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 吴氏资料 | 寻根信息 | 2010-2008以前信息 | 2007以前信息 | 2006以前信息 | 官方首页 | 信息管理 |
信息交流·管理公告:
此留言板为专门寻根.需要寻根的请在此发布信息(寻根信息请尽量详细些).留下QQ号或邮箱.不要留电话和手机号,以免泄露个人信息.留言请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所发布的信息只能是与吴姓氏族寻根有关的资料,请宗亲们用真实姓名.谢谢合作。请知晓寻根相关信息者给予“回复”,谢谢。
吴勇

作者QQ:494020819 IP:122.193.*.*
2011-12-30 18:32:30
寻根
我祖上是安徽歙县,迁来宜兴,在宜兴,我是第14代,我上面所知名字末字排名顺序是林、顺、祥
吴国庆

2011-12-29 20:34:40
江苏徐州丰县师寨镇小陈庄村曹庄吴姓是来自哪一支?
记得爷爷说的延陵堂号,辈分只记得有:敦登传尙兴西,其他的都不记得了,在网上也没查到了,求助!
吴敬国

作者QQ:380608602 IP:112.248.*.*
2011-12-27 15:45:14
我是山东枣庄峄城的,问祖籍地
枣庄峄城的,后来续家谱说是老家在滕州 知道的辈分有修(俊),鸿(成),敬(开),文 ,运
括号内是后续的辈分,我是敬字辈的,家谱没在我手里,回头再仔细看看家谱 我们的祖坟是我们附近最大的,老祖坟有墓碑现在也损坏了,我记得我小时候看过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老祖给他父母立的碑。我叫吴敬国 QQ380608602各位宗亲知道我们这一支人的谁给说说
吴笑炎

作者QQ:768997592 IP:122.95.*.*
2011-12-27 15:13:42
寻祖
家住江苏淮安车桥。太爷爷好像叫吴同桂,爷爷好像叫吴恒松,父亲叫吴金祥(好像没有按照族谱去名字)。听父亲说淮安有族谱。具体在什么地方我给忘记了,距离车桥应该不远。估计还要等父亲有空才会带我去看看。
我现在就想问一下:淮安市楚州区车桥镇附近有没有族谱中有我太爷爷和我爷爷的名字的呢?
如有请联系我,顺便告诉我“同”和“恒”后面是什么?
我qq:768997592
版主(寻根)回复: (2011-12-29 12:42:50) 
吴瑭(1758—1836),字配珩,号鞠通,系清代乾嘉道间的大医,著名的温病学家。关于他的籍贯问题,曾一度引起过争论。由于有些资料当时未被发现,难以获得全面了解;有此资料虽被发现了,但利用不到位。于是留下了继续探讨的可能和必要。本文想就这方面的内容,置喙献疑。
 
“淮阴人”问题
 
“淮阴人”一说,典出《清史稿》卷502“艺术一”《吴瑭传》(附《叶桂传》后)。该传云:
 
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乾、嘉之间游京师,有名。学本於桂,以桂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於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著《温病条辨》,以畅其义,其书盛行。
 
“淮阴人”之说是没有错的。吴瑭自己就这样说的。他在《温病条辨》自序末尾署名,就赫然写的是“淮阴吴瑭”。难道他自己还能将自己籍贯搞错吗?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作为地名来说,“淮阴”是有许多讲究的。
一般说来,自秦汉以至于宋代,淮阴是一个确切的概念,它是淮河南岸的一个县。南宋咸淳9年(1273)在大清河口置清河军、清河县,属于泗州。后来撤销清河军,只保留清河县。由此至元,清河县与淮阴县并存,同属淮安路。元至元20年(1283),淮阴县并入山阳县以后,以至于明清两代,历史上便再也没有淮阴县这个建置和地名了。元泰定中,清河县迁居淮阴故城,并在旧县、甘罗城等处来回搬迁。后来清江浦及其周边划给清河以后,俨然淮水以南的一个县,人们即以清河县为原淮阴县的继承者。特别是进入民国以后,取消同名县,清河县径改名淮阴县,这一观念得到了加强。人们由此产生一个错觉:清河县就是古淮阴县,淮阴就是明清时代的清河县。
其实秦汉时代的淮阴,与淮河以北毫无关系。古人为地方命名,习惯以山和水为标志: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水南为阴,水北为阳。古淮阴县是因为在淮河以南而得名的,所以那个时代的淮阴县,只能是今古黄河以南地方,它应包括今清河、清浦、楚州、洪泽以至更南更东的一些地方。后来因为不断划出新的县来,一些本来叫淮阴的地方便才不叫淮阴,而以新的县名来称呼。以山阳县(即今楚州区)为例,汉武帝元狩六年分淮阴县所置,当时叫射阳县。东晋义熙间7年(411)又分射阳置山阳县。山阳县虽然本属古淮阴县,至此便不再称淮阴了。
相反,淮河以北的地方,因为后来与淮河以南地方合为一县,原来淮河以南的人,继续自称是淮阴人,当然是是正常的;而原来就是淮河以北的人,本非属古淮阴县的人,于是也就成了淮阴人了。
同时,古淮阴县的地方处于清口以南地带,经常泛滥成灾,县城迁徙靡常,以致常并入山阳县。使山阳县又常为古淮阴县的继承者。而唐代楚州又曾一度称淮阴郡,倚郭的山阳县的当然也就是淮阴人了。
由于上述种种情况,淮阴与清河、山阳的关系搞得很复杂,不易分辨。
中国历代文人,甚至今天的人,常喜欢用古称说自己的乡里,山阳本古淮阴县地的一部分,特别是明清时代,古淮阴县就并在山阳境内,所以许多山阳人常习惯将“淮阴”二字冠于自己名字之前。如吴承恩就常在书画和文章中,自称“淮阴吴承恩”。沈坤在南京做官,母亲死了,运回山阳安葬,吴承恩不说他回山阳,而说“还葬淮阴”。总不至于把吴承恩、沈坤当作山阳县以外的人吧。
周恩来早年写过一篇文章回忆淮安(山阳)旧事,题为《射阳忆旧》,这个“射阳”就是山阳县的古名,要是理解成今天的射阳县就是大笑话了。此文讲了几件往事,其一是讲有一人盗窃山阳“东长街”一家财物,被山阳县捕获后,又得便杀死“护兵”而逃脱。4年后在“清江”被捕,“带其回淮”,被杀于“西门外”。总理此文中第一句就是“淮阴,古之名郡”,显然,此“淮阴”即山阳城,而非清河县或今淮阴区。
但是这种习惯风气,一般都是在自称或对称时使用,在史书上就不能这样了。称吴瑭为“淮阴”人,在普通人则可,在《清史稿》则为不妥。因为在人们心目中,《清史稿》是一部“国史”,应当用规范的语言表述。清代在正式区划地名中,根本就没有一个地方叫“淮阴”,所以称吴瑭为淮阴人是不妥当的。但《清史稿》还不是一部正式的“国史”,它是在北洋政权频繁更迭的情况下,由一些遗老们,仅用很短时间闭门编就,无论是体例还是内容,都存在很多错误。更因为本书成于众人之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又不认真校对,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就之章”,“并非视为成书”。当年为了防止初稿散失才匆匆付印的,所以目前史学界正在组织重新编纂。对于它用含混的词语“淮阴”表述吴瑭的籍贯,也就没有必要作过多的责备了。
于是,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称为淮阴人者,需作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都只以某一地名来对应。也就是说,明清时代书上讲某人是淮阴人,这当中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明清时本来就是清河县人,即今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或淮阴区人,二是本来就是山阳县人,即今楚州区人。三是还有一种可能,原为山阳县人,后在清江浦划给清河县时,其人便划属清河籍了,当然也就是今市区或淮阴区人了。对于吴瑭,也应该如此来分析考虑。不能一说吴瑭是淮阴人,就简单地说他是市区人、淮阴区人,要作具体分析。
 
