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氏 寻 根 问 祖 信 息 交 流 中 心
非氏族信息請勿在此发布!资料:  以前信息 信息管理 网上祭奠 吴氏社区  吴氏博客  返回主页  
公告:欢迎大家到《吴氏在线社区》去注册。那里更精彩......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我要发布信息

姓  名:

吴春华  |  IP:59.34.132.*  |   Time:2007-1-22 9:34:27  |  QQ:0  |  ID:3185

地  址: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袂花镇上村

EMail:

good_82988@163.com

主  题:

为爸爸感到高兴

内  容:

在无意间我发现了这个平台.因为这个平台可以让爸爸找到他所需的资料.
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就跟我们讲先祖的故事.在前几年听爸爸说要村里在编族谱,也不知编好没有?我想这里应该能给到他们很完整的资料!!星期天回去告诉爸爸!!!^-^

回  复

:  

姓  名:

吴尉  |  IP:222.240.171.*  |   Time:2007-1-22 2:57:52  |  QQ:0  |  ID:3182

地  址:

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

EMail:

wuwei-1984@163.com

主  题:

致网管

内  容:

  请问知不知道江西景德镇吴氏字辈,据说我们是从江西景德镇搬迁过来的,我在这边一有五世了,有一百年多年的历史。我知道的字辈有耀、显、纯、良、世,我是世字辈,我下面就不知道了。希望各位宗亲、特别是江西的宗亲知道请回复。

回  复

:  2007-1-30 17:39:08

姓  名:

吴安太  |  IP:222.139.158.*  |   Time:2007-1-19 23:03:11  |  QQ:373299051  |  ID:3151

地  址:

河南省原阳县斗门乡大吴庄

EMail:

a3w8w@126.com

主  题:

想找祖根

内  容:

我是河南原阳的,由于自小就生活在一个都是姓吴的村子里,听老一辈说,原阳(古时也就是1950年以前是原武和阳武两个县合成的)所有姓吴的都是在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搬迁过来的,当时搬过来弟兄五个,其中一个听说是流落到洛阳一带,弟兄四个来到原阳,分布在各处,好像是中岳,保甲铺,白庙等地,繁衍声息,现在,姓吴的在原阳已经是有很多人的大姓了,好像是85年左右又续了20辈,我现在就想让各位朋友帮我一下几个忙:一是谁能帮助我了解一下我这一族是不是从山西迁过来得,还是从其它地方迁过来的,二是哪位能帮忙找一下流落到洛阳一代,或其它地方的另一位先祖的后裔,三是谁能和我们原阳的姓吴的是有渊源比较近的,现在都分布在那。

回  复

我村的老祖也是明洪武迁来的:可以知道你们村是否有洪武年代的字辈吗?我村在明初的字辈是:(1387年,明洪武20年)德贵明俊信  2007-1-20 10:58:06

姓  名:

  |  IP:220.190.68.*  |   Time:2007-1-19 17:56:22  |  QQ:442726096  |  ID:3146

地  址:

浙江温州

EMail:

wulinc@126.com

主  页:

找家谱

主  题:

发图片

内  容:

各位宗亲,你们好我这有我们这里的吴氏宗祠的照片,不知是否可以上传,如果可以怎么传,能否告知?

谢谢

回  复

:你先到《吴氏在线》首页进行注册,然后登陆,在网页的左侧,有“用户控制面板”,在用户控制面板下点“发表文章”,打开后,填写相关栏目。其中有“浏览...”、“上传”按钮。点击“浏览...”,在你的电脑选择你要发表的图片,然后点击“上传”,再对你要发的图片进行长度和宽度的选择。如果上传成功,可以继续“浏览”、“上传”的操作,直到你要发表的图片全部完成。最后点击页面下面的“添加”按钮,好啦,你的心愿完成了。 吴自金  2007-1-20 13:00:46

姓  名:

刘学云  |  IP:220.197.46.*  |   Time:2007-1-18 20:12:04  |  QQ:0  |  ID:3136

地  址:

四川巴中曾口

EMail:

主  题:

孙吴家的一位媳妇刘氏

内  容:

她原住在白依庵,她的儿子小名叫毛牛儿,属于吴汉林那一家

回  复

:  

姓  名:

吴培华  |  IP:222.183.50.*  |   Time:2007-1-17 21:05:28  |  QQ:0  |  ID:3132

地  址:

