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资讯 > 吴氏分谱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江苏省淮阴渔沟镇《南清河吴氏》
作者:吴全忠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9-10 |社区|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
引言:
自我祖父吴延福(延字辈)解放后离开淮阴渔沟老家到安徽工作开始,我们家一直就在安徽安家,现将我所知道的本支的情况与宗亲们共享:
南清河吴氏家谱派字
国太
颖延融骏
典彝法则
功绩质登

                              南清河吴氏

《南清河吴氏宗谱》现保存于江苏省镇江市图书馆
品相描述:开本:16开<br />28*18厘米 存15册 共厚23厘米 不全 有2册重复 木刻石印二种版本。

吴昆田(1808-1882)清代诗人、藏书家、方志学家。原名吴大田,字云圃,号稼轩,书斋名:潄六山房,淮安府清河(今淮阴区)人。道光甲午(1834年)举人,曾拣发云南知州、后改任内阁中书,官至刑部员外郎,因赈灾有功,加三品封典。著有《潄六山房全集》11卷、《漱六山房读书记》1卷、《山阳风俗物産志》1卷、《四川总督吴公事略》。
吴昆田出生书香门第,幼好读书,为潘德舆门人,与鲁一同共励学,十分尊敬老师。稼轩性敦厚,不妄言,为文才思敏捷,好深沉之思,不斤斤于文辞章句。即有日课,心目所经,手自甄录,日著千言,孜孜不倦。精《周易》《三礼》《史记》《汉书》,关心民生,所为诗文多关当世之故。十七岁补博士弟子,之后补廪生,道光甲午乡试中举人。吴昆田为人处世重义气,乐善好施,同治年间淮阴饥荒,民力未纾,吴稼轩与知府章仪林共议豁免清河百姓田赋,疏浚田间水道,清河县衙经费困难,吴稼轩自鬻田产2300亩,所得银钱全部捐献县衙以资助急用。后来吴家道逐渐中落,但赈济灾民,抚孤济困,朋友交往,仍一如既往,慷慨解囊。
 
清河(今淮安)人。昆田早年师从山阳高士魁、丁晏,成人后又到车桥拜入潘德舆门下。道光十四年(1834)顺天乡试举人,授中书舍人。咸丰八年(1858)任刑部河南司员外郎。咸丰十年(1860)主持清河县北部团练与太平军对抗。晚年主讲于清河书院。平生以朋友为性命,提携后进青年如子弟。人称孝文诚笃,尊师敬友,乐育博施。著作多毁于战乱中。所传《漱六山房全集》收诗四卷、札记二卷、《师友记》一卷。其诗多人值朝廷纪事之作及与朋友应酬之作。其文多当时文人传记。因大兴庄有他家的田,从昆田起始迁居吴城大兴庄,他的后世子孙皆在大兴庄,所以他也是大兴庄人。在老辈文人凋谢之后,吴昆田成为当时绩学名人,地方上修志都请他出山。他主持或参与修纂的方志有光绪《淮安府志》、咸丰《清河县志》、同治《山阳县志》、光绪《安东县志》等。
 
吴昆田(1809~1882),初名大田,字云圃,一字稼轩。南清河(今淮安)人。晚清学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举,历任内阁中书舍人、刑部河南司员外郎,因赈灾有功,加三品封典。平生师事山阳潘德舆,与曲阜孔继镕、汉阳叶名沣、秀水高均儒、上元许宗衡、山阳鲁一同为挚友。他富藏书,喜著述,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攻克王家营,其寓所的藏书和所著文稿全部被烧毁。遂主办清河县团练,“驰驱淮海,劳攘数载”。吴氏是清河县大地主,至吴昆田,“益以推财济物为事”,故家道渐衰。同治年间,与知府章仪林议论豁免清河县田赋,又大浚田间水道,“事成,需费数千金,将取偿于豁赋诸乡,昆田以民力未纾,不可,自鬻产二千三百亩应之”。他“生平以朋友为性命,尊酒促坐,谈论切靡,旬月不厌”。一生学而不厌,从不晚起,“冠带整肃,终日无惰容”,年逾七旬,精力还很旺盛。他熟精《周易》、《三礼》、《史记》、《汉书》,乘舟车远行,都随身携带。阅读甄录,日著千言,孜孜不倦。今传世著作有《漱六山房集》11卷、《读书记》1卷,都是他50岁以后的作品。他还主修有清河、山阳、安东县志。吴昆田晚年主讲奎文、崇实两书院,并主修《淮安府志》,未脱稿而病逝。 