朱士彦《吴鞠通传》说他是山阳县人
 
吴瑭的籍贯问题,其实本来无须讨论,因为宝应朱士彦撰的《吴鞠通传》,第一句话就已明白地直言,吴鞠通为“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山阳人”与“淮阴人”并不矛盾,如上所述,“淮阴”是个大概念,“山阳”是个小概念,“山阳人”是“淮阴人”中的一种情况。大约与“苏北人”与“淮安人”的关系差不多。
我认为朱士彦的说法是具有权威性的,因为他本人与吴瑭的关系非同一般。
说起朱士彦,首先要讲他的父亲朱彬(1753—1834),就是那个为《温病条辨》作序的朱彬,也就是那个为《温病条辨》作注的朱武曹。朱、刘、乔、王是宝应四大家族,宜禄堂朱氏是宝应四大家族之首,是明代朱应登的后裔。从明代起朱氏历来与淮安士人交往频繁。朱曰藩与吴承恩的关系情同手足,曾住在河下躲避过倭寇。河下牛蟠、牛斗父子与朱应登、朱曰藩父子两代应天乡试同年。朱曰藩儿子朱方中,是淮安新城顾达的孙女婿;孙子朱纳夏是淮安探花蔡昂的曾孙女婿。朱氏有良田和园林在泾河,泾河明清时代都属山阳县。
《清史稿》列传268儒林二有朱彬的传,附刘台拱传后。他字武曹,号郁甫。幼颖异,与外兄刘端临台拱齐名。乾隆60年,举京兆试。自少至老,好学不厌。凡手写书数百卷,丹黄者不下千卷。卒年82岁。他是清代治《礼记》的名儒,有《礼记训纂》49卷。朱彬有三子:士彦、士达、士廉,皆进士。士彦在京为官,朱彬尝就养于京师,故得与吴瑭有交往。朱彬《温病条辨序》中说,“余来京师,获交吴子鞠通,见其治疾……往往神明于法之外。”在吴瑭的《温病条辨》中,有人将朱彬的序排于贵官汪廷珍、医友征保的序之前,恐怕不光是因为朱序时间早于后二人的缘故,大概与吴瑭和朱氏关系更为密切一些有关吧。
朱彬给《温病条辨》作点评时,署的名字是“朱武曹”。他点评的内容多为赞赏、提示性的,如“醒透”、“独具只眼”、“妙语可以神会”、“风字从无人辨析如此”、“提纲”、“吃紧语”“精能之至”等。也有很多心得体会,颇有同道者之感的评语,如“全书力辟以温治温之非,而以桂枝发端,明乎外塞搏内热,或非寒而感寒气者,本可用之,而纯乎温病者不可用明矣。”“此论反复详尽,无一字非的义,诚得《内经》、《金匮》之精。”“不知阴阳相抱之理,亦不知伤寒必当救阳,温病必当救阴之妙”等。从这些点评来看,朱彬不仅是《礼》学名儒,对医道也颇精通。他对吴瑭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非常了解。他虽比吴瑭大5岁,但对吴的钦佩之情,不时流露于字里行间。
朱士彦(1771—1838),字休承,号咏斋。少颖异,年15即入学为诸生,为“扬州十秀才”之一。嘉庆7年(1802)以第三人考中进士,即中了探花。当年同榜的第二名进士即榜眼,就是山阳县人李宗昉。李是吴瑭好友汪廷珍的内侄和弟子,因此,他与汪、吴的关系不无又要增进一些。朱士彦曾官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尚书。吏部尚书俗称天官,故宝应人皆知朱天官。道光4年高堰决口,朝廷曾派汪廷珍与文孚为钦差大臣,来淮处理失职官员。朱士彦家乡宝应与山阳同为里下河城市,对于河患有同样的感受与立场,所以他对于淮安河工事务极为关心与熟悉。此年,汪廷珍曾上书言河事,朱士彦也曾上条陈言高堰河工五事。
朱士达,字公孚,号恕斋。嘉庆丁卯举人,丁丑进士。官安徽黟县、南陵、霍山、怀宁等县知县。升凤颖捕盗同知,擢凤阳府知府,署庐凤道。调署徽宁池太广道,升广西左江道。丁父艰。服阕,授云南迤东道。升四川按察司,调陕西按察使,擢湖北布政使。以老疾致仕,年79卒于家,祀乡贤及寿州名宦。著有《知足知不足斋诗文集》。他亦与山阳人过从甚密。吴昆田《柘翁先生年谱》记载,咸丰2年(1852)他致仕家居,已七十余岁。4月29日,丁晏妾孙氏生其第六个儿子,他尚登门贺喜。有高寿老人相贺,故而丁晏即以“寿宝”为此子命名。
朱士彦撰的《吴鞠通传》,载于吴瑭的《医医病书》之首。此传除了说吴瑭是“淮安府山阳县人”外,还似“独家新闻”般的为我们提供了如下重要信息:
1,其父名守让,淮安府学生以教书为业,从者甚众;
2,19岁父死,弃儒,进京入四库馆佣书,得阅诸医籍,学大进。著《温病条辨》,创霹雳散,著《医医病书》;
3,初娶鲍氏,生子廷莲,顺天增生,既卒,有孙二人:继祖、念狙。继室崔氏,有子廷芷,国子监生,廷荃,婿周宗信,同里人,庶乎守君之教。
从该传的全文来看,作者对吴的家世、如何从医及医学成就,以及吴之为人,说得清清楚楚,这是他与吴是好友的明证。又说:“同里参知汪文端公(汪廷珍),知君最深,未几卒,既士彦以忧归,君遂无可语者。”汪廷珍死了,朱彬也死了,朱士彦回家为朱彬守孝以后,他便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由此可见,汪、朱、吴三人关系非同一般,用现在话来说当是特别知心的“铁杆哥儿们”。特别是朱家父子与吴瑭是两代人的友谊,几十年的接触,更应该十分相互了解。作为这样一位探花翰林太史公,为这样一位有两代人密切交往的知心朋友立传,不至于第一句就错,将传主的家乡搞错吧。
朱士彦不光熟悉山阳县人,与清河县人关系亦很密切。光绪《淮安府志》卷32清河县人物中有《王照芳传》,该传说“照芳字德芬,邑增生。祖依涛、父宝枢皆有士誉。……初,宝应朱尚书士彦少跅弛,父彬恶之。照芳曰:‘此不凡器,奈何常儿绳之?’道光初,士彦衔命河上,威重一时,自监司以下,莫敢燕见。一日肩舆过小市,叩照芳门。照芳年七十余,深衣大布,疏须飘然,扶杖而出,尚书升堂再拜,礼甚恭;照芳裁一揖。为设蔬食,诸子执器传餐,进退秩如,成礼而去。”光绪丙子《清河县志》也有此传,在卷21。朱、王老辈如何结识,有过什么样的交往,现无资料,但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像这样既熟悉山阳县,又熟悉清河县的人,应该不会将自己朋友的故里是山阳还是清河分不清的。
 