重庆沙坪坝区曾家镇

EMail:

www.wupeihua01@163.com

主  页:

致长远宗亲

主  题:

关于起源

内  容:

我乃吴良金公后裔,你在网上说我支吴姓为69世宣公,70世绍公世系,而[中国吴氏通书]上说,我支吴氏乃元睿公之后,不知您所说有无依据,请交流

回  复

致培华宗亲::良金公:我谱记为朝举公三子,其后子孙湖广移居四川峨眉及贵州遵义等地.从广东沛锋宗亲家谱中,毅仁公为天合公之后延预公次子.我感到从分支以前世系上有很多问题,"我支吴氏乃元睿公之后"以[中国吴氏通书]为据,我已和卫东宗亲进行交流.我们对一下相关世系吧!!!谢谢.  2007-1-17 23:45:33

姓  名:

吴萍如  |  IP:218.95.75.*  |   Time:2007-1-16 22:22:03  |  QQ:110860726  |  ID:3129

地  址:

江西丰城龙津州

EMail:

a9816556123@yahoo.com.cn

主  题:

迁坟协议

内  容:

                                 迁坟协议书

    甲方:                      地址:                      电话:

    乙方全权代表:              地址:                      电话:         
    乙方身份证号码:

    丙方:红门村委会代表:

    为配合政府建造剑邑大桥,曲江镇红门村委会龙津前吴村祖坟迁往镇政府新规划墓地。现甲乙丙三方携手合作,订立制度,明确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之相关规定,本着诚实信用原则,结合三方实际,协商一致,特签订本协议,以求共同恪守:
    第一条:总则
    规范本次迁坟行为、保护坟主利益、结合村委会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环境、统一步骤,圆满完成迁坟任务。
    第二条:本协议发生地点
    1、被迁坟地址:龙津州前吴村祖山。东至莲花湖水边,南至城岗祖山,西至岭背松林,北至钟山口水库。中心直径:南北600米,东西1200米。
    2、新墓地安置地址:曲江镇蒋巷村委会镇政府安置的吴村新墓地、具体范围以镇政府指定为限。
3、协议订立地点:红门村委会、吴氏宗祠。
    第三条:迁坟时间
    1、起始日期:自      年   月   日始.至      年   月   日止。
    2、工作时间:每天上午8时起至下午18.30分止。
    3、乙方未经甲方许可,不准私自进入甲方新、老坟地。
    4、如因政府有新精神需延期动迁或确属天气下雨大风等恶劣气候影响,不能正常工作,时间可协商往后推移。
第四条:工作规范
    1、凡棺木完好、并经坟主同意整体迁置者,必须整体搬迁。
    2、棺木损坏、不能整体搬迁者,坟主均得以缸、罐盛装,不准将亡者骸骨以它皿器物包裹草率了事。
    3、甲、乙双方均需各自做好卫生防护、劳动保护工作。
    4、凡前吴村新坟方位朝向:男性:偏向西南15度。女性:正南、前无明显树木视觉障碍。
    5、吴氏祖山不能遗留任何先祖遗骨。
    6、凡亡者颅骨必须完整的放置缸、罐顶部,体骨置于中下部,不准截留遗骨于浮土之内,并做好具体包裹、防腐工作。
    7、新坟坑体积长:        宽:        深:        高:
    8、挖掘墓棺,必须从墓土上部开始。棺木确系不能完整搬迁者,必须先移走棺盖,再取骨骸。
    9、凡墓中所有陪葬皿物,一律归甲方坟主所有,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隐瞒或偷盗占有。
    10、凡破裂的瓦罐或搬运途中发生的盛皿破裂,必须置换完整的瓦缸、罐重新盛好方能置入新墓。
    11、新墓行距、排距必须整齐一致,不准偏斜。
    12、新坟拢土完毕、必须立即竖立新碑以为标记。
    13、以上一切劳务均由乙方完成。
    第五条:款项
    1、以新墓地一坟一主为原则计算坟数,计量单位‘座’。
    2、经坟主同意以棺木迁移者,其一座修葺完毕价为:                元/座。
    3、以缸罐盛骨者,其一座修葺完毕价为:                元/座。
    4、原己有以骨灰盒安葬者,其搬迁价为:                元/座。
    5、有甲方坟主提出使亡者数人合葬一坟冢者,其搬迁价为:             元/座
    6、以上价格包含缸、罐、盖、骨灰盒盛皿(由乙方出资购置)。
    第六条:付款方式
    1、现金结算。
