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 吴氏资料 | 寻根信息 | 2010-2008以前信息 | 2007以前信息 | 2006以前信息 | 官方首页 | 信息管理 |
信息交流·管理公告:
此留言板为专门寻根.需要寻根的请在此发布信息(寻根信息请尽量详细些).留下QQ号或邮箱.不要留电话和手机号,以免泄露个人信息.留言请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所发布的信息只能是与吴姓氏族寻根有关的资料,请宗亲们用真实姓名.谢谢合作。请知晓寻根相关信息者给予“回复”,谢谢。
吴成富

作者QQ:781165968 IP:221.182.*.*
2010-6-21 19:21:04
湖广填四川吴大同入川中江中江县龙台镇林泉纟百贤村
湖广填四川吴大同入川
原址:中江中江县龙台镇林泉纟
现址:中江县龙台镇柏林纟百贤村
字辈:大梁上国 正兴体德 秉理存仁
本人吴成(存)富

四川省中江县龙台镇双碾村5组
现址:四川省中江县龙台镇天堂村20组
如有知道者联系QQ781165968
吴信文

2010-8-25 16:48:19
我们是一家吗?
10、江苏省丹徒吴氏一支家谱字派 
……土、正、益、文、学、绍、述、启、宠、昌,积、善、传、家、远,居、仁、衍、世、昌。…… 
注:从丹徒吴氏一世祖吴春的15代孙开始。
 
我、吴姓子孙。江苏镇江丹徒吴家村人,现居徐州。“信”字班。上几代是:仁、义、礼智、信;下八代是:诗、书、传、人、忠、孝、持、家!延陵堂!想知道:我们这一支从何而来?是谁的后代?与上面家谱是否相符?特向各位请教,望不吝赐教!谢谢!
吴炜: (2014-8-24 20:00:16) 作者QQ:1023299856 IP:115.238.*.*
Re:

可与湖口文桥乡四甲吴寿三支系联络,疑似该支系后裔
吴武兵

作者QQ:156663234 IP:59.173.*.*
2010-10-21 12:25:44
光欲世泽长,该是哪个派系
我们在湖北武汉新洲吴铁弄(电脑上无对应的字,同音而已),我记得我们的家谱中的排行字有“XXXXX,官清民自良,国正天心顺,光欲世泽长”。老人们说,我们与安徽徽州的吴氏有关系、也有说我们是江西搬来的。不知道我们的来历究竟是怎么样的。留言在这里,希望碰到同派兄弟
吴亮亮

作者QQ:616363717 IP:124.232.*.*
2010-11-12 19:48:36
寻根
我是安徽舒城吴氏,祖上有梦(孟)学,2个字辈,有同宗的联系我qq616363717
吴学军

IP:58.54.*.*
2010-8-31 12:42:43
湖北大冶金牛吴官塘寻根问祖
       

           听长辈说我们的祖宗是从江西迁来,我只知道我们字辈是 天 开 文 运 时,礼  让 从 先 进
吴福运

作者QQ:871721572 IP:58.208.*.*
2010-9-7 10:30:52
寻找我的祖先
我是安徽无为的,但我的吴却不是本安徽的,只知道是江西饶州府迁徙来的,听父辈说是插草为标来的,现在我们这支有600-700人(保守估计)分在3个自然村落,所有资料在文革中毁灭,迁徙来后祖辈有事件是 跪火链,穿红鞋(铁鞋烧红)好像是为了祖坟的地产权 ,我们现在辈份是(音) 荣 华 富 贵 同 春 茂   福 寿 康 凌 永 志 启  谁能知道我是哪个支的子孙,我的 QQ871721572  邮箱wufuyah@yahoo.cn  因人小言微,无力做社会调查。泣望同宗帮助 族人吴福运跪拜


作者QQ:406753154 IP:117.67.*.*
2011-8-17 20:03:50
不知道我们属于哪一支
我是安徽定远的,我们的辈分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道长。不知道属于哪一支
吴华德

作者QQ:451594983 IP:125.42.*.*
2011-10-26 21:59:31
询问族史
  我是豫南吴氏家族,具祖上相传,均属江西九江“筷子号”迁至河南最南端,基本无从考证,请知情者告知我们属于哪一支系。
吴氏: (2011-11-1 20:41:04) IP:222.88.*.*
Re:

说几句你们的字辈。
吴纪祖

IP:202.112.*.*
2011-8-17 22:35:02
寻祖

我们这一支吴姓现居湖南省衡东县石咀村小阁塘,据传迁自攸县,祖上来自江西

经我查找,发现这么一段资料:
通览攸县吴氏通谱,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即大多数吴氏支系来攸开基祖均把定居地选在与“塘”有关的地方
攸县吴姓共有攸塘、麓塘、宝塘、瑶塘、石塘、皮塘、联璧塘、月塘、西城等九支。他们均源于同一地方,即江西省永新烟冈,只是徙攸时间不同而已。

这段说法与祖上传闻一致,且现居地名“小阁塘”。我怀疑传闻基本属实,但不知道源自于攸县吴氏哪一支?