淮安地方志中吴瑭是山阳人,从未列入清河县
 
除了朱士彦的《吴鞠通传》说吴瑭是山阳县人以外,淮安地方志(包括《淮安府志》、《清河县志》、《山阳县志》等)的记载,都将吴瑭列为山阳县人,而不列入清河县。
吴瑭生于乾隆,卒于道光,乾隆时期的志书是不可能有记载的。乾隆以后的淮安府志编于光绪初年,县志则编于咸丰、同治以后。我们即以此咸、同间的方志,作如下考察。
一,光绪《淮安府志》。该志第28至第34卷皆人物传,它的排列方法是按县分卷的:第28、29两卷是“山阳县人物”,第30卷至第34卷依次是“盐城县人物”、“阜宁县人物”、“清河县人物”、“安东县人物”、“桃源县人物”。在第29卷30页A面《吴水云传》中有吴瑭的记载:“嘉庆中有吴瑭,字鞠通,有学术,工为医。尝著《温病条辨》,发前人所未发,业是术者多遵之。”第32卷是“清河县人物”,其中并无吴瑭的记载。这说明吴瑭是山阳县人,不是清河县人。请注意,光绪《淮安府志》是乾隆年间将清江浦划给清河县120多年以后编纂的,不会再把乾隆26年已划给清河县的人当作山阳人来记载了。
二,同治《山阳县志》。卷13《人物三》第33页A面《童养大传》传载:“嘉庆中,又有吴瑭,字鞠通,有学术,工为医。尝著《温病条辨》,发前人所未发,业是术者多遵之。”卷18《艺文》载山阳人著作中,在第7页A面有“吴瑭《问心堂温病条辨》”一条。该志“凡例”云:“旧志《艺文》,于本籍外籍人诗文,概为收载,殊失裁制。今用班书《艺文志》例,止载邑人书目。”此说明,同治志编者对于入志者是否是山阳县人,是经过认真考订的,他们认定吴瑭是山阳县人,所以才将他的著作记入同治《山阳县志》。
光绪《淮安府志》的主要编纂者有两个人,一是刑部郎中吴昆田,二是监生高延第。鲁一同亦列名编纂。吴昆田(1807-1882),原名大田,字云圃、伯海,号稼轩,晚号漏翁。先世元末由滁州迁清河之渔沟。后有吴泓者,字德源,受业于相国张玉书,以文学重当世,任教习,授知县。曾孙朝观,字殿升。朝观子以诏,以诏子昆田。昆田早年师从山阳高士魁、丁晏,成人后又到车桥拜入潘德舆门下。道光14年中顺天榜举人,官中书舍人、刑部员外郎。因大兴庄有他家的田,从昆田起始迁居吴城大兴庄,他的后世子孙皆在大兴庄,所以他也是大兴庄人。在老辈文人凋谢之后,吴昆田成为当时绩学名人,地方上修志都请他出山。他主持或参与修纂的方志有光绪《淮安府志》、咸丰《清河县志》、同治《山阳县志》、光绪《安东县志》等。
同治《山阳县志》挂名编纂者是何绍基,实际主要编纂者是我国著名经学家丁晏(1794-1875)。他是道光元年(1821)举人,《清史稿》中有较长的传。他与虽比吴瑭小三十几岁,但他们却有过交往,(详见后)对吴瑭有相当的了解,事情是不搞会错的。另据段朝端《淮著收藏记》载,丁晏当时年龄较大,同治《山阳县志》之实际工作是高延第、吴昆田、鲁蕡三人所做。
对于吴瑭是清河还是山阳人,对于丁晏、吴昆田来说,是非常清楚的,他们都和吴瑭有过直接或简接的接触。丁晏的怀念吴瑭的诗可证,见后文。吴昆田道光12年(1832)26岁,即去北京应北榜乡试,道光14年在北京中了举人,15年又去应春试。每次入京应试都是陪同其师潘德舆一起来去。潘在京曾与吴瑭有交往,昆田当然应该知道或参与的。吴瑭卒于1836年,距咸丰4年(1854)吴昆田编《清河县志》才18年;至1884年吴昆田编的光绪府志刊成,才46年时间,编志者吴昆田等当仍然对他有清晰的记忆。对吴瑭是哪县人,在当时来说,是不需要作什么考证的。
吴昆田编纂的咸丰《清河县志》,及其坿编、再续编,均无吴瑭的记载。上述三书后由吴昆田、鲁蕡整编增续为光绪丙子《清河县志》,也无吴瑭的记载;民国8年续纂《清河县志》,吴昆田孙吴仲谷曾“讨论润饰”,亦均无吴瑭的记载。
上述几种府志、县志,多出于吴昆田、鲁一同、鲁蕡之手。吴昆田就是清河县大兴庄人。鲁一同虽是山阳人,但长期居住清江浦。他与吴昆田私交甚厚,吴曾将大兴庄的一块赠与他,因而他晚年即定居在大兴庄。鲁蕡是鲁一同之子,当然也可算是大兴庄人。如果吴瑭是清河人,怎么能在他们这些清河县大兴庄人手里搞错呢!大兴庄人总不至于将大兴庄先贤说成是山阳人吧?
三,《淮安艺文志》。此志是淮安府六邑(山阳、清河、盐城、安东、桃源、阜宁)人的诗文。全书10卷,其中文8卷,诗2卷。前有目录,目录的体例是,先列作者名,后另行列作品题名。在作者名下有小注,注其字、号和简略事迹。其中有一要素,就是注明作者为何县人,且无一例外。如卷5陆腾骏、丁象临、胡应华、卷6杨穆等均注“清河人”,卷6刘沁沤、成永健等注“盐城人”,程銮、程崟等注“安东人”,(实际此二人均寓居山阳河下)项樟注“阜宁人”。吴瑭在第7卷,名下注“字鞠通,山阳人。”他的文章只有一篇:《问心堂温病条辨自序》。他之前为汪廷珍,汪文目中有《温病条辨序》。此卷中,吴瑭之前的薛怀、汪汲则分别注为“桃源人”和“清河人”,他之后的汪椿则注为“清河人”。(此三人实际上也都寓住山阳)这说明此书编者对书中的书目文章作者的乡贯是明确的,他们认定吴瑭是山阳县人。
我所见《淮安艺文志》是同治12年6月刻本,书无编者署名。段朝朝《淮著收藏记》中云,此书的编者是王琛(1807—1880),当时段先生还曾为王提供过资料。他的《淮人书目》中则径将《淮安艺文志》列于王的名下。续纂《清河县志》卷15也将此书列于王琛名下。王琛字献南,号玉航,清河人,拔贡生,亦寓居山阳河下镇。续纂《山阳县志》卷10《人物·流寓》中有传云:“工分隶,好为骈俪之文。耽金石,精鉴别,手辑《淮安艺文志》若干卷。性谦谨,无竞于世,人称马粪长者。”续纂《清河县志》卷10、光绪《淮安府志》卷32亦均有他的传记,内容与此差不多。他是一位学者,多识遗闻轶事,编辑淮安地方掌故成书曰《淮郡故实》、《玭珠赋钞》,他不可能将一个与他同为清河县的人注为山阳县人的。
另有一书,名《山阳艺文志》,是《淮安艺文志》同类书,不同的是仅限于山阳一邑而已。其书序中言明:“无取越俎,第就山阳人遗文坠什,慎加搜采,断地为之。大要以《淮安艺文志》为蓝本,……他邑人概不阑入。”而该书卷4即收有吴瑭的《温病条辨自序》,及汪廷珍《温病条辨序》全文。这表明了吴氏为山阳县人,即今之淮安楚州人。
四,《河下园亭记补编》。此书记载:“问心堂,吴鞠通先辈著书室也,在中街文昌阁右侧,额为先文端公廷珍所书。”文端公即汪廷珍。作者汪继先说:“余先不知所在,系余太姑丈岳公宝书所云。”宝书名树森,明末岳锺秀的后人,世居河下,精岐黄,亦一时名医。岳的家也在中街旁边,靠近吴瑭故宅。
 