    2、全部迁坟工作结束,经甲方验收合符协议条款后结算清楚,三天内由丙方负责并监督付清全部劳资费用。
    3、乙方领取协议款项的同时,必须出具领取款项收据。
    第七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负责召集坟主,引导、辨认墓主。
    2、如乙方未能按协议精神投入工作,甲方有权临时中止乙方当前工作。
    3、检查墓主棺木情况,登记造册纪录墓主碑记文载。
    4、现场保管远代墓主陪葬皿物。
    5、协调坟主与乙方配合工作关系。
    6、全程监督现场运作,处理一切突发事件。
    7、如乙方不能按协议正常履行搬迁工作,甲方有权在12小时内单方中止本协议,并立即另请它人。
    第八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全面认识、履行以上协议条款。
    2、乙方可选择自老坟地至新墓地搬运路线。
    3、一切挖掘、搬运工具由乙方自带。
    4、乙方自备餐饮,调节工序按排。
    5、乙方自备安全防护物质,培训指导参与搬迁工作人员知识。
    6、负责将己定性的棺木或骨殖盛皿完好无损地搬迁至新的墓地,如在搬迁过程中发生的瓦缸罐碰裂,由乙方置换完整的新盛皿。
    7、凡搬迁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纠纷,由乙方自行处理、解决。(不含与甲方工作人员)。
    8、因本条第七款所引起的一切损失,由乙方向甲方负责赔偿。
    9、乙方不得中途停顿迁坟工作,
    10、凡本协议工作期内所发生的一切安全、工伤事故,均由乙方自行承担责任,负责医疗赔偿。与甲方毫无干系。
   第九条:丙方的权利与义务
    1、负责迁坟政策的落实。制订搬迁程序。组织、宣传、按排其体工作。
    2、负责本次迁坟赔偿款项的及时落实。
    3、负责平息因迁坟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调停各方关系。
    4、监督本协议的顺利履行。
    5、如发现有故意阻扰迁坟工作,挑起事端,引发群体冲突,制造不稳定因素,扰乱社会秩序者。丙方有权扭送其人至公安河西分局归案。
    第十条:违约责任
    1、如甲方违犯以上条约,则赔偿乙方当日参与搬迁工作人员每人工资30元。
    2、乙方未按本协议规范中的某项操作,则扣除本规范相应的金额款项,并处于本项目三倍的罚款。
    3、如乙方在搬迁过程中因与它人发生纠纷而拖延甲方的时间,乙方应向甲方赔偿当日甲方工作人员每人30元,甲方有权扣除乙方的全部搬迁费,并且甲方有权单方解除甲方与乙方的本次协议。
    4、乙方如有偷盗坟墓陪葬物者,一经发现,乙方应按陪葬物价值十倍罚赔给甲方。
    5、乙方如中途退出合约,24小时内不能履行本协议。乙方自愿赔偿甲方损失肆万捌仟元整。
6、丙方因玩忽职守,不务实事,贪污受贿,收受回扣,无所作为。甲、乙双方有权取消丙方资格,并上报上级部门备案论处。
7、丙方承担甲乙双方因迁坟酿起意外事故的主要责任,并承担连带的经济责任。
    第十一条: 争议的解决方式
    甲、乙、丙在履行本合同中发生的争议,由三方协商或通过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可以向协议签订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二条 协议期限
本协议由甲乙丙三方代理人或村委会授权人签字并按指印,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迁坟工作完毕、完成结算后,本协议自然中止失效。
   第十三条 本协议正本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代表人:

                  
乙方全权代表人:

    
丙方代表人:

拟稿:吴萍如


                                                  年     月    日  
               

回  复

:  

姓  名:

吴廷玮  |  IP:219.159.170.*  |   Time:2007-1-16 10:32:42  |  QQ:0  |  ID:3128

地  址:

广西凤山

EMail:

NO E-mail

主  题:

字派

内  容:

我处吴氏字派如下;
金喜明荣,级法必通,玺秀永奉(启),胜奇尚大宏,承继先贤德,廷英希泽长,莹远期宗佑,富贵绍铭芳。有相同的请联系

回  复

:  

