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吴自季札别居延陵,以国为姓,迄今二千四百余年。子孙繁衍不计其数,散居全国各县市,乃至全世界,历代名人战将亦不胜枚数,先父春江公曾在三修序中言及,吴起、吴刚、吴猛,考据近代学者名人,更是数不胜数,民国有军政要人吴佩孚、现代有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吴怡、北京市市长吴德、大文学家吴晗、大科学家吴大猷、旅美物理学家吴健雄等,本族自木兠公迁阳桥山以来,已发达到四千多人,在中华民国任官者,有芝村、东海、序宾、以及我本人,解放以后,为官任职者以及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学者、大学生等近百人,可谓人才济济,为国出力,为族争光,试问他们集大成、有成就者何也,窃意不外乎自身努力、社会教育、遗传等内因外因,而最重要的外因,莫过于家族扶助与家庭训导,我族素有光荣传统,严禁妇女为婢为娼,严禁偷盗抢窃,救贫抚孤,奖励学事,旧时族资甚巨,每年都有奖学金支助族人读书,学楚公和芝村等人,就是族资公费送读,芝村先生后任中华民国湖南省财政局长,以及中央电讯总局副局长等职,报效社会。日寇侵华,文革动乱,族规失传,家谱焚毁,一些好的传统未得有效发扬,实在可惜。
但总的来看,解放以后国泰民安,人民富裕,国家已经雄居世界强国之列,而续修谱传,恢复族规,正其时也,各族佬有见及此,乃推善敏等诸君九人负责主修,各位不负众望,任劳任怨,四月辛劳,基本告竣,以资教育青年,激励晚辈,学前人,敦前人,学伟人,敦伟人,自立自强,族人有厚望焉,祥乐为之序。
延陵堂姓普天传,繁衍子孙亿万千,
战将名儒说不尽,清官廉吏计难全,
国家建设争努力,科学攻关奋向前,
后代吾侪应自立,扬鞭策马赶先贤。
公元一九九二年岁次壬申季冬月 谷旦
二十一世嗣孙德泌字福祥敬撰
附福祥简历:
一、中华民国时期,历任少尉中尉上尉排、连长;军政部第三被服厂少校衔大队长;军政部重庆被服厂制鞋厂少校场长;军政部华北被服总厂驻东北采购站中校主任。
二、解放后,任邵阳县第一、二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兼统一工作组组长;邵阳县第一届乔联副主席;邵阳县经济促进委员会理事;邵阳市文艺联合会会员;邵阳市双清诗社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