吴瑭父亲吴守让即山阳人
 
朱士彦《吴鞠通传》中说到吴瑭的父亲则云:“父守让,郡庠生。”检《淮山肄雅录》,吴守让,字逊夫,是乾隆14年(1749)岁考中,以第2名考入淮安府学的诸生,与“郡庠生”说正相合。按,《淮山肄雅录》是专门记载各次科考和岁考录取的诸生名单的书。其中包括两部分,一是山阳县学的,二是淮安府学的。从明代万历40年起,至清代光绪30年停止科举为止,基本上一科不少。从顺治14年起,府学与山阳县学新进的生员分列。从顺治18年起,府学新诸生的县籍,开始有标记区分。此书体例,每考先列淮安府学的新生名单,后列山阳县学的。山阳县学的新诸生不用说全是山阳县人,府学则是各县的人。为了区别是何县人,便在名单中,于每人名下加其县名的第一字为小注,如有“安”字是安东(今涟水)人,有“盐”字是盐城人,有“清”字是清河人,有“桃”字是桃源(今泗阳)人,有“阜”字为阜宁人。山阳县录取的人每占多数,则不加小注。也就是说,府学诸生名单中名下无注者,则全是山阳县人。此年山阳人考入府学者有14人,吴守让名列其中,且名下无注。由此可知,吴守让是山阳县人。吴瑭当然也是山阳人了。
 
吴瑭与汪廷珍“同里”
 
汪廷珍《温病条辨叙》末,自己署名为“同里愚弟汪廷珍谨叙”。此语明确表明,汪吴同里。“里”作何解释?古书上有多种说法,一般解释为“人所聚居的地方”,如乡村宅院,市廛街坊,如今之巷弄社区。至今仍有些地方称“××里”,如“梅芳里”、“均泰里”等。这实际是古代城乡最基层的社会行政组织名称。但户数多少说法不一,现从各种辞书典籍中撮录如下:
第一种说法,25家为1里。《说文解字》的解释:“里,凥(古居字)也。《郑风》:‘无逾我里。’《传》曰:‘里,居也,25家为里。’《周礼》:‘载师廛里。’郑云:‘廛里者,若今云邑居矣。里,居也。’‘县师郊里。’郑云:‘郊里,郊所居也。’‘遗人乡里’,郑云:‘乡里,乡所居也。《遂人》曰:‘5家为邻,5邻为里。’”
第二种说法,50家为1里。《管子·小匡》:“制5家为轨,轨有长;10轨为里,里有司。”,《鹖管子·王鈇》:“5家为伍,伍为之长;10伍为里,里置有司。”
第三种说法,72家为1里。《尚书大传》卷2:“8家而为邻,3邻而为朋,3朋而为里。”孔颖达引《论语撰考谶》疏《礼记·杂记下》亦云:“古者72家为里。”
第四种说法,80家为1里。《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汉何休注:“在田曰庐,在邑曰里,1里80户。”
第五种说法,1百家为1里。《旧唐书·食货志上》:“百户为里,5里为乡。”看来此制唐代仍在使用。
第六种说法,110家为1里。此是明代制度。《明史·食货志二》:“以110户为1里,里分10甲曰里甲。”清代亦沿此制,《清史稿·食货志二》:“凡里百有10户,推丁多者为长。”
综上所述,直到清代,“里”的概念是很小的,是一个不大的住宅社区,少则25户人家,最多也未超过110户,相当于一个街巷、里坊。
汪廷珍是精通小学的,刊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时,他曾参与校字,其中第五篇(下)即为汪所校。他对“里”字的理解是不会错的。他一贯反对拟古,用古称说今事。他的《实事求是斋遗稿》卷四《杂著》中有一篇《复阮定甫先生》的信,信中说:“文中有偶用古人成语习调,须捡点削去。地名、官名,不可用前代者。又如举人为孝廉,以贡生为明经之类。小品尺牍中或可,传志碑状则必不可也。”他所用“里”字一词,肯定符合古制,不会是模稜两可的。所谓“同里”,虽不能拘拘地就定在110户的范围之内,但能表明汪廷珍与吴瑭家在同一里闬之中,住得很近。清代程晋芳为山阳县吴进作《一咏轩诗草序》,也自称为“同里弟”。程住河下干鱼巷,吴也住河下,他的带柳园就在莲花街头,确实住得很近。同样道理,汪廷珍家在山阳县的河下,吴瑭也应该住在山阳县的河下。
 
吴瑭回淮省墓,就是回淮安山阳县
 
关于吴瑭的家世行年,目前尚未见完整资料,惟其《医案》中,略有涉及。在未游京师之前,曾为自己的女儿治过痘证,并取得明显成效。那时的施治思路与方式,即与常医大不一样。进京以后,先是佣书读书,后即以医人为业。中途上他回老家了几次,说法不一。但是,道光4年下半年回淮了一趟,是不会有错的。这有记载和医案作证。胡沄《医医病书序》云:“惜郏君已于甲申卒,而传遂绝,余深悔未曾习其传也。是岁秋,吴君抵淮省墓。”此年年底去绍兴游玩,也是应胡沄所邀。后又游嵊县,会吴云章游越中山水也。作为一位名医,他在淮、在浙,都免不了随时为人治病。这时期的医案,记载了他同时为淮安、绍兴两地人治病的事。
金本《吴鞠通医案》卷3“肝厥”(裘本在卷2),有甲申(道光4年,1824)11月初2日,他在淮安为一49岁的姓杨的室女治病的医案。此医案记载:12月11日,“余有由淮上至绍兴之行”。次年乙酉2月底回淮,复为杨女治病。4月初3日,“余复由淮至绍,初八日至苏州,不放心此病,作书一封,令其调适性情。5月间又作书一封,痛以大道理开导之。10月间始得回书,据云竟以余书作座右铭,每日讽诵一过,饮食又进,精神大长,阖家欢乐。”说明他虽去了浙江,心中仍想着淮安的病人,人不能到,便多次写信调治。
金本《吴鞠通医案》卷4“痰饮”(裘本在卷3),有乙酉年(道光5年,1825)正月30日,在绍兴为一46岁的赵某治病的医案。此案在时间上与上案交叉着。医案中记载:吴瑭“4月初1至初5日,自淮安复至绍兴”。吴瑭医治赵某之病,一直延续到本年12月16日。在此期间,同时又给多人治过病,其中有为35岁的陈某治病的病案,从该年4月21日起,一直延续到次年正月初10。
此次回淮赴浙之事,赵彦晖《存存斋医话稿》卷1第15条亦曾提及:“因忆族兄云涛病痰饮气喘,身躯肥胖,行不数武,辄喘甚。因偕同志聘吴鞠通来绍,时道光乙酉也。”
由以上的医案和记载可知,吴瑭此次的行踪为:道光4年下半年回淮安省墓,冬月初2为杨姓女子治病,腊月11去绍兴,道光5年在绍兴过春节,正月30为绍兴赵某治病,3月初回淮,4月初3“复由淮去绍兴”,此后以书信指导淮安杨女治疗,同时继续为赵某、陈某治病,直至次年正月。道光6年的春节肯定也是在浙江过的了。吴瑭此次省墓,实际在淮时间较短,在浙的时间较长。
这里边牵涉一个问题:吴瑭回淮,回什么地方?医案中有三个词:“淮”、“淮上”、“淮安”。“淮”意颇广,不能落实于淮之某地。“淮上”,明清时代通常就是指淮安。“淮安”则明确矣,淮安是府,府城所在地山阳亦可直接称为淮安,而淮安府之他邑,如清河、安东则不行,这是古时之常识。就像如今到了金湖不能说是到了淮安,只有到了清河清浦城区才能说到了淮安,是一样的道理。
 
