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文化 > 吴氏习俗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神奇四月八,耕牛休息姑娘回家
作者:吴展团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4-30 收藏|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在乡下,人们很喜欢开玩笑,也会开玩笑。每到农历四月初八,人们见面时,就会说笑:“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不懂行的人一脸茫然:“没有啊,今天不是我的生日!”

内行的人可占不到便宜,呵呵一笑,立刻回敬道:“今天才是你的生日呢!”

四月八,原本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为何却成为大家拿来取乐的话题呢?

其实,这个日子在少数民族地区并不平常,反而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

据民间故事《牛王节》记载:“以前,种水稻是把种子撒在沼泽地、河水边和沟水边,由它自己长,庄稼长得不好。后来,用牛耕田耙地,同时用牛粪作肥料,庄稼越长越好。为此,自古以来人们爱牛如爱宝,与牛相依为伴。四月八这天,均在不同的地域,采取不同形式的活动,歌颂为农耕稻作做出巨大贡献的牛”。

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特别敬牛、爱牛、崇牛,他们把牛视为力量、勤劳、勇敢的象征,把牛当成神灵敬奉。据说,四月八是牛的生日,所以这一天必须让牛休息,并举办丰富多彩的为牛庆生,举行古朴、庄重的祭祀仪式称为“牛王节”

有感于此,去年四月八,笔者还写了一篇《苗族人为何要给牛“过生日”?》,这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苗乡侗寨人民为庆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丰衣足食,赞美牛无私奉献的传统节日。

由此可见,说四月八是谁的生日,言下之意你就是牛!

农历四月初八,称为“牛王节”,也叫“开秧门”。据说,开秧门这一天要吃一种乌漆墨黑的饭,称为“乌米饭”,有的地方也叫“黑米饭”,吃了乌米饭,身强体健、百病不生。

因此,为了一年耕种有一个好兆头,家家户户在四月初八都要吃香喷喷、亮晶晶的乌米饭。

同时,四月八不仅是“牛王节”,因吃乌米饭,也是“乌饭节”。

乌米饭是一种非常特别的饭。说它特别,是因为乌米饭不是用天然的黑米制作,而是用洁白的糯米浸泡乌饭树叶做成具有特殊的功效,吃了乌米饭蚊子不叮咬。

乌米饭原为中国民间节日食品,唐代即有,代代相传。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人们便用乌饭树叶煮乌米饭吃。时至今日,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贵州、安徽等地,依然保留着四月八吃乌米饭这一古老的习俗。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特定、特别的节气?民间流传着不少动人的故事

传说有个爱吃烤鹅的老太太生前对鹅十分残忍,死后阎王把她打入了地狱,还罚她下油锅。而她的儿子是有名的目和尚,得知母亲在阴间受苦,常送饭给母亲,但每次都被其他小鬼抢光,母亲根本吃不到。

于是到山上采了乌饭草,泡成黑水,煮了饭再送去。结果阴间小鬼看饭是黑的,不敢吃,母亲这才吃到。

后人为了纪念目这个孝子,“吃乌饭”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上面说的是佛教故事,另一则传说来自历史名人。

相传战国时期,兵圣孙武的后代孙膑曾和魏国大将庞涓一起进山向鬼谷子学习兵法。

鬼谷子将兵法精华传授给谦虚好学的孙膑。庞涓妒忌贤才,设计将孙膑骗来,割去了他的膑骨(膝盖骨),并将孙膑关在马厩里,用饥饿逼他交出兵书。

善良的狱卒非常同情孙膑的不幸遭遇。他瞒过庞涓手下人,就地取材用乌饭树叶捣烂浸汁拌糯米,煮熟后捏成小团子,偷偷送给孙膑食用。因其形状、颜色与马粪差不多,庞涓始终没有发现其中秘密。后来孙膑被人救出后报了仇。

吃乌米饭可以祛风解毒,防蚊叮虫咬,而且人们相信吃了乌米饭,孙膑就会护佑平安如意,便相沿成习。

而在少数民族地区,乌饭节又叫“姑娘节”“杨家节”。

据清乾隆《峒溪纤志》《靖州乡土志》记载:宋代杨家将后人杨文广奉旨南征,兵败被囚,狱中生活甚艰,亲人探监所送食品,被狱卒抢食。见文广一天天饥瘦,气息奄奄,亲人非常担忧

其妹杨金花更是愁肠百结,日夜操心。思得一计,将能挤出黑汁的树叶采摘回家,捣烂取汁过滤,用糯米浸泡于黑汁中一夜,第二天用甄蒸熟,白米就变为黑饭。

狱卒疑黑饭有毒,不再抢食。杨文广遂得以饱餐,身体渐复。兄妹里应外合,于农历四月初八日,越狱逃出,但不幸的是,杨金花却在救援中牺牲

为纪念杨金花,此后杨家就专门把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姑娘节”节前,各家各户忙着采树叶做黑饭,杀鸡宰鸭,嫁出去的姑娘再忙也会回娘家过节,家家户户都“乌米饭”。

久而久之,便形成“四月八姑娘节”。这一节日,主要流传于以靖州“锹里”为中心的苗乡侗寨和周边省、市、县苗族、侗族杨姓后裔中。县内主要分布在三锹皂隶苗寨、地笋苗寨、大堡子茶坪苗寨、寨牙岩脚侗寨、平茶沙坝侗寨、官团侗寨等村寨。

乌树叶是一味草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脾补肾的功效。所以,油光透亮的乌米饭,清香中蕴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味儿,味道很是独特,十分诱人,深受人们青睐

于是很多外姓、外地人到了四月八这天就特到杨家做客,带点黑饭给自家孩子吃,祈求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勇猛威武

1987年,吃乌米饭、过姑娘节被国家民委认定为苗族传统节日。其中,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已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千百年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穿上民族节日盛装,呼朋唤友、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赶到有“姑娘节”的团寨过节。

祭天地、祭神灵、祭牛王、祭祖先、祭英雄一起坐在吊脚楼里长长的龙头宴上,尽情地唱着山歌,喝着米酒,吃着乌米饭,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大家都沉醉在欢乐的传统节日之中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姑娘节”也是苗侗青年男女的“情人节”。

吹木叶踩芦笙跳多耶,都是谈情说爱的最佳途径。期间,茶棚鼓楼、凉亭山坳,芦笙悠扬,木叶清脆,山歌嘹亮,到处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

不少男女青年借此机会邂逅了美丽爱情,通过自己饱含深情的舞姿与歌声找到意中人,成就美好姻缘!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氏    责任编辑:吴氏在线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荆坪古村里的那些古树古井古建筑
    苗族汉子真奇怪,婚礼现场“讨花带”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棵最美古树
    有一类婚姻叫“倒插门”,有一种新郎叫
    宜宾吴文化研究会召开工作会
    有一种乡愁叫故乡的杨梅
    杨梅红了,我在想你
    迎丰公园,改变的是模样,不变的是情怀
    思情赋
    千锤百炼的味道——凤凰木锤酥
    漫游黔阳古城,“慢时光”里才有浪漫
    我们渐渐成为了故乡的客人
    云照走出来的书画能手吴锡森
    行走在古城古镇古村
    走进大自然,享受静时光
    高脚马,童年的快乐神器
    始祖泰伯庚子清明祭
    美丽的家乡,童年的野菌
    张贴在村口的“请柬”
    “乔迁之喜”为何选择在三更半夜?
    有一种人情往来叫“随客”
    泰伯吴氏祖地宗亲总会(第四届)会员代表
    这个特殊清明,不妨别样祭奠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