 清河吴昆田家族
                      【说明】 江苏清河吴昆田与嘉兴高均儒联姻,吴昆田的生平在拙著《疏证》中已介 绍(见《疏证》笫29--30页)。现补充其家族情况。
                       甲、 由来不详。世居清河,远祖吴弘在康熙中叶,官教习(任学官、泾县训导),以文学重当世。
                       乙、 人物简介:
                             吴焯俊  吴昆田曾祖。
                             吴朝观  吴昆田祖父。
                             吴政诏  吴昆田父。
                             吴昆田 (1808--1882)原名太田,字云圃,号稼轩。道光十四年(1834)甲 午举人,授内阁中书,刑部河南司员外郎。卒年七十五。
工诗文、有《濑六山 房全集》11卷。有子五,女三。
                             吴  楚  吴昆田长子。
                             吴  焱  吴昆田仲子。
                             吴  阙  吴昆田三子。
                             吴  涑  吴昆田季子。
                             吴  濂  吴昆田少子。
                      丙、 婚姻关系:
                             1、吴昆田长女 适两淮盐运使 嘉兴高行笃(高均儒少子)。
                             2、吴昆田仲女 适胡世璧;
                             3、吴昆田三女 适胡铭。(胡世璧、胡铭 皆诸生)。
                      丁、 据高行第《刑部员外郎吴君稼轩墓志铭》等文献编就。
吴稼轩晚年辞官归里,《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列传二百七十三记载,“吴昆田,淮安府清河人,字云圃,举人,刑部员外郎。晚年家居,贼犯清河,团练防守,邑赖以安,著漱六轩集”。《潄六山房全集》光绪十年出版,为吴稼轩诗、文、札记合集。主要收录作者道光三十年至光绪四年间所作古今体诗311题,计420首,补遗8题,计11首,多为描写时事和民生疾苦,也有题赠、唱和、挽祭、送别之作,该书由熊有筠作像赞,袁昶作序。吴稼轩笃有大度,能识大体,断大事,不为浮论所扰。在太平军兴起,兵慌马乱之时,吴稼轩组团练设防,督办防守,贼人屡至不能得逞,维护一方平安,为大吏所依重。
晚年吴稼轩主讲崇实书院、奎文书院,年过七旬,精力益强,仍写作不倦。吴稼轩又是一位颇有造诣的方志学家,修修撰志书主要有:光绪十年《淮安府志》四十卷、同治十二年《清河县志再续编》二卷、光绪五年丙子《清河县志》二十六卷、光绪元年《安东县志》十五卷等。另主修了《淮阴南清河吴氏宗谱》,现藏镇江市图书馆。
吴昆田系吴朝观之孙,吴朝观为清河渔沟镇地主,捐资助学,济贫不倦、热心教育,闻名乡里。稼轩四子吴涑(1867—1920)晚清诗人,善画梅。字温叟,号季实,民国时为众议院议员,著有《抑抑堂文集》《抑抑堂诗集》。吴家藏书甚富,为当时邑人之冠,咸丰11年捻军攻克王家营,吴家所藏书籍、著述、文稿多毁于战火,今存者多为五十以后作。吴稼轩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高延第〈刑部员外郎吴君稼轩墓志铭〉和黄云鹤〈吴稼轩墓表〉《续纂清河县志》等