麻烦版主了
版主(寻根)回复: (2011-8-17 23:28:17) 
我们也是由永新安塘来的,也带有"塘"
吴治理

作者QQ:1450366473 IP:124.229.*.*
2012-3-9 10:26:31
星沙吴氏吴家山、万家坪支族续谱寻亲
      星沙吴氏吴家山、万家坪支族寻亲公告
星沙吴氏系黄帝正统血脉,自黄帝十八世孙泰伯、仲雍开氏,季札传基,历三千年,传百余世。吴家山、万家坪支族的先祖为春事公,为黄帝第一百零四世孙;自明洪武年间从江西迁入湖南,已传近三十代;祖居汨罗、望城、长沙三县交界处,繁衍七百年,今地延千里,人口数万。派名为:春、崇、元、万、世、大,兴、正、学、文,开、承、仕、应,安、邦、定、国,英、贤、忠、孝,本、立、隆、昌等。今第六次续修族谱,深情寻找“大”字辈“大金公、大银公、大松公、大柏公、大恩公、大汉公、大旺公”的后裔。联系方式:汨罗市高家坊镇治理大厦—六修吴氏族谱委员会—吴治理、吴建宏收,邮编414408,邮箱QQ:1450366473,请本族宗亲抓紧联系。
吴昊

IP:115.152.*.*
2012-3-3 10:59:58
寻祖籍
我是湖北黄梅县小池镇吴姓的一支,我迫切想知道祖籍及同宗家族在哪里,恳请帮助。可供参考的线索有两点:1、我曾祖父的碑文上有“籍隶江西,地在湖北梅邑谢镇”的文字。
2最近十代人的派字是“德登忠启开,泰应永吉祥”,我属“永”字派
吴华玮

作者QQ:346749219 IP:218.201.*.*
2012-5-2 16:17:54
贵州望谟吴氏寻根
    贵州吴孙秀祖之望谟吴氏支系,现约600人。我祖吴孙秀约前清移居贵州龙里,原籍江西,何县市不详,在贵州龙里居住三代,吴孙秀祖娶严氏,长子吴应富,次子吴应元(后嗣不详)。吴应富祖娶罗氏有五子分别为:吴超、吴启、吴漂、吴开、吴宽。吴宽祖娶宋氏,一房先在贵州贞丰府下江九区(的改王母六区)四十八营暂住,后迁住望谟县柯杉中寨至今有九代,宽祖之四兄长后嗣不详。宽祖之长子吴绍忠(望谟柯杉长房),次子吴绍臣(望谟柯杉次房)宽祖之侄:绍雷、绍贤、绍品、绍康、绍宁等后嗣不详。我支系因家谱失传,到望谟后新编。族中有知情者请与我联系为谢!QQ:346749219@qq.com
吴熙斌

作者QQ:1808943848 IP:220.179.*.*
2013-4-25 21:41:02
我们来自哪里
我们是湖北潜江老新镇,吴氏都是群居在一个村。族谱是元,本,熙,培,名,洪,慈。辉........
吴文超

作者QQ:729332346 IP:222.247.*.*
2014-8-7 22:09:52
湖南省宁乡茭渊公子孙吴氏
天佑公祠在湘潭十六都一甲南江桥(今株洲县军山、朱亭、昭陵一带,查实在株洲县三门镇以南),建于康熙61年(1722年)。
通虚公祠(始迁祖广公)在宁乡二都东六区淡霞山(今宁乡坝塘附近沩乌梭草冲),建于嘉庆3年(1799年)。
共用派字:(万字辈起派              年) 
万绍吴宗嘉映公,士登文学选朝中,济世安邦光祖德,言扬行举振先功。
自立派字:(万明公起派,明国3年即1914年):
万绍宗廷定启瑞,文章华国兴朝最,修培世德煥先声,光耀南方昭炳蔚。

2014-8-23 20:53:15
(留言待查阅...)
(留言待查阅...)

2014-8-23 19:39:30
(留言待查阅...)
(留言待查阅...)

2014-8-23 19:34:39
(留言待查阅...)
(留言待查阅...)

2014-8-23 0:15:33
(留言待查阅...)
(留言待查阅...)

2014-8-21 23:02:02
(留言待查阅...)
(留言待查阅...)
吴秉俊

IP:123.150.*.*
2014-8-20 17:37:07
寻找镇江吴氏宗族
我们祖上是太平国战乱时从镇江逃难到苏北的。因各种原因未能返回江南。 现已到 第八代人。至今未能与江南宗族取得联系。第一代叫登元,第 二代是“文”字辈,名字中第三字均是“火”字傍。弟兄四个,仅最小的一人随父母逃到苏北。如有吴氏家族有这方面线索的,请与我联系。谢谢!

QQ:903578581 信箱:wbjxx@sina.com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信息搜索]

搜索:
[返回主页]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CopyRight © 1997.7—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