友朋诗文的印证
 
一、吕兆龙的《偕容圃访吴鞠通不遇,归赠以诗》,言及吴瑭岳父家鲍氏是山阳人。吕兆龙与吴瑭有“蒹葭”之戚。
吕兆龙,字乘云、澂云,号御堂、遇堂,乾隆23年(1758)山阳县学诸生,33年(1768)举人。阮葵生说他“才藻震爆一时,歌行直追唐十四家。”吕当年在淮安地方上有“人伦领袖”之目,据杨庆之说,汪廷珍自其曾祖始来淮,大约初未入籍,至廷珍始以山阳籍应山阳县考试。当时有人反对汪参考,是吕兆龙、陈师濂极力支持游说,汪廷珍方能进学,以后才有可能得中榜眼,官副宰相。吕是汪廷珍的前辈,当然也是吴瑭的前辈,而且与吴瑭还有点亲戚关系。他有一诗,题为《偕容圃访吴鞠通不遇,归赠以诗》,载《山阳诗徵》卷21,诗云:
 
十有五载辞皇都,伏枥久忘千里途。
一朝命驾偕公车,前者唱喁后者于。
得占即次乐蘧蘧,呼朋远访延陵吴。
家傍廊庙俨江湖,名花百盎罗庭隅。
门外阗阗九达衢,门内寂寂幽人居。
幽人遣兴出阃阇,走马揽胜恣游娱。
中闺静好雅且都,少君德曜古为徒。
潘杨之戚忝葭莩,离乡廿载音讯疏。
入室净少尘埃污,短联长幅皆手书。
诗情画意超然殊,郑虔三绝良不诬。
稚川囗人非凡夫,《肘后》仙方今所无。
坐久健羡心踟蹰,似此清福谁享诸。
亦有小山桂千株,岂无濠濮同观鱼。
舍之奔赴胡为乎?甘作劳人毋乃愚,因君高尚转愁余。
 
此诗在“葭莩”后有一自注云:“夫人为鲍中翰呜岐先生孙女,予伯娣之侄孙女也。”朱士彦《吴鞠通传》云,“初娶鲍氏”,此鲍氏当即是此注中鲍呜岐先生的孙女。据说鲍斐英以德义著称,而且精通水利,同治《山阳县志》卷13记载:
 
鲍斐英,字呜岐,举人,文笔雅健。尝究心河防诸书,傅泽洪纂《行水金鉴》多采其说。性慷慨尚义,抚族女孤贫者,给资嫁之邑人王某,父子相继死,为殡葬之,并资其家。
 
光绪《淮安府志》卷29亦有传,附周宪传后,内容与上相同,并说“后官内阁中书”,与当时的杜首昌、徐转迅、倪典学、邱闻衣、邹增、王灿、邱起元、鲁顗诸人齐名。据《淮山肄雅录》记载,他是康熙46年(1707)山阳县学诸生,56年(1717)考中举人。同时记载其两个儿子也是诸生,一是鲍骢武,字步永,乾隆5年(1740)山阳县学诸生;另一是鲍兰生,字紫崖,乾隆20年(1755)山阳县学诸生。从他们考中诸生的时间上来看,鲍氏父子做吴瑭的岳父和岳父的父亲,正好合适。但是,我们不知道鲍夫人是鲍斐英哪个儿子的女儿,也不知鲍斐英究竟有几个儿子,或许鲍夫人的父亲就是此二人中一个的。
吕先生这里还说到,此鲍夫人是他伯娣的侄孙女。“伯娣”,不知作何解释,如果是大嫂的意思,则当作“伯姒”,不当用“娣”字,如作弟妹来解释,又不当用“伯”字。疑“娣”为“姊”之误植。如姑解作“大嫂”的话,则此大嫂当姓鲍,为鲍斐英的姐或妹,为吴瑭妻鲍夫人的姑太太;吴瑭为这位“伯姊”的内侄孙女婿。如解作“伯姊”的话,那么吕的大姐则当嫁于鲍家,与鲍斐英为叔嫂的关系。然不管是“伯娣”还是“伯姒”,辈份则相同,吕兆龙与鲍斐英都是郎舅一类的姻亲关系。难怪吕兆龙说“潘杨之戚忝葭莩”了。
诗题中所说的“容圃”是张廷杰(1747—1801),张字汇英,号容圃,乾隆35年(1770)山阳县学诸生,44年(1779)举人。河下人。曾与汪廷珍合编过《淮郡历科题名碑》2卷。
乾隆26年,江苏巡抚陈宏谋上书,请将山阳县清江浦划给清河县做县城,并将清江浦附近十几个乡同时划给清河县。不久,凡清江浦及其附近乡人在和山阳县学的生员,全部划拨给清河县学。在《淮山肄雅录》中有全部具体名单,共35名。吴守让是府学生员,自然没有他的名字。上面所提到的吕兆龙、鲍斐英父子等,这些山阳县学的生员,名字也不在其列。万镛《南清河肄雅录》亦有这批人的名单,但也无他们的记载。这说明吴守让的这些亲友,都不住在清江浦或新划给清河县的其他地方,他们的家仍在这次区划调整后的山阳县,他们仍然是山阳县人。而后面说到的阮锺瑗、潘德舆、丁晏等人,在吴瑭长期在外的情况下,仍与吴瑭保持密切友好关系的人,都是他的老家山阳县人,这为证明吴瑭是山阳县人,起了很有力的佐证作用。
仔细体会此诗,就会知道他们是在北京去访吴瑭的,因为诗中对吴府的住处、内部陈设说得很细。诗中说吴家住处靠近“廊庙”即皇宫,门外即“九达衢”,交通很方便,院内有“名花百盎”,“入室净少尘埃污,短联长幅皆手书。诗情画意超然殊,郑虔三绝良不诬”,布置很是雅致。
吕兆龙是乾隆33年举人,张廷杰是乾隆44年举人。他们中举后均要参加会试。这次来访大约是在嘉庆6年(1801),参加本年会试之暇进行的。诗中说是在吴瑭“离乡廿载”之后访吴的。吴瑭离家来北京大约在乾隆48年(1783),距本年头尾19年,亦可称“廿载”了,诗中不一定要那么落实嘛。再说张廷杰即卒于本年,再迟是不行的了。曹镳《淮城信今录》说:“明年辛酉会试,(张廷杰)大挑二等。归途骤得疾,卒于汶上旅次。逾月,吏部铨选授沭阳训导,而已不及闻矣。殁时年55。”诗中还说:“十有五载辞皇都,伏枥久忘千里途。一朝命驾偕公车,前者唱喁后者于。”这说明吕兆龙中举后参加了几次会试,中途曾停了15年没有应考,直到本年复又与张廷杰一起赴京参加会试。他在空暇时间,拿着同乡兼亲戚吴瑭的地址,“呼朋”即喊上张廷杰,一同得便来拜访吴瑭。不巧的是,吴这次刚好不在家,只见到吴的“少君”即夫人。然而他留下的这首诗,却给我们传达了一些关于吴瑭当年生活的信息。
 
