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文化 > 吴氏建筑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吴家花屋:传奇家族的精彩乐章(三)
作者:张龙斌    信息来源:汉阴政府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2-26 收藏|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在两手空空、举目无亲的境遇下,移居凤堰的吴氏先祖以过人的智慧与勤劳上演了家族传奇,他们开渠挖堰修梯田,建庄园筑寨堡,人丁兴旺、世代繁衍,培育了一大批能人志士,并将家族传奇演绎得更加精彩。

     当开田造地达到相当规模以后,他们将视线瞄向了经商贸易。民清时期,凤堰乃至陕南盛产漆、麻、耳、贝、桐(油)、竹、木材、药材,这些重要的轻纺、燃料、中药材及建筑材料在人口聚集的城市地区需求量大,而大山深处的凤堰地区所需的布匹、食盐、火柴、煤油等日用品则需外界供给。于是,吴氏族人便依托汉江发达的水运通道,在上起汉中下至武汉的三千里汉江沿线跑起了商贸,他们将凤堰区域内漆、麻、耳、贝、桐(油)、竹、木材、药材等源源不断地送往外地,将境外布匹、食盐、火柴、煤油等日用品运进凤堰。同时还在凤堰及堰坪铺(漩涡镇)开办了鼎兴久日杂山货、鼎兴堂货行(鼎兴堂百货行、鼎兴堂中药行、鼎兴堂山货行)、世兴魁山货行、世兴和日用百杂行、大兴永货行、义兴祥粮行、四合兴货行、鼎兴大货行、鼎泰丰货行等九大商行。

      富裕起来的吴氏家族不忘根本,他们与人为善、给人方便,多行善举,将兴教办学、修路开渠、赈济灾民等义举贯穿于自身生命的全过程。为畅通堰坪铺(漩涡镇)乃至梓龙、鳌头铺(上七镇)及至四川部分州县经凤凰山去长安的主道,乾隆末年,吴氏移民始祖吴上钟(字,万绿)捐资对途径凤堰的石坎子、林家铺子、香樟坪、正沟湾、鸦鹊岭等路段进行拓宽铺装。得到了官府的认可和百姓的赞誉,当地百姓称这条道路为“香樟坪要道”,《汉阴县志》记载:“吴万禄,捐貲百金,修堰坪铺香樟坪要路,以利行人”,彰显其德。

      清末民初,吴上铭后人吴春台将织布坊里织出的葛布进行变卖,并将变卖所得银两用于修建了茨沟至堰坪的干道堰渠,方便了当地群众生产。至今,茨沟堰坪两村群众称这一堰渠为“葛布渠”。

      在兴教办学方面,吴氏移民世代慷慨,从第二代移民先祖吴士成众兄弟起至以后各代,他们亦或变卖田产庄园,亦或斥重金先后捐资兴建或帮建了汉阴广仁社、汉阴育英书院、紫阳东来书院、岚皋书院等,他们在凤堰区域内兴办了大量私塾,并直接出资建成了漩涡中心校、汉阳中心校。

      大清光绪三年,汉阴及至陕南遭遇特大旱灾,饿死的尸体路边山野到处都是,见此状,吴家花屋主人——吴敦伍捐献大量钱、粮赈济灾民,当地民众赠匾“康疆逢吉”。光绪二十九年汉江发大水,汉阳、漩涡、汉王城被冲毁,曾任大保长吴正翮履勘赈济,义舍钱粮,多行好事于地方,民众赠匾“功在桑梓”。 

      一代廉吏吴学瀛于二十四岁时参加光绪丁酉科举,一举获得陕西拔贡第一名。按清廷律制,就任甘肃省金塔县知县,在任时清正廉洁,一心为民,民感其德,奉他“万民锦伞”,还为他刻了八面“清正廉明碑”。

      吴学瀛之孙子吴明洋、孙女吴明慧青年时期在安中上学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地下工作者,回到家乡兄妹两个大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后在其舅父的引荐下来到延安,哥哥吴明洋在抗日军政大学深造学习,妹妹吴明慧在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学习。吴明洋毕业后参加八路军,深入抗日前线,后牺牲在五台山;吴明慧解放后为国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岁月依稀,先人逝去,作为承载世代荣华的吴家花屋也淡去了昔日的辉煌与光环,但深宅豪门的壮观与威严依然不减当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她默默地向世人数说着一个家族的传奇与精彩,这种传奇不仅见证了吴氏家族拓垦万亩梯田改天换地的伟大建树,也折射了中华儿女不畏艰难、生生不息、进取奋斗的民族精神。在这种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下,我们的民族才得以创造了无比灿烂辉煌的历史。2013年,汉阴县委、县政府对吴家花屋进行了全面的保护维修,并围绕移民文化主题深入挖掘、陈列展示,将一个家族的传奇与一个民族的精神演绎光大。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氏    责任编辑:吴氏在线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荆坪古村里的那些古树古井古建筑
    苗族汉子真奇怪,婚礼现场“讨花带”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棵最美古树
    有一类婚姻叫“倒插门”,有一种新郎叫
    宜宾吴文化研究会召开工作会
    有一种乡愁叫故乡的杨梅
    杨梅红了,我在想你
    迎丰公园,改变的是模样,不变的是情怀
    思情赋
    千锤百炼的味道——凤凰木锤酥
    漫游黔阳古城,“慢时光”里才有浪漫
    我们渐渐成为了故乡的客人
    神奇四月八,耕牛休息姑娘回家
    云照走出来的书画能手吴锡森
    行走在古城古镇古村
    走进大自然,享受静时光
    高脚马,童年的快乐神器
    始祖泰伯庚子清明祭
    美丽的家乡,童年的野菌
    张贴在村口的“请柬”
    “乔迁之喜”为何选择在三更半夜?
    有一种人情往来叫“随客”
    泰伯吴氏祖地宗亲总会(第四届)会员代表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