古镇教育
渔沟的教育发端较早,《淮阴风土记》云:"渔沟自明代中叶,民间自为书院,子弟 兴学,人物如林。"古代书院大多建在府州县,只有一些交通经济发达或风景秀丽的集镇才建有书院。传说渔沟明代就建有临川书院了,是永乐年间江西临川人吴少甫告老还乡路经渔 沟时兴建的。但据县志记载,渔沟有书院始于康熙三十二年,是渔沟首富吴瀚出资在本县县令管钜的帮助下建立的。书院名曰临川,是因为管钜是临川人,以"志不忘"。初建时有房屋22间,嘉、道时,书院经风雨剥蚀烂破不堪,吴氏子孙吴朝观与其弟昌基、族子安 静重建于三元宫之西。光绪三十二年,西学兴起,书院多改学堂,临川书院亦停止课士,次年9月,吴钟骥、吴涑、吴琳中、吴其就书院、向善堂、延寿庵三处房屋改建为私立渔沟小学堂,时有初等1班,高等2班,学生100多人,清未状元实业家张謇题写了校匾。有校舍70余间,20年代改为1~6年级,时有校舍教室18间,办公室3间,学生宿舍若干。占地60多平 方米,设有足球场、两个网球场、乒乓馆、花园等。初小学生不到200人。30年代改为私立渔沟中学,后曾3次成为县中,现在的淮州中学当时是其分校。淮安市渔沟中学迁址到渔沟镇临川东路1号,占地面积约100亩。
古镇渔沟镇历史名人
数百年来,渔沟俊秀辈出,人物如林。渔沟吴姓,很出了一批人物,吴湛肄业太学,受知于王士祯,吴泓游京师受业于吏部尚书张玉书,才情高绝,乡里还流传着他是乾隆 帝御先生的说法。吴瀚力行义于乡里,创立临川书院。吴朝观,更以振贫不倦、热心教育 闻名乡里,道光十一二年饥馑,他在宅门外设立4个粥厂,日施粥万人,又命儿子到外省购 得粮食低价出售于饥民,单1833年1月1日至2月18日,就救人70余万,林则徐题其门曰"积善之家"。
渔沟还出了一个第一代科教电影编导家--吴纯一先生。吴先生1924年生于渔沟,建国初 任上饶市第一任市长。还曾担任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编导主任,他编导了《哈雷慧星》、《江苏海岸带考察》、《石柱林》等近百部科教影片。
渔沟还产生了旅居台湾省司马中原这样的一流作家。司马中原,本名吴延枚,1932年生于渔沟,传说其一生下来就能笑能语,小学时更以其聪颖可爱而被人誉为"神童",他没上过 大学,难怪《淮阴文献》以"尤其难得的是,他是一位从苦学中成名的作家"来评价他。他已创作了60多部长篇小说,已被译成多种文字。1988年获得台湾最高文艺奖--"国家文艺 奖"。
渔沟还造就了一批献身革命的仁人志士。吴觉1912年生,1930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1932年加入共产党并从事革命工作。抗战爆发后,吴觉在渔沟发动群众筹集资金购买武器弹药 ,拉起了抗日义勇队,并在渔沟东五条路布阵,打响了淮阴人民向日本鬼子的第一枪。接着,组建了八路军115师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和淮河大队,与日伪军、国民党顽固派作了坚强 的斗争。后历任淮海地委书记兼专员,军分区政委,华北战区北线后勤司令部司令,两淮市委书记、市长等职。建国初任常州地委书记,治淮委员会秘书长。1979年任南京工学院党委 书记兼院长。1984年4月30日病故,李一氓称他"主人颇有江湖气,认客能谈山海经"。
1938年吴觉和夏氏兄弟、宋振鼎等人组织成立了苏北抗日同盟总会,夏如爱还担任了淮阴县抗盟理事长。夏仲芳接受了江苏省抗战支队一个中队的委任,在渔沟蒋祠堂设立了中队部,实际上是抗日游击战争训练班。1939年,吴觉、夏如爱等在张巷夏如爱的家里开会,成立了淮阴抗日义勇队,夏如爱任大队长。建国后,夏如爱任湖南省副省长, 后调任商业部副部长。荀德麟主编的《淮阴城镇史话》。
QQ136692001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氏    责任编辑:吴氏在线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四川省邻水县城南镇高坪村瓦子坪吴氏一
    吴世万公出生年之考证
    四川广安岳池武胜吴氏族谱
    湖南燕军支系吴氏辈分排行表
    《明月湾吴氏宗谱》之我见
    钟祥石牌吴氏
    重庆潼南别口吴氏
    吴氏相甫支系温州龙湾永中吴汇头字
    武邑吴氏老字派
    一修三编《吴世万氏族统谱》发行大会
    《祐公碑记》之遗传基因DNA
    花桥吴氏族谱序
    洲泉千年吴
    湖北省仙桃市(沔阳县)吴氏族谱
    湖北随州吴氏家谱
    安徽高甸吴氏家谱
    浙江台州吴氏
    吴氏科第甲江南
    潮阳吴氏始祖驹公及其衍后
    南安吴姓源流
    吴宅、杭州吴氏与我的家庭
    吴万七支系发展简述
    吴国帝王及先周世系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或回复:(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