二、阮锺瑗的《吴鞠通自京师归过访》,称吴瑭为“故人”,归来后见到吴当年亲手植的“桑榆”和与阮“丁年”时的“钓游处”。
阮锺瑗(1764—1833)字次玉,号定甫,乾隆47年山阳县学诸生,嘉庆22年岁贡生。其家原住淮安新城,后迁城内百姓巷。湖南学政阮学浩是其叔祖,阮葵生是其族叔。他虽然功名不高,但是学问很好。段朝端在《跰余话》中谈到淮安古文时说,乾隆中推任东涧、邱湘亭,嘉庆中推曹镳、阮锺瑗,道光朝推潘德舆、鲁一同。他是淮安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同治《山阳县志》卷14本传说,他关心地方公益事务,“凡邑中大利害,多侃侃与守令辨,无少夺。当事者闻其名,或先造门,不见,亦不报。”曾与曹镳合编过《淮山两庠上舍题名》1卷,即《淮山肄雅录》之前身。阮先生的《修凝斋集》今不存,此诗见《山阳诗徵》卷23。诗云:
 
故人声望重京畿,头白归来见令威。
睥睨贵人犹自若,经过华屋已全非。
心通《灵》《素》肱三折,手植桑榆拱十围。
话到丁年游钓处,夕阳休问旧乌衣。
 
此诗当是吴瑭回淮时,过访阮先生,阮感慨而作。诗云“故人声望重京畿,头白归来见令威。”既称“故人”,当是早年之友,后来分别很久了;“头白”,当已很老了;“令威”故事,则是说似有隔世之感。可不是“华屋已全非”了吗?当年亲手栽植的桑榆,已长成“拱十围”了呀。考吴瑭回淮省墓当在道光4年秋,兼去越中一游。当时吴已67岁,阮也61岁了。阮虽比吴小6岁,但小时候还是在一起游玩过,一起垂钓过。今天虽同样是夕阳垂钓之处,但不能再提当年的“乌衣巷”了,因为当年老屋已毁了。此诗末“乌衣”二字后阮氏自注云:“谓城西北沈宅已墟。”这是说家乡世易时移,“城郭是,人民非”,一切都不一样了。此“城”指淮安城,“西北”则指河下,此“沈宅”当指抗倭状元沈坤的故宅。此宅嘉道间毁坏,转售于他姓。诗中“丁年”指成丁之年,但亦常泛指青壮年。若为干支纪年的话,应是乾隆42年(1777)丁酉,当时吴20时,阮14岁。从1777年到1824年,中间隔了近半个世纪,难怪有“故人”之叹。
 
三、潘德舆(1785—1839)的《秋夜就吴丈鞠通饮》,称吴瑭是“我乡”的“高士”,“七十如孩婴”。
此诗作者潘德舆,字四农,山阳人。《清史稿》卷44《文苑三》有传。传云:“其说经,不袒汉、宋,力求古人微言大义。其论治术,谓天下大病不外三言:曰‘吏’、曰‘例’、曰‘利’。世儒负匡济大略,非杂纵横,即陷功利,未有能破‘利’字而成百年休养之治者。道光8年,举江南乡试第一。入都,座主侍郎锺昌馆德舆於家,语人曰:‘四农乃吾师也。’大挑以知县分安徽。德舆诗文精深博奥,有《养一斋集》。”因为清河吴昆田是其门人,故吴的简短小传即附于《清史稿》潘传之后。诗载其《养一斋诗集》卷5内。诗为五古二首,诗云:
 
秋阴暧西陆,万籁腾商声。黄尘起通衢,谁与宣精诚?
入世蓄真气,七十如孩婴。我乡有高士,观物提鉴衡。
感怆民疮痍,血泪相和倾。热心抱古痛,岂曰身命轻。
我闻三太息,位贱犹怦怦。
饮酒亦何为,不饮弥味长。道浅悉自多,假酒伸回肠。
嵇阮岂酒徒,悲时亲醉乡。此即根柢疏,所学难升堂。
读书数十年,岂师晋士狂。岁月苦不居,世事真难量。
丈人勿幽忧,月上姑倾觞。
 
此诗作于吴瑭70岁以后,因为诗中有“七十如孩婴”语。潘氏自道光8年(1828)中江南解元以后。从次年起,一直赴京参加会议试,其中经过了9年、12年、13年、15年4次会试,都未考取进士。潘先生一生科举很不顺利,虽然是江南解元,但考了12次方考上(13次应试,其中有一次因有病未入场考试)。考进士又考了4次,至道光15年,时年已51岁,已筋疲力尽了,不想再考了,便大挑安徽知县而归。潘德舆访吴,并饮于其家,当在此7年之间。然细味此诗“七十如孩婴”语,当在靠近70岁时,如在15年,吴瑭已78岁高龄,不当再说“七十如孩婴”了,即使说成“八十如孩婴”也不为过。甚至道光13年(吴76岁)、12年(吴75岁)也不合适。
比较合适的时间是道光11年。道光9年(1829),潘馆于乡试座主锺昌家,课其二子读,会试未中,至11年9月辞馆回里。就是在一年多时间内,潘在家书中曾多次提到吴瑭,一次是在道光10年2月25日信中说,周木斋(周寅,淮安山阳之书法家)曾请他在京求顾南雅的字,他就请吴瑭替他办。信中要家里人告诉周:“已讬吴鞠通丈”了。
顾南雅名顾莼(1765—1832),江苏吴县人。字希翰、吴羹,号南雅,晚号息庐。嘉庆7年考中二甲第7名进士,与李宗昉、朱士彦同年进士,并同年入翰林院为编修,当与李宗昉、朱士彦及吴瑭很熟悉。此时为通政司副使。他工诗文,善书画。书法以楷书最工,学欧阳询,兼行、草、隶书,深得山阳书法家周寅的宝爱。潘来京时,周一直将潘送到西门上船,多半是为了拜托潘办这件事;画以梅、兰为主,深为山阳鲁一同所喜欢。鲁《集外诗》有云:“南雅先生绝世姿,铁梅老子画中师。百年粉本无人见,记取当窗月上时。”据胡沄《医医病书序》说,顾南雅是胡沄的老师,曾经在道光元年得过“燥疫”,是吴瑭为他治好的。顾因此曾赠吴瑭一副楹帖云:“具古今识艺斯进,空世俗见功乃神。”以此表感谢。胡沄评价说,此联“言之亲切有味”。大约吴瑭在道光4—5年间回淮省墓时,曾对人讲过此事,因而引起周寅的求字欲望,故有此一节。顾莼明年5月卒于官,不知吴瑭最后搞到手没有。
另一次是10年8月10日,潘在家信中说他生了小病,请了鲍太史馨山诊视。他曾将其人医术与吴鞠通比较过。这说明他在京一直与吴保持着联系。在《养一斋集》中,此诗被编在道光11年秋的作品内,在《将之兰阳出朝阳门》诗前。潘去兰阳向锺昌辞行在9月初,9月13日搬出锺昌家,住到淮安会馆,20日启程,与其弟子孔继鑅等一同回家。也就是说,此诗就是这个时候所作,当时吴瑭已74岁了。诗中“西陆”、“商声”,说明当时的节令是秋天。诗的第二首,潘向吴倾诉了自己“读书数十年”,仍一事无成,穷困潦倒的窘迫心情。并且还互相安慰,一直饮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方散。这表明他们的家乡情谊是深厚的,非一般外乡人所能有的。
此诗在“岂曰身命轻”后,原有小注云:“鞠通闻东南数省大水,民死无数,为之痛哭咯血。” 潘在11年秋一次家书中说,“今年共八省(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大水,民生嗷嗷,流亡满道。此变为数百年所未有,不独吾乡一邑已也。”闻说家乡水灾,痛哭咯血,可见吴之仁爱之心。于是有 “我乡有高士”的赞叹。
另外,上述的一些事情,不但反映了吴关心家乡的一切,也反映了山阳人对吴的行踪和生活情况十分了解,他与老家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到北京去求官求财的人,都曾去找过他。他的事迹经听到和见到的山阳人从京城带回来,在山阳老家广为传说,播在人口。
 
