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家谱
祖先由湖北黄州麻城孝感乡再由贵州遵义府遵义县南乡坪水里六甲地名 吴家湾屋基 胡氏于康熙二十三年携子入四川重庆府璧山县登里二甲地名吴家湾屋基插站为业
字辈排列
展继加应泽 子国宗元廷
显世福禄永 寿华有庆新
仕朝能立大 维光定明成
文章逢泰运 嗣长遇远春
地源思祖德 祥开肇锡龄
时至昌隆盛 荣恩俊秀升
敦笃怀仁本 标甲钟奇英
金声玉振
闻之木田于一本水出一源因知源洁流清根深叶茂祖功宗德之隆而佑启我后人者有自来也慨自明运既终逃亡者多聚首者少其或散此适彼原有异迹或远或近本无定行幸我吾高祖考讳应举母子五人避乱图存由遵义入川创业于重庆府璧山县登里二甲地名吴家湾居住曾祖四人祖六人父辈六人厥后子孙振振不可胜计皆吾高祖阴中默佑之力耳爰是集我同派长幼在不尊卑弟男子侄乘清明之会达琐屑之微忱谨卜良辰鉴石刊碑以垂不朽一以崇报本之意一以尽追远之诚虽当年因乱失谱至今无策存老幼之名失次苦无所考不揣固陋创为一序备后日之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经敬俚叙言聊当一谱云耳家之有叙谱所以纪先人之统绪而昭后世之传闻也我吴氏世系遵义县人氏为万世而成此之序耶
宗谱叙
且夫本也者万物之宗也源也者万物之祖也本源立而万物资始由是以观之万物之皆有本源犹人之祖宗所当继续而不可忘也况人为万物之首出不可返本思源而知有祖宗耶于是提笔以记我吴氏之从来自泰伯受封抚有吴国后世因以为姓历周秦两汉魏晋宋齐陈隋唐宋元明清三千余年族大丁繁延及天下千万子孙遍布全国皆不出于江苏之脉派郡名渤海有自来也地号延陵不忘本也家声三让明世德也根之深者叶自茂源之远者流自长继继续续媲美于夏商周之胤者有其过之无不及焉惟是历朝派别支分祖宗传统或代到或朝无旧谱可稽以至不明先祖之职讳升名尤多抱憾兹将我派始祖应举母子五人由遵义入四川创业于璧山之南吴家湾居住三百余年矣子孙繁衍四方分散尚未修谱联合起来以至至亲骨肉视之免若途人余从泽长公传下六房分移远者至今不能收集子孙之名且从近亲子明子胥二公之子孙名讳偏年纪月而先祖展字派更正四十字修集成册以志之凡我子孙各宜保存以俾永远不忘传疑于后倘有错语乌能夫已哉余虽才疏学浅亦勉强附长者而让其事俾漏之溯源流寻本之灿然条分而缕晰秧然原始也而竟委犹有世系之不明昭穆之不序而以传疑贻继者哉是为序
吴氏同宗会成立祝词
于戏始祖泰伯受封 抚有吴地崛起江东
子孙千亿遍布国中 依法集会号曰同宗
共谋发展进化无穷 敦仁兴让孝友温恭
敬宗陆族于变时雍 休戚与共忧乐相同
亲亲长长一道同风 更有望者合族和衷
为商为仕为工为农 勤勉职务毋惰厥躬
富不惜财贫不惜慵 维持互助缓急相通
外御其侮一秉至公 内登一本休休有容
长幼有序立德立功 同舟共济善始善终
光我列祖九族兴隆 于万斯年福禄其崇
--裔孙 平阶 谨识
吾姓渊源泰伯为宗 稽其美德三让遗风
枝分派别衍及江东 南北大地名闻永丰
团体生活聚族为功 同宗成立远近熙容
长幼有序礼让谦恭 以兴民国以建大同
礼词颂祝比三代隆
--天一祠 裔孙 国富 谨识
始祖
吴展 妣 谢氏 郡公 昆公
继舞 妣 敢氏
继顺 妣 简氏
加明 妣 白氏
加瑞 妣 姚氏
加俸 妣 胡氏
以上祖墓遗业嗣孙未及还故乡亲览其坟茔率多抱憾
入川始世祖
胡氏传下二子应朝 应举
加俸早逝胡氏孤心矢志柏舟如同金石逃乱携子入璧历尽风霜之苦不惮跋涉之劳开基裘之业于璧南登里二甲老鹰岩脚吴家塆住居享高寿八十一岁卜奠于滥田堡壬山丙向竖有大碑
二始祖
应举传下四子泽洪 泽长 泽溥 泽沛
生于顺治十五年戊戌岁三月初十戌时在遵义军民府南乡坪水里六甲地名鲁南龚家塆屋基生长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