姓  名:

吴长远  |  IP:222.220.133.*  |   Time:2007-1-15 22:46:00  |  QQ:0  |  ID:3125

地  址:

云南

EMail:

wcy@ynmj.cn

主  页:

主  题:

****寻宗溯源:****

内  容:

常滨\沛锋\萍如\金龙宗亲:
你好!
我系毅仁之后良弼祖二十世孙迁居云南镇雄.
在沛锋宗亲提供的家谱上:"毅仁妣許氏生子弘傳至玖拾世吳良弼為貴州畢節始祖"中与我处资料中国镇雄<吴氏族谱>有一定出入.
世系情况:
    ......69世宣公,70世绍公,字毅仁、71世权之、72世弘(湖广黄州麻城孝感绿豆社)、73世牧之、74世治从、75世世印(子三:安荣,安华、安升)、76世安荣(子四:邦俊,邦杰、邦卿、邦升)、77世邦俊(三子:平衡,平恒、平升)、78世平衡(子一:天柱)、79世天柱(子二:下礼,下智)、80世下礼(子二:超凡,超聖)、81世超凡(子三:龙,强、虎)、82世吴龙(子二:朝举,朝德八子:伯宗、伯臣、伯龙、伯凤、伯相、伯瑞、伯熙、伯昌,世称八大房)、83世朝举(子四:良弼,良富--江西吉安、良金--四川峨眉、遵义,良玉--湖广新华大源)、84世良弼(子三公华,公荣、公普).....。
良弼之后近百万之宗亲,我已在该网站上传了<良弼传>其下辈派为:良公蕃宗有继国天登起在尚明德永清维学道长富贵修伦康.                                   
1,请帮助核查【大統宗譜】等资料,提供相关资料.
2,寻宗溯源:请该支系之平恒、平升之后;邦杰、邦卿、邦升之后;安华、安升之后;吴强、吴虎之后;朝德之后:伯宗、伯臣、伯龙、伯凤、伯相、伯瑞、伯熙、伯昌,世称八大房;良富--江西吉安、良金--四川峨眉、遵义,良玉--湖广新华大源之后,公荣、公普之后等等宗亲进行联系!!!!

谢谢 ! 电子邮箱:wcy@ynmj.cn

吴长远

回  复

:  

姓  名:

吴萍如  |  IP:220.176.186.*  |   Time:2007-1-13 12:49:56  |  QQ:110860726  |  ID:3107

地  址:

江西丰城龙津下渡口

EMail:

a9816556123@yahoo.com.cn

主  题:

拜谒泰伯墓

内  容:

                            拜谒始祖泰伯墓记
                             (2006 09 22)
    丙戌仲秋闰七月十九,予往江苏无锡梅里拜谒我吴氏第一世始祖泰伯。
    车至无锡市境,两眼尽收工厂.豪宅,巨幅物产告牌架,如林森立,丰华景象,民风淳厚,歌舞升平。
    至泰伯河,知伯渎港自太湖引水往梅里,东指阳澄湖,跨八十余里,河宽十余丈,分泾无算。梅里四泾分香、洋、龙、梅尤为著名。至德、三让古桥镶注河上。眼望渎水,心随涌流,泰伯首创引水助农,自吴中地向江南延伸其法,使荒蛮步入农耕养生,其功无量。
    忽遥望‘泰伯故里’巨碑矗立道中,一行惊喜,凡身己至先祖圣地,其兴骤增,同伴周师爷击车直泻碑下。碑高二丈有余,顶端六角飞翘,中托巨珠(珠内有灯),巍峨雄姿,故里引思,颇感细慈,遂留影碑前。
    将至鸿山,远眺瑞气升腾,忽细雨如露,同行邹老戏说是龙王爷为有吴子谒祖除尘,语欲人醉,我祖泰伯德泽天下,慈露凡洒世间黎民,今受甘露,我辈子孙必昌必盛,同行皆大喜焉。
    不时己至陵区,先祖陵区合三十余亩,分广场、墓区。陵前场宽约十丈,长二十,一展舒平,绿茵芳香。墓墩处与广场高距约十丈。墓区入口处为一环形流河,碧水清澈,架桥三座,名‘香花桥’,过桥屹立六柱石牌坊,‘第一世家’四金色大字赫然坊上,流光溢射。柱石俨然,其时有细雨流石上,银色栩栩如龙游缓缓,庄肃肃兮。坊前置有一1.2米巨鼎,‘泰伯陵’金字凸铸鼎上,鼎周金珠环绕,禁不住抚鼎展思:昔有九鼎定中原,泰伯陵前满鼎盛德,所载何止中原?
    墓区分三阶,一阶约二十丈方圆,中为神道,道旁各置石人兽五对,想是为始祖守陵之将军意。两侧雪松挺拔,香柏茂密。石将军后各有御碑亭一座,亭内立石碑刻有建文、乾隆皇帝为泰伯御批祭文。二阶约二十丈有余方圆,中置四重楼阁,其高约七丈,方三丈余,名‘仰止阁’,阁内端置巨型泰伯铜像。左右设宗会堂、怀德堂。宗会堂设至德宗亲十二姓始祖塑像。四周碑廊相连,廊壁尽刻历代名流文记、泰伯业绩图画。
    穿北门即是月牙池,石牌坊。石牌四柱,上刻‘至德墓道’,柱上铭:人间天上唱高义、古往今来歌至德。进碑坊为三阶,踏墓道阶坡级级向上。至享堂,堂前又一‘泰伯墓’鼎,两侧分立祭香炉。堂柱刻:志异征诛.三让二家天下,形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上悬‘三让高踪’匾额。两侧俱是古石刻碑记、神位。过享堂一路碑竖林立,中有一屋顶形四面石碑,分刻明代杨文、高攀龙撰碑文记。再上即始祖泰伯息所,墓圆型,横纵丈二有余,块石砌筑,中立‘泰伯墓’碑,碑前方鼎香灰积盈。
    予环墓一周至墓前,三跪三拜,热血沸涌,战颤微微,朗诵祭文:
    不孝裔孙.迟祭吾祖。
    吾祖三让.昭名辉扬。
    奔句吴肇基江南,启蒙荒施布开化。
    夷蛮拓野.把教农桑。
    创开渎.抗旱涝.渔田运三教,织丝麻.传周礼.播天纲地常。
    筑三百里梅城,安亿万年之邦。
    德泽惠后,光耀永年。
    东海水在.代写篇章颂我祖,天地环转.无朝不书先祖贤。
    今吴子千里祭祖沐润泽归去,延吾祖之荣光,于路散扬。
    祭毕,三复礼拜,重施香烛,唯唯退下。
    先祖泰伯息地古称铁山,人们敬仰泰伯至德精神,把铁山改称为古皇山,又称吴王墩。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为泰伯立一汉白玉墓碑,上刻着五绺长发的泰伯神像,御笔题写‘至德吴公泰伯神像’八个篆体阴文。
    东汉桓帝刘志即位二年(147年)御制三让王赞‘贤哉吴泰伯.庆浑弥流长’。桓帝九年(154年)四月,诏命吴郡大守糜豹把吴王墩扩建为皇陵,糜豹亲笔题写‘泰伯墓’三字墓碑,并写了泰伯墓碑记。同年十月,泰伯四十一世孙灌阳候吴如胜向桓帝呈上泰伯世系,帝命为奉祀候,为泰伯庙主祀。
    东晋明帝二年,司马昭封泰伯为三让王,御制至德碑,建让王祠大殿,并令祭泰伯施王者礼,封泰伯四十九世孙吴皋猛为昭衍公。明帝写泰伯赞碑记。其时墓地即有三十余亩。
    唐大宗李世民贞观十三年(639年),诏命礼部尚书韩大冲再次扩建泰伯墓,诏定泰伯图像、衣冠样式,设山门二道,造皇祠殿,建五华门,置拜坛,合有殿祠轩阁房库计四十八座,广一百三十余亩。
    宋大宗赵光义二年(977年),诏命大夫左中允粱周翰祭泰伯,赐金帛祝文,赐祭田223亩。仁宗赵祯天圣二年(1023年)复加赐100亩。景佑元年(1034年)又赐金帛祝文往祭。哲宗赵煦元佑六年(1091年)在皇祠前建石牌坊,次年御书‘至德墓道’四金字,坊顶立‘古皇山’焰牌。徽宗赵佶政和二年(1112年)诏定泰伯以王号称。南宋孝宗赵伯宗乾道元年(1165年)又大修陵墓,禁山林。
    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1295年)亲祭泰伯庙。英宗至治二年(1332年)遣大夫察四罕帖木儿祭祀泰伯墓。
    明大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9年)御封泰伯为神,定每年春秋二祭,亲写祝文‘三让至德.民无可称.周基八百.由斯而成’。惠帝朱允玟建文四年(1402年)被成祖逐出朝京,在泰伯殿东壁题诗曰:“远隐停骖泰伯乡.瞻仰墓宇法先王.避君不为君臣义.采药能全父子纲.八百周基无足贵.千秋俎豆有余香.深惭今日争天下.遗笑句吴至德邦”。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1430年)陵区复修。宪宗朱允深成化二十年(1484年)又复重修。弘治十四年(1501年)邑绅杨文捐资改建泰伯墓,在石坊前造月牙照池,意墓墩为日,池为月,日月相照映辉。在拜坛台中,用巨石造四梭碑。正德十二年(1517年)又重建。天启元年(1523年)巨绅蔡璋等募资又建,东林党人高攀龙作碑记,绅士华允诚在罗城莹门左右立华表各一,顶立雄狮一只,踞高雄视,意为泰伯守陵。嘉靖六年(1527年)、十七年(1538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数次修葺。
    康熙十三年(1674年)里中诸生捐资重修。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免泰伯祭田粮税。雍正四年(1726年)诏令知县王乔林立石永禁山林。
    乾隆二年(1737年)邑令王允谦在碑上建亭,名‘禁碑亭’。乾隆十六年(1751年)帝御书‘三让高踪’。二十五年诏命邑令吴钺重建殿祠墓门。
    嘉庆十四年(1809年)邑令齐彦槐与乡人华瑞清捐募巨资建陵区石围墙,修月牙池,造享堂。今堂柱上‘三让二家天下’即齐彦槐撰。
    享堂中刻有季历撰写的‘哀募歌’。
    至共和癸亥邓小平(1983年),由无锡政府以明代原形重修泰伯墓。共和戊寅(1998年),鸿山地方政府与国内外吴氏宗亲共修扩建泰伯陵,增造‘仰止阁’、铸泰伯铜像、设宗会堂、怀德堂、塑吴氏后裔十二宗亲始祖像。
    泰伯陵墓历经苍桑,凡敬先祖之朝必昌,而废公陵者必衰。人间能芳流千古,唯德有存,此先公之灵神矣。