吴瑭入了大兴县籍,死后葬在大兴,后人留在了北京
 
一、丁晏《吴鞠通医士》说吴瑭与自己“同籍”,吴“厚遇同乡”,是“古之益友”。吴的儿子廷莲“入大兴籍,为上舍生”。
丁晏(1794—1875)与汪廷珍、李宗昉的关系至为密切。丁晏进京会试就是与汪的眷属自淮同行北上的,在京就住在汪的家中。丁晏《重编汪文端公实事求是斋集后跋》:“嘉庆庚辰之岁,晏以优贡应廷试至京,主同乡汪文端公家,自春徂秋凡八阅月。朝夕晤言,深蒙赏识。”汪廷珍寄给淮安阮锺瑗的信中,谈到丁晏时说,“接谈数次,洵可谓豪杰之士,气平心细,识见明确,吾淮后进,从未见有此人者。异日成就,当可追踪前哲。”丁晏将他编的《山阳诗徵》给李宗昉看,李特为之作序,称“邑孝廉俭卿丁君晏,风雅士也。……卓荦雄奇,敦行厉志,将摛掞天之才,储妙选于顾问,朝章国典,用备史宬,非独翶翔伦党间,羽翼儒雅,为一乡一邑之光。”丁晏自言与吴瑭“相善”,吴瑭在京“厚遇同乡”,为“古之益友”,在京期间他们肯定有许多交往。
丁晏作过一首题为《吴鞠通医士》诗,诗前有一小序,序云:
 
名瑭,与余同籍。久客京师,以医术济人。著《温病条辨》,行于世。嗜学好奇,与余相善。直谅多闻,古之益友。首春自署其门曰:‘云呈五色,鸟画双睛’。本《拾遗记》:唐尧在位,重明之鸟一名双晴,今人每岁元旦图画遗像。有达官醉过其居,遣奴子问出典,君叱而不答。又有孝廉官山东知州,地在济北,启事用‘济阴’字,君谓‘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尔未见《诗》孔疏耶?我尝谓尔文理不通,尔不之服,今果然矣’。孝廉阴怒而阳谢之。在都中,厚遇同乡,人怀其德。七十后返淮祭墓,旋入都,数年卒。其子入大兴籍,为上舍生。
 
这里透露两点信息:一是吴瑭与丁晏“同籍”,即吴瑭也是山阳人。二是,吴瑭的儿子入了当地籍了,即入了大兴县的籍。明清时代北京为顺天府,大兴、宛平二县倚郭,吴瑭加入了其中一个县籍,实际人还是在北京城内。当时游宦在外的人,占籍顺天是平常的事情,如孔继鑅是原籍曲阜,后来就曾入过大兴县籍。其实,这在朱士彦《吴鞠通传》中已经说到了。他说:“初娶鲍氏,生子廷莲,顺天增生。”按照清代规矩,考秀才非本地籍是不能参加当地考试的。因为每届录取名额是固定的,你参加考试,如果考上了,就占了本地读书人的名额,当地人当然是不会答应的。但是如果通过正常渠道加入了本地籍,便具备参考的资格了。由此可知,吴瑭早就由流寓而占籍大兴了。
此诗是《颐志斋感旧诗》中的一首,曾被山阳寓公罗振玉刻入《雪堂丛刻》。诗云:
 
桑生豁达人,坦白无芥蒂。
格物绘图说,五行审真谛。
厚德重梓乡,感叹羁异地。
药饵究俞跗,疮痍思物济。
直道获令终,罔生何所冀。
 
桑生指长桑君,战国时仙人良医,能将医术著书传于扁鹊,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借喻吴瑭医术高超。俞跗,黄帝时良医,并能“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意思是说吴瑭与此二古代名医一样,关注瘟疫灾荒,心系天下苍生。感旧诗一般都是为怀念亡友而作。“感叹羁异地”,当是说吴瑭死了以后就葬在外地了,令人感叹。“令终”即善终,保持善名而终其天年;“罔生”就是苟活,平淡地活着。“时医乘命运,俗医工便佞”,“便佞”是巧言善辩,阿谀逢迎的意思。如果能像俗医那样“便佞”,即可以混得一个美誉。而吴先生一生“心正口直,性刚气傲”,故而“毁誉不一”。(胡沄《医医病书序》)以行直道而获得善终,还有什么追求呢!
 
二、孔继鑅诗《吴鞠通布衣瑭》说吴瑭“燕蓟覆抔土,不返淮流东”。
孔继鑅,字宥函,原籍曲阜,孔子第69世孙。其先人游宦入大兴籍。其父孔传坤,官南河主簿,住清江浦。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卷》22“人物·流寓”云:“孔继鑅……道光丙申成进士,用刑部主事。性至孝,无兄弟。居京师年余,思亲心切,急归。以家在河上,改官南河同知,为养亲计。”母亲去世后,在家中守孝。副都统德兴将他起用,死于战事,赠太仆寺卿。著有《心响往斋集》。子广牧,改入宝应县籍。(光绪《淮安府志》卷32清河县人物“流寓”中也有他的传,与此相同。)孔继鑅的父亲孔传坤,道光中还曾在阜宁、安东任管河县丞,在宿迁皂河管河,长期生活在淮安。他本人生长于清江浦,又在清江浦任过南河同知,故于宝应、山阳、清河情况都非常熟悉。他与吴昆田一样,是潘德舆的门生,曾多次与潘一起赴京应试,在京也是住在一起,所以他与吴瑭也有过交往。他的《心向往斋集》卷4,有一组诗名《感逝十六章》,为五言古风。此诗为其中的一首,是吴氏逝世以后的悼念之作,题为《吴鞠通布衣瑭》。诗云:
 
