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文化 > 吴氏习俗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张贴在村口的“请柬”
作者:吴展团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4-8 收藏|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大年初一,与爱人到她老家地庙村去拜年。停好车,将进屋时,看见在村口的一间房屋外墙上,贴着两张大红纸,原来是两张“请柬”。

一张写着——“金房银族:谨择定于2020年正月初七,星期五,下午5点18分,在寒舍为我俩举行结婚婚礼,届时敬请光临陪客。邀请人:某某某”。这是吴家的结婚请柬!

另一张是龙家为孙子“打三朝”的请柬——“金房银族:谨择日于2019年农历12月25日为孙子举行三朝酒,恭请金房银族陪客。席设本宅,下午4时18分开席,请届时参加。邀请人某某某”。

无独有偶。清明节回老家南山寨扫墓祭祖,在寨门口,也看到张贴着一张爷爷为孙子过周岁的请柬,邀请整个团寨的房族到自家陪客!

多么简朴大方、奇特有趣的请柬!这样的请柬只有在乡下才能看到;这样通知全体村民陪客的方式,也只有在少数民族地区才会见到。

相信许多人对请柬并不陌生,应该收到过不少各式各样的请柬。但是,邀请人通常都会把精致的请柬亲自送到被邀请人家中,而像这种不写具体人姓名,用一张红纸广而告之的请柬,想必一些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过这样的习俗吧。

请柬,又称为请帖、简帖,是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项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请柬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单面的,直接由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构成一种是双面的,即折叠式一为封面“请柬”二字,一为封里,写称谓、正文、敬语、落款等。

请柬的篇幅有限,书写时必须根据具体场合、内容、对象,认真措词,行文应“达”“雅”兼备。达,即准确;雅就是讲究文字美。

在遣词造句方面,有的使用文言语句,显得古朴典雅;有的选用较平易通俗的语句,则显得亲切热情。不管使用哪种风格的语言,都要庄重、清楚,使人一看就懂,切忌语言的乏味和浮华。

请柬在中国由来已久,是一种礼仪文化,形式有直有横,颜色多为大红色。内文撰写的方式到今日依然大致相同,有一套俗成的礼仪用字。较特别的是日期通常会印上两种日期,一种是农历日期,一种是公历日期。此外,有些家庭也会印上祖父母辈的姓名。

久违的习俗,温情的场景!(据悉,今年因特殊时期,不宜操办酒席扎堆聚餐,这几家的请柬虽然发出,但庆典却取消了。)看着红纸黑字的请柬,我的思绪回到了苗乡侗寨那些年做好事、办喜事的难忘岁月!

犹记得,以前在老家,每当谁家要举办出嫁、结婚、添丁等酒席时,主人家都会提前十天半月,在村口凉亭的大柱子上贴出一张用红纸书写的请柬,告知乡亲摆酒的缘由、地点和时间,并把前来陪客人家户主的名字按班辈高低附后。

为什么要提前那么久的时间装贴出来呢?主要是在那个时候,苗乡侗寨陪客不是敷衍了事,而是一件大事,团寨里的人要真心真意陪同四面八方来的客人喝酒唱歌,事先通知便于房族统筹安排时间,做好迎客准备工作。

因为在以前,苗族侗族办酒基本上是三天三夜,如果房族不尽力,或不在家,来了那么多客人,仅主人一家是招呼不过来的。

那时的房族陪客,不像现在送礼是送钱,而是大家凑肉、凑米、凑酒等,要一起帮主人办一餐酒席招待客人,也就“房族酒”。假设事先没有告知,被邀请的人家到时候就不一定在家,也或者没有备好酒菜“着客”,那就难堪了!

当前,由于外出务工的农村人越来越多,当团寨里有人家做好事办酒时,天远地远,工作又忙,人们不一定赶得回来。所以,请柬的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被邀请人家的名字就不再附上了,统一称为“金房银族”,张贴在村口,大家看到便心知肚明,相互转告,你能来则来,来不了也不怪。

当然,人虽不能来,礼还是要到的。随着网络的发达,村民们都用上了手机,一些人还把请柬发在朋友圈、微信群。收到信息后,当办酒之日,能回来的便赶回来送礼、陪客,不能回来的就打个电话祝贺、发个红包祝福

时代一直在变,改变的只是形式,永远不变的是亲情和风俗。千百年来,张贴在村口的“请柬”,记录着苗侗同胞的生活,见证着苗乡侗寨的发展,承载着少数民族的希望......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氏    责任编辑:吴氏在线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荆坪古村里的那些古树古井古建筑
    苗族汉子真奇怪,婚礼现场“讨花带”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棵最美古树
    有一类婚姻叫“倒插门”,有一种新郎叫
    宜宾吴文化研究会召开工作会
    有一种乡愁叫故乡的杨梅
    杨梅红了,我在想你
    迎丰公园,改变的是模样,不变的是情怀
    思情赋
    千锤百炼的味道——凤凰木锤酥
    漫游黔阳古城,“慢时光”里才有浪漫
    我们渐渐成为了故乡的客人
    神奇四月八,耕牛休息姑娘回家
    云照走出来的书画能手吴锡森
    行走在古城古镇古村
    走进大自然,享受静时光
    高脚马,童年的快乐神器
    始祖泰伯庚子清明祭
    美丽的家乡,童年的野菌
    “乔迁之喜”为何选择在三更半夜?
    有一种人情往来叫“随客”
    泰伯吴氏祖地宗亲总会(第四届)会员代表
    这个特殊清明,不妨别样祭奠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