                                     江西丰城龙津吴萍如

                                         丙戌八月初一
                                         

回  复

:  

姓  名:

吴祖铭  |  IP:221.234.19.*  |   Time:2007-1-12 22:35:39  |  QQ:381442348  |  ID:3106

地  址: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椒园中学

EMail:

NO E-mail

主  题:

寻根

内  容:

我的父辈说:我们的祖籍来自贵州省元州府紫江县,地名乱山堡.有哪位好心的吴氏同仁告诉我,这个地方现在叫什么县?什么乡和村?我们的字辈是:三国孙(或伸)茂胜,世昌祖德开,代绍宗功远,大明永全(或传)来.有与我们同字辈的吴姓者,请与我联系:07185834843

回  复

紫江县现在为开阳县!:政区沿革 建制距今1374年。唐贞观四年(630年)境内设蛮州,明崇祯三年(公元1631年)置开州,民国三年(1914年)改开州为紫江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紫江为开阳。解放初期,开阳属贵阳专区;1952年,改属贵定专区;1956年划归安顺专区;1958年划属贵阳市郊区县;1963年改属遵义专区;1965年复归安顺专区;1996年划归贵阳市管辖,形成市带县体制。   2007-1-13 23:57:23

姓  名:

吴天立  |  IP:61.178.224.*  |   Time:2007-1-11 1:56:53  |  QQ:358643454  |  ID:3100

地  址: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乡潘集寨石咀村

EMail:

wtl001976@163.com

主  题:

摘自网站

内  容:

吴姓是当今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六。历史上的吴姓起源于周朝太王古公父的儿子泰伯、仲雍的后代。据史载,泰伯兄弟本来有王位继承权,但他们发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就主动把君位继承权让给季历,自己则断发文身,逃到东吴荆蛮地区。泰伯两人跑到荆蛮地区后,自号“句吴”和“攻吴”。当地人很敬慕他们的德行,纷纷前来投靠。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他们就建立了吴国,定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到十九世孙寿梦时,吴国国势强大,开始称霸。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因为中了越国的美人计,导致身死国亡。在这场大灾难中,大批吴人被赶出家园,有的人远走他乡,有的人给越国做苦役,成为了越国的奴隶。愈离散于异乡,愈怀念故土,因而被认为是血缘、地缘标志的“吴”就愈加突显出来,亡国后的吴人纷纷以吴为姓。后来越国灭亡,在越的吴人又四散出逃,有很多人南迁,最南的一支是在广东阳山。    
    一、吴姓名人录    
    历史上的吴姓据说还有其他来源,如颛顼时名臣吴权的后裔,舜帝时有虞氏的后代,以及夏代少康时著名弓箭手吴贺的后代。    
    吴姓人才辈出,军事、政治、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有其代表人物。战国时有著名军事家吴起,著兵书《吴子》,初任鲁将,后任魏将,屡建战功,后到楚国,被楚悼王任为令尹,实行变法,使楚国富强起来。秦朝有农民起义领袖吴广;汉代有辅佐光武帝中兴的大将吴汉;唐代有“画圣”吴道子。南宋有名将吴曦;明代有著名长篇小说家吴承恩,画家吴伟,以及明清之际的平西王吴三桂;清代有诗人吴嘉纪、吴伟业;小说家吴敬梓,书画家吴熙载、吴历;当代有物理学家吴大猷,围棋大师吴清源等。    
    二、吴姓画家逞风流    
    研究吴姓人,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画家都姓吴。其中,第一个名垂千古的就是唐代“画圣”吴道子,他对后世的人物画、雕塑以及山水画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著名的画家还有元代的吴镇,擅长水墨山水,笔力雄劲,墨气沉厚,喜作《渔父图》,有向往自然和“隐道避业”的思想。明代画家吴伟,曾为宫廷作画,被皇帝称为“画状元”,笔势奔放,后来学他的人很多,形成“江夏派”。清代吴姓画家最多,有康熙年间擅长画山水的吴历、擅长花卉等描绘而发展成“邓派”的吴熙载,更有晚清的吴友如。吴友如早年以卖画为生,人物肖像画得相当精美,后来在上海主绘《点石斋画报》,又自创《飞影阁画报》,内容多为时事新闻插图和描绘市民社会生活,对以后的年画、连环画有深远影响。近代著名画家吴昌硕,能以篆书、狂草笔意入画,是“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    
    三、吴姓名人    
    1.反秦豪杰吴广    
    吴广,字叔,秦朝阳夏人,出身于贫寒之家。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900多名贫苦农民被远征渔阳当戍卒,吴广与陈胜担任戍卒屯长。当队伍到达大泽乡时遇到大雨,无法按期抵达渔阳,按照秦朝法律,误期者全部要被处死。于是他们杀死押解的两名校尉,发动戍卒起义,得到了戍卒们的积极响应,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胜吴广起义。起义军攻城略地,很快建立了张楚政权,吴广任“假王”,率军西征。后来他被部将田臧假借陈胜的命令杀害,陈胜也被叛徒谋害。但他们播下的反秦火种却燃成熊熊大火,各地纷纷起兵反秦。不久,秦朝就灭亡了。    
    2.“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出身于贫寒之家,少年时曾随民间画工绘制壁画,耳濡目染,绘得一手好画。后浪迹于洛阳一带,为寺院道观创作壁画,被称为“丹青妙手”。他画的人的衣袂飘飘欲飞,后人有“吴带当风”之评。玄宗年间,吴道子成为御用画家,常为宫廷作画,与著名剑客裴将军和善写狂草的书法家张旭合称“三杰”。    
    关于吴道子的高超画技,有这么一则传说:有一次吴道子出门游玩,路过一寺庙时忽感口渴,便进去讨水喝,僧人对他不太礼貌,他便随手拿起笔,在僧房墙壁上画了一头驴。当天晚上,那墙上画的驴竟变成真驴,大声吼叫,把僧房里的东西践踏得乱七八糟。僧人只好把吴道子请来,让他把画涂掉,僧房才平安无事。    
    3.“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    
    吴三桂,原为明朝宁远总兵,后献山海关降清,官封平西王,镇守云贵。    
    吴三桂骁勇善战,27岁便任总兵之职,可谓少年得志,但他平时纵情声色,常把“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作为人生目标。崇祯末年,关外满洲虎视眈眈,一直想入主中原,但吴三桂驻守山海关,成为满洲入关的最大障碍,明朝上下却把他视为柱石。一次,他在国戚田弘遇家遇到了苏州名妓陈圆圆,十分爱慕,便私下问她在这里生活如何,圆圆见他雄姿英武,也很钟情于他,便说:“红拂虽不喜越公,不得不为也!”意思说自己虽不喜欢田弘遇,但没有办法。于是吴三桂便向田弘遇许诺,如果他以圆圆相赠,大难来临时,将先保田家而后保国家。后来,田弘遇答应了,吴三桂便纳陈圆圆为妾,且百般宠爱。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对大官富户进行拷打索饷,农民军领袖也大兴享乐之风,吴家的家产被抄没,吴三桂父亲吴襄被严刑拷打,宠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霸占。本来吴三桂想投降李自成,听到这些情况后,十分气愤,便改变计划进攻李自成。李自成知道吴三桂事关大局,赶紧释放吴襄,把陈圆圆接进宫中细心照料,以笼络吴三桂,但一切都太晚了。吴三桂盛怒之下已投降了清军,并引清兵入关,李自成率军在一片石迎战,结果大败。    
    清朝建立后,吴三桂为清消灭李自成起义军以及南明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藩王,节制云、贵两省,一时荣极人臣。康熙年间,朝廷决定撤藩,吴三桂自恃兵多将广,便联合其他两藩起兵谋反,初期吴军节节胜利,攻占了很多地方,清廷束手无策。但吴三桂想保住被康熙扣为人质的儿子的性命,不思进取,幻想讲和,错失了大好机会,以至于被清军缓过劲来后逐步消灭。眼看要失败了,吴三桂匆匆称帝,不久便病死,其家族成员也在兵败后被清军屠杀。    

