旁,宗谱有此字,电脑打不出),吴瑀生吴克,按照古人取名的规律,难道吴兢与吴克有某种联系,亦或是兄弟?假设我的推测是真的,吴宗臣的世系为:吴文蔚——吴源——吴宗臣——吴远——吴庆——吴果——吴瑀——吴克、吴兢——吴如海——吴铭——吴良材。
      再来看徽州谱的记载,吴文蔚——吴良——吴义方——吴少微——吴巩——吴泉——吴 ——吴淑溱——吴矩——吴明——吴道隆;吴泉长子吴 ,生于唐周则天圣历己亥(公元699)年,吴长子吴淑溱,生于唐玄宗开元辛酉(公元721)年,吴淑溱之子吴矩,生于唐玄宗天宝癸未(公元743)年,吴矩长子吴明,生于唐广德癸卯(公元763)年,吴明长子吴道隆,生于唐德宗贞元乙丑(公元785)年。从吴少微的生年636年到吴道隆的生年785年,7代人大约21岁生子。吴宗臣与吴义方是堂兄弟,而他们的同一辈八代孙吴良材比吴道隆小63岁,八代人平均相差8岁,也就是说吴宗臣到吴良材平均29岁生子,这也符合结婚生子的自然规律。从吴良材的生年848年往上29年算一代,到曾祖父吴兢的生年是公元761年,上下误差不会太大。由此上述推论再次说明吴良材的曾祖父吴兢不是唐史学家,同名而已。
      以上我的推论,如果有史料记载佐证就确实无疑了。这个推论一直困扰我三年,正当我苦苦查找证据时,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在一个月前,2017年10月24日,“天下吴氏宗亲交流群”里来自湖北十堰的吴宗三宗亲,将他收藏的老谱拍成图片发出来给群里的宗亲共享,按我的习惯,每个宗亲发的宗谱图片我都会仔细看看。一张图片的出现让我如获至宝,十堰谱上竟然清楚的记载着吴宗臣到吴兢的世系,内容是:吴宗臣娶赵氏生子吴远,吴远娶梅氏生子吴庆,吴庆娶董氏生子吴果,吴果娶赵氏生二子长吴瑀、次吴皋,长子吴瑀娶蔡氏,生子吴克,次子吴皋娶杨氏生子吴兢。
 
湖北十堰《吴氏宗谱》关于吴兢的记载
      吴兢与吴克是堂兄弟,这与我当初的推测完全吻合,铁证如山,我总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后来我与吴宗三宗亲多次沟通联系,他才在百忙之中为我传来清乾隆三十一年《吴氏宗谱》的影印本,据十堰谱记载,族人衡岳、景钟、群瞻、辉宇、溟南等至老家江西之金溪(今抚州金溪县)“获其宗谱一集,自唐宋以上俱得其详”该宗谱创修于北宋建隆元(公元960)年,这是目前为止有关吴良材曾祖吴兢最早的记载,此时距吴良材卒年(公元904年)仅仅过去56年,因此它在研究吴良材以上先祖世系具有非常崇高的史学价值。
 
湖北十堰《吴氏宗谱》来自金溪县的记载
      综上所叙,《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的吴兢才是唐史学家吴兢。永兴谱记载的吴兢只是同名而已,并且他不是吴源的四子,而是6世孙。他的真正世系为:吴文蔚——吴源——吴宗臣——吴远——吴庆——吴果——吴皋——吴兢——吴如海——吴铭——吴良材。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不足之处请行家指正,如宗亲有不同的观点请拿出相关的证据让大家讨论。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氏    责任编辑:吴氏在线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赞瑞吴通志出版
    全国人武干部的楷模——吴兴春
    湖南麻阳吴炎派系
    云南云县茶房镇涌宝镇吴氏源流
    绍兴市诸暨吴氏
    重庆永川吴氏四修族谱前言(代序)
    先祖种下红豆杉   后人凭密语相认
    试论外徙者寻根难而续谱尤难之浅见
    邵陵吴氏兜裕二宗十大支系寻根总图
    邵陵吴氏木兜木裕二宗七大支系寻根总图
    2008年十一国庆“芦坑寻根之行”简记
    吴氏寻根溯祖
    寻根追祖联络书
    CCTV《寻根之旅》邀《吴氏在线》共建栏
    四川南充阆中金垭吴家湾吴氏寻根(湖广
    与台湾宗亲寻根的亲切对话
    方便寻根谒祖  厦门建立“闽台百姓博览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