一真际百物,七十犹儿童。
术粗道不曲,乃自婴其穷。
在腹有羲皞,抵掌无王公。
燕蓟覆抔土,不返淮流东。
 
观其“燕蓟覆抔土,不返淮流东”,可知吴瑭死于北京,葬于北京。如上所言,其后人入了大兴籍,成了顺天人了,就此不再回“淮流东”了。与上引丁晏诗“感叹羁异地”正好相合。诗为戊戌年所作,戊戌为道光18年(1838),距吴瑭去世仅两年时间,故此诗所说情况当不会有错。
 
由上述材料可知,吴瑭是山阳县(今楚州区)河下人,其父吴守让是淮安府的秀才,“以学教授里中,弟子从者甚众。”(朱士彦《吴鞠通传》)而吴瑭弃儒从医,生前长期在北京行医。对于他的身后,我作如下大胆的猜想:吴瑭长期在北京,为解决子女上学读书等问题,加上子女在京城婚嫁,在北方扎下了根,就由流寓而占籍大兴县了。他的元配夫人鲍氏死了,可能先葬在大兴县;长子也死在他之前,留下两个孙子;续娶崔氏,生子廷芷为国子监生,在北京读书。当时他们都跟随他在北京,不在原籍。女婿周宗信,虽是“同里人”,但被从山阳带去北京,并延请胡沄为其家塾师,与他的次子一起接受教育,使得其婿能“守君之教”,即能懂医术,能接他的班。《温病条辨》二次刻印时,其婿与儿子廷莲参与校字,可见他们都是懂医的。征保序《医医病书》说:“幸其子及婿传而习之”,吴瑭医术是有传人的。此外,《吴鞠通医案》记载,嘉庆14年曾为他60岁的“堂伯兄”治肺痈,说他“坐热炕,昼夜不寐”,好像也是在北京(淮安无炕)。为《温病条辨》校字的有“受业侄嘉会”,可能就是这位堂伯兄的儿子,也是习医的。医生是有地域性的,吴瑭是在北京经营几十年的名医,后人当很珍惜这个熟地方,不会轻易离开的。有可能随他在北京生活的还有一些本家族的其他人,他们多从事医疗事业,都决定在那儿安家。如果是这样的话,吴瑭死后就葬在北京是合于情理的。他的墓当在北京大兴县,不是在淮阴的大兴庄。他的子女应当都在北京大兴县,没有人在淮安,所以在淮安是找不着的。据山阳医派后人说,他的墓在大兴县杮子坡。
吴波

作者QQ:941052654 IP:1.82.*.*
2011-12-25 23:55:37
陕西省宁陕县吴氏寻根
我是陕西省宁陕县吴氏一支,听父亲说太爷是从安徽茂林到宁陕县来做官的,爷爷小时候坐轿子回去了一次,由于年纪小具体情况不记得了,抄的家谱也弄丢了,具体过程那位宗亲知道往告知,不胜感激。
吴章善

作者QQ:124306238 IP:124.229.*.*
2011-12-23 19:47:49
寻根
原娄底新化,40、50年前大迁至湖南岳阳湘阴县杨林寨乡。不知道派名、邮箱:124306238@qq.com
吴宜德

作者QQ:1161522197 IP:220.171.*.*
2011-12-22 12:59:08
世德公系家谱何时重修
我一直在贵阳工作,爷爷09年去世后,93年修的家谱遗失,请问:何时重修。
吴远和

作者QQ:527510920 IP:117.69.*.*
2011-12-21 20:15:49
吴氏字辈
知道爷爷从湖北大冶殷祖吴德明湾迁出,听我父亲说过,禄。卒。高。丰。远(同音)。远字辈是本人,不知我的儿子是什么字。望告知,谢谢!527510920
吴廷

IP:113.95.*.*
2011-12-21 18:50:19
寻祖寻宗亲
本人是封开县杏花镇,据族谱记载最老的祖先是:第1代、裔生、2祭原、3廉计(生四子)、4吴悍(生五子)、5天祥(生三子)、6思明、7……到本人为第十八代
吴法联

IP:110.90.*.*
2011-12-21 10:12:07
寻本家
炳 泾 书 祖 法
吴同

作者QQ:1723512175 IP:58.211.*.*
2011-12-16 23:22:41
安徽寿县窑口镇袁家圩
祖吴长宣,辈分长 传 家 书 崇后面的不记得我是书字辈,望知道的回一下
吴召奎

作者QQ:344354046 IP:117.80.*.*
2011-12-16 11:33:15
寻根
爷爷的上一辈是在,爷爷是继字辈,爸爸是述字辈,我是召(昭)字辈,下面是青字辈的,在下面是德,传、家、宝什么的,请问我的族谱是哪个系的
吴春硕

作者QQ:1192264103 IP:121.18.*.*
2011-5-9 10:25:49
寻本家
阳谷吴氏先祖口传吴家寨迁来,字辈,永,思或保,景,振,月
吴景熹: (2011-12-16 11:18:39) IP:222.168.*.*
Re:

 我是东北长春吴氏。祖上从山东青州迁往河北抚宁赵家庄,于咸丰年间又再迁东北长春,已知辈序是金、连、长、永、玉(王字边),国、景、振、中、兴,我是景字辈。另外,本家族有春节初三天吃素的习惯。寻青州、河北家族。电话85670964
吴景熹

IP:222.168.*.*
2011-12-16 10:55:01
东北长春吴氏寻根
 我是东北长春吴氏。祖上从山东青州迁往河北抚宁赵家庄,于咸丰年间又再迁东北长春,已知辈序是金、连、长、永、玉(王字边),国、景、振、中、兴,我是景字辈。另外,本家族有春节初三天吃素的习惯。寻青州、河北家族。电话85670964
封开杏花

IP:119.125.*.*
2011-12-15 22:52:46
寻祖寻宗亲
本人是封开县杏花镇,据族谱记载最老的祖先是:1、裔生、2祭原、3廉计(生四子)、4吴悍(生五子)、5天祥(生三子)、6思明、7……到本人为第十八代
封开杏花

作者QQ:1281479003 IP:119.125.*.*
2011-12-15 22:49:52
寻祖寻宗亲
据族谱记载:是1、裔生、2祭原、3廉计(生四子)、4吴悍(生五子)、5天祥(生三子)、6思明、7……到本人为第十八代
吴文波

作者QQ:957470298 IP:116.55.*.*
2011-12-15 14:16:19
大家好。我想查查四川安岳的吴姓(-进-秀-文 )真真正正可还是不可。


IP:113.13.*.*
2011-12-15 0:39:13
尋找河南息縣吳廟宗譜
    我的祖籍是在河南省息縣至於什麽鄉我就不清楚了.我知道那裏個地方叫做"吳廟'我的祖先是誰我也不清楚. 
    我家的族譜排名,無論男女都是按輩分來排的.分別是
爺爺\父親\我\兒子分別是用:光\明\文\玥其餘我就不知道了.
吴伟

作者QQ:601348689 IP:114.135.*.*
2011-12-12 17:16:09
吴氏询根
我是贵州习水的吴,我只知源于四川酉阳县。我现想查一下我们是什么地方的出川的?
吴常贤

作者QQ:470216490 IP:183.33.*.*
2011-12-9 11:00:32
寻根
我是广东省中山市吴氏后人,现寻我吴氏在广东中山分支及根源,请回复。谢谢!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信息搜索]

搜索:
[返回主页]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CopyRight © 1997.7—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