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辐射江浙沪等地区、影响东南亚的区域传统文化,是吴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历经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早期文化积淀。在商朝末年泰伯奔吴后,吴文化开始与中原文化碰撞交融,历经各个朝代,达到一个又一个高峰,曾数度领跑中华文明[1],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今天,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吴地仍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发展迅猛,理念超前,不断给吴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揭示、挖掘吴文化,并以“互联网+”的现代传播形式在传承区域文化的同时,向世人全面展示吴文化,传播吴文化蕴含的富强、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使文化建设依托于传统文化,提升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文化内涵,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一、吴文化现代传播的必要性1.吴文化需整体记忆与传承吴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涉及社会、经济、教育、宗教等各个领域。历史上,吴地名人辈出,典籍众多。我国四大古藏书楼中吴地就占了3家...
在地域文化研究中,有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非“学院派”的、来自民间的文化研究爱好者。苏州的吴文化研究中,也有这么一支队伍,其成员遍布各区市,散落于多个行业,或者本身就是吴文化传统技艺传承中的一员,他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在开展研究,或走访调查,或搜集散佚资料,或由实践而思考,完全出于对本乡本土文化的热爱。这种完全贴近研究对象的在地文化研究,原汁原味,深切朴实,是吴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期刊发的五篇文章,都是自然来稿,其中就有两篇出自“非学院派”之手,他们的共同特点为:梳理基础上的纠误补阙,显示了吴地民间文化研究队伍的问题意识和考辨能力。昆山市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的马一平先生高度关注同乡、历史人物顾炎武,曾于2000年撰《顾氏世系初考》(《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会内通讯》第8辑),2017年又撰《从江南顾氏宗谱考亭林远祖世系》(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顾炎武研究》第23辑),本期刊发的《顾炎武家世新考》是在其多年资料积累及研...
主持人语:岁末年初,拿到新鲜出炉的《吴文化概说》,颇为感慨。苏州市职业大学虽然还是高职类院校,却一向十分重视吴文化研究与传承。2013年伊始,学校以文件形式发布《关于学校吴文化研究所更名为吴文化研究院的通知》:“为更好地发挥我校吴文化研究优势,积极参与苏州市文化建设,经研究决定,校‘吴文化研究所’更名为‘吴文化研究院’。”在筑梦中国、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在经济高速发展、本土文化价值愈加凸显的现实环境中,校领导高瞻远瞩,深知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梦”的苏州职大篇章,必须以底蕴深厚的文化做精神基础。作为一所位于吴文化发源地—苏州—的地方性高校,我校的科研和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吴地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气象万千。学校成立吴文化研究院的目的就是要把吴文化作为自己的第一优势,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基于此,2013年12月,由我校跨部门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的《吴...
由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院徐静院长主编的《吴文化概说》即将出版发行了。这是吴文化研究院成立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是我校吴文化研究取得的又一成果,可喜可贺。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是一座有着2 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苏州市职业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具有源远流长的文脉传承,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1年创建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学底蕴可谓深厚。特别是进入21世纪搬入新校区以来,坐落于姑苏城南上方山麓、石湖之畔的苏州市职业大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校紧紧围绕苏州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机制活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诸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进一步提升,为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苏州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吴文化研究与传承是学校的一大亮点,是特色鲜明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苏州市职业大...
吴文化研究:“吴文化研究”栏目发展研讨会
编者按:2013年5月21日,由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吴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以“彰显内涵特色,助力文化发展”为主题的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发展研讨会在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园隆重举行,十多位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由学报编辑部常务副主编李政主持,他指出本次会议的目的是请各位专家为“吴文化研究”栏目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探讨栏目发展的途径、方向,更好地服务于苏州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升学报的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校长、学报主编姜左教授代表校领导肯定了学报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学校现在正努力将吴文化这一块做大做强,做成学校的特色品牌,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继续关注“吴文化研究”栏目,继续关心吴文化研究院,继续关注整个苏州市职业大学。随后,学报编辑部李平副主编与时新副主编对“吴文化研究”栏目的创办及发展历程作了详细介绍。“吴文化研究”栏目滥觞于1995年,2001年开始试办,至2003年形成固定栏目...
刘丹(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纪检书记):“吴文化研究”栏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吴文化研究,从来没有离开过“苏州”和“吴地”这样的主题,学报的专栏也紧扣这些主题,所以这个专栏有生命力,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第二,“吴文化研究”栏目有比较大的原动力,主要是由于有一批包括吴文化研究院内的非常敬业的老师,他们在吴文化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学报把这些研究成果集中起来,通过这个栏目提供给读者,所以我们的栏目能越办越好。今后栏目要继续抓住重点,致力于本土文化价值的研究和弘扬,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的效果,传递能量。吴恩培(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授):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前列,优越的投资环境不断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开拓投资。这促进了苏州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随着苏州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无论是老苏州人还是新苏州人,都迫切需要了解苏州、了解支撑苏州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