回  复

:  

姓  名:

吴天立  |  IP:61.178.224.*  |   Time:2007-1-11 1:24:32  |  QQ:358643454  |  ID:3099

地  址: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乡潘集寨石咀村

EMail:

wtl001976@163.com

主  题:

寻找我的家谱派系

内  容:

我家原来有家谱的,在动乱中烧了.
我只知道我爷爷是锡字辈:叫吴锡瑞,
我父亲是学字辈:叫吴爱学.
请大家帮忙找我的派系!拜托!!

回  复

:  

姓  名:

吴太雄  |  IP:60.31.50.*  |   Time:2007-1-10 20:31:11  |  QQ:14350742  |  ID:3098

地  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民路2毛宿舍12号3单元4楼西

EMail:

wutaixiong@126.com

主  页:

请宗亲关注以下推理成立的可能性究竟多大!

主  题:

关于吴太雄和吴正平世系与江西龙津吴氏是否有联系?

内  容:

根据正平宗亲提供资料,吴遥学,贵州省兴义府安龙县亚拉子人氏。生于清朝道光丁亥(1827)年正月初九日戍时,如果我们与仕东公存在必然联系,那时间上是否可能呢?从1751年到1827年共76年时间,而从仕东公到遥学公是四代人,如果按照25年一代计算,那仕东公到传明(用我处资料)公即传明公出生在1876年,而万字辈出生在1801年,古兴公大约出生在1826年,这样推算下来,似乎不可能,即使考虑古代婚姻一般的都是17岁左右结婚,那按照20年一代计算,那仕东公到传明(用我处资料)公是1771年,而万字辈出生在1791年,古兴公大约出生在1811年,这样推断下来,谣学公出生也是似乎很牵强了,当然,如果以古时候条件好的人家一般17岁左右结婚,理论上推算下来是可能的,而丰城仕字辈到现在也是10代人。

另外,江西的宗亲能都查查,仕东他们外迁的时候是单身还是携带家人?

回  复

:  

姓  名:

吴正东  |  IP:60.166.116.*  |   Time:2007-1-10 9:46:18  |  QQ:179947283  |  ID:3097

地  址:

皖六安市

EMail:

erik265@126.com

主  题:

寻根交流

内  容:

大家好!我是安徽六安人,我想知道我是属于那只后裔的啊,我只知道我是"正"字辈的,我太太"世"辈,我爷爷"常"字辈,我爸爸"学"字辈,有没有前辈能告诉我啊.

